圖書館
一直很愛看書,從小學識字開始。覺得書打開了我的世界,讓我看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物和地理山川。小學的圖書館很小,雖然也很有幾排書架,但有些書是我沒那麽感興趣的。在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去東城區圖書館以後,我就走路去過不少次。其實東城圖書館離得也不算遠,在朝內南小街的一條胡同裏,但那會兒人小個兒矮,也得走個20分鍾、半個小時才能到。東城區圖書館不大,而且不能把書借出來,隻有個圖書閱覽室。但裏麵有些非常精美的彩色畫書,關於動物、植物的,當時非常罕見,我著實被驚豔到了。還有一次在那兒看了個小電影,講鉛筆是怎麽做的,一直記得那個小朋友騎著大鉛筆在天上飛,飛到大興安嶺的森林去看做鉛筆的樹木。之後大興安嶺就成了我的夢,可惜到現在夢都還沒變成現實。
也去過幾次北京市少兒圖書館,也是首都圖書館,那會兒在國子監裏。倒不記得這裏有什麽好書了,但國子監像座大廟,裏麵建築不少,對我們這些小朋友來說,是個玩兒遊戲的好地方。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要好的小學同學一起去看書,書沒看多久,就出來玩。先是藏貓貓,然後又逮人兒,結果小金從台階上跳下來的時候把腳扭了。幾個男同學輪著背他,從雍和宮坐車又走路,去了協和醫院。到醫院又怕家裏人擔心,給家裏打公用電話,告訴他們會晚回去。後來確實是折騰到好晚才到家。好像那次之後就再也沒去國子監玩兒過了。
下鄉
奶奶家在北京大紅門,現在當然也是繁華的市區了,當時可是鄉下,每次去坐車要倒好幾趟,非常不容易。直到我和妹妹學會騎車,老爸帶我們騎車去,才算方便了一些。
奶奶在鄉下有很多親戚,說起大井劉家,大紅門那邊的人都知道。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奶奶家的親戚結婚,好像是二大爺的哪個兒子。當時我實在太小了,記不清具體是老幾。那個周六的晚上,鄉下來了一輛130貨車,拉我和奶奶去參加婚禮。那是我第一次坐露天車鬥,能看到外麵的風景,興奮得不行。天黑了才到親戚家,但雖然天黑,院子裏可燈火輝煌,都在忙著準備第二天的喜宴。我喜歡熱鬧,也看得津津有味。那個年代物質匱乏,能吃到肉真是不容易。所以第二天喜宴一開,別說吃了,聞到院子裏的香味我都陶醉了。當然奶奶教導我要懂規矩,不能吃得狼吞虎咽,尤其不能隻照著肉下筷子,讓人覺得沒見過世麵。後來回憶起來,別的沒記住,就記著熱鬧和吃了。
小時候去農村印象深刻的還有就是跟三哥喂豬、打鳥了。三哥是我奶奶這邊的親戚,大姑的三兒子。這個三哥小時候就和兄弟姐妹不太一樣,淘氣但鬼精靈。後來長大了,有機會去參軍,學了開車,人又長得很帥,很招女生喜歡。三哥是那種很有男子漢氣概的帥:個兒高,結實,容長臉兒,眼睛不大,但鼻梁高,就讓臉上五官顯得很有英氣,氣質上有了部隊的訓練,也顯得與眾不同。那會兒我們剛上小學,去他家玩兒,他就帶我和妹妹去打麻雀。他用彈弓打麻雀的技術雖然不是百發百中,但也時有收獲,讓我和妹妹佩服不已。到了喂豬的時候,他帶我們去豬圈,看怎麽煮豬食,倒進豬圈,看肥豬們拱來拱去搶食吃,還教我們撿帶新鮮樹葉的樹枝喂豬。豬圈很臭,但我和妹妹玩兒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喂豬吃樹葉,等於是和豬拔河,頭一次發現豬豬們那麽有勁兒。
最不喜歡鄉下的是廁所,一般就在院子一角挖個坑,堵上一麵牆,冬天冷得不行,夏天又臭又招蒼蠅,每次去都怵頭。
鄉下總有那些城裏沒有的新鮮東西,每次想到出城都讓人興奮。大概隻是因為那時小,對艱苦的生活條件沒什麽概念,尤其親戚看到我們來了,總是用最好的招待我們,所以留下的都是有意思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