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回憶 吃苦累

(2021-07-08 18:56:09) 下一個

今天用自家後院菜地的馬齒莧蒸的菜饢糕。簡單來說,就是把馬齒莧洗淨,用手把比較長的折短,然後放在盆裏,加上少許鹽,接下來往上撒幹麵粉,玉米麵,用筷子攪拌,這樣白麵和玉米麵就粘在菜葉和菜梗上,直到粘滿為止。接下來,鍋裏加水,放篦子,篦子上放盤子,盤子底抹一層油,把拌好的菜裝在盤子裏,蓋上鍋蓋,開火蒸二十分鍾。出鍋的時候加香油和醋調味。很好吃。馬齒莧對腸道有好處。

不禁想起小時候吃過的菜饢糕。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我們老家稱之為拿勾。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名稱,這個發音是對的,不過我對其字意持懷疑態度。我個人認為菜饢糕這個名稱更貼切。首先,它是用菜做的。記得小時候春天的頭茬嫩苜蓿,秋天的老豆角,是做它的主要食材。第二是糕。菜加上那時沒有化肥農藥的自家用石頭碾子軋的有機粗玉米麵,上鍋蒸,雖然菜多麵少,但是平放在篦子上形狀如小米麵絲糕或切糕。第三,饢。雖然不是像新疆的烤饢,但是當時農村用的大鍋,蒸出來大小和饢差不多。因此,我認為菜饢糕這個名稱也許更合適。

另外,我夫人老家冀南一帶也有同樣的食物,當地人稱其為苦累。同樣,發音是對的,含義嘛,我不知道是不是準確。網上也有人稱之為苦粒,即帶苦味的菜粒。的確,如果用苦味野菜來做,名字倒是恰如其分。總之,叫什麽名字並不重要,明白怎麽回事就行了。

小時候農村孩子多,人口增長過快,而農民主要靠天吃飯,青黃不接是常有的事。老百姓想盡辦法弄吃的糊口度日。春天老天爺的賞賜就是榆錢,槐花,嫩苜蓿以及其他野菜。這些菜加上少量糧食聊以充饑。如果你年齡夠大,你也許經曆過或者聽說過六十年代初瓜菜代的日子。其實那時已經沒有什麽瓜和菜,老百姓吃的是野菜,樹皮,樹葉,甚至觀音土。不說了,傷心。我雖然沒有親身經曆過,但是父母兄長經曆過,許許多多老百姓經曆過。回頭接著說菜饢糕。

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嫩苜蓿。苜蓿雖然是作為飼草種植的,但是嫩苜蓿人是可以吃的,很有營養,而且味道不錯。經過漫長的寒冬之後,春天溫暖的陽光喚醒了冬眠的草根,在春雨的滋潤下,苜蓿芽很快從土裏露出,享受明媚的春光和和煦的春風。我們這些饑餓的孩子們望著嫩綠的苜蓿,一邊呼吸著春天的氣息,一邊想著嚐嚐春天的味道。好在我們鐮下留情,把根留住。嫩苜蓿加上粗玉米麵,上鍋一蒸,在饑餓的年代,是難得的美味。現在都成了記憶。這就是人生。

後記: 剛才請教了一下南開大學中文教授。他說我的解釋有些牽強。他認為現代普通話不考證方言本字。他認為苦累很可能為焅壘。至於拿勾,詞源可能已經丟失。希望有高人能夠幫助探源,拿勾究竟應該是哪兩個字。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