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陳是台灣人,有一天說,要去給寶寶買些副食品。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因為在我的生活中,副食品是芝麻醬、豆腐幹、榨菜鹹菜疙瘩什麽的,副食店賣的是油鹽醬醋和煙酒之類的商品。給寶寶買什麽副食品?原來在台灣國語中,副食品是指嬰兒食品,也叫食物泥,像“寶寶粥”“蔬菜泥”等。
台灣軍隊裏也有“副食品”的說法,兵營和以前的眷村餐廳裏掛著主食和副食品兩個牌子,副食品牌子上寫著“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等菜名,跟芝麻醬沒關係。台灣軍營中的副食品就是“下飯菜”,怎麽會與大陸副食品的概念不同呢?台灣老兵怎麽就沒有把大陸副食品帶到台灣呢?
去問問老人,解放前的副食品是什麽,他們想不起來,記憶隻倒退到五六十年代去副食店打醬油。解放前有糧店、茶葉店、布店、書店什麽的,可是想不起來什麽地方有副食店。解放前就沒有副食品這個概念,台灣老兵何從帶到台灣。
中國飲食文化專家高成鳶認為,“副食品”一詞是大陸50年代“餓出來的”。1955年,中國糧食開始出現短缺,投機倒把嚴重,政府實行配給,發行糧票,憑票購買大米白麵。半年後,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副食店”,專賣不需要糧票購買的食品,像油鹽醬醋,包括肉類和雞蛋,統稱“副食”。糧店和副食店分家,這樣才有了主食與副食之分。
困難時期沒有了米麵,連棒子麵也買不著了,就拿白薯當糧食,糧店門口白薯堆成山,一斤糧票可以買五斤白薯。後來就剩白薯幹了,記得早上上學以前的早飯就是兩片白薯幹。白薯到底是主食還是副食,見仁見智。要是白薯能算主食,那土豆、山藥、芋頭呢?2008年中央電視台對觀眾進行采訪,問這四種食物是主食還是副食,大部分人都說是副食,但觀眾中上了歲數的人都說是主食。要是有澱粉就算主食,就應該把栗子也算進來。老佛爺慈禧太後最愛的栗子麵窩頭可是上等主食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超市的出現,大街小巷裏的副食店也一個一個關門了。現在北京隻剩下趙府街一家副食品商店,1956年成立,幾經周折,至今牆頭上還貼著老商品廣告,還保留著傳統的銷售方式。顧客們帶著瓶瓶罐罐來打醬油、芝麻醬什麽的,放在老式台秤上看看是幾斤幾兩,劈裏啪啦打著算盤,您就準備付錢吧。雖然不見了大醬缸,盛醬菜的是塑料盆,裝醬油的是不鏽鋼桶,窗口裝著冷氣機,一進來還是會有穿越時空的感覺,恍如隔世,又回到了五六十年代。
像“大躍進”“文革”“知青”一樣,“副食品”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的產物,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而且一直延用到現在。隻有在百度上搜索才會顯示大陸人熟悉的副食品,穀歌不認識這個詞,輸入“副食品”顯示的信息是嬰兒食品。趙府街副食品商店能夠生存到現在,應該得到讚揚和支持。它是活的博物館,是曆史的見證,應該申請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