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說,有翻譯,有隨筆,想起什麽寫點兒什麽。
個人資料
wzu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0讀書筆記(四)

(2020-12-31 13:18:06) 下一個

Exhalation: Stories

Ted Chang寫的短篇科幻小說集,裏麵有幾個故事印象深刻。第一個故事是關於時間機器的,寫得很有神秘感和異國情調,有點兒三體最後一本的意思。最後一個故事講關於平行空間的也有些意思,對類似我這種總是猶豫、總是想著“我的決定做得對不對”的人的心理描寫很真實。雖然是科幻小說,但好多時候寫著寫著就變成了“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要往哪裏去?”這種哲學問題。作者曾經三次獲得雨果獎,是個美華二代。他的成功也算是另辟蹊徑了吧。

幾段比較喜歡的話:

“Four things do not come back: the spoken word, the sped arrow, the past life, and the neglected opportunity.”

“None of us are saints, but we can all try to be better. Each time you do something generous, you're shaping yourself into someone who's more likely to be generous next time, and that matters.”

 

The Death of Vivek Oji

小說描寫一個尼日利亞青年從少年到成年到去世的經曆,非洲風情濃鬱,神秘、憂鬱、性感,也挺“出格”的。小說用詞很有非洲英語的特色,有些詞是隻有在非洲呆過的人才知道的吧?但是作者又很注重對話,視角不停變化,有點兒像戲劇。隻是書後半部情節比較不合情理,一般,不推薦了。

 

湖光山色

周大新得茅盾文學獎的農村題材小說,最簡單地總結一下就是“惡有惡報”。故事還挺好看的,雖然沒有什麽特別曲折的地方,但人物塑造有血有肉,貼近生活。就是有時候看得很氣憤,哈哈。

 

Spillover

這本書寫的是從動物身上傳到人身上的各類傳染性病毒,以病毒種類分了幾章來寫,從病毒的起源寫到對人類的影響,非常詳盡。作者是科普作家,經常為National Georgraphic寫科普作品,對我這種門外漢了解病毒很有幫助。書很長,有時候得有耐心讀下去。

書的最後總結部分提到一位University of Pittsburg傳染病學專家,在1997年的一次演講中就預言,冠狀病毒是很可能引起疾病大流行的一類病毒(這本書寫成於2012年,所以還不知道今年的新冠疫情)。果然如他所言,2003年的SARS和今年的新冠都是冠狀病毒。隻是預見到和預防或者控製疾病還是不能等同。書中最後也說到,疫情能否被控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行為(human behavior),所以這章叫“It Depends”。今年可不是驗證了他的話?!

 

The Viral Storm

這本書是同學推薦,然後我下載了聽的。和Spillover 有類似的地方。但作者是生物學家,科普讀物寫得也很有條理,比Spillover要簡短,角度不一樣。這本書更側重講疫病大流行為什麽會發生,為什麽不可避免,有什麽我們能做的。

書的最後一章寫到的一些建議,今天看來正是我們在疫情期間聽到的建議:戴口罩,勤洗手,用鞠躬、碰胳膊肘等等來代替握手。這一章還寫到他成立了一家公司,致力於追蹤和預測傳染性流行病。可惜現在看來即使有預測,人們不遵循科學方法避免傳染,這大疫病還是沒有辦法控製。

 

Interior Chinatown

Charles Yu寫的一部小說,但是以戲劇形式呈現。作品很簡短,用黑色幽默諷刺的筆法寫了一些生活在唐人街的stereotypical老少華人移民們。他們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沒有辦法突破。開始覺得不可信,畢竟男主的老爸還是來美國讀了書的。後來想想自己也差點兒就變成那樣的人,生活還是什麽可能都有的。

裏麵有幾段話很喜歡:

“There are a few years when you make almost all of your important memories. And then you spend the next few decades reliving them.”

“You’re here, supposedly, in a new land full of opportunity, but somehow have gotten trapped in a pretend version of the old country.”

 

第七天

餘華比較新的一部小說,不長,以一個人死後的頭七為線索,倒敘到他死前的生活。和《活著》一樣,餘華總是關注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在社會、生活、命運的不公中有悲傷、無奈,也有溫情,就是有時候這溫情來得太晚。

 

三體

這是我第三次讀《三體》了!可見這本書魅力有多大,嗬嗬。三次讀的都是不同的版本。第一次是從妹妹那裏下載的免費電子書。第二次是手機app“聽書‘三體’”(這個app在升級以後可以免費聽很多書和講座,大部分是專業人士朗讀的。就是需要下載資源到手機上才能聽,在線聽一般不行)。這次是從我們這兒圖書館借的紙書,好像是最新版的,還沒人借過,拿到手裏嶄嶄新,摸起來好舒服。

這幾版有點兒小區別:電子版是從文革開始敘述的,而聽書和最新版都是把文革這段插到了葉文潔的倒敘中。而且,不知道是我記性不好了,還是真的,覺得最新版裏有些細節是前麵我看的兩版裏沒有的。不管怎麽說,還是喜歡看紙質書的感覺。

第三遍讀,發現自己對第三本中大劉的那幾個童話解讀還是有些糊塗。哪位明白的能解釋一下童話裏“西方畫派”和“東方畫派”對應現實中的什麽?為什麽西方畫法不能把深水王子畫到畫裏,而東方畫法就可以?網上有些解釋,但好像都說法不一,我看得有點稀裏糊塗。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作者Fuchsia Dunlop是90年代到中國的英國留學生,是第一位在四川高等廚師學校正經學餐飲的外國人,後來回英國開了家餐館。這本書相當於她的回憶錄,前半部分記錄了她在四川那些年學習生活的經曆,後半部分記錄了她在中國其它地區為尋找美食、寫美食文章而進行的遊曆。

這本書是妹妹推薦的,她讀的是中文版,據說很有意思。可惜我這裏沒有,就看一下原文的吧,估計成都和四川的同學們更是會有所共鳴。

不過這部書後半部分講四川以外的省份,負麵的東西就越寫越多,估計因為中文版很多地方沒有翻譯過去,所以妹妹才會覺得很好看。其實後麵我總覺得作者還是帶著西方人那種隱隱的優越感,我比較敏感,但中國這些年社會的高速發展確實也帶來很多負麵的東西,比如環境汙染、食品安全、民族矛盾、價值觀的改變等等。隻是這話從中國人嘴裏說出來就是為了中國好,而從外國人嘴裏說出來就好像在看你笑話,即使作者對中國還是很有感情的。

作者在第十四章描寫她去新疆,說到中共對新疆的政策就是殖民地政策,而且現在很不尊重穆斯林的民族習慣。維族人對漢族人很仇視,一直想獨立。她說她在那兒呆了一段時間,就連豬肉都不想吃了。她書裏一直寫著她不喜歡吃下水,但吃到維族人做的羊腸和羊肺卻說和吃英國布丁一樣軟糯鮮香。她說到維族以為女企業家,因為給她在國外的丈夫送了份報紙就被關進監獄6年。這就有點兒一麵之詞了。她被關起來不假,肯定不會隻因為一份報紙。這章最後還引用維族人的話,說:“漢族是個非常貪婪的民族。。。什麽樣的人才能信仰食物和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zu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婉妮' 的評論 : 謝謝????!新年好!
婉妮 回複 悄悄話 問候,新年快樂!
wzu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你也是沒事兒幹,有的沒的瞎看看。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很棒的讀書筆記,多謝分享!我隻讀了一些“The Viral Storm”和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