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29)行萬裏路之煙花三月下揚州

(2024-07-15 05:54:12) 下一個

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29)行萬裏路之煙花三月下揚州
我們一行八人去揚州中學聽課學習,乘坐的長途汽車,行進在南京到揚州的公路上,看到窗外公路兩邊楊柳依依、柳絮紛飛,觸景生情,大家不由得誦讀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時候,是李白送友人下揚州;現如今,是黃鶴樓下的幾個語文老師來向揚州的同行取經。而時間都是在“煙花三月”,穿越時空,似乎看到“一生好入名山遊”的李白,在對我們說,你們教語文,要像我一樣遊名山,行萬裏啊!我們何曾不想,凡是語文課本中文章寫到過的地方,我們都想去走一走看一看,然而,中國有幾多語文老師有我們實驗班執教老師這樣幸運呢?那時,中小學老師的工資糊口尚可,外出旅遊想都不敢想!我們執教改革教材實驗班,每學期有省教研室撥的200元教改經費,每年暑假都外出參加人教社主持召開的工作會議,1983年在洛陽開會,不必說千年古都名勝之多,也不必說牡丹花成處處芬香,當年正值電影《少林寺》再熱播,會議組織我們去嵩山遊覽了少林寺;1984年在蘭州開會時,參觀遊覽了劉家峽水電站。去蘭州前,早幾天順道到西安,我們選擇了走馬觀花“一日遊“,其路線是半坡——秦嶺——兵馬俑——華清池。返回時,經寶雞到成都參觀了都江堰、武侯祠、遊覽了青城山,再到重慶乘船,順流而下,飽覽沿途三峽風光後,回到武漢;85年在青島遊覽嶗山。這次省教研室又組織我們順江而下,赴江蘇和上海聽課學習、參觀遊覽。我們沿途歡聲笑語,感慨萬千!
我坐在車上思前想後,這幾年參加語文教材改革實驗,每年暑假參加全國會議,寒假期間,省教研室安排到縣裏開研討會、上示範課,所到之處,都是一生中的第一次,真是恍如夢境。
這次到江蘇聽課、學習、交流和探討,不僅僅是向同行學習,還在向社會學習、向大自然學習。
因為我們率先參加語文教材改革,所以就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成了先“富”起來的少數人!不過,我們沒有發財,工資還是那麽一點點,是靠省市教研室的教研經費“行萬裏”,得以在精神上豐富起來的少數語文老師,我們感謝湖北省、江蘇省和上海市教研室的領導和教研員,感謝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時代啊!
中午飯後離開南京,下午四點左右,才到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揚州,就是李白詩中說的“廣陵”。真沒有想到,當我們向行人打聽,到揚州中學怎麽走時,盡管非常有禮貌地用普通話問了老人、中年人、還有幾個年輕人,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告訴我們。真沒有想到,他們居然聽不懂普通話。後來還是一個學生模樣的孩子告訴我們,原來揚州中學就在長途車站附近。
走進揚州中學,才知道揚州中學不僅僅名氣大,學校也大,學校的接待室尤其大。也許是我孤陋寡聞,當我們一行在揚州中學執教老師帶領下,穿過一個大花園,走進像別墅一樣、空間高、氣勢不凡、裝修富麗堂皇的接待室時,第一感覺這不是“室”,而是“廳”。果然,執教實驗教材的唐老師和張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學校專門接待外賓的貴賓樓的客廳。
我們就在那“不凡”的客廳裏,聽兩位中年女老師娓娓談試教體會,道改革苦衷,感同身受。她們與南師大附中比較,試教改革的步驟和方法略有不同,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許多問題。遺憾的是因途中耽誤了時間,沒聽到語音柔美的兩位女老師的文言文誦讀課。
當晚,揚州中學安排我們住進了揚州小有名氣的“珍園飯店”。
第二天清早,趕到揚州“富春茶社”品嚐揚州風味小吃,品嚐了揚州久負盛名的雜色包子和五丁包子。然後去“平山堂”參觀遊覽,據說,北宋在揚州的當知府的歐陽修,非常欣賞這裏的古樸清幽,於此築堂。坐此堂上,江南諸山,曆曆在目,似與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還參拜了附近的大明寺鑒真和尚的佛像及唐代文物陳列館。
接著,我們趕到梅花嶺參觀史可法紀念館。揚州城外梅花嶺,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塚,塚前有一副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充分表現了史可法的民族精神和憂國憂民之心。
揚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曆史文化名城,到過揚州的古今名人數不勝數。更不必說本來就在揚州的“八怪”了。我們借聽課學習交流之機到此一遊,雖然隻是來去匆匆,走馬觀花,但,實在是大開眼界,幸運之至!幸福之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