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語文實驗班同學們的公開信: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初中實驗班的同學們,還記得嗎?你們是1982年8月28日上午,到位於武昌千家街的華師一附中來報到的。你們一定不會忘記,當時就兩個班,一百二三十個學生,把學校圖書館樓下的兩個大教室都坐滿了。開學後一周時間,又陸陸續續有一二十個新生來報到了。按照教育部規定的班額嚴重超標,不得不分成三個班。於是,我們語文實驗班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教研室的規定,確定為五十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按1982年武漢市招生辦劃定的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語文和數學兩科總分為182分,俗稱“正取生”)留在二班的隻有33人。還有17人是教工子女和學校必須照顧入學的孩子。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的家長得知我們這個班將要進行語文教材改革實驗時,有些正取生的家長反應非常強烈,他們說,我們的孩子報考華師一附中不是來給你們當實驗品的,實驗就意味著有可能失敗。如果失敗,對於我們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可挽回的損失!家長的意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他們沒有選擇,教育教學改革大潮不可擋,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去吃第一隻螃蟹。學校決定我們這個班使用1982年人教版重點中學實驗教材《閱讀》和《作文·漢語》進行試教。於是,我和你們一起,開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改革步子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實驗!
我現在已經78歲了,你們也都年過半百了,古人雲:“人生如樹有年輪,一歲經過一歲新。”人生的每一次經曆都像樹的年輪一樣,深深地刻在記憶中了。當我回望四十多年前的語文教材教學改革實驗時,難忘與你們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我難忘,那六年的日日夜夜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呀!麵對稚嫩好奇而朝氣蓬勃的你們,時時告誡自己,千方百計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為此,我結合教學實際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中外教育家的理論著作;為此,我堅持每天寫班主任工作日記,堅持每一節課後寫“教學後記”,堅持每天寫日記;為此,我堅持按人教社和省教研室的要求,每學期寫小結,每學年寫總結。初中階段,我還堅持每學期期中和期末考試後,給家長寫信匯報語文改革的進展和班級概況,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當年沒有電腦,全靠筆錄;小結、總結、給家長的公開信,還有參加省市教學研討會的論文,都是我一筆一畫在鋼板上刻寫蠟紙,然後自己油印、裝訂。至今右手握筆中指磨起的老繭猶在,古詩雲:“由來蠶老後,方是繭成時。蠶老繭成不庇身,蜂饑蜜熟屬他人。”於我,無怨無悔。唯願你們成人成才!
1983年8月,人教社組織、主持的實驗教材《閱讀》和《作文·漢語》第一次全國工作會議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報到的第一天,省教研室負責指導試教的教研員張良謨老師,就帶著我去拜見了人教社負責實驗教材工作的副總編劉國正先生,該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閱讀》的責任編輯張定遠先生,還在兩位領導的客房見到了《閱讀》的特約編輯章熊老師和張必錕老師。
張定遠老師握著我的手問了我的年齡後,非常高興地說:“年輕人努力吧!你寫的《試教初步》很好,我們已經在內刊《試教資料》(五)向全國各省市教研室發出去了。你好好準備一下,後天,給你三十分鍾時間,在大會上再講講吧!”
說實在話,當我走上大會講台時,非常忐忑。我知道,坐在主席台上的都是中國中學語文教學界的專家、學者、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台下是全國各省市實驗班的執教老師,他們大多是具有師範大學本科文憑的行家裏手,我這個隻有高中學曆的年輕教師站在台上發言,就是來接受考核的。擺正位置,抱著“弄斧”隻有到“班門”學藝的心態,如實匯報了自己一年來想了些什麽,怎麽想的,做了些什麽,怎麽做的,以及做的初步結果。
《閱讀》和《作文·漢語》內容多,課時少,教師必須改革教法,學生必須改變學法。你們一定還記得,一定要你們按照“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小結”五步學習法,特別強調這五步學法的順序不能顛倒。開學第一天,先講預習方法:拿到新課本,“翻一翻”,學會“瀏覽”,從整體上了解實驗教材的特點;以後每周末要“看一看”,學會“略讀”,把握單元的要點和重點;每天晚上要“讀一讀”,學會“精讀”,即“不動筆墨不讀書”,統一規定“圈、點、勾、畫”的符號。特別強調預習課文一定要完成“預習提問”的作業,規定至少要提出三個問題,隻要有一個問題問得好,就給100分。我還記得,初三總結時,有同學說我用100分“騙”你們愛學語文了,哈哈!
開學第一課講了“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要求你們不僅要當堂背誦陶行知的“每事問”,而且一生一世都要記住:“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苯;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這是三年閱讀訓練的第一步。你們記得很牢,做得很好!
回憶往事的閘門一打開,浮現在眼前的都是正值青春年少時到你們……
我就撿實驗班發生的大事說說吧!
1984年7 月28日清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聯播節目時間。播音員洪亮的聲音傳出了一則消息:“湖北省華師一附中初二(2)班學生王江的一篇課外練筆文《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受到武漢市市長吳官正同誌的熱情讚揚……”
華師一附中初二(2)班,就是湖北省教研室確定的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使用人教版《閱讀》和《作文·漢語》,內容比普通班的綜合型教材《語文》多好幾倍。人教社規定實驗班教學課時與普通班一樣,每周六課時,四課時上《閱讀》課,兩課時上《作文·漢語》課,兩周為一個單元教學時間。《作文·漢語》教學要求第一周寫一篇課內作文,第二周就在老師的指導下互相評改作文;還要求學生每周寫二三篇課外練筆文,不限字數、不限內容,但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簡言之:“我手寫我心中言,真情實感動人顏!”這是三年寫作整體訓練第一步,規劃是“愛寫·多寫·會寫”。《作文·漢語》教材中,每學期還安排有“說話訓練”,初中總體規劃是“敢想·多想·會想;敢問·多問·會問;敢說·多說·會說”。
王江的《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就是一篇課外練筆文。我看完後,寄給時任武漢市市長吳官正,請他批改比我更合適。沒有想到市長真的回信了。
吳官正同誌回信說:“王江和王江的老師:我認真地拜讀了你們的文章和來信,深受感動,小王的思想和誌氣都值得我們學習。我為小王這樣的好學生而高興,為能培養出小王這樣好學生的老師而自豪。小王的意見也很好,我們將在工作中努力去辦。”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吳官正市長回信之後,立即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王江旋風”席卷各地,“假如我是市長”的活動在青少年中蓬勃開展起來。王江的《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一文,後來被選入人教版1985年《六年製重點高中語文》第一冊《寫作》課本。
1984年暑假,全國第二次實驗教材工作會議在甘肅蘭州舉行。大會安排我匯報實驗班兩年來訓練學生“自讀提問”,提高教學效率的做法和效果。
大會發言後,我去拜見人教社副總編劉國正先生和《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張定遠先生時,特地把王江那篇練筆文呈送給劉國正先生審閱。劉老師微笑著對張老師說:“培永那個班的孩子們多可愛呀!我們是不是找個時間去看看他們呢?”張老師:“好的!我來安排吧!”
在兩位語文教育專家來我們班之前,還有幾件大事要說一說。
大家一定記得在學校大禮堂上的那兩堂公開課吧!那是1984年12月17日下午,應華師大中文係應屆一百七十多見習生的要求,講讀魯迅的《孔乙己》。當時還有附近幾個學校聞訊趕來聽課的近百位老師。
在公開課最後幾分鍾時間有學生即席提出問題,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我立即肯定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把問題“反彈”給學生,讓你們去辯論,引起了思維的”開竅反應”。
大家辯論了幾分鍾之後,魏賢芬同學高高地舉手要求發言。她說:“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她剛講完,下課鈴聲響起來了。全體見習生站起來長時間熱烈鼓掌。
雖然這場爭論隻有幾分鍾,但給大家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積極參與爭論的李慧同學當年五月參加武漢市中學生新聞小故事征文比賽,以《見習大學生的掌聲》為題,真實再現了這堂公開課的情景。她的這篇作文榮獲了三等獎。
我相信,同學們最難忘的還是我們第一次坐綠皮火車到嶽陽去春遊吧!
事情緣由還是三年試教期間,你們的課堂學習的表現和取得的成績被認可的結果。據不完全統計,那幾年全國各地來聽課的老師近2000人,少則二三人,多則二三十人,常常是隨時“推門入室”聽課,還借用物理實驗室舉行了幾次一二百人的大型公開課。
還記得在1985年3月29日上午,嶽陽一中萬主任帶該校實驗班執教老師來聽課,課後座談時,我提議利用春遊的機會,我帶學生去嶽陽遊覽嶽陽樓,並與一中實驗班的學生聯歡,讓學生們在一起交流學習語文改革教材的體會。萬主任立即表示非常歡迎,商定了活動的時間、具體內容、學生食宿安排等。
學校從學生安全考慮,請語文組的甘曉星老師協助我負責女生的春遊安全。我們實驗班是當年學校唯一出省春遊到嶽陽的,不僅遊覽了嶽陽樓和君山,還如約與嶽陽一中實驗班的同學們舉行了聯歡活動。主持人是兩個班的語文課代表。唱歌跳舞節目之間,穿插學生講述參加三年教改實驗體驗的故事。會場氣氛熱烈,歡歌笑語,掌聲不斷。
晚上十點,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時,大家依依不舍。
安頓好學生之後,何老師請我到萬主任辦公室,就語文教材改革試教三年的體會,深入交談。一致認為,這套教材確實是建國以來改革步子最大的,尤其是《作文·漢語》教材,讓我們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和訓練有了課本,作文教學從此進入了比較係統的科學的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萬主任特別讚賞我班語文課代表孫涵在聯歡會上的發言,對孫涵談提高寫作能力的經驗評價很高。對我們實驗班出了一個“小市長”表示祝賀,並認為這是語文教材改革的最大成果,要好好總結!萬主任與何老師還說,華師一附中語文實驗班的學生素質的確不一般,那次聽課看到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積極思維、敢於質疑、勇於發言;今天聯歡會上不論唱歌跳舞,還是講故事,介紹學習經驗,更是令人難忘!
周一早上學生到班上來了,還沉浸在春遊嶽陽情緒之中,興奮不已。
這次春遊出發前,反複強調安全第一,服從命令聽指揮,嚴格遵守紀律,沒有提任何寫作要求,但是,兩天的旅遊生活,特別是登嶽陽樓一覽洞庭風光,洞庭湖上乘船到君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返校後的第二天,幾乎全班學生都以登嶽陽樓、遊覽君山島為題材寫了練筆文,還有不少同學寫年輕漂亮的甘老師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熱情為大家照相,始終麵帶笑容感到特別親切難忘。匯成一集《嶽陽情思》,記錄了旅遊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抒發了愛同學、愛老師、愛集體、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真情實感,進一步理解了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
再來說1985年5月29日,劉國正先生和張定遠先生應武漢市中學語文研究會的邀請,到武漢講學,住新華飯店。定遠先生請我到飯店去見麵。
一見麵,國正先生就笑著說:“培永,定遠與武漢市教研室商定的日程,我和他6月3日上午去你們學校,看看那些參加實驗的孩子們,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國正先生對我們實驗班的課堂教學改革、作文教學的成果表示了極大的關注,他讓我好好從這兩方麵進行總結。準備參加青島初中實驗教材總結大會。
6月3日上午,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在省市教研室領導的陪同下,來參加我們實驗班學生語文教材改革座談會。語文課代表孫涵主持會議,大家踴躍即席發言,沒有一個同學唸稿子。定遠先生最後說:“你們很會說話,說得很得體,有的同學還有點風度。希望你們繼續練好說話,要練到出口成章。”
篇幅有限,僅附錄盧山同學和趙勁鬆同學的發言(根據錄音整理):
盧山同學的發言:
尊敬的劉老師、張老師、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我叫盧山,姓盧的盧,不是江西的那個廬山。
在小學,我們的語文課本每冊隻有十幾篇課文,當然這與我們那時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有很大關係。到中學後,我被分到了語文實驗班,一冊《閱讀》還有就有40篇課文,還有一本《作文·漢語》,這與小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開始,我對這項實驗是持懷疑態度的,唯恐自己做了實驗的“犧牲品”,可是通過三年實驗證明,我們收獲了許多許多,我為自己能在實驗班學習感到非常驕傲!
在初中三年語文實驗中,我最大的收獲是能力提高了,其顯著標誌是增強了思維的條理性、嚴密性和完整性。
由於在小學聽慣了老師“滿堂灌”的教學,一進中學,對老師的開放式教學很不適應,總是期待老師在下課前把課後練習題的答案公布出來。須不知,我們這套教材有許多練習題是沒有什麽標準答案的,最正確的答案莫過於同學們自己思考、討論後得出的答案了。因此,我被“逼上梁山”,不得不經常自己動腦筋揣摩、斟酌課後的每一道練習題。但是,在開始實驗的一段時期,這種獨立思考往往是被動的,隻不過是為了應付老師上課時的提問,所以,雖然也做到了獨立思考,但這是一種消極的思考。因而不論是預習,還是上課,自己提出的問題往往與課文沒有多大關係,有的問題甚至是與課文風馬牛不相及。這種難堪的局麵維持了一、兩個學期,看到同學們學語文的勁頭越來越足,我的確是有點兒不甘落後,於是,我開始留心別的同學學習語文的方法。我常常有事無事和同學聊天,在閑聊時,我總是反複問我的同學,你是怎樣學習語文的。同學們見我那迫切的樣子,都忍俊不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告訴我許多學語文的好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其關鍵是上課要積極思維,爭取發言機會。
萬事開頭難,這句話一點兒不假。我雖然曾多次鼓足了勇氣,想在課堂上發言,但每回都在節骨眼上退縮了,我還是不敢當著大家的麵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不久,我的這種心思就被細心的李老師看出來了。他看到我在課堂上躍躍欲試,但又不敢舉手的樣子,就在課堂上經常點我回答問題。剛開始,我隻能說一句話,爾後,說兩句,再後來說三句了,慢慢的我回答問題逐漸有條理,而且比較嚴密了。我在課堂上也越來越愛發言了,以至於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了。那情形,如同不說就像要把自己憋死了一樣。
在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中,我認為,如果在“說”的方麵有了突破,那麽其他三種能力的突破也就不是什麽大問題了,因為大作家老舍曾經說過,如果把說了的話好好整理一下,便成了一篇好散文。三年來,我著重抓了自己的說話訓練,不僅說話能力提高了,而且也促進了其他三種能力的提高。
在近三年的學習中,我對這套教材的認識也日臻全麵。總的說來,我比較喜歡自讀課文後設計的練習,當然,這並不是說講讀課文設計的練習不好,隻不過兩者相比較,總有一個比另一個要更好些。這些自讀練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創造性強,留給同學們發揮的餘地大。這在當今這個時代,這種練習對同學們未來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希望今後講讀課文的練習設計也該向自讀練習設計看齊。
我覺得,我們這套教材似乎對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我想,編輯部應錄製一些教學磁帶,如課本中的一些名篇。讓同學們聽完錄音後做練習,或口頭回答問題,培養同學們的聽力,使大家在聽他人表述時,能抓住對方說話的要點,而不至於人家講了半天,你還不知東南西北。隨著社會的發展,等我們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後,社交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了,而一個善於交際的人,沒有善於揣摩他人講話意圖的本領和雄辯的口才是不行的。
此外,我還想向編輯同誌提一個建議,能不能把教材改為16開的,以便同學們得心應手地在書上圈點勾畫。
我想說的,講完了。不知我的意見和建議對不對,請兩位專家老師指正。
張定遠先生立即表示說:“盧山同學的意見和建議很好,我已經記下來了。歡迎同學們繼續發言,給我們提意見啊!”
趙勁鬆同學的發言: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叫趙勁鬆。
轉眼間,三年的初中學習階段已經接近尾聲了。三年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在各方麵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在語文學習方麵,無論是學習興趣、學習方法,還是學習能力,都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剛上中學的時候,我不但對語文學習沒有一點興趣,而且連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也沒有,隻知道跟著老師轉,老師講什麽,我就記什麽,自己不動腦筋思考。結果一個學習階段過去了,我感到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與李老師的教學方法太不適應了。我上中學以後遇到的這個語文老師有些與眾不同,他在課堂上很少向我們灌輸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提出問題,讓同學們自己討論、爭論,使同學們在討論中取得進步,在爭論中提高能力。這就逼著我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去組織語言說服或反駁對方。在與同學的爭論中,不僅提高了說話能力,而且提高了邊聽邊思考的能力。這是三年來我在能力方麵最大的收獲!
在寫作方麵,老師采取了同學互相評改作文的方法。剛開始時,我非常懷疑這種方法,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評改方法對我們有益無害,不僅鍛煉了我們的寫作能力,而且鍛煉了我們的閱讀和思考能力。以前,我最怕寫作文,一拿起筆就感到無話可說;現在,我雖然不敢說提筆成文,但至少對作文已經沒有害怕心理了。
我對語文學習興趣由淡變濃的主要原因,還是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教學。由於我們實驗班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就免不了發生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爭論。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使同學們上了一節還想上下一節。李老師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是他總是鼓勵學生向他提問,指出他講課中出現的錯誤,還鼓勵大家大膽地對編入課本的名家名篇質疑。這就打開了我們的思路,培養了我們的創造能力。
同學們,最後還說一件大事吧。6月28日大家參加武漢市“中考”,在等待公布中考成績期間,接到省教研室張良謨老師的通知,省教研室決定我們實驗班學生參加7月7日上午舉行的全國高考語文單科測試。測試結果為人平61分,比應屆高中考生人平高出一分半。
1985年語文高考命題組副組長章熊老師看了學生的試卷後,在《語文教學與研究》上發表文章,充分肯定“這些學生的成績大大超過了一般高中畢業生,可見他們受過較好的閱讀和寫作訓練。此外,從前麵談過的總分分布情況來看,也可以看出學生的基本功情況。
最後還想說一點,我和一些同誌都有這樣的看法:語文高考不需要特別複習,尤其不要搞題海戰術;考生上場,憑的應該是平時培養起來的基本能力。李培永同誌的學生臨場表現,證實了我們的想法。這批孩子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應該說,它是李培永同誌訓練的成果。”
更令大家興奮不已的是,中考成績公布了,全班有37人考取了母校高中,家長開心地笑了!大家期待開學後繼續參加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
親愛的同學們!初中三年一晃而過,語文課代表孫涵中考後用一個暑假的時間,寫了一部六萬多字中篇小說《正值青春年少時》,你們那時在想什麽、做什麽呢?
孔子說:“十有五而誌於學,……,五十而知天命,……”真想知道“知天命”的你們現在情況如何?
現在疫情基本結束,如果你們打算今年國慶長假回母校聚會的話,我將乘風萬裏,欣然歸國,與大家歡聚一堂,暢述參加語文教材改革四十年的收獲和體會。
你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李培永
2023年4月6日於美國新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