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遊記(一)
一直想去歐洲旅遊,各種原因沒能成行。最近WOW Airline在2018年6月開通達拉斯經冰島到歐洲的航線票價打折,遂成行。既然是遊記,當然是回來後盡快寫下以免遺漏,可從日本遊回來竟百般提不起精神來完成。相比之下,我人還在歐洲就琢磨著怎麽寫和寫什麽了。看來還是日本遊有點乏善可陳,沒有寫觀後感的衝動。這次是參加了一個七天的大巴旅遊團。遊客在德國法蘭克福火車站集合乘車出發。我們提前三天到達法蘭克福。因為我太太以前在德國居住過七年,想在法蘭克福多花些時間看看。第二天在旅館前台買了兩天的公交通票,15歐元一張,買兩張有折扣共20歐元。法蘭克福旅遊景點並不多,但太座是懷舊,而我則願意欣賞德國的民居設計,所以著名景點的多少是其次的。我是30年前出差去過奧地利5天並開始喜歡歐洲的建築。那是唯一的一次歐洲行,印象深刻。我們拿了張交通圖按著她依稀的記憶加上沿途問路,其實到最後她幹脆放棄了那三十多年前的記憶,我們商量著把城市的幾個重要景點轉了轉。
六月初的氣溫不高,27,8度。在美因河畔無目的地慢走是一種享受。渴了餓了就在沿街的飯館找個街邊帶遮陽傘的座位喝杯啤酒,嚐嚐德國香腸或三明治,愜意。我喜歡太座介紹的一種酒保調的德國黑啤酒兌小半杯清啤酒,黑啤酒的濃烈苦澀中和了許多,好喝!大概5-6歐元一杯,西歐國家的物價絕對比美國貴不少。幾天下來我們對旅館和火車站周邊的地理交通摸了個門兒清。火車站內有一個Food Court(食品攤位聚集區)可以吃到各種風味食品。我最喜歡的是德國烤豬肘,一個大豬肘外帶炸薯條和一瓶可樂,要價10。5歐元。豬肘烤得外焦裏嫩,裏麵的肉吃起來像火腿,好吃!歐洲的餐點常有主餐搭配薯條,像我們後來在阿姆斯特丹吃導遊介紹的蛤蜊配薯條就是當地的一絕。炸薯條和土豆泥和歐洲有很深的淵源,也都是從歐洲引入美國的。如此質量的一份餐點隻要10。5歐元的價位在後續的旅程裏基本沒有看到。
我們參加的是七天大巴旅遊團。網上旅遊公司叫Go-Europe-Go Travel。它有不同的旅遊路線並以“紅線”,“藍線”,“綠線”等命名。選擇德國法蘭克福作為各線的出發地之一是因為她的國際機場航線通往世界各地。從德國法蘭克福出發的各線均是七天,在法蘭克福火車站周一早8點集合出發,周日下午返回到法蘭克福。其間有些遊客在不同大城市轉到其他路線,所以同車的遊客不時變動。我們是“紅線”,旅遊路線是德國法蘭克福-波恩-科隆-荷蘭ZAANDAM-荷蘭阿姆斯特丹-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法國巴黎-法國REIMS-盧森堡公國-德國TRIER-德國KOBIENZ-德國法蘭克福。出發時同車有40人,導遊是二十幾歲的荷蘭籍小夥子,全程英文解說。還有另一個說越南語的女導遊,車上有幾個說越南語的遊客。在和其他路線旅遊團相遇時我能聽到說中文的導遊,相信在網上預訂時應該能找到相關信息。這家旅遊公司的價格還是挺吸引人的,一個人672美元,包住宿(三星旅館)和早餐(旅館提供),空調大巴。前後座位對個子高的人稍有點擠,好在它每兩個小時都有在加油站停15-20分鍾作為上廁所的時間。在歐洲各地的公共廁所大部分是收費的,從0。5歐元到1歐元不等。注意旅遊團這個價格不包括每人每天七歐元的導遊小費,還有某些城市的停車費,如巴黎,每人每天5-7歐元也要另外收。另外旅遊行程有幾個選擇項目,如在阿姆斯特丹,巴黎和盧森堡都安排了一小時的遊船活動,需要另外收費,平均每次每人15-17歐元的價格。旅遊公司為了省錢,安排的旅店都是在城外近一小時路程的郊外,附近沒什麽商店和餐館,自然旅館內餐廳的價錢較高。一般導遊會提醒大家並在下午活動的時候留出一些時間讓大家買些晚餐和飲料帶回旅館。旅館餐廳的價格一般在20-30歐元左右。有意思的是各個大巴司機會買一些瓶裝水在車上賣,1歐元一瓶,比旅遊景點賣的1。5-3歐元便宜些, 逮著機會掙點小錢何樂而不為呐。
“紅線”安排的旅遊城市景點都含有名勝古跡,主要是15,16世紀建的古教堂,或某個歐洲皇帝的宮殿。一般會停留1-3小時,有時甚至30分鍾,就是照個相和上廁所的時間。導遊一般在車上介紹下一個景點的背景,大部分都牽扯到歐洲曆史,我是知之甚少,聽後看後大部分都記不住。包括巴黎聖母院的大教堂,盡管導遊說她是歐洲最著名,最重要的教堂及建築。我想“巴黎聖母院”的電影相當程度上成就了她的盛名。沿線歐洲的古教堂和宮殿很多又都區別不大,說實在的許多照片回來看都分不清在哪兒照的。
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有法蘭克福景點羅馬廣場的法蘭克福大教堂鍾樓,那是因為鍾樓下賣紀念品的小店外貼了一幅1945年盟軍轟炸當地的照片,除鍾樓外全是一片廢墟。我太太解釋盟軍留下鍾樓這種在上空容易分辨的建築是為飛機定位用。現在所有的周圍建築都是後建的。但許多看上去還是古色古香的地道歐洲風格,那裏能想到全是戰後五六十年代再建的。這複古建築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鍾樓附近的美茵河畔兩側均建了人行步道和大片綠地,午後綠地上許多人在曬太陽做日光浴。也有全家出行在此午餐和孩童一起玩耍的。這也許是為什麽那張盟軍轟炸的照片在當今和平富裕的景象下如此地令人震撼。據說為報德軍轟炸倫敦的一箭之仇,到後期德軍防空力量大幅減弱後,英軍轟炸時隻要有立著的建築一律投彈。我相信如此的轟炸死傷一定多是民眾,總之戰爭受苦的是人民。感慨之餘,我在朋友圈兒裏發了兩張對比照片並附上感言。以此反駁鼓動武力攻打台灣的輿論,沒有回響。
另外在參觀荷蘭的曆史民居時,就是有幾個大風車的村落,展示了當時荷蘭人把風力轉換成可操縱的動力的智慧。其間有著名荷蘭木屐的製作過程演示。但怎麽看這麽小和如此農業化的一個國家當時怎麽就能跟著八國聯軍攻占北京?
真正令我震撼甚至顛覆概念的是巴黎凡爾賽宮(建於1661年,前後曆時四十年才竣工.)的奢華。
這是一座雍容華貴,奢華至極的皇宮,包括宮殿、雕像、噴泉、草坪、花壇、柱廊在內的古典主義皇家建築群,宮內的壁畫、藏畫、雕塑也都是難得的藝術珍品。整體占地麵積6.7平方公裏。這座建築的最終格局簡直就是巨大無比,有700餘間房間,建築占地麵積51000平方米。查了一下故宮占地麵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壯重有餘,但奢華程度遠不及此。
凡爾賽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麵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麵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
正宮前麵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的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別具匠心,使人看後頓覺美不勝收,而建築群周邊園林亦是世界著名。它與中國古典的皇家園林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王宮長達五百八十米,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
皇宮整體由法式花園、宏偉莊嚴的城堡和鏡殿組成,宮殿和城堡的內部巴洛克式陳設和裝潢是世界藝術殿堂上的瑰寶。宮殿中的五百多間大小殿廳坐落有致,裝修得富麗堂皇;五彩的大理石牆壁光彩奪目;巨型的水晶燈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內壁和宮殿圓頂上布滿的西式油畫仿佛在訴說著昔日國王的赫赫功績。油畫裏神話故事被講述的的栩栩如生。宮殿以西是一座修葺整齊的法式公園,公園綿延長達3公裏,花園裏景色秀美,一花一草,一水一池都讓人驚歎。
如果凡爾賽宮的外觀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那麽它的內部陳設及裝潢就更富於藝術魅力,室內裝飾極其豪華富麗是凡爾賽宮的一大特色。500餘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鏡廳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兩處,除了上麵講到的室內裝飾外,太陽也是常用的題目,因為太陽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時候還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現在牆麵上。除了用人像裝飾室內外,還用獅子、鷹、麒麟等動物形象來裝飾室內。有的還用金屬鑄造成樓梯欄杆,有些金屬配件還鍍了金,配上各種有色彩的大理石,顯得十分燦爛。天花板除了像鏡廳那樣的半圓拱外,還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頂,頂上除了繪畫也有浮雕。宮內隨處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我國古代的精品瓷器。凡爾賽皇宮噴泉裏有1400多個噴水頭,它們用掉的水比整個巴黎還要多。凡爾賽宮中最豪華瑰麗的莫過於殿堂鏡廳,這是法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鏡廳長75米,寬10.5米,高12米,有三層樓的高度,是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鏡子製造在當時是極先進和昂貴的技術。廳內3排掛燭上32座多支燭台及8座可插150支蠟燭的高燭台所點燃的蠟燭,經鏡麵反射,形成約3000支燭光,把整個大廳照得金碧輝煌。置身於其中,仿佛進入了光和影交織的奇妙的夢境,想象著當時這裏王公貴族們曾盛裝在這光影的搖曳中翩然起舞,如此的絢麗奪目,又怎能不讓人陶醉呢?
凡爾賽宮依舊是法國封建統治曆史時期的一座華麗的紀念碑。它不僅是一座藝術瑰寶的殿堂,同時見證了法國曆史政治的巨大演變,並用它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法國人。當你在這座宮殿裏駐足,滿眼所到之處都是精雕細琢、金碧輝煌,這座浮華的宮殿記載著太陽王路易十四一生的輝煌與榮耀,也記載著一個時代的輝煌與沒落的曆史印記。
宮殿以西是一座修葺整齊的法式公園,公園綿延長達3公裏,花園裏景色秀美,公園現存麵積約為100公頃。宮殿全園以“軸線式”進行布局設計,將建築統籌到全園的景觀布局之中。全園主體景觀結構中,平坦的地形上應用了大量水渠和運河等靜態水景。這些像鏡麵一樣的規則式水麵使全園增加了一種遼闊、深遠的氣勢。又是令人歎為觀止!(以上的段落部分摘自旅遊景點的介紹)
我們走馬觀花地看了兩個多小時也隻看了一半多的皇宮,每間大廳或房間的天花板都是雕梁畫棟。每進入新的一間聽導遊解說曆史及所展示的紙醉金迷的生活都讓人瞠目結舌。相比法國路易14,路易16的驕奢淫逸,北京故宮博物院(占地麵積72公頃,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1420年)和日本京都博物館展示出的中國和日本皇宮(占地麵積2公頃,1590年)和皇家生活那就是土包子一個。路易16皇帝妻子瑪麗雅的“名言”幾乎是每個導遊介紹凡爾賽宮時必說的“他們(民眾)沒有飯吃,為什麽不吃蛋糕?”。參觀凡爾賽宮後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革命”二字。這也難怪法國大革命一舉推翻了路易16王朝並把他們夫婦送上了斷頭台。不要說當時吃不飽的普通民眾,就是能和他們每天見麵的高階層官員也會因生活條件的懸殊而心生不滿。我猜測巴黎凡爾賽宮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過奢華的宮殿,以後也不會再有了。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說明了當時法國國力的強盛。
這趟旅行巴黎的景點最多,然而其他的景點如艾菲爾鐵塔,凱旋門和巴黎聖母院相比凡爾賽宮和盧浮宮博物館對我而言就是“到此一遊”的水平。
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是法國文藝複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後路易14修建並搬入更為巍峨的凡爾賽宮,以後被改為博物館,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在的盧浮宮博物館,曆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占地約198公頃。自1793年8月10日起,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麵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1980年代設計的。
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裏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看了盧浮宮所展示的珍品,我真不知道前幾年在電視上看到的在香港拍賣會上以上億元成交的“雞缸杯”有什麽值得驕傲的。當然可能因為我不懂古董的價值和定價規則,但歐洲行給我的感想是同時期的歐洲藝術品尤其是她的建築比東方的更為宏偉,更有魅力。
旅行團安排了3個半小時的參觀隻能走馬觀花,她值得花一天的時間細細觀看。
參觀盧浮宮諸多的石雕有一個發現以往的文章竟沒人提及,或者不好意思寫出來。我來做第一人。人體石雕大部分是裸體雕像,以人體學角度看(此處用“人體學”一詞不是要顯的有學問或者彰顯下麵的內容與色情無關,隻是實在不知道用什麽方式引入下文,LOL),女人絕對是豐臀肥乳,男性大都碩壯威武。我想這說明了當時歐洲大陸的生活水平是相當不錯的。沒有中國清代“餓殍圖”所示的男女骨瘦嶙嶙的景象。也許這些雕像反映的大都是貴族的生活水準,可極為豐富的館藏繪畫也沒有見到餓殍遍野的描繪。另外雕像對人體表現出的細膩也是讓人歎為觀止。我注意到女性雕像的豐乳絕沒有某些當代美國人所推崇的4D肥乳。這也讓我想起一位意大利女性時裝設計師說的:“意大利女性的乳房是男人一隻手掌能握住的”。我不知道這裏的人體雕像是否符合所謂“黃金分割”比例,但就他們體現出的美感是不言而喻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麽“維納斯”雕像能稱之女神雕像而享譽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個讓我震驚不已的發現是碩壯男性雕像裏的“那話兒”並不是我想象的尺寸!長久以來東方男人一直背負著“三寸”之短的屈辱。記不記得那個BNA黑人評論員2012年在紐約尼克隊在林書豪的帶領下大勝洛杉磯湖人隊後對林書豪的調侃?譏諷的就是東方男人的“三寸之短”。在美國的三十多年,時常耳聞東方男人不夠“雄偉”的譏諷還沒轍。一次一個年輕美國姑娘在聚會上居然當著我的麵笑談此事,真想懟她幾句,可真開不了口。似乎包括東方人自己都認為這是事實。可你看看盧浮宮裏這些眾多的男性雕像,不管是1:1的還是其他比例的,“那話兒”絕對不是讓東方男人“慚愧”的尺寸。第一次看到男性雕像想到這層後,我連忙仔細端詳其他雕像居然絕大相同!我把這個“發現”用耳語告訴我太太,她竊笑不語連忙走開,把我晾在那看著雕像發呆。不知參觀過盧浮宮的各位看官是否有同感?還是我大驚小怪的“發現”把個世界級瑰寶博物館的遊記庸俗化了?
最後聊聊在德國TRIER的馬克思故居的一站。這是一個普通三層聯排樓房中的一個,沒有開放。遊客隻能在有一個刻有“馬克思故居”的小銅牌前麵合影。旁邊有一個很小的展覽館(叫“展覽館”似乎都有點誇大)當天也沒有開放。臨街的幾家商店櫥窗裏展示有帶馬克思圖象的紀念品。旅遊公司選擇馬克思故居小鎮德國的TRIER作為一景自然是因為馬克思社會主義的理論對人類近代社會的巨大影響。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列寧對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和創新。導遊在去的路上花了近30分鍾的時間介紹他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及對人類近代社會的衝擊。我不知道這是他個人編篡的解說還是旅遊公司統一的文稿,也許是二者的混和。顯然是貶多褒少。不同背景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對如此複雜的社會現象自然有個人的好惡,我無緣評說。但就小鎮上豎立眾多的馬克思雕像可以想象德國人也是對能湧現出馬克思這類人才的驕傲。
去了法國的凡爾賽宮,就不用去維也納看美泉宮,就是縮小版的迷你凡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