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而知之者,本能也,如模仿能力,有的人強些,有的人弱些,但無所謂上下。學而知之,若指知識,知識都是學而知之,有從父母那裏耳濡目染得來,有從學校教育得來,有從實踐中揣摩的來。“困而學之”也不見得次,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有的人腦子快,學得快,用得快,好像生下來就知道,這樣的人就材質來說為上等;不知道怎麽辦還不學,不學無術者是為末流。
孔子重學而輕用,學、知、行關係模糊,這跟他本人仕途受挫,周遊列國無功而返的經曆有關。學是孔子的強項,行動與事功是他的軟肋,所以少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