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做麵包

(2021-05-11 05:33:54) 下一個

自以為在農村練就了一手做麵食的好功夫,和麵揉麵能作到手淨、盆淨、麵淨;擀餃子皮一個人能供四個人包;擀麵條能五尺不斷;蒸饅頭、發糕更不在話下。沒想到美國的麵粉跟中國不一樣,好像更筋道更粘手,和麵的手感不一樣,最讓人惱火的是饅頭蒸出來常常有塌陷。

所以,退休後開始學做麵包,用烤箱烤出來該不會塌陷了吧。發麵的基本步驟應該跟饅頭一樣,不過為了保險,先上網找了個視頻確認一下。發現兩點和做饅頭不一樣,第一,做饅頭講究麵團不能太軟,而麵包的麵團看上去軟稀稀的。第二,揉麵的方法也不一樣;柔饅頭用一個手的手腕的力氣,而柔麵包用兩個手的手指翻來覆去地按,不知有什麽講頭。

照葫蘆畫瓢,麵發好了,揉好了,醒好了,在麵團上劃了一個刀口,放進烤爐,把溫度調好,定好時間,就等著吃麵包了。心裏稍微有點嘀咕,溫度200度是不是太低了,平常烤火雞烤肉都要300到400度。可能是因為麵包容易熟吧。

按照視頻,25分鍾以後打開烤箱一看,什麽動靜都沒有,麵包團還是白白的。趕緊上網把那個視頻翻出來再看一遍,才恍然大悟,那個教做麵包的大媽是英國人,200度是攝氏度。難怪呢,讓穀歌換算了一下,200攝氏度等於392華氏度。跑回廚房,把溫度調到392。亡羊補牢,又過了20分鍾,烤出來下麵這麽個玩意兒。

這就是本人做的第一個麵包。感激領導還誇我,說好吃。確實,雖然樣子不好看,麵包裏氣泡不夠大,口感也不那麽鬆軟,可是味道還是挺像法國麵包的。以後用不同的方式,麵包越做越像那麽回事了。聞到麵包的香味,聽到麵包剛出爐發出的劈裏啪啦的響聲,還沒吃就有點自我陶醉了。

隻是還有一個疑問。烤出來的麵包外殼,特別是底部,總是覺得有點太厚太硬,不是那種焦黃薄薄脆脆的。可能跟我們家的烤爐有關,比較老,還是電爐條在下麵的那種。另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做事大手大腳,不精細。人家說100克就是100克,500毫升就是500毫升,而我總是大概其,差不多就行了。洋人的哲學,隻有合理的過程才能有合理的結果;國人不管那套,隻要結果好,過程不重要。看來,烤麵包還得重視一下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看上去還可以啊:)
方玉 回複 悄悄話 haha,看見你做的麵包的一刹那有種再也不想吃麵包了的感覺????開玩笑呐,看見技藝在不斷的提高。最欣賞你的最後一句話:隻有合理的過程才能有合理的結果。不開玩笑,它是真理。它不僅是洋人的哲學也是中國人的哲學,是做好做成功任何事的way。比如當下的芯片,做成功的,一定是掌握好了合理的過程。單純隻想好結果而不在乎製作過程中的步步連環步步漸進的每一步的這個過程,到最後能得出好結果嗎?這個過程不是機械的死水一潭,是活的動的,這和人體的氣血陰陽也是一樣的道理。大道至簡天人合一。
J_man 回複 悄悄話 經常做麵包的話,可以考慮買一台家用攪拌機助力,省事而且揉的均勻。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做中國麵食的高手啊!中國麵食我做不好,不過這免揉麵包,非常合我意。油管上看來的。跟你一樣,忽視細節,外表跟你做的半斤八兩。馬馬虎虎,好吃就行了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