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這個地方,僅僅待7天是肯定不夠的,甚至待7個禮拜,都會覺得還有地方值得再去看看.既然將來我們總歸還會回來,那就讓我們暫且離開喧鬧的倫敦,去周遭看看吧.
倫敦周圍有太多美麗,古老的小城,而我們能夠在英國停留的時間又太少太少了.
這次旅行因為沒有租車,所以要出城隻能坐火車,英國的火車票如果單買,非常貴,單程100來公裏的距離,成人票價就要100英鎊.我們買的是火車通票--BritRail London Plus Pass. 火車行相對於自駕行各有利弊.自駕相對自由,但是一天開幾百公裏的司機會比較辛苦,在歐洲古城穿行,停車常常也是一大考驗;而火車行比較輕鬆, 但是行動範圍受到局限,而且為了趕上一定班次的火車,你需要提前到達車站,好在我們手持通票,任何班次的火車都可以乘坐,這點倒是方便.
第一站是一個連名字都和水有關的地方--巴斯(Bath).
巴斯是英國唯一的溫泉勝地.公元43年羅馬人入侵不列顛,然後就開始在這個地方建造溫泉浴場和宗教崇拜中心. 不知道是先有Bath這個單詞,然後用這個單詞命名了這個地方,還是因為這個地方太過著名,於是用這個地名充當了固定的名詞--Bath指代洗浴.
巴斯是英國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位於在倫敦以西約150公裏.雖然我們去的那天陰雲密布,但是沿街喬治時代的獨特建築和整個城市呈現的慵懶氛圍,還是讓我感覺到了和曆史厚重的倫敦截然不同的味道.
St John The Evangelist Church
在羅馬帝國統治不列顛島的時代,羅馬人在巴斯修建了許多帶有桑拿及泳池的大型浴室,還把這裏定為水和智能女神米諾拉的領地,並建起了華麗的宮殿,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建築大部分都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9世紀末,英國又重新喚醒了這些沉睡在地下的古跡,現在這兒是世界著名的羅馬溫泉博物館.
這些雕塑並不是古羅馬的遺跡,而是當地人在18世紀巴斯城重新被大家認識的的時候仿造的.看來英國人也喜歡附庸風雅.
位於博物館中心的大浴池是露天的,大浴池池邊的階梯、石頭基座都是羅馬時代的遺跡,這裏的泉水保持在46度左右的自然溫度,羅馬人在公元60年左右,在這裏建設了壯麗的建築群,400年後,羅馬人撤離(那正是西羅馬帝國逐漸頹敗,覆滅的時期),這兒建築物開始逐漸破舊,除了中世紀一些麻風病人到這裏尋求治療之外,無人問津,直到17世紀末,這兒再次被發現,人們蜂擁而至.Bath小城再度繁榮.
古羅馬人特別喜歡洗澡. 曾經有人問某一位羅馬國王為什麽每天都要洗一次澡,這位國王無奈地回答:“因為我太忙了,所以不能每天洗兩次啊!" 沐浴是羅馬人最愛的日常活動,就如同社交活動一樣的普遍。澡堂也是羅馬人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從一個人洗澡時使用的香料、按摩油的品質,以及隨從人數的多寡,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社會地位。許多商業交易都在澡堂中進行決定,澡堂也是哲學家們交換意見、高談闊論的絕佳場所。
駐足此處,遙想2000年前那些羅馬人在此沐浴,交談的情景.這麽多年過去了,不變的隻有這些黝黑的石頭和那些挺拔的廊柱,它們就這麽默默地矗立在那兒.
溫泉池畔一古羅馬裝束的美婦人回眸一笑..
女神莎麗斯米娜瓦(Sulis Minerva)的銅像.曾經矗立在巴斯古羅馬神廟,現在神廟已成廢墟.浴場博物館裏陳列著很多當時的珍貴文物,它們真實地記錄著過去的輝煌曆史,舊時的城池在這裏依然依稀可見,羅馬時期的石雕和雕塑,真令人感慨在2000年前人類就有如此偉大的創舉
曾經雄偉矗立於此的神廟已經蕩然無存,隻留下昔日神廟山牆的遺跡. 山牆中間雕刻的是Gorgon的頭像, 據說他是女神Sulis Minerva神力的象征.
人們之所以用石頭來塑像,那是因為石頭的堅硬和持久,但是千年過去.石像也抵抗不了時間的侵襲.曾經那麽圓潤的美婦也隻能破碎地如此醜陋了.
博物館用幻燈來重現昔日古羅馬勝景,兒子看得津津有味.花了2個多小時,我們就這麽走過千年的塵封往事.
古羅馬浴場,全場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鋪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噴泉兩座。場子占地六英畝,可容一千六百人洗浴。洗浴分冷熱水蒸氣三種,各占一所屋子.
The Pump Room Restaurant 是巴斯最優雅的餐廳,可惜那日我們匆匆趕路,沒有機會進去好好看看.
巴斯修道院(Bath Abbey)緊靠羅馬浴場,它雖沒有倫敦西敏寺華麗,也沒有聖保羅大教堂壯觀,但它卻是同類建築中最早期的作品,有著漂亮的典型哥特式尖頂。據說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英格蘭國王埃德加(King Edgar)正是於973年在這裏加冕登基的.它創建於7世紀,10世紀改建,12和16世紀重建,是英格蘭西部最大的垂直哥特式建築之一.
仔細觀看修道院大門兩邊的雕塑,很有意思.它反映的是天使攀爬天梯通往天堂的景象,每一個細節都雕刻的那麽精細.
修道院內部最引人的是正前方彩色玻璃窗畫(Stained Glass),極其雄偉壯觀,大大小小一共56塊,講述的都是耶穌的故事。這種彩色玻璃窗畫的製造工藝相當複雜.陽光從室外透窗照來,整幅窗畫的色彩便鮮活起來,籠罩著一層神聖的光暈,無論是否信奉基督,都會被這氣氛感染而肅然起敬,整個人都變得虔誠起來。
抬頭仰望,頭頂上是美的讓人窒息的扇形天花板,這種花紋和類似西敏寺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有些相似,隻是不清楚到底是誰借鑒了誰..
雖然巴斯隻是一個小地方,但是居然有很多名人埋葬在這個修道院,這是修改了皮特曼速記法的艾薩克.皮特曼Issac Pitman爵士的石棺.
修道院牆壁和石板地麵下也埋葬著很多遠至十七,十八世紀的名人.隻是愧於本人對於英國曆史知識的貧乏,這些人我都不認識.
巴斯的城市麵積不算大,但它擁有英國最高貴的街道與曲線最優美的建築,這一點就連倫敦也要氣短一截。喬治亞時期的房屋建築風格,是這座小城優雅的源頭.
簡.奧斯丁自1801年起在巴斯居住過5年, 於是也就有了一個小小的故居. 我們已經過了打卡遊的時代,所以過門不入,直奔下一個更吸引我們的景點.
從巴斯中心往北沿Gay Street往山坡上走到底便是非常有特色的環形建築,由建築師老約翰·伍德設計,這個由30幢住宅組成的環被等分成三段,這個設計保證了從任何一個入口進入都能看見一個典型的立麵。圓型廣場綠草坪中央有棵很大的樹,周圍圍繞著一圈外型一致的喬治時期的建築.
這個圓環被稱作為(The Circus),原名是國王廣場(King's Circus)
四周建築圍繞起來的感覺很像我們去過的羅馬競技場. 據說當初的設計靈感正是源自於古羅馬競技場。1754年父親老約翰.伍德(John Wood)在世時設計,兒子小約翰.伍德接續完成於1768年。現在被列為英國一級古跡..
在房屋外觀上,老約翰.伍德也融入了希臘的古典藝術樣式,不僅三層樓的街屋每環皆有不同的柱子樣式,上麵還有525個圖案的裝置藝術。
從the Circus廣場繼續往上走,很快就到了 皇家新月樓(Royal Crescent).
設計皇家新月的小約翰.伍德,延續了父親的傳承,相對象征太陽的圓形廣場,皇家新月樓代表著月亮。它興建於1767年至1774年間.由30幢房屋組合而成,是英國最大的喬治式建築(建造於喬治王朝時期) ,也是英國18世紀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這可惜沒有辦法從空中拍攝如此壯觀的建築,平視而拍,LG用了5張照片拚接,也無法拍出那種氣勢.
至今兩百多年,這裏曾經是巴斯貴族們的住宅,許多名人望族的加持使之被譽為英國最高貴的街道。上流社會的生活在房屋內部留下了痕跡.
皇家新月樓1號是一個博物館,展示著當初新月樓主人的起居擺設.
單單1號這一個單元就龐大,奢華的好像宮殿一樣,據說,這座大樓裏麵的所有單元雖然裝修風格各有不同,但基本結構是相似的.難以想象這排有三十套這樣的宮殿隱藏在這個建築裏麵.
從新月樓出來,站在維多利亞公園回首望去,發現它前麵的這一大片草皮是有落差的.這個落差,有一個名字叫哈哈牆 (Ha-ha wall),這樣凹陷的景觀從遠處看過來,視覺上看到的隻是連綿的綠茵茵的草坪,但是它的這個落差卻取代了直立高牆,有效地防止了外人直闖新月樓,但從樓中望向維多利亞公園的遼闊視野,卻毫無阻礙.估計當時的建築師很得意自己的創意,於是給它起名Ha-ha wall.
如果說巴斯和水的緣分是來自於溫泉,那麽我們要去的另一個小城就真的是麵向大海, 在水一方了.
其實這次在安排小城之行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幾個地點之間反複猶豫.是陪兒子去 Stratford-upon-Avon小鎮, 看看莎士比亞的故鄉, 還是陪老公去Dover看看和法國隔海相望的白崖以及Canterbury 大教堂? 吃早飯的時候和老Paul聊起我們的困惑, Paul說, Stratford坐火車來回要4-5個小時,太趕了.而Dover呢,當地人不好(哇,這可是前蘇格蘭場的警探說的,那肯定此地民風有問題了).他介紹我們去一個風景不一樣的地方.
就這樣,布萊頓(Brighton)不僅成了我們這次旅行當中,惟一行前沒有做過攻略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如Paul所說的,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的地方.
建於1840年的布萊頓火車站,從倫敦Victoria車站出發,到此隻需要51分鍾.
布萊頓直到18世紀還是一個小漁村,它的興起源於一篇文章.1753年,一個叫理查德·羅素的醫生發表關於海水浴的論文,讚揚布萊頓海水對健康的益處,隨後那些富人和病人紛紛來到此地.慢慢地這個城市開始繁榮起來.
走在布萊頓大街上,第一個讓我感覺不一樣的是,雖然這是應該最受歡迎的海邊度假城市,可是我卻在街上一棵棕櫚樹都看不到.是啊.是海邊,可是不是熱帶的海邊.
第二個不一樣: 這個城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挺拔的哥特式分格的教堂,相反,我居然恍惚覺得我到了印度泰姬陵似的,麵對的是這麽一個具有濃厚印度莫臥兒王朝風格的Royal Pavilion.
這兒曾經是19世紀攝政王,後來的英國國王喬治四世(King George IV)的行宮. 據說還是王子的喬治四世就特別鍾愛這片海岸,他首先在布萊頓建造了度假農莊,並於1822年興建行宮.設計者是英國建築師 John Nash.自從喬治四世在此建立行宮以後,,也掀起了英國上流社會來布萊頓度假的潮流,於是,這座海邊小城也被人們稱作倫敦的“後花園”。
始建於 19世紀初的英皇閣不單單是布萊頓的象征,更作為歐洲最具異域風情的皇家建築被載入建築史冊. 在受到當時歐洲盛行的“中國風”(Chinoiserie)影響之下,納什在最初的草圖上勾勒出一所具有中國皇宮式樣的木結構建築雛形。然而,對藝術極為敏感的喬治四世轉而迷戀上印度莫臥兒王朝的建築形式,於是,英皇閣最終被建成為一座具有濃鬱異域風情的混搭建築
現在這個地方已經被改造成一間博物館,可惜我們去的太早.博物館還沒有開門.於是就沿著四周逛逛吧.
大概是因為季節原因,海邊的棧道空無一人.憑欄眺望,這兒的海水並不蔚藍.好在那日天是藍的.
遠遠地隻看到一個不怕冷的弄潮兒在海灘戲水.這是第三個不一樣.平常我們看到的海灘都是細沙.,布萊頓的海灘卻是石灘,遍布小小的鵝卵石.據說很早以前這兒的海灘也是沙灘, 但後來處於防禦的目的,從別的地方運了大量的鵝卵石過來將沙灘布滿。這樣敵人從海上打過來的話,鵝卵石灘塗坑窪不平,就比沙灘更難進行登陸作戰。但這也苦了夏天光腳在海灘漫步的俊男靚女了吧.
我最喜歡布萊頓的地方,既不是那個皇家行宮,也不是它的大海,而是第四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遠在英國,居然有這麽一處幽靜的巷子區,當地人稱作The lanes.
這是一片非常適合閑逛的地方,原來是小漁村所在地,還保持原有街道的形態,現在這裏改建成了很多小店和不同特色及價位的餐館,還有很多手工藝首飾店鋪.
這裏的巷子比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窄多了,有的地方僅供兩人通行。
其實這個地方更適合夜晚來逛.昏黃的燈光把來往行人的身影斜斜地投射在巷陌間的小路上,就這麽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累了,隨便找家街邊的小酒吧進去坐坐,憑窗看看風景,看看路人,就這麽把自己放鬆在布萊頓的暗夜裏...可惜路途匆匆,也隻能想想了....
據說布萊頓是英國同性戀之都,但是在街頭漫步,我們沒有什麽感覺,也許是因為我們是反季節旅行吧.
上火車之前,倒是在這兒吃了一頓相當不錯的中餐,也許是這兒的布萊頓大學在英國還小有名氣,中國留學生不少,所以中餐館不太敢糊弄嘴刁的學生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