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道四(26) 一脈相承
成語一脈相承的意思是從同一血統、派別世代相承流傳。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係。
從始皇開始的“避諱”,到當下國內網絡所設定的“敏感詞”,也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嚴格來說,還是有些區別的。
先看看百度怎麽解釋這兩個詞。
【百度】查“避諱”:
避諱,封建時代為了維護等級製度的尊嚴,即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進行人身攻擊,而冒犯君主或尊親超然的地位。
郭沫若《蒲劍集·屈原考》:“始皇名政,別人一定要避諱。”
【百度】查“敏感詞”:
敏感詞,大部分論壇、網站等,為了方便管理,都進行了關於敏感詞的設定。
在多數網站,敏感詞一般是指帶有敏感政治傾向(或反執政黨傾向)、暴力傾向、不健康色彩的詞或不文明語,也有一些網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定一些隻適用本網站的特殊敏感詞。
再聽我來說三道四。
從“避諱”到“敏感詞”差不多兩千年,說一脈相承,主要還是指封建思想;說兩者有區別,前者更多的是指封建禮儀,而後者就是限製老百姓言論自由。
網絡設定“敏感詞”,屏蔽發自百姓的自由之聲,自建“防火牆”,隔斷大陸以外的所有現代的即時信息,是非常愚蠢的。
且不說古代明君都明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就說毛主席,他老人家也認為,“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大會議有記錄,時任人大法製委員會主任習仲勳,曾建議立法“保護少數人發表意見”。
再說兩個似乎不那麽恰當的例子。
例一,我們許多中小學老師,想了許多方法,防止學生在課堂上講話,就是沒有想辦法讓課堂教學“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我曾經問過一位來美國新澤西讀初二的武漢學生,“你來這裏已經一年了,你覺得美國學校與中國學校最大的不同是什麽呢?”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在武漢,是我們聽老師一個人講,而且必須端端正正坐好;在這裏,是老師聽我們大家說,還可以走到老師身邊去說。”
例二,2018年2月28日鳳凰衛視《名人麵對麵》,采訪我國冬奧著名運動員楊楊,她講到退役後第一次參加國際奧委會時,看到其他國家運動員積極參與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她很尷尬,就去問主持人,她該做些什麽,主持人反過來問她,這應該是我問你的,你該做什麽呢?她後來悟到,長期以來,她所受的教育是聽話,而國外運動員所受的教育是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敢於問話。
一個是普通的初中生,一個是世界級的名人,說的都是中外教育的本質區別。國內主導的教育理念還是聽話教育;而國外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問難。
勇於獨立思考,就要敢想、多想、會想;敢說、多說、會說;敢問、多問、會問。
毋庸諱言,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遇到“敏感詞”,他能找到許多規避方法,因為漢語博大精深,正如古人所說,“防人之口,甚於防川”,防不勝防。至於什麽“防火牆”,它一出現,就有“翻牆”軟件自如應對。不論是有形的“柏林牆”,還是無形的“防火牆”,都阻止不了曆史的進程,都擋不住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強烈願望!
最後,借上世紀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來結尾: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
從“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到陶行知“智者問得巧”,才是一脈相承的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讓我們努力繼承中華文化的精華,堅決摒棄其糟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