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過完年,下午遛彎,碰見一位鄰居,跟我打招呼,“Happy Chinese New Year”。我回應時本能地作了個揖。他愣了一下,模仿著我也把雙手抱在胸前作揖,說他隻在功夫電影裏看到中國人“do this”。我也一愣,隻能解釋,中國人拜年的時候也“do this”。
“This”是什麽? 上網查“作揖”英文怎麽說,穀歌的翻譯是bow,顯然不對。再看一些翻譯網站,基本上都是“把雙手握在胸前鞠躬,表示敬意的中國傳統”。ChatGPT的解釋是這樣的:作揖 (zuò yī)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gesture of respect, often used in greetings or formal settings. It involves placing both hands together in front of the chest and making a slight bow.
可見英文裏沒有一個字表達“作揖”,這也不足為奇,各國語言裏都有很多字其他語言無法表達。比如,德文有一個字Schadenfreude,中文有確切的表達“幸災樂禍”,而英文卻沒有(gloat 不夠給力)。反過來,中文也無法表達法文déjà vu的意思,隻能解釋為“好像以前經曆過”(百度翻譯成“既視感”,實際上是從日文借來的新名詞)。
回到作揖,英文的說明裏都表示,作揖時要鞠躬。傳統作揖大概是要微微鞠躬,但是現在似乎不必了,有時還把手舉過頭頂作揖。
ChatGPT還給我上了一課,說作揖有兩種,一種是文揖,一種是武揖:
There are different variations:
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不懂還有文揖武揖之分。出於好奇,上網再一查,可不得了,男人作揖女人作揖不同,單手抱拳作揖和雙手抱拳作揖有區別,喜事作揖、喪事作揖,還有什麽側揖、旅揖,求情的時候要作揖,決鬥的時候要作揖,左手拇指在上,右手拇指在上…中國自稱禮儀大國,這禮也太過分了吧,有多少國人懂老祖宗的這套家規,給人作揖作錯了,輕者落下埋怨、譏笑,重者遭人仇恨。
所以,“作揖”的英文是…
作揖拚音就成,老美no zuo no die,也聽得懂。
與作揖類似,歐洲騎士扔哪隻手套、撿手套,還有多少人明白?按照古扔法兒講,幫人撿掉了的手套,人找你拚死,隻能解釋說I didn't do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