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靜流年(原創)

細品時光,輕撚歲月,慢煮光陰。
正文

許立群軼事:(五)為人處世

(2018-12-14 19:02:04) 下一個

九十年代中,我們和公婆的合影。右一:筆者。

--

與年輕時節相比,公公的晚年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幸的是,經過長年的治療,他的病情逐漸好轉。在家人、友人、秘書、司機和傭人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自始至終過著一種簡素、祥和、安寧的日子。

我結婚以後,一直與公公婆婆同住,這讓我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漸漸地了解公公許立群

在我的心目中,公公是個廉潔簡樸的人。

公公的臥室也兼作書房。沿著左側牆壁,一字形擺放著頂天立地的書架,上麵的書卷分門別類,擠擠挨挨,有些書籍已經老舊不堪,但卻仍舊珍藏著;在明亮寬敞的玻璃窗前,有一張長方形書案,與之相配的是一把木質環形靠背座椅;房間的正中央放著一張單人床,緊挨著床邊的是一套淡灰色沙發和一張深棕色咖啡桌;公公讀書、寫作、待客、休息,一切的一切都在這個空間裏。

夏季,公公常穿短袖白襯衫;其餘的三季,則常穿素色毛衣和中山裝;一年四季,腳上穿的都是黑色布鞋;無論家居、訪友乃至參加重大會議,他永遠都是一身的樸素。公公從來不下餐館,經年累月,一日三餐,全都在家用餐,逢年過節亦不例外。兒女結婚時,都是請了親家,在家吃個便飯而已。

公公的生日留影。左起:我的小女兒、公公、婆婆、小外甥。

公公和婆婆外出時,是有私人轎車的;但,公公從不允許孩子們用車,主要是不希望我們感覺有任何特權。1982年的春節時分,北京一如既往的天寒地凍;那年的大年初一是我結婚的日子,也是我搬入公婆家的第一天;我父母家住在海澱區,公婆家住在東城區,兩家住的並不近,況且是出嫁,我總有一些生活用品要帶過去,大包小裹的;但即便如此,我們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而絕不會用公公的車;那天早晨,我先生坐著公車來父母家接我,我們再一同乘公車回公婆家。來參加婚禮的家人,也都是自己乘公車抵達我的公婆家。

我們結婚時,正好趕上北京講究新式家具的時期,但公婆主張我們要從簡。最終,我們隻在新房中添置了一張雙人床和一個立櫃,其餘的都是舊家具;盡管如此,我們的新房還是比我大姑子當年的新房要“華麗”。

對於這些生活瑣事,我們幾個孩子全都習以為常了。

在我的心目中,公公是個熱愛生活的人。

除了去社科院開會和去外地考察以外,公公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

無論秋冬還是春夏,公公每天都要爬景山,從不間斷;當爬山一事,日漸艱難時,公公便改成長途散步;如此這般,公公從來沒有放棄過鍛煉身體,這讓他直到謝世時,腿腳依然靈便。

每天,公公的時間大多是在文字中遨遊,盡管大腦受傷後,記憶大不如從前,但他依舊喜歡閱讀和寫作;他訂了各種報刊雜誌,逐字逐句地研讀,然後,或做筆記,或與婆婆交流;公公更喜愛讀史書,一點點的,他將淡忘了的史實再慢慢地撿拾回來。每日清晨,公公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聽新聞;每日傍晚,公公必定會端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公公有不少故友,經常互訪,大凡有朋友來訪時,他們便在一起暢聊很久。

公公的飲食頗有規律,飯量均衡,葷素搭配,不吸煙不喝酒,隻飲綠茶。當然,公公也有愛吃的菜肴,作為南京人的他,特別喜食鹽水鴨;南京的親戚到訪時,經常帶來鹽水鴨,公公吃到那種原汁原味的特產,喜不自禁。

在我的心目中,公公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平日裏,公公的話雖不多,但他卻關愛著每個家人。當年,我讀書的則重點在經典名著和人物傳記上,但對曆史卻興趣缺缺;公公覺得,讀史能夠品味人性,所以,他建議我也試著讀;他送給我一本他自己早年的書,那是他在延安時寫的,是當年的暢銷書;書中,公公將朝代更迭的大事記編寫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文字簡潔,內容有趣,主線清晰,老少皆宜,使我受益匪淺。

在移居美國之前,我的小女兒始終住在爺爺和奶奶家。女兒剛出生時,我有些擔心,怕孩子吵鬧影響了公公的休息,但公公卻從不介意。女兒自幼聰穎乖巧,她兩歲開始識字,三歲開始修習鋼琴和繪畫,四歲已能閱讀初級童書,公公覺得他的孫女是個早慧的女孩,對她疼愛有加。閑暇時,公公喜歡看著自己的孫女讀書、畫畫、彈琴、玩耍。

公公和他心愛的小孫女(我的女兒)。

女兒自幼從師習琴。

在定居美國之後,我常與公婆通信,婆婆的信總是寫得很長,公公則是在婆婆的信尾處寫上一小段,並多次表示,看到我們在美國的生活小照,他感到非常欣慰。

公公的狀況能夠恢複到這樣的水準上,婆婆和我們都很知足。然而,世間萬事,變幻無窮,很多出人預料的事情,往往就發生在不經意間。

 

(未完 待續)

歡迎光臨:我的個人網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