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人生(222)沉痛悼念敬愛的班主任唐啟金老師
(2014年金秋十月,華師一附中高中六四屆二班畢業五十周年聚會時與班主任唐啟金老師(右二)和劉世策老師(右三)及夫人李葆華老師合影,老班長曹桂華坐在唐老師身邊。後排個子最高的是組稿人李小懷,筆者坐在李老師身邊。)
真沒有想到,武漢這一波疫情太厲害了!我們還沉浸在悼念劉世策老師的悲痛之中,懷念劉老師的悼文還沒有寫完,突然群裏傳來百歲老壽星、我們敬愛的唐啟金老師不幸染疫,經醫院搶救無效,於2022年12月21日去世。唐老師生於1919年12月21日,世紀老人仙逝時整整103歲!
俗話說:”山中常見千年樹,世上難遇百歲人”。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唐老師仙逝是”喜喪”。如果沒有疫情病毒的侵襲,我們的唐老師。。。。。。
還記得,2014年10月10日,我們華師一附中高中六四屆二班畢業五十周年聚會時,唐老師已是95歲的高壽老人了,他見到我們這些古稀之年的學生非常高興,從輪椅上站起來,準備給我們講話,大家恭請老師坐下來講,唐老師笑著說:”哪有老師坐著給學生上課的呢?就讓我站在講台上給你們上人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課吧!”
唐老師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開講了,他以自己漫長而豐富的一生經曆為例,生動地闡釋了”唐氏長壽秘訣”:“一要心態樂觀;二要健身適度;三要飲食均衡;四要家庭和睦。”唐老師侃侃笑談之後,還與我們相約在他老人家百歲時再相聚。
唐老師期頤之年那一天,2018年 9月15日上午,華師大一附中一號報告廳熱鬧非凡,從海內外、國內各地聞訊趕來的古稀之年老學生,在慶典籌備組負責同學的指引下,依序就坐。報告廳喜慶洋洋,學友們喜形於色,期盼敬愛的唐老師快一點來。唐老師像當年給我們上課一樣,準時來到慶典會場。當唐老師坐著輪椅到大廳門口時,我們全體老學生起立、長時間熱烈鼓掌,直到大會主持人宣布慶典大會開始,大家才坐下來。
會議主持人簡短致辭後,各班代表依序發言致賀詞。然後,唐老師分別與各班到會的學生們合影留戀 。有關活動細節,華中師大一附中校友會官網在《百位七旬校友回母校,共賀恩師百歲壽辰》一文中已經有詳細報道。由於我一直在美國,不能確定回國的具體時間,因此,沒有準備在慶典會上發言。但是,在聆聽恩師的金玉良言和各位代表的熱情洋溢發言之後,我請我們班的曹桂華班長請示大會主持人,如果時間允許,我想即席發言謝師恩、謝母校。大會主持人欣然同意,給了我一個難得的表達感恩的機會。
我在華中師大一附中讀書六年,工作了十年,恰是青春年少時,在母校接受唐老師等老一輩教師的諄諄教誨;正值精力充沛盛年時,有幸回到母校執教語文,得到像唐老師一樣師德高尚、專業功底深厚的老一輩教師陳治平、劉友三、吳六林、汪厚鐸、黃伯宜等老師的精心指導,他們鼓勵我在語文教學改革之路上勇往直前!感恩老一輩教師!感恩華中師大一附中!
我在唐老師班上隻讀了一年半,但是,那一年半卻是我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唐老師帶的班是武漢市的紅旗班,班風正學風好,良好的育人環境催人上進,優良的學風引人好學。
我就是在唐老師帶的班上加入了共青團,那張五十多年前的入團通知書,我一直珍藏至今,那是年青的記錄,它不僅見證了我的成長,更是唐老師育人的成果。沒有想到我積極報名參軍,卻在新兵登車去廣東部隊駐地之前,被接兵部隊例行抽查患有浸潤型肺結核病。不僅當不了兵,還要休學一年。
休學後回到學校,成為1965屆二班的一員。報到之後,學校團委書記蔡清萍老師代表組織找我談話,說我在上一屆二班一年半表現很好,讓我擔任65屆二班的團支部書記。那兩年當支部書記,不僅鍛煉了我的社會工作能力,還培養了許多好習慣,比如寫日記,即席講話打腹稿等,而且鍛煉了我的口才。這些習慣和能力讓我終生受益,特別是當我走上講台當老師後,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讓我很快就從同輩人中脫穎而出!我更加感謝母校對我的栽培!
感謝母校在恢複高考不久,袁福校長費盡周折把我這個隻有高中文憑的青年教師調回母校重點培養!感謝華中師大鄧宗琦副校長在1987年首次高級職稱評定時,“帶帽”下達破格指標,讓我成為首批中學高級教師!
如果說,我在1991年能被海南省評為首批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算得上是我教育人生的輝煌的話,那麽,這曾經的輝煌正是如陽光一樣的母校照耀的結晶!也是唐老師等華師大一附中老一輩教師諄諄教誨、精心栽培的結果!
師恩難忘!唐老師您一路好走!我們永遠懷念您!
【附錄】唐啟金老師為《青春的風華與蹉跎》寫的”序言”:
2014年金秋十月,華師一附中六四屆二班的同學在武漢舉行畢業五十周年聚會。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同學、老師和我參加了聚會。當我看到一個個白發蒼蒼的老學生向我鞠躬、祝福和介紹自己時,我非常震驚和激動。雖然我已經不能完全認出每一位到會的同學,可是我感到高興和快樂,當年做了他們三年班主任值得!我不由自主地說道:這次聚會讓我至少又增壽兩年!
同學們發言時,回憶當年我對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的關心、教育和幫助,還記得我給他們起的俄文名字;記得我們班被評為武漢市中學的先進集體;記得畢業前我們一起為參加高考而做出的努力等等細節。許多事情,我已經記不得了,這次聚會喚醒了我塵封多年的記憶。
我努力把眼前的古稀老人和當年稚氣少年相聯係,仔細傾聽他們的發言,隻見古稀老人瞬間幻化成青春年少的高中生了。他們五十年的人生經曆,讓我不得不由衷讚歎,他們都是好樣的!雖然他們高中畢業後的境遇各不相同,但是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業績不凡,而且,沒有一個人走上邪路,沒有一個人被社會淘汰,都對得起老師、對得起母校、對得起祖國!
大家在聚會時相約,待到我百歲之時,再聚江城,一起回母校為我祝壽,我領情了。
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三年後能看到更多同學。班級聚會結束後,大家尊重劉世策老師的建議,編了這本集體回憶錄,我有幸先睹為快,欣然為”序”。
同學們的文章,有回憶學生時代的,有講述自己畢業後經曆的,都非常好。大家的文章匯集起來,如蕭蘊詩文章的標題《青春的風華與蹉跎》。以此作為書名非常合適。
書中沈戌珍、張啟謙的書法,馬宗盟、魏崇喜的繪畫,潘瑞華的根雕,劉喜正的攝影,不僅展示了他們才華橫溢、文化生活之豐富多彩,更為本書增添了許多光彩!
應本書負責組稿的李小懷、主編李培永的要求,寫了以上這些話,作為本書的開頭,如果這也算”序”的話,我感到非常欣慰!
唐啟金
201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