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生家長(1)尊師發於心,助師樂於行
1967年12月,在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師資短訓班結業後,被武漢市教育局分配到武漢市水廠路中學當語文老師,直到2005年7月退休,凡三十八年,粗略統計一下,所教學生好幾百,遇到許許多多讓我終生難忘的好家長。
1971年我和老伴結婚時,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加在一起才61元人民幣。好在我們兩家都不要我們負擔,平時在學校生活開銷也不大,在當時還過得去。1972年大女兒出生之後,我們的工資加起來有72元了。當時的消費水平比較低,女兒每天喝一瓶新鮮牛奶,一個月才3元;一瓶液化氣2.7元。反正工資管三個人的基本生活是夠了。1975年小女兒出生以後,就有點捉襟見肘了。盡管我們非常節儉,仍然入不敷出,家中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但我們生活卻非常愉快,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窮人有窮辦法。當時如果要買超過月薪幾倍的大件必需品,就“起會”。在那個貧窮時代,大家都缺錢,於是就興起了“互助會”。如果哪一家急需用錢,那一家主人就作為互助會發起人,“約會”。比如,我想買一隻上海牌手表,需要120元,於是,我就約請12位老師,每人每個月出10元。發起人,當時稱“起會人”,拿第一個月的“會錢”,大家根據各家的需要,協商拿會錢的順序。起會人負責每個月收齊後交給那個月應收“會錢”的老師。
為了節省買衣服的開支,我們請一位在長江航運公司工作的家長,首先用“約會”的錢,從上海買回了一台蝴蝶牌的縫紉機。周末逛街時,經常去布匹專賣店看看,有時可以碰到質量花色都還適中的打折的零頭布,就買回來存著。也許現代年輕人還不知道那個年代有專門賣布的商店,更不懂什麽“零頭布”。顧名思義,就是一整匹布賣到最後實在沒有人要的一點點零頭。商店根據品種質量、花色、所剩零頭的多少決定折扣的多少。而有的花布剩下的一點點,折扣最多,可以做小孩子的短袖上衣,或短褲,還可以將不同花色但質量差不多的零頭布買回來,拚接起來做女孩的裙子,也很好看。
縫紉機買回來之後,我買了一本《服裝裁剪》書,學會了裁剪,靜儀學會了縫紉。從此,我們家大人小孩的衣服全是自己做。那個年代,本該立業而無業可立,隻好先成家,成家後又沒有錢,但不缺時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當時無用的時間中擠出了一點點錢,讓我們的兩個女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年年換季著新裝穿花衣,享受貧而不窮的幸福快樂的童年。
大女兒三歲時,我們又請那位在長江航運公司工作的家長,幫忙在上海買回一輛兒童三輪車,讓女兒在幼兒園放學後回家可以騎車玩。
後來買自行車、上海牌手表等,都是一年“約會”一次,逐年慢慢添置的。但是,仍然買不起電視機和冰箱,兩個女兒正在長身體,每天除了喝牛奶,還必須有魚、蛋、肉類等動物蛋白。最難辦的是肉類,特別是夏天,買多了,孩子們吃不了,又無法存放,每天又不能沒有肉吃。如果當年沒有學生家長熱心相助,真不知道怎麽辦?
我當班主任與學生就是亦師亦友的關係,課堂上是師生,下課後就是朋友,再加上學生都住在學校附近,經常到學生家去走訪,與家長也就非常熟悉了,像至今還有聯係的69屆的劉漢生同學,他的父親是我們“水中”隔壁菜場賣肉食的師傅,每天隻要走到他的攤前,他總是笑眯眯的給我割兩毛錢的裏脊肉,他知道我們沒有錢買冰箱,為了孩子的身體,隻能每天去買一點肉。他每周還給我留兩根筒子骨,給孩子煨湯喝,人們都說筒子骨煨的湯,可以給小孩補鈣。那個年代,筒子骨是非常緊俏的啊!才七分錢一斤!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還有一位煤炭公司的滕天保師傅,武漢液化氣公司成立時,他是第一批液化氣站的員工。我們剛從學校窩居的辦公室搬到新建的教師宿舍,他特地給我送來煤氣灶和一壇液化氣,說:“李老師,你現在住在單元房,有條件使用液化氣了,一壇液化氣2.7元,你們家才四口人,可以用一個多月。你用完了,讓我兒子強勝回家給我說一聲,我馬上給你送去。既方便又便宜。這個液化氣灶有點貴,要27元,你分三個月給我就可以了。”說完就給我裝好了煤氣灶,教我們正確使用方法,才下樓回家。
當時, 住在我們家隔壁的史紅老師的家裏買回一台黑白電視機。她們家也是兩個女兒,與我的兩個女兒差不多大,一放學回來,我的兩個女兒就站在他們家門口,看他們家的電視,想看什麽節目全由他們的兩個女兒控製。看著女兒那麽喜歡看電視,總是站在別人家門口看電視,我下決心要給他們買一台。
那時一台武漢生產的14寸黑白電視機要400多元。我到學生楊雲仙家訪時,與她在武漢電視機廠負責銷售部工作的爸爸,聊完該生在學校的情況後,就問問他們廠電視機的銷售情況。那位楊師傅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武漢人。他更清楚年輕教師工資低,於是,他問我:“李老師,你如果想買電視機,可以一個月拿十塊或是二十塊錢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就先給你一台電視機看著,每個月付十塊吧!等你全部付清後,我再把附有保修條款的發票給你。好嗎?”楊師傅善解人意的一席話,真是讓我感動不已,讓我喜出望外啊!
第二天下班後,楊師傅就把一台橙色外殼的“武漢牌”14寸黑白電視機,送到我家,熱情幫我調試好後才走。
我當時沒有任何一點攀比的想法,就是為了兩個女兒的心理健康,不能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讓她們做到自己想看什麽就看什麽,不能從小就看別人眼色做事。讓她們的心理和身體一起健康成長。
我的大女兒在大學四年級臨近畢業分配時,給我寫過一封信,她在信中說:“我覺得我們家好像是介於傳統與開放之間。你們對我和妹妹管教也是如此。不過我真的好感激你們為我們創造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正是這些在潛移默化中造就了今天的我。我雖然不能成為名人、偉人,但作為凡人,我們已經生活得很幸福了!”
幸福不忘那些發於心樂於行、熱情幫助過我們的學生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