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20)
北京名師張必錕,文言誦讀傳真經
1985年9月21日上午第一二節課,北京名師、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言讀本》特約編輯張必琨老師,應邀來我們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中語文實驗班,上誦讀示範課。
張老師教學生誦讀《子魚論戰》(聽課筆記):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文章,誰能告訴我這三段文字有沒有分工?(計偉舉手搶答,正確)。
請大家看課文第一段,找出並記住在什麽條件下作戰、敘事過程中的有關詞語。(“彼眾我寡”、“未既濟”、“濟而未成列”、“既陳”)。
同桌互相背誦、檢查;
請大家跟著一起背。(張老師獨創的“跟讀”:教師高聲誦讀,學生跟著輕聲讀,邊聽邊讀、似有聲又似無聲)。
要求學生跟讀時,注意司馬的兩次請求,及請求的時機。
誦讀第二段時,要注意宋襄公的觀點。(學生薛蔚提問:“不鼓不成列”是什麽意思?張老師解答)。
誦讀第三段,學生先集體誦讀,然後要求學生跟讀。
張老師問學生:“君未知戰”為什麽放在第一句?學生答:“總說”!後麵先分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駁“不禽二毛”“不重傷”。最後指出應當在敵人處於不利情況下出擊。這一段,突出了子魚主張抓住戰機殲滅敵人的正確的軍事見解。)
再問學生“本文論點是什麽?“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然後分層背誦,滾動合成。即背完第一層後,背第二層,背第二層時回頭再把一二層連起來一起背誦)。
一節課結束前,檢查學生背誦效果。汪深等幾個學生當堂就會背誦了。
武漢市各重點中學聽課教師一百多人。當時來聽課的還有應邀到隨州參加華中師大《語文教學與研究》舉辦的教研活動的嘉賓:《中國教育報》的孟書城、北京月壇中學特級教師劉腓腓、北京四中特級教師顧德希。課後,聽課的老師們還分別與幾位名師座談。
武漢市六中、武昌實驗中學和華師一附中的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的執教老師們,與張必琨先生座談文言文誦讀教學法。
張老師結合這兩節課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麵談文言文誦讀教學。(根據錄音整理,經必錕先生審閱)。
一、
為什麽文言文講授要以誦讀為主?
簡單地說,就是為了培育語感;沒有傑出的語感,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難以學好的。
語感起首來曆於聽,其次才是說。古人說:置之齊則齊語,置之楚則楚語。說的也是這個事理:人們在“活”的語境中,之所以能較快地學好另一種語言,就是因為聽得多的緣故。這不限於學方言,學任何一個語種都是這樣的。隻有誦讀才是培育文言文語感的唯一正確的路子。
二、用誦讀為主的方法教文言文,要想達到培育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就必需有足夠的誦讀量。“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棄井也。”沒有足夠的誦讀量,功敗垂成,這是多年來文言文講授上的一個很大的失誤,該當作為我們的前車可鑒。
先申明一下:這裏說的誦讀,是熟讀和背誦的合稱。熟讀者,拿著書邊看邊背,背不出就看幾眼;而背誦則必需分開書本。古人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也是這種讀法,真正能從頭至尾背誦的大概隻有兩種人:過目不忘者和讀死書的人。
三、誦讀為主的講授體例,也可以給一個堂皇的名稱:誦讀講授法。這種講授法跟舊時代私塾的教讀體例有相似之處,然而本質全然不同:它不是單一的朗讀練習,也不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而是用誦讀來帶動其他的練習(如句、篇的練習等),最後達到天然成誦。采用這種講授法,應當遵循下麵兩條根本原則:
第一、誦讀和會意緊密連係,以求疏浚文義。
誰都不否定,學生在朗讀時,無論讀什麽,其思維都在思考著文字所包含的意義,這就叫會意。在文言誦讀中,這種狀況表現得尤其明顯,很值得重視,因為先有會意爾後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除了需要的講解(如背景常識、個別難句等)而外,教師的首要使命不是讓學生記住某些現成的結論,而是因勢利導,給學生締造會意的前提,使其思維過程有秩序地進行,並養成自發會意的習慣。
學生讀文言文而能會意,是無庸置疑的。文言跟現代漢語同源而異流,同為主,異為次,此其一;
其二,我們並非讀經,課文裏沒有佶屈聱牙的句子,而又有標點,有注釋,當真讀讀,至少也能讀懂一小半。一小半懂得,就有了會意的基礎了。
會意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及言;
二是知而能言,雖不中亦不遠;
三是言而能中,即所謂確解。
我們應該幫學生求得確解,但又要看到,因為時代隔膜、用語習慣分歧等各種原因,句句求確解也很難辦到,古人某些大注家尚且難免於望文生訓,況且初學!所以,對學生要求應當放寬,一篇之中,對折能確解;其餘,或心知其意,或言而不中亦不遠,均無不成,極個別語句(例如以學生現時的閱曆難以理解的語句)甚至可以存疑。如能這樣做並沒有什麽不好,因為它給學生留下了繼續會意的餘地,使其傾全力於誦讀,在誦讀中求解,在誦讀中感知文言的表達特點,在誦讀中積累語言素材——從久遠概念看,其結果比讓學生借助完整的譯文來領會文章大意要好得多。
以上是就疏浚文義說的。還有更高層次的會意——陶淵明式的會意,用他本人的話來詮釋,就是“奇文共賞識,疑義相與析”。這種賞識性、切磋性的會意,學生一時自難辦到,但又不能不觸及,例如詩文中的警句、佳句,稍稍觸及一下還是有益處的。
第二、熟練運用記誦的三要素,以求天然成誦。
記誦的三要素是:
(1)口熟,就是在反複朗讀的過程中,像磁帶一樣把課文的語句按先後次序“錄”在大腦的“記憶帶”上。這種記誦憑靠的是對聲音的直感,包括吐字、停頓、語氣、語調等,背誦起來經常是不假思考的,如同幼兒背誦詩歌,因而帶有不變性。
(2)掌握支撐點,就是在粗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起首記準若幹開頭語句包括名句 、佳句 、過渡句和段落的起結句 ,用它們作為支撐點將全篇(段)貫串起來。這種記誦已含有顯著的理解記憶成分 ,但仍然會在連貫背誦中可能呈現某些“斷層”。
(3)把握文章理路, 即理解作者行辭意圖,特別是要弄清各個層次之間的內涵聯係,使其言“若出於吾之口”,這就純屬理解記憶了——到這一步,或者接近這一步,才能順暢地背誦全篇(段)。
以上三個要素盡管層次不甚分明,其間卻存在著彼此聯係、彼此促進的因素,任何一個都不容忽視。例如在背誦過程中出現的“斷層”現象(背完一個語段後怎麽也想不起下文的開首)和“越位”現象(越過一個語段去背下文),一般說來,都是因為不熟悉理路的緣故;可是,若是在一個語段之中出現斷語殘句或倒置錯位的現象,那原因恐怕就在口不熟或缺乏支撐點了。
此外還有一種特別情況:一篇已經成誦的課文,隔上一年半載不讀,記憶也可能臨時“隱沒”。這時,若是本來口熟,又有足夠的支撐點,那麽隻需要再朗讀一遍,複習一下文章的理路,就可以恢複記憶達到完整精確的水平;相反,若是本來口不甚熟,又貧乏支撐點,即使讀上三四遍,恐怕也未必能順暢地背誦。三者之不成偏廢,於此可見。
在現實練習過程中,三者的綜合運用表示為:起頭注重口熟和掌握支撐點;待到半熟之後,再利用文章的理路來達到連貫背誦。記誦也要講究技巧,例如掌握韻文、駢句、排比的特點等。但技巧又往往是有個性的,要倡導學生不斷地總結本身的經驗教訓,從中發現巧妙的記誦法子。
課堂誦讀操練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應以中等學生誦讀能力為尺度設計同一的誦讀曆程,分段誦讀,長段分層誦讀。方式要靈活,或自讀,或齊讀,或領讀,或輪讀(一部分學生讀,一部分聽),而以自讀為主。這些做法,剛剛在課堂上已經展示過了,就不多說了。
教師的指導可以穿插在學生誦讀操練中進行,內容不外乎怎麽朗讀和怎麽理解這兩個方麵。對朗讀的指導必需十分具體,因為讀音涉及詞義,停頓涉及句子的組織,語氣涉及虛詞的感化和作者的豪情,讀得準確可以反過來促進對辭意的理解,這就是前麵說的“給學生締造會意的前提”。
對理解的指導則要求精要,例如對句意、段意、文章的大旨和理路的講解都不作長篇宏論,隻用幾句話點到為止,這也是給學生締造會意的前提,因為陪伴著誦讀的曆程,會意也將繼續進行下去,沒有必要把什麽話都說完。把這兩方麵合起來講,就是“具體”“精要”四字,這是指導的原則。指導不限於教師講解,也可采用開導提問的方式。
應當指出,教師的領讀領背和實時檢查學生背誦,是指導誦讀的兩個主要手段。教師的領讀特別是領背,是一種直觀的指導方式,可以幫學生正音、讀出語氣,並咀嚼語句的內容。實時檢查學生的背誦,發現問題當即解決,才能加速記誦的速度。在全篇(段)基本成誦後還要留出必要時間讓學生提問,進一步理解課文。
上麵說的這些做法,剛剛在課堂上已經展示過了,就不多說了。
張必琨老師的示範課就像“及時雨”一樣,給我極大的啟示。我照張老師講的誦讀教學法指導學生誦讀文言文,頗有成效。
【附錄】我教學生誦讀《廉藺交歡》
《廉藺交歡》這篇課文,是《文言讀本》上冊第三單元的誦讀課文。
誦讀課文的訓練要求是:
一、初步理解熟讀成誦。
二、準確、響亮、流利。
【誦讀提示】
本文節選自《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題目是編者加的。作者司馬遷(前145—前90 ),字子長,漢朝龍門(現在陝西省韓城縣)人,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
本文寫的是戰國後期“將相和”的故事。藺相如機智勇敢,出使秦國,廷斥秦王,終於完璧歸趙;接著又在澠池之會,挫敗秦王的挑釁,維護了國家尊嚴,使趙王得以安全回國。因為他功勞卓著,官拜上卿,“位在廉頗之右”。老將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要尋找機會羞辱藺相如。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再容忍退讓,終於使廉頗翻然悔悟,負荊請罪,最後兩人成為“刎頸之交”。這件事表現了藺相如顧全大局,“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高貴品質和廉頗坦率公正、勇於改過的精神。本文通過典型事件,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形象十分鮮明,故事也很生動。
【教學設計】
提問:選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承上啟下)
連問:
“承上”,上文寫了幾件事?涉及哪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與選文有何聯係?(概括誦讀提示相關內容)
“啟下”,“位在廉頗之右”。
誦讀第一段。
選文第二段與全文有聯係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複習初中關於“段”的知識,提高閱讀效率。敘述段,把握梗概;描寫段,感知形象;論說段,概括觀點或特征。)
【板書】韓愈: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言。
誦讀第二段。
誦讀第三段。
【教學後記】1985年10月17日
今天接待了武鋼幾個中學和黃陂一中等三十多位老師聽課,教學生誦讀《廉藺交歡》。
如何處理誦讀課文,引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今天也算是一次檢驗。事前未作任何布置,昨天語文早自習,學生預習選文前麵的主要情節,介紹了廉藺兩人“出身懸殊”、“完璧歸趙”、“澠池之會”。
今天早自習外語考試,直到兩節課後。課間操後開始上課,沒有一個學生知道有外校老師來聽課。學生反映良好,特別是平時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如計偉、唐勝、李映輝、王江、孫燕、謝暉等。
處理誦讀課文,既要有整體觀念,又要分而處之,有分有合。分要注意緊扣中心,合要注意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係,還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方法,指導方法要有計劃有步驟一點一點教,每次集中解決一個問題。如這篇課文就解決“描寫段”的閱讀方法。實踐證明,這樣教是可行的,學生基本上當堂能背誦全文。反映也比較好
聽課老師反映也比較好。黃陂一中汪兆安老師和武鋼的劉老師一致認為,這樣教比較好,課堂節奏緊、信息量大,學活動多,收效大。
【附錄】我教學生誦讀《與宋元思書》
《與宋元思書》這篇課文,是《文言讀本》下冊第七單元的誦讀課文。
誦讀課文的訓練要求是:
一、初步理解熟讀成誦。
二、準確、流利、讀出語氣。
【誦讀提示】
本文選自《藝文類聚》卷七。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障(現在浙江省安吉縣)人,南朝梁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的文章以小品書劄見長,善於寫景,風格清新俊逸。
《與宋元思書》是從他寫給友人宋元思的信中節錄的,生動地描繪了富春江自富陽至桐廬一段沿途百裏的秀麗風光。
【誦讀教學】
作為執教老師該如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誦讀呢?
從我讀書時起,到現在,還有許多中學語文老師,教學生學習文言文都是“串講”。所謂串講,就是老師一句一句把文言文給學生翻譯成現代漢語,串起來講,讓學生逐字逐句記錄下來,整堂課都是老師一個人在不停地串講。
還記得,1986年暑假,人教社高中語文實驗教材全國備課會在太原舉行,不知道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大會組織的“文言文誦讀教學示範課”,居然還是老師“串講”。當時,責任編輯周正逵先生在下麵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囑咐大會組織者,下課後,讓學生不要離開。立即找到張必錕先生,請先生再上去給學生和聽課老師上一節文言文誦讀課。文言文功底深厚的必錕先生,在不到半個小時內,就準備好了教案。上課伊始,他對學生說:“你們剛剛上了一節文言文課,累了吧?(學生齊聲回答:‘不累’。)那好!我現在換一種方法來教你們,好不好?”學生熱烈鼓掌歡迎。接著,張老師給全體與會者上了一節生動活潑的文言文誦讀課。真沒有想到,壞事變成好事,讓在場的學生和聽課老師,從兩位老師的不同教學法中,理解了文言文“誦讀”教學法的教法和學法,認識到了像張老師這樣教學生學習文言文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有幸參加語文實驗教材實驗六年,每年與張老師一起開會,聽他講課,還請他到武漢給我執教的實驗班上過文言文誦讀示範課,後來又請他到海南我工作的學校當過顧問,親聆謦欬,如沐春風,深受教益。
文言文誦讀課,以學生誦讀為主,關鍵在於老師如何“指導”。該講的一句不能少,不該講的半句嫌多。以《與宋元思書》節選的三段文言文為例,要讓學生通過45分鍾的誦讀,就能當堂背誦出來,該講什麽呢?
學生預習之後,書上的生字難詞不必再講了。
但是,必須講清楚關鍵詞。
【講】請同學們從分析文章結構入手,運用整體思維方式體會關鍵詞語的色彩。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的,這篇課文的三篇文字是一個整體,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段是總寫,第二三兩段是分寫。
一段文字對句子而言又是整體,因此,它也可以劃分成部分。根據相似思維方式,我們可以看出,第一段運用的是“先分後總”的寫法。最後一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既是這一段文字的總寫,又是引領全篇的關鍵。
【誦讀】點到為止,開始誦讀。
全班學生齊讀,女生讀一遍,男生讀一遍。集體試背。
【講】接著先寫“異水”之“異”,異在哪裏?先寫水色之清,再寫水流之急。請大家在書上畫出關鍵詞,自己與前後左右的同學說說“異在哪裏”這個問題。
【誦讀】集體齊讀之後,同坐互相讀給對方聽,討論辭采。分組試背,比賽,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講】第三段寫“奇山”之“奇”,奇在何處?先寫山高峰多,再寫地上的“泉水”、天上的“好鳥”、山中的蟬鳴猿叫,全方位描繪山中動聽的聲音。最後借山中晦明變化,勸極力攀高的人“息”名利之“心”, “經綸世務者,窺穀忘返”。
【討論】請付傑同學分析這一段的層次,全班討論。作者描寫奇山異水的觀察點,是既有動點,又有定點,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誦讀】分層誦讀,再誦讀整段。老師試背,全班輕聲跟著老師一起背誦。最後大家一起背誦。允許背不下來的同學看一眼接著背。
請汪深同學試背全文。他背誦吐詞清、聲音大。一字不落地背完全文。
【小結】分段誦讀,抓住重點,適時點撥,反複給學生灌輸: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自己要明白,說什麽,怎樣說。總說分說是對文章布局謀篇而言;先說什麽後說什麽要展現文章的思路;多說什麽少說什麽要圍繞文章的中心選材。
我是在1986年3月19日上午第一節給學生上的這一課。
【教學後記】
付傑平時寫作文有層次不清的問題,於是特地讓他分析“奇山”的層次。他開始分析是正確的,後來自己又修正錯了。還是閱讀能力出現了障礙。以後還要幫他提高分析能力。
一節課下來,汪深就能流暢地背誦全文,聲音大,吐詞清。同學們為之歎服。還有幾個同學也可以背下來,但是,關鍵詞要提示一下,有的還要看一眼課本,這也是我們課堂教學允許的。而且這樣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繼續背誦,還能培養“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能力。可見,隻要指導得法,學生就能掌握方法,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