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哥斯達黎加自駕遊

(2018-01-07 14:32:05) 下一個

充滿刺激的哥斯達黎加自駕遊 – 2017

賦閑翁
 

大約五年前開始,每年聖誕期間,我們都會選一個暖和一點的地方去旅遊。今年在女兒的推薦下,我們決定到哥斯達黎加去看動物,因為我們家的人都對動物情有獨鍾。實踐證明,我們的哥國之旅果然不虛此行。哥國是名副其實的動植物的樂園。占哥國總麵積的約百分之二十八的地區都是自然保護區。其特點就是大麵積的熱帶雨林為各種熱帶動物和植物提供了它們應有的生存空間。其動物種類繁多,非他國可比。什麽樹熊、浣熊、喉猴、白臉猴、蝙蝠猴、鸚鵡、各種青蛙和罕見的昆蟲、等等等等,隨處可見。小小的國度,僅僅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私人的、公益組織的、或國家的,就有190多個。乃世界之最。在哥國,世界上850種已知的鳥類中,有600種是長住這裏。由於地處熱帶,北鄰加勒比海,南接太平洋,溫暖潮濕的氣候為哥國1400多種果樹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這樣的地理植被當然成了200多種哺乳動物,160種兩棲動物,和220種爬行動物的天堂。當然羅,整個國家從政府到個人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是不可忽視的。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這次隻遊了中西部的一些地區,主要集中在瓜納卡斯特(Guanacaste)省。例如蒙特威爾德(Monteverde)雲霧林,卡拉拉(Karrara) 國家公園,尼科亞海灣(Gulfa De  Nicoya),特羅尼奧火山(Tenorio)國家公園等等。我們每一次的住宿或是在深山雨林、或是在太平洋的Gulf海灣。除了觀賞野生動植物,我們還進行了有名的熱帶雨林之中的溜索(Zipline)和特羅尼奧(Tenorio)河中的白水漂流。唯一的遺憾就是感到時間太短,沒有真正的住在一個地方細細品味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利比裏亞(Liberia)機場等接太太和女兒的飛機時,一位從加拿大來的在這裏已經定居了兩年多的、已經退休的五十多歲的婦女告訴我,她和她的丈夫喜歡這裏。她和她丈夫靠加拿大的退休金在這裏生活。相對多倫多來說,這裏的生活還較便宜,氣候好,當地的人也比較和善,治安情況也很好。

蒙特威爾德(Monteverde)雲霧林

在利比裏亞機場附近租好車,已是下午四點多鍾。本想按計劃租一個GPS,但是被告知可以出租的GPS告罄。我頓時緊張起來,因為網上的信息都說,沒有當地的GPS要想順利的在哥斯達黎加找路是相當困難的。好在我在出發之前就下載了Waze軟件,我們忐忑不安地靠此軟件指路上了高速。其實所謂的高速公路,不過就是直容兩輛車對開的兩車道,時速最多不能超過80公裏。當太陽偏西時,我們已經開進了熱帶植物繁盛的崇嶺地區。我們的目的地是在深山裏雲霧林中的佐治亞大學在蒙特威爾德(Monteverde)設立的客棧。大約2002年,佐治亞大學在哥斯達黎加建起了分校。其目的是研究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動植物,從而為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作貢獻。

這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是哥國的公路。公路上少有路標,路麵上沒有鋪瀝青不說,坑坑窪窪,亂石嶙峋,車過之處,塵土飛揚。我們的屁股都巔痛了。若不是四輪驅動的SUV,在此行車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我們慢慢地爬行。好在Waze能在完全沒有手機信號的大山裏給我們指路,當然語音指路早已經偃旗息鼓了。大約晚上八點左右,我們疲憊不堪地到達了有點人間煙火的地方。遠處有幾處星星點點的燈光在閃爍。我們初步判斷,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在一個三岔路口,我們看到一對老人向我們方向走來。我們趕緊下車問路。無賴語言不通。所幸女兒是第三次到哥國,撿得幾句西班牙語。手語、眼神加幾個西班牙語,我們大致明白目的地距我們已經不遠。又車履蹣跚磨磨蹭蹭了二十多分鍾。終於在八點半左右找到了我們的住處。本來如果我們能在7點以前趕到的話,我們還能趕上晚餐。現在我們在大山深處,前不巴村,後不巴店,想買東西都沒地方去。隻好前心貼後背地熬了一夜。清晨,一陣陣的鳥語將我們從睡夢中喚醒。打開窗簾,晨霧沿著山峰自西向東緩緩飄去。高高密密的雨林籠罩在晨霧之中。鳥兒唧唧喳喳的飛來飛去,伴隨著各種昆蟲的呻吟伴唱,為我們演奏著一曲曲大自然譜寫的交響曲。令我們陶醉、癡迷。早餐時,才知道還有四個家庭和一對年輕戀人都是慕名而來到此地住宿。在此一可以觀景,二可以參加包在住宿費裏的專題向導徒步旅行。例如清晨觀鳥,白天看動物,晚間看昆蟲等等。年輕的學生導遊告訴我們,在我們的cabin附近可以看到的動物可能比在保護區裏的還要多。更有一位美女研究人員讓我們看她用夜視錄像機記錄的在我們附近遊蕩的美洲獅(puma)。這使我們深信不疑,在此我們一定可以看到很多珍奇動物。我們每晚$270美元的住宿費用不菲,然而一日三餐是包括在裏麵的。

早餐以後,我們匆匆地趕往向往已久的聖埃琳娜(Santa Elena)自然保護區。這時,我們已經逐漸習慣在顛簸的亂石路上行進。進入保護區,我們淹沒在高聳入雲的、濃密的熱帶雨林之中。我們興奮不已。本期望可以隨意看到女兒常常向我們提起的樹熊、各種猴子、和各種鳥。可是失望大於希望。我們除了看到幾隻浣熊(coati,一種南美的類似於獾的動物)外,並沒有看到其它的動物。在雨林中,我們可以聽到喉猴(Howler Monkey)的怪嚇人的吼叫聲,但是我們看不到它們藏在哪兒。後來我們才知道,看動物的最好時間是早晨5點到7點。而且在保護區,有向導帶領才能使我們這些外行更容易地看到動物,因為他們一般都是當地的專職人員,具有特殊的聽覺和感知動物的能力。出了聖埃琳娜保護園區,我們緊接著參加了離聖埃琳娜不遠的樹冠上溜索(zipline on canopy in Selvatura Adventure)。我得承認,這是我有生以來參加的最富刺激的活動之一。在有的高達180米、滑行距離長達500多米的高空俯瞰腳下,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和掛在大山之中的吊橋盡收眼底,太刺激了!在我們的最後一滑時,臉部被瞬間打下來的雨點打得生疼,可見我們的滑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刺激之餘,頓然醒悟。人們在尋求生存空間和刺激活動的同時也是稍擾和驅趕動物的原因啊?難怪我們在保護區鮮見動物呢!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蒙特威爾德雲霧林生態自然保護區(Monteverde cloud forest biological reserve)。這一次,我們雇了一個向導。小夥子畢業於自然保護專業,具有十幾年的向導經驗。他扛著一個高倍帶有三腳架的望遠鏡,領著我們走進了霧茫茫的雨林。進去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一隻懶懶地躺在高高樹冠上的樹熊。借助於望遠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一舉一動,憨態可掬。又不多久,我們看到了喉猴(Howler Monkey)、毒蛙、和成群的浣熊。導遊還指給我們看了一隻蝴蝶。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條蛇的蛇頭。原來它叫貓頭鷹蝴蝶。它的一隻翅膀上有一個貓頭鷹眼睛似的圖案,另一隻翅膀上的圖案則酷似眼睛蛇的眼睛。動物的進化真是太奇妙了。在入口處附近的一顆小樹上,導遊問我們看到什麽沒有。我們說什麽都沒有看到。他用手指給著一小段凸起來的細細的小樹枝說,這是一隻昆蟲。果然,它動了起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忽然,導遊做手勢讓我們安靜下來。隻見他安置好望遠鏡觀測,然後示意我們看。哇塞,一隻綠色的長尾麗鵑(quetzal)出現在我們眼前。太美啦!導遊後來拿出他夾在介紹鳥的書中的一隻麗鵑羽毛讓我們在不同的角度看。神奇:在不同的角度,羽毛的顏色竟然由綠轉藍進而變成灰色。長尾麗娟鳥就是利用光線的變化去求偶和防身。

從保護區出來,已近五點。我們又一路顛簸趕回住趕,爭取趕上晚上7點的有向導的觀鳥和看昆蟲的活動。

健碩的美女向導是美國人,她在這裏是研究實習生。她領著我們一幫人打著電筒穿行在密林之中,給我們介紹熱帶樹木、各種昆蟲、和蛙類。熱帶的樹木真有意思,有一種叫扼殺無花藤植物(strangler fig) 本來無根,棲身於大樹之上。一但這些扼殺藤長長觸地,它就能吸取更多的營養從而長得更多更大更壯。最終這些棲身藤纏死了主人。原來植物中也有忘恩負義之徒嗬!

我們在蒙特威爾德住了三個晚上。第四天,我們慢慢地順著崎嶇的山路向尼科亞海灣(Gulf  of Nicoya)方向前進。

尼科亞海灣(Gulf of Nicoya

這一次,女兒為我們安排的仍然是藏在看似荒野中的海邊私家園林。主人介紹說,他們一大家族擁有一千英畝的土地。他們在這裏開酒店、種香蕉和甘蔗、養牛,他們還擁有未開墾的原始雨林。沿途,我們看到一些平房和一些顯然是較窮的村落。然而我們的一致的印象是當地的農村較為幹淨整潔。鮮有種植莊稼和蔬菜的土地。大部分的地除了雨林之外,或是荒草叢生、或是養牛場。看到來此遊客僅我們一家,我不禁好奇地問主人為什麽。主人說,現在剛剛進入旱季,又是聖誕節,所以遊客不多。到二三月份時,常常有大批的大陸遊客,他們大多數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幾乎每人都會帶著長槍短炮、裝備齊全地跟著導遊乘著遊艇到海灣去拍鳥。

我們在完全由上等木頭搭建的木屋裏安頓下來。屋外被一顆參天大樹遮掩著。屋外三十幾度,屋內卻並不感到熱。酒店的十幾戶木屋,竟然隻有我們一家下榻於此。住在這裏,遊客可以騎馬觀景、乘遊艇看海鳥、參觀香蕉園等。本來乘遊艇的價格是每人$35。但是由於隻有三個人,我們隻能花145美元坐遊艇去看海鳥。下午三點半,我們一行三人登上了一隻可以載客二十來個人的遊艇。駕艇的是一位五六十歲的皮膚黑中透亮的當地人。他隻會說西班牙語。他很有耐心地領著我們沿著海岸線觀鳥。這裏是海鳥的世界,很多大型的鵜和各種鶴類鳥棲息在紅樹上(mangroves),魚鷹則站在距海水較近的樹幹上等待魚兒的出現,鷹隼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整個海灣中隻有我們一條船。慢慢地,我們駛入了窄窄的由紅樹包圍的海道,在那裏我們伸手觸摸紅樹的根部。樹枝刮著船體發出喳喳的聲音。這種樹可以在鹹水中生長,不可思議。駕船的老漢還捉了一隻小海螃蟹給我們。我們在海上在海樹林裏遊蕩了兩個多小時。為了感謝老漢的耐心和服務,我們給了他5刀的小費。他顯然非常感謝。不知莊園主會從145刀的船費中分多少給他。

晚餐時,我們就在莊園裏就餐。這時才發現一對老年夫婦也在此居住。他們來自荷蘭,已經到哥國兩星期了,準備再玩兩星期後回國。晚餐吃的是豬排和牛排,外加一些豆類、色拉、土豆泥等等。每人18刀。看起來並不便宜。但是在蘆葦搭建的頂篷下,整整齊齊排列的餐桌、配上大紅桌布,二十米開外就是太平洋海域,周圍的參天大樹被海風吹的莎莎作響,此情此景何處尋,人間仙境在眼前。我們的食欲大增。飯飽酒足之後已是一片漆黑。在小木屋裏的Wi-Fi信號不好,我們早早就睡下了。清晨5點左右,我就被猴子和鳥鳴聲吵醒。我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起床去看猴子。我打著電筒躡手躡腳地順著猴子叫的方向走去。穿過稀疏圍起來的鐵絲網,我來到了山上,看到幾隻吼猴在樹叢中跳來跳去。它們見了人,停止了吼叫。樹林裏各種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回到小木屋時,我太太忽然要我向外麵看。這時我才發現,就在我們的屋子周邊的大樹上,四隻大大小小的猴子正在玩耍。無論我們怎麽照相,它們也不覺得驚奇。最後它們幹脆懶洋洋地趴在樹岔上休息起來。其中一隻黑的公猴的蛋蛋百寥寥地拖掛在那裏,隨風蕩來蕩去,煞是有趣。更有趣的是我們在用早餐時,看到幾隻漂亮之極的頭頂皇冠的藍鳥,它們在我們的餐桌周圍跳來跳去。一旦發現機會,它們就直接上桌搶我們的食品。後來才知道這種鳥叫White-throated Magpie Jay白頸喜鵲。它們天生就是非常膽大的鳥。

據說距我們2.5小時車程的卡拉拉(Karrara)自然保護區可以看到我們很想看的中美洲五彩金鋼鸚鵡(scarlet Macaw) 和巨嘴鳥(toucan),於是我們第二天清晨就趕往那裏。像以往一樣,我們完全依靠Waze指路。從1號公路轉向27號公路不久,就碰到一個收費站。交了180 colons,(注意 colon 不是大腸嗬,是哥國貨幣名。)大約相當於三毛兩分美幣就完事了。上午十點左右,我們就到了那裏。在售票處,一位中年男子馬上自我介紹說他是導遊,兩個小時導遊的費用是四十刀。當他發現我們是三個人時,馬上改口要價五十。我立馬對此人產生了不太好的印象。但是看到周圍也沒有其他導遊,我們就認了。後來又有一家四口來自匹茨堡的遊客。他們談的價格是2萬colons,大約35刀。 我們正在疑惑,那導遊馬上湊過來輕輕地對我女兒說,你們的價格可以降為40美元。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兌換比是多少,就同意了。這樣,那導遊領著我們一行7人進了卡拉拉自然保護區。在那裏我們看到了白臉猴,毒青蛙,還有一對棲息在一顆高高的大樹上的、站在樹洞口的鸚鵡。說老實話,該導遊的望遠鏡的質量真是不如我們前一個導遊的。俗話說-不怕不識貨、隻怕貨比貨。導遊的質量也很soso。還沒到兩個小時,他就急著催我們往回走。也難怪,卡拉拉保護區要比我們此前去的蒙特威爾德更距城市近一些,這裏的導遊也油滑一些。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介紹卡拉拉保護區的照片,那兩隻鸚鵡就是在我們看到的一模一樣的大樹的樹洞上。看來它們住在那裏已有些年頭了,因為這種鸚鵡的壽命很長,平均達到80多歲。

中午時分,我們就在離卡拉拉不遠的Tarcoles河邊的鱷魚飯店吃飯。取名鱷魚飯店就是因為咫尺之外的Tarcoles河裏有很多鱷魚。遊客們往往陳群結隊地站在附近的鱷魚橋上看鱷魚。飯畢,看到一群人往樹上看。我們順著人們的眼光看過去,原來兩隻大大的五彩金剛鸚鵡就在眼前的樹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據當地人說,這兩隻鸚鵡是一對。這些鸚鵡都是終身相守相伴,不離不棄,也沒有小三的困擾。兩隻鸚鵡飛起來的樣子實在是優雅至極。午餐後,我們跟著人流順便在鱷魚橋上往下看,數十隻大大小小的鱷魚躺在水裏曬太陽。數了一下,可以清楚看到的有三十五隻。這一趟卡拉拉之行還是蠻值的,看到這樣多之前沒有看到的動物。

特諾裏奧(Tenorio)火山國家公園和利比裏亞(Liberia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特諾裏奧(Tenorio)火山國家公園。我們住在一個叫碧家瓜(Bijagua)的小鎮。幾十戶人家散落在公路兩旁。到我們的客棧要穿過崎嶇坎坷的山石小路。客棧老板大約三十來歲,是當地人。他們一家擁有一個甘蔗園和這個客棧。所有的客棧屋子都掩映在濃密的綠樹之中。各種鳥兒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舉目遠眺,遠處的特諾裏奧火山在雲霧中繚繞。這裏仿佛就是傳說中的伊甸園。我們的計劃是在這裏住兩個晚上。當天下午,我們決定去特諾裏奧火山公園。公園號稱兩點關門。我們心急火燎地趕往那裏。大約2點10分左右,我們才趕到。本以為不會讓我們進去了。其實不然,不但我們可以,晚來一個小時都沒問題。這就是哥斯達黎加的風格。難怪此前碰到的加拿大人告訴我,如果你和哥國人約會於12點,他(她)能在1點左右出現是太正常了。

到特諾裏奧火山公園的主要目的是遠足和觀鳥。然而老天不配合,竟然下起雨來。本來就濕滑的山路變得更加泥濘不堪。我們慢慢地爬了大約四十分鍾來到了著名的Celeste瀑布景點。山水從高處直瀉而下、墜落在淡藍色天然池水之中、清澈透明,和周圍的綠色交相映輝,美不勝收。要不是道路泥濘、時辰已晚,我們肯定會繼續進山去觀鳥。

第二天,我們參加了哥國有名的處於特諾裏奧河上遊的白浪漂流(White Water Rafting)。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漂流,大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後來我們才知道,漂流分五個驚險等級,五級最高。我們漂的是四級。九點多鍾,我們一行大約四五十人分乘幾部越野車拖著橡皮漂流舟在顛簸不堪的、滿是亂石和泥漿的小道上開了大約一個小時,來到一個荒蕪人煙、荊棘叢生的山穀。專業人士根據情況把我們分成小組,少則三人、多至六人。我們一家三人正好在一組。我們的舵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叫Fernando。我們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地聽注意事項,深怕出錯。我太太若有擔心地皺著眉頭,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適。Fernando安慰我們,四歲的孩子都行,你們一定可行。最前麵一組是同我們乘一輛車、來自渥太華的三個人會同一個來自南非的白人姑娘。他們自恃年輕力壯,從下船處的高點開始就坐在了漂流舟上,結果一上去就整了個人仰舟覆,全部落水並且隨著激流向下遊飄去。後來我們上岸時才發現他們四個人中三個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其中那個身著比基尼的美女的大腿到處瘀傷,走路都一跛一跛的。我們見狀,隻敢在較為平緩的位置上了舟。我們的漂流大約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前半段的河流較為平緩一些,但是也是險象環生。河水湍急,暗礁明石遍布。聽著舵手的口令,我們一會兒坐在舟的側麵奮力劃水,一會兒坐在舟中穿過激流,一會兒坐在左邊的人劃,一會兒坐在右邊的人劃。盡管河的兩側峭壁懸崖,風景獨特,不時傳來野猴的叫聲,我們不敢有半點懈怠,哪有心思觀賞風景、分神,深怕翻舟。第一階段漂玩後,我們輕鬆了許多。第二階段的漂流可是驚險萬分。有好幾個較大的激流陡降的河段,我們的橡皮舟幾次重重地撞擊在礁石上,要不是Fernando要我們及時坐下,我們肯定會被甩出去。特別是最後一個河段,河水的落差達到12英尺或近四米。從近四米高的上遊直接落到下遊時,我們全部被水淹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驚悚、刺激、興奮,然後是愉悅。有好幾個舟都在此傾覆。落水的人要靠專業人士才能救起他們。也許是我們的運氣,更是我們的舵手掌握的好,我們沒有翻船。可是那驚險的場麵,當時的刺激和無比興奮的心情,至今使我無法言喻。回來看了照片,才知道白浪漂流的意思。漂流舟衝至下遊時激起的浪如同一片片的白花撲麵而來。有道是:飛流直下岩石間,驚濤駭浪白花濺。

下船後,漂流公司為我們在野地裏準備了一些零食小點充饑。又經過一個小時的越野車的顛簸我們才回到在一號公路路旁的漂流公司集合地。在那裏,我們饑腸轆轆地品賞了典型的哥國午餐,雞塊牛排、紅豆大米、色拉水果。整個過程大約六個半小時。為了感謝我們的舵手,我特意在人群中找到他,給他小費以示謝意。我們這次漂流的花銷是每人95刀。

趕回住處,我們都身感疲憊。進而取消了5點鍾的青蛙天堂的向導遊,失去了在原始深林裏觀賞稀奇古怪的青蛙的好機會。

當天是聖誕節。在酒店主人的推薦下,我們來到一家專供活魚的飯店吃飯。我們挑了一條活鮮鮮的非洲鯽魚,20刀。本以為可以吃到一道鮮美可口的魚。當服務人員將我們的魚端上桌上時,才發現那樣一條活鮮鮮的大魚已被深度油炸成黃黃的、感覺有點硬僵僵的油炸食物了,周圍還配有油炸的薯條。這就是哥國的魚餐,怎能與我們天朝的各種美味魚相比!

短短的八天,我們行駛了區區800多公裏。但是感覺到好像開了幾千英裏,因為我們開的大部分都是亂石嶙峋的山路。當我們好奇地詢問當地人,為什麽他們不把路修好時,答案不一。有的說因為政府部門貪腐嚴重,挪用修路款。有的則說,當地居民反對修路,因為道路暢通了,去的人會更多,這樣對環境不好。也許兩者皆有之吧。他們已經習慣在這樣的路上開車。所以所到之處,看到居民家的車要麽是SUV,要麽是皮卡。據說哥國有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主要集中在首都聖何塞(San Jose)及附近。以至於我們的所到之處,感覺人口稀少,大片的土地要麽荒蕪長草,要麽圈起養牛。連種蔬菜和莊稼的地都很少見。早年西班牙移民剛來時,開地種香蕉和甘蔗。後來又種咖啡,可可和一些水果,破壞了環境。 後來美帝國資本來了以後,又大量地圈地養牛製奶酪。直到六七十年代,政府和民眾的環保意識才變得非常強烈。可見大修特修高鐵和高速,長期看來不一定是好事。

我們離開哥國的最後一天,到有白色之城之稱的利比裏亞(Liberia)市區轉了一下。那裏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沒有小販的叫賣,也沒有城市的喧嘩。好像市中心的白色大教堂就是該市最大的建築。在市中心地帶,當地人三三兩兩坐在路邊的長凳上休息聊天,悠然自得。我們所到之處,感覺當地的人們不太富裕,但是他們好像都很和善,言談舉止中透露著幸福和滿足感。就連我們聖誕前夜去的那家飯店,也處在荒山野郊。好像他們不在乎賺多賺少似的。在回來的飛機上,我讀了一下帶去的旅遊的書。書中的介紹恰恰驗證了我們的看法。哥國的人民是一群和善的人,他們寧願問題不解決,也不會為所謂真理爭得你死我活,兵戎相見,上至領導者,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如此。這可能與他們的信仰和受教育程度有關。天主教是哥國的國教,據說百分之七十六的人信奉天主教。哥國的福利也較好,實行全國免費教育和醫療。另外,哥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沒有軍隊的國家。一九四八年哥國宣布不設軍隊時所喊的口號是:不設軍隊,但是要建設一個像軍隊一樣的教師隊伍。此舉使得哥國近五百萬人口中97.8%的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那麽哥國的人是一些什麽人呢?到目前為止,考古學界和史學界尚不能確定哥國的原住民的起源,因為整個原住民的比例相對於其他周邊國家是少之又少,僅僅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西班牙殖民者之前的原住民大約有10萬人,以部落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區域。然而隨著西班牙殖民者的進入,大部分原住民死於殖民者帶來的肺癆、水痘等疾病。而剩餘的少量原住民淪為下等人種。而他的鄰國卻有著很大比例的西班牙和原住民的混血人種。直到1992年原住民才被承認有公民權利,1994年獲得選舉權。由於早期的西班牙移民無法找到原住民為他們幹苦力,他們不得不自己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再加上在這裏沒有找到金礦,而原住民手裏的金銀首飾都已經被拿出來交換,所以這個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不被西班牙殖民統治者看好。從而減緩了被開發所導致的自然環境被破壞的進程。早期殖民者隻能自己幹活,種植甘蔗,香蕉,可可,和咖啡,在自己的族群裏繁衍後代。據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哥國的人種較純的原因,他們大都是早期西班牙人或歐洲人的後裔。但是我所見到的當地人的膚色是棕色的,或黃中偏黑,並不像是白種人的後裔。也許長期在陽光下勞作的緣故,他們的膚色逐漸進化變色了吧?

羅羅嗦嗦,看客一定嫌煩了吧!

好啦,再見了哥斯達黎加。我以後還會來的。


分享和體會:

1.租車 – SUV 或四輪驅動的皮卡是必須的。租車公司會極力推銷買Collision Damage Insurance (15-25刀)和Liability Insurance。Liability Insurance  分為兩種,一種為簡單保-出了事自己要負責20%
- 20-30刀/天;再加上大約15刀/天,出了事自己不要付錢。
Liability Insurance 是必須買的,但是可以隻買前者。至於Collision Damage Insurance,隻要有信用卡公司出具的信表明他們 Cover Collision Damage Insurance 就可以了。

2.網上說,在哥國開車一定要有當地的GPS。現在看來,WAZE是可以完全勝任的,隻要你的手機有足夠的Data Usage。

3.哥國的水果和果汁很新鮮,要多吃嗬。

4.到雨林看動物,最好雇導遊。

5.要想細一點遊哥國,至少得有兩個星期。

6.  若要漂流,又帶著眼鏡,一定要用帶扣將眼鏡拴住,以防落水後眼鏡失落。我們當時摳門,沒有花12刀/個買帶扣。後來想想有點後怕。萬一眼鏡落水,整個旅遊就可能泡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