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靈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即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兩個認知意義上的界定。
理性是人與外界互動時的有意識(即本能之上)的信息提取,邏輯處理和決斷形成的能力。信息提取成就了對客體的概念化,質化和量化;邏輯處理包括對信息的分析歸納,以及在信息薄弱處和走向上進行假設和推理等;決斷形成是基於事實及邏輯結果做出對外界變化應對的決定,其中很重要地包括對不確定性和風險的處理。等不及一提的是,理性的最璀璨的成果便是數學和科學。
我們對世界的理性認識並不一定是對外界事物的即時信息加工處理,很多時候是對現存理性模式的應用,理性模式可以是成文和集體的(譬如公式和規章)也可以是不成文和個體的(譬如經驗)。理性模式也是我們接受書本和講授知識的主要途徑。由於個體的理性認知速度和程度都是極為有限的,對現存理性模式的應用便往往成為我們生存的必須,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得時時提醒自己,理性模式已非純粹的理性 - 這很重要。
理性是圍繞外界客體的,靈性則基於自身本體,靈性主要包括三個範疇,感性世界,意識世界和精神世界。
感性世界來自於對情感的采集,萃取和升華。情感是理性之外我對外界的另一個感知途徑,是外界與我本體化合而成的淺層意識,由於感性,我們得以將我之本體下意識地結合進了對世界客體的認識,這沒有錯,因為我們個體本來就和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個體隻是整體的部分。但也由於此,我對外界客體的情感並不一定吻合我對客體的理性認識。人的這種理性和感性雙重認知途徑,極大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感性世界不僅承擔了動態的對外界的情感反應和催化過程,也容納了由此形成並積澱下來的種種情感模式。猶如理性模式,我們對複雜事物的情感反應(若有的話)往往套自現存的情感模式,盡管不如理性模式那般必須,情感模式依舊是一種本能的傾向。同樣我們也清醒 - 情感模式已非純粹的靈性。
理性和感性基礎上的認知,在意識世界被進一步拚湊成意識模型,包括了理性模式和情感模式,更包括了理性的種種基礎概念,轉而迭代形成更多高層次概念和衍生概念。概念對人的認知是不可或缺,是思考,思辨以及表達的基礎。在這樣的意識世界裏,人可以不拘泥於固定或既有的模式,不受物質世界的約束,在概念層次上對認知進行各種拆卸組裝和實驗,人的靈感和創造性便由此而來(下麵還要說到)。
理性和感性之外,人對世界的認知形成還有另一個途徑 - 獲得。獲得可以是隱性(譬如通過文化侵淫和傳統俗約)也可以是顯性(譬如通過主流跟從或政治灌輸),可以是被動(譬如通過強製記憶或高壓洗腦)也可以是主動(譬如偶像崇拜或楷模效仿)。
理性模式和感性模式已不是真真的理性和靈性,獲得性認知則更是非理性非靈性的,然而這三者結合,還會有進一步的衍生產物 - 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意識形態。價值觀,道德觀和意識形態是人意識的高層次偏置,由於理性顯得費時費力,感性顯得捕風捉影,更由於我們的理性感性能力實在捉襟見肘,這些高層次意識偏置便成了短路理性和感性的捷徑。警鍾長鳴。
然後就是靈性的精神世界了,在精神世界裏,我去感知本我,去認識本我和非我的聯係,進而去探求生命本體的來源目的和意義。精神世界的活動可以是由外界激發的,更大程度上是感性世界的內向升華過程,但根本上,它們根植於意識最深層的與生俱來的內核。
感性世界, 意識世界和精神世界構成的靈性具有巨大的創造性,是人的創造力之源。如果說科學和數學是理性的皇冠,文學,藝術和神學則是靈性的結晶,而哲學或是理性和靈性嫁接的珍果。這裏對創造力得花些篇幅,科學和數學是人的創造嗎?作為學科是的,但其內容則不是,它們隻是人對自然律的發現。人的真真創造在於文學和藝術,即使取材於現實,它們原初的構思和表現是真真的創造(模仿除外)。
真真的創造還在哪裏?消費用品,工具器械,建築設施,財富金錢?不是,這些都是不同的物質形式,創造是從無到有,自然律規定了人類無法創造物質,我們隻能轉化物質,將礦藏和土地轉化為資源,將資源轉化為工具器械,再用工具器械將資源轉換為消費品和建築設施,進而轉化為財富。但這些轉換過程的概念,形式和功能,卻是我們的創造,資源如何轉換為財富,建築該具有如何的形式和功能,這些如何,是真真從無到有的創造,這其中技術和技藝的創造也不可或缺(所謂工具的創造可以分解為技術的創造加上物料的形式轉換來支托這種技術功能),而科學則極大強化了我們技術上的創造性。
甚者,人還進而創造了社會形態和其上層建築。總之,當上帝創造了自然律和物質世界,留給人的創造隻能局限於靈性和精神性領域,形式,功能,技術,技藝,設計,概念,理念,及至種種精神產品。人類文明的進程,實際上就是靈性和精神性創造指引下的物質性轉換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