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路沙俄之旅三 - 克裏姆林宮

(2018-09-06 19:46:32) 下一個

三、參觀克裏姆林宮

走進克裏姆林宮
 
參觀克裏姆林宮要比進白宮方便得多,排隊買票即可。我們因為是參加旅遊團,所以一切都是事先按排好的,排隊進門。以前以為克裏姆林宮隻是一座大宮殿。 進去才知道,克裏姆林宮是一組由圍牆圈起來的建築群,計有四座宮殿、四座大教堂、十九處塔樓。古代時稱為城堡、城市中的堡壘。有人戲稱她是東方的五角大樓,實則她的占地呈三角形。因為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風格融合了拜占庭式的肅穆、俄羅斯式的洋蔥頭的喜慶、文藝複興時期巴諾克式的動態的刻意裝飾、以及古希臘式的古樸宏偉,因此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美譽。可能是因為這裏是皇宮,所以裏麵建築的顏色不像紅場那樣的鮮豔奪目。黃白相間的宮牆配上古銅色的綠頂宮殿,白色牆壁加金頂的大教堂,醬紅色的高高聳立的圍牆和尖頂碉樓,使人感到肅然起敬。據說,除了沙皇,列寧、斯大林和後來的葉利欽都在宮裏住過。現在普京不住在這兒。為了不增加交通擁堵,他每天乘直升飛機來此上班。



 

聖母領報主教座堂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僅僅參觀了聖母升天大教堂、天使長大教堂、天使報喜教堂、和十二使徒教堂,以及大教堂廣場。值得一提的是其內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始建於1472年的伊凡三世大公時期。後因故倒塌。1475年由意大利建築師設計重建。1547年伊凡四世在教堂裏首次舉行了沙皇加冕儀式。1612年由於立陶宛和波蘭人的入侵,大教堂遭到破壞。加以修複後的教堂再現了16世紀精美無比的壁畫。這些壁畫是由150個聖像畫家根據米哈伊爾沙皇的命令創作而成。後來又有羅曼諾夫王朝的幾位沙皇在此加冕。直到1896年尼古拉二世作為最後一位沙皇在此加冕。蘇聯時期停止了在裏麵的祈禱儀式活動。1990年後,在裏麵的祈禱儀式才得以恢複。盡管普金本人曾經是共產黨人,但他後來透露他小時由其祖母帶他受過東正教洗禮,所以他也是一個教徒。不知他本人是否來此祈禱。

伊凡大帝鍾樓


與中國或其他文明古國相比,俄羅斯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國家。當十二世紀時期的中國南宋沉醉於南方一隅為安,大力發展經濟和文化的時候,以莫斯科為居住中心的地區才逐漸形成。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Muscovy公國在1303年才開始進入曆史史冊。其後,又經曆了長達兩百多年的蒙古國的強大統治。Muscovy公國逐漸地吞並周邊的其他公國,到了伊凡三世(Ivan
III,1462-1505)時的十五世紀,Muscovy的土地已經擴大了數倍之多,沙皇之名才得以問世。伊凡四世在1547年加冕為沙皇,並開始修建克裏姆林宮。一個真正中央集權的沙皇俄國才得以創立。爾後統治沙俄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則是俄國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此期間,該王朝的疆土不斷地迅速擴大。到彼得大帝時(1682-1725),由於疆土的不斷擴大,西至波羅的海,東至太平洋,一個稱之為俄羅斯的北方沙皇帝國開始真正的成為世界列強之一。更是由於在大北方戰爭中取得對瑞典的勝利,彼得大帝使俄羅斯確立了在歐洲的地位。彼得大帝在位期間,他到了歐洲訪問後,受到很多啟發。遂開始按照歐洲的建築風格修建聖彼得堡。並且按照歐洲的軍隊建製改革俄羅斯軍隊,確立東正教為國教,廢除貴族之間的指定婚姻等等。其後,沙皇俄國延續彼得大帝的擴張野心,進一步搜括歐洲和亞洲的疆土。在此值得一提的就是沙俄通過璦琿條約(1858)和北京條約(1860)從清政府手裏掘取的本屬中國的黑龍江以北和烏蘇裏江以東及至海域的100萬平方公裏的大片領土。


 

沙皇炮- 口徑世界之最

 

當時的清朝政府一麵窮於應付太平軍的節節進攻,一麵忙於對應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則趁機假裝出麵調停和助華抗英。沙俄東西北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率領哥薩克軍隊來到璦琿城下脅迫清黑龍江將領奕山廢止中俄的尼布楚條約對兩國邊界的界定,奕山在沒有得到清當局的同意下與尼古拉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的1860年,清政府在於英法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的同時,與沙俄又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清政府不僅承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且將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葳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裏的麵積劃歸俄國。從此,中國東北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有趣的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與蘇聯因信仰相互交惡大打出手時,中國的廣播、報紙連篇累牘地譴責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要求歸還因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而劃歸俄國的中國領土。然而時過境遷,朝野更迭,兩國重歸於好,過往之事,也就不再重提。1964年的中俄邊界談判,中方首次承認了清朝時期不平等條約的合法性。直到1999年中俄簽訂了《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協定書》,更是在法律效力上確認了中俄之間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的合法性。

 

沙皇鍾 - 缺損的一塊好像預示沙俄的末日

19041905的日俄戰爭,其目的是爭奪對中國滿洲裏和朝鮮的控製權。要知道,這場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中國的遼東半島和沈陽地區以及黃海海域。此時的日本,已經通過明治維新從一個武士封建社會轉變為一個三權分立的初具規模的工業化國家。而尼古拉二世統治下的沙俄是一個具有小規模工業但主要是封建農業的社會。俄國的戰敗當屬必然。這場戰爭確立了小日本在國際上爭霸的一席之地,同時導致了沙俄帝國的內部的改革。尼古拉二世同意設立杜馬、相當於西方的國會,並迫於壓力,釋放一些政治犯,適當給於民眾有限的選舉權,允許農民擁有土地等等。而此時的中國麵對日俄在中國領土上的爭端則保持所謂的中立態度。日本在滿洲時,修建鐵路、公路、醫院等等,其目的是為將來永遠霸占滿洲打下基礎。而俄國在滿洲期間,則幹盡了燒殺搶掠和奸淫之事,因為沙俄視中國人是亞洲黃種人的一部份,認為他們自然會幫助同是亞洲人的日本。日俄戰爭的失敗為日後的1917年的俄國革命播下了種子。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尼古拉二世直接領導參與的前方戰事節節失利,沙俄國內人民的饑寒交迫的生活狀況和不可扼製的通貨膨脹,造成俄國人民對羅曼洛夫皇族的不滿,引發了沙俄國內的民族主義者的反叛,從而加速了沙俄統治的崩潰。

 

天使長大教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賦閑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沒那麽回事啊!隻是想說說想說的話。謝謝瀏覽。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太淵博了,回頭得到你家借詞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