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神救贖我們的原動力是什麽?直到讀了《The Road Less Travelled》這本書,我好像明白了一點。這本心靈成長書最早出版於1978年,可是現在讀起來沒有一點兒時代的陳舊感,是絕對的經典。作者Dr. M. Scott Peck是一位心理醫生,他講述了幾個心理分析案例,讓我感到非常有收獲。我先是在Kindle上讀完一遍,感覺醍醐灌頂,又去網上買了一本精裝版,從頭到尾做了筆記又詳細地讀了一遍,所以非常推薦給大家。
首先的收獲是,這麽多年來我總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所以很自卑,也不願意表達。讀完這本書明白了,原來我的確有neurosis。不但我有,作者說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心理疾病。而且,這些心理問題從心理學分析的角度上,大部分都與原生家庭有關係。我突然意識到,兒子的問題並不完全是我的錯,也許是基因或者命運的安排,或者說是業力(Karma)。雖然從某個方麵講,我對兒子可能是施害著,可我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不需要對自己太苛責,不要大包大攬都認為是自己的錯。就像這本書的第一句話“Life is difficult”一樣,孩子也需要像我們一樣要經曆過痛苦和掙紮,才會找到自己spiritual growth的路,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廣。
另外,這本書讓我選擇相信了神的存在。作者提供了一個心理分析案例,讓我特別有感觸。他講一個年輕人,從大學肄業之後就一直躲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屋裏,他很迷茫,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麽,就來做心理谘詢。從交談中發現這個年輕人原來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可是大四那年女朋友的離開和最好朋友的車禍去世,讓他非常受打擊,他就開始與世隔絕,索然獨居了。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麽他突然就對一切事情失去了興趣,也失去了生命的方向和活著意義。在心理谘詢過程中,他偶然提到了他曾經在Florida的颶風中跳海自殺,結果被海浪卷回了碼頭。這時候,作者為心理醫生問他,你不覺得這是上帝在救你嗎?他說,這沒有什麽呀,隻是巧合而已,隻是海浪碰巧把我給推回來了呀。作者問他,為什麽你的朋友車禍去世,你要詛咒上帝。而你被海浪救回來,你覺得就隻是巧合呢?到這個時候,那個年輕人才意識到自己的厭世,是潛意識裏對上帝的埋怨和失望,因為對上帝失去了信心,他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當他意識到其實自己一直都在受上帝的保護和眷顧的時候,就重新拾起了信心,後來也積極主動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讀到這個地方,我想到了自己。對呀,為什麽我總是在抱怨命運對我不公平,而認為生命中幸運的部分就是理所應當呢?當我主動地去注視我生命中幸運的點點滴滴的時候,心裏就開始相信,是不是真的有神在冥冥中保護我?在那一瞬間,我有感到了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不過不要誤會,這本書不是勸你信上帝的。作者也說了一些通過擺脫對上帝的信仰,而得到心理醫治的案例。畢竟信仰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在傳播地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各種各樣人的Ego,就會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作者重點是形容有一股冥冥中的力量,基督教稱之為上帝,道家稱之為道,伊斯蘭教稱之為真主安拉,佛教稱之為菩薩,在作者那裏統稱為神(God),他們有一種保護和救贖眾生,給人以光明和溫暖,幫助人們向上成長的神秘力量。這種力量是什麽呢?就是來自神的“恩典(grace)”,也就是神對我們的“大愛”。可是,神為什麽要愛我們呢?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愛”的定義。
《聖經》的《哥林多前書》裏有一段很美的文字,“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我很喜歡這段文字,但是它好像說的是“愛”要怎樣做,並沒有解釋“愛”究竟是什麽,究竟為什麽。
關於“愛”,《The Road Less Travelled》這本書的作者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定義,Love: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如果用這個定義,我們就會分辨出什麽是“愛”,什麽是欲望。比如說,我要求兒子學習成績好,肯定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我自己Ego的需求,因為我並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心靈成長,成績好肯定不能等同於spiritual growth。而我自己經曆的上帝對我的“救贖”,實質上是來自於神的恩典(Grace),是神用“大愛”的力量把我的Ego boundary打破,把我心裏的空虛用光明填滿,讓我得到了spiritual growth。所以,我認為神愛我們的原動力,就是用“愛”帶領我們走好spiritual growth的路,讓我們能夠更加理解和感受到Being中天堂般的極樂和幸福。
那麽我這次幸運地得到了神的恩典(Grace),以後神會不會一直保佑我?回答是“~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