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在那段資源匱乏的年代,大城市很多的食物是定量供應的。油、大米、秈米、雞蛋等等都憑票購買,錢票缺一不可。
豆製品也是如此,即便如此菜場裏賣的豆腐很難吃!因為大豆被初榨了一道油(每人每月4兩油應該是從這裏來的!)剩下的類似於豆渣,然後摻雜進去加工成豆腐或者豆腐幹,口感實在太一般了。
如果沒有吃過原汁原味的豆腐,這種豆製品還是能夠接受的,但是由於兒時在農村長大,家鄉的豆腐的美味已經烙進記憶裏了,不再願意去碰它了。每每假期裏回到家鄉,天天吃豆腐,拌的、蒸的、燉的。。。那細嫩滑爽的感覺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改革開放後若幹年以後,市場上出現了盒裝豆腐,特別是內酯日式盒裝豆腐進入市場,上海終於隨時能吃到嫩滑的豆腐了。如今市場上的豆製品琳琅滿目,各個品牌的產任你挑選,每次買了嫩豆腐回家後總會想起小時候一清早拿個碗到村裏的豆腐坊買一塊豆腐回家,直接用刀劃成小塊,澆上醬油做為一道早飯菜,那個時候沒有生抽老抽,油更可貴,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調料,覆蓋在爽滑細嫩的豆腐表麵,令其成為了經典的美味。
年糕
過年前是家家戶戶做年糕的時節,秋天新收割的大米,通過磨粉、蒸熟、搗合,最終製成一塊塊年糕。我小時候已經有了壓製年糕的設備,一個村裏有那麽一台,入冬後大家陸陸續續送米去加工,加工好的年糕先排放在竹席上陰幹,晾到九成幹後浸泡在水裏,一般要吃到開春後。
剛剛做好的年糕是軟軟的、糯糯的。但不似糯米做的糕那麽粘牙,還有些彈性,沾點糖極好吃。老家的年糕都是切成小手指狀的棍狀,一般是燒菜湯年糕,吃口滑爽。那時候愛跟著嬸嬸到自家的菜地裏割小白菜,接著轉到池塘洗菜,不好的菜葉子直接扔水裏,鴨子浮過來搶著吃了。回家再用井水衝一遍,砧板放在鍋台邊 ,水燒開後直接切菜下鍋,再次燒開後放年糕,起鍋前挖一勺豬油進去,那個香呀!按上海人的說法就是打了耳光都不肯放的!
而彼時,上海的年糕基本上都是秈米做的,吃上去粘牙又粗糙。還是每個家庭以大小戶為單位配給的,票用完了有錢都買不到。當時城市的大米供應量少,占配給糧食中的四分之一,(農村交公糧的以春夏季的秈米為主)所以特別想念家鄉的年糕。寒假回老家三天兩頭的吃,好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