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三道四(43)疫情期間我思來想去

(2020-10-06 07:46:48) 下一個

說三道四(43)疫情期間我思來想去        

        疫情期間,無論我住在美國新澤西,還是在加拿大溫莎,都有許多時間讓我思來想去。

       我從哪裏來?與所有人一樣,是父母給予的生命,是父母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將到哪裏去?也與大家的終點一樣,最後都要走向死亡。

       也許有人說,這麽簡單的問題,值得思來想去嗎?當然值得。

       不說人人、至少大多數人,小時候問過媽媽:“我從哪裏來的?”然而,哪個母親坦然告訴過孩子呢?哪個小孩真正明白了呢?記得中國有句俗話叫“養兒方知父母恩”。成人了,生兒育女之後,“方知”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才真正明白為什麽要感恩父母。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並把他們撫育成人,實在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係統工程,完成這項工程,尤其需要愛心、耐心和信心,更需要對孩子日複一日地、周到而細致地關愛。而作為孩子在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段時成長時期,當身體發育到了對異性充滿好奇心時,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有限的一點點男女之間的那點事,或是偶爾聽到大人不小心說出來的,或在中學《生理衛生知識》課本上自己看到的,我們那個年代的老師在課堂上是不講那個重點的,或在課外看小說時揣摩出來的,言而總之,不論男生女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人們當下開口閉口“與時俱進”、“不忘初心”雲雲,我們能不能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信息社會,坦誠、真實地告訴孩子,你是從哪裏來的呢?

        人“生”,確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由不得自己去選擇;但,“死”卻是必然的,是可以自己選擇怎麽樣去死的。人來到這個世界後,盡管人生之路長短不一樣,各人命運也不盡相同,但不管怎麽樣去死,總歸是要死的。因此每個人必須麵對“你到哪裏去?”

        這次新冠肺炎突然爆發,讓許多老年人還沒來得及想清楚“到哪裏去”,就匆匆忙忙走了,留下好多遺憾。網傳武漢一位健身健美大爺、“從不生病的”七十一歲的邱鈞大爺,沒有躲開這場災難,他的健身目標和健美比賽計劃,也隻能遺憾地擱淺了。

        誠然,人生必須有目標,不能渾渾噩噩混一輩子;人生也應該有規劃,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有時間,特別是老人,實在該認真想一想到那裏去之前的事啊!

        托翁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琳娜》,開卷第一句話寫道:“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一個不幸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當下,中國以及進入了老齡社會,不論是幸福家庭,還是不幸的家庭,老人都麵臨“到哪裏去?”這個非常嚴酷的問題。

        在文學作品中,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不僅是永恒的主題,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自古及今的文人墨客,在他們的作品中,有的樂觀、豁達;有的悲觀、恐懼;也有看透紅塵,及時行樂;更有舍生忘死,家國情懷,流芳千古。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金句,就是民族英雄一生的光輝寫照。唐朝李白詩曰:“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活著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像是匆匆來去的過客一樣;死去的人,像是在這個世界上走了一趟之後,回了自己的家,再也不到這個世界上來了。”這就是李白的豁達。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一文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誠然,重於泰山之死的人,必流芳千古。而且,在曆史的長河中,千古留名的人舉不勝舉。但是,與普通老百姓比,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的死,“輕如鴻毛”,泯滅於史冊。   

        在民間,自古就信孔子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之說。其實是一種無奈,也是逆來順受的自我安慰。然而,不管怎麽說,大家都關注人的“命”,相信“生死有命”,正如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貧富貴賤,夭壽賢愚,稟性賦分,各自有定,謂之天命,不可改也。”天命不可改,就應順其自然之道。

        老人,從退休之日起,就必須麵對怎麽走這條“自然之道”。

        卑之無甚高論,竊以為,首先,要在轉換角色時,擺正自己的位置。當你老了,就不要再當家長了,不要再想指揮一切了。如果說以前是“三娘教子”,現在老了就就要接受“子教三娘”了。不論你是在兒女家,還是在自己家,凡事都要先聽聽兒女的意見或建議,這就是“順其自然”。

        其次,要在逐步適應退休生活時,堅持正確的理念。退休後,有一次我們語文短訓班聚會,還記得就在那次聚會時,主持人羅念東讓我這個班長致詞。我從當天的暴風雨說起,今天我們在自然的暴風雨中來相聚,五十多年前,我們就是在那場政治“暴風雨”來臨之前走到一起來的!可以說,我們現在的退休生活像雨後的彩虹一樣美!誰也想不到,當年那麽倒黴的我們,因為政策原因“不宜錄取”上大學,卻被武漢市教育局錄用當中學老師。如今我們老師退休待遇與他人比,是何等的幸福!所以,我們知足,我們快樂!我們在座的同學,除了少數同學改行了,大多都把一生獻給了教育,獻給了學生,我們是踐行助人為樂的一代人,現在雖然退下來了,仍然要堅持助人為樂!然而,畢竟年齡不饒人,我們要服老,要自己去找力所能及的樂趣!隻要我們堅持“三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自覺做到“三動”:生命在於運動、朋友在於走動、愛情在於互動。我們就可以走過古稀之年,邁步耄耋之年,指向期頤之年!

        誠然,能活百歲的畢竟是少數人,但退休後再健健康康活二三十年,應該是可以做得到的。我的親身經曆告訴我,人老了,一定要服老!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退行性老化是常態,順其自然,就要放慢生活的節奏,一切都要慢慢來,不能性急。另有一說,七十三、八十四是人生的兩個“坎”。如果能越過這兩個坎,活到百歲就不成問題。如何才能越過這兩個坎呢?我的高中班主任、今年102歲的唐啟金老師總結的四條經驗切實管用:一是心態平和;二是飲食平衡;三是健身適度;四是家庭和睦。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信“生死有命”!我做小孩的時候,多次聽我媽媽講到“命裏隻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中國古代計量方法極為精確,且為十進位製。即:一鬥為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一升為十合,每合重150克)她還經常說:“你看漢陽歸元寺的菩薩,站著的站一生,睡著的睡一生!”人各有命,命裏有終生有,命裏沒有莫強求。這也是告誡我們,知足常樂!心態平和者長壽!

        兩千多年前,屈原在《天問》中就發出一問“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這句話的意思是“延年益壽得以不死,生命久長幾時止?”。不管生命何時止,大家的終點都是一樣的,走向死亡,當然不一定都是走向墳墓,因為生不為名,死不占地的仁人誌士大有人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