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於五

從九裏到南太平洋,終於停止流浪,棲息於白雲的故鄉Auckland, 小孩的故鄉由此確定。邊走邊唱,不想遺忘,或被遺忘。
正文

不讓小孩說話小孩一定不會好好說話

(2020-01-25 12:50:53) 下一個
不讓小孩說話小孩一定不會好好說話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就是言多必失。我們一出生就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很受歡迎,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鼓勵和讚揚。不曾想,漸漸地我們開始學會講話前一定要看他人臉色,尤其是自家大人。被告誡要多講好話。實在為難就少講話,多笑多聽。但有些真話萬萬不能講,因為代價很大。於是乎我們和我們的小孩不斷地重複長大,多城府的笑,少真誠的話。但根據物質能量總和原則,你一定是要吸收輸出平衡的。聽的和表達的也要進出差不多一致,否則身體和精神就會受不了出問題的。據我細心觀察,國內來讀書的年輕人外表都比較木訥事故,自己的觀點在公共正規場合一般不輕易表達,如課堂爭辯,社交聚會。可是一轉身,在網絡平台或其它不需要顯示真實身份的地方就很活躍,言辭和立場偏激得很,反正不是正常講話交流的方式。平時要不不講話,要不就是學會台上冠冕堂皇地說大話說假話,反正真誠的話真實的話不多。
 
我從小話多,感謝父母的鼓勵,也許等他們的第四個兒子閃亮登場時,爸爸媽媽都開始步入中年的疲憊,沒有多餘的精力管教我了。所以我的童年很幸福,沒有因為說話而多吃大耳刮子。印象深刻的隻有一次,就是那年反右傾翻案風。我一個毛小孩懂個嘛,一天天委實無所事事的,就拿起老師的粉筆在黑板上學模學樣地信手塗鴉。回頭看四周環繞的紅紙黑字,本能地挑選了那顯眼又簡單易寫的六個精心排三行,呈金字塔式漂亮展列。於是“我擁護鄧小平”在當時算非常反動的口號就大大方方地呈現在黑板的正中央。好在我們的小學校長是個膽小怕事古舊的私塾先生,他並沒有借題發揮。可我回家是踏踏實實地被關在房間享受了一頓飽揍,終身難忘的一次。尤其爸爸那痛心疾首的表情和話語現在都記得很清楚:你小子想讓你爸爸媽媽去坐牢? 媽呀,這麽嚴重,我真的錯了,我是多麽的愛你們,怎麽會呢? 棍棒雖重,心頭的負罪叫我反覺得皮肉之苦根本不是什麽個事。
 
中學大學後,本以為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啥的,卻遠遠發現那是其他少數人的自由。跟別人上街頭喊了幾嗓子,後果大家都清楚,說好不秋後算賬的嘛。況且我們是年輕人啊。。。肯尼迪說過:老年人犯年輕人的衝動錯誤確實可怕(如現在川普),但年輕人像老年人一樣沉默的國家是肯定沒有前途的。
 
現在人在南太平洋的小島小城市的郊區,可以和身邊老狗一起赤條條地坦誠相見。說句話百米見外可以沒有聽眾。都這樣了,遠在家鄉的父老鄉親還在叮囑,多看不說。曾經一起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同鄉都早已偃旗息鼓抑或悶聲發財。為考慮他人的安全和生計,我盡量委婉吧。要不與圖中的娃一樣,與自己的貓聊聊天?
 
曾幾何時因為害怕人工智能臉部識別,笑言日後口罩一定流行。再加上史無前例的無人機根據圖像的精準打擊,澳洲野蠻山火,武漢封城,太太說口罩現在已經全球斷貨。鳥不生蛋的新西蘭買不到一個口罩?先前禁止言論和後來封鎖一個超千萬的城市都來得太簡單了太容易了,但是少數人拍腦子的決定。終究城裏的人和城外的人的立場是很不一樣的啊。站在城外氣定神閑或慷慨激昂的都去城裏試試?
 
我相信政府的決定一定永遠英明,尤其是災難已降臨的時候。但我懷疑先前如何預防,如何阻止災難尤其是人為的災難,我們做的是不是也是永遠英明呢?
 
我們還有比GDP要多太多的提升空間,至少應從讓小孩好好說話開始。。。。。。
 
新西蘭的現政府相反地太年輕沒有作為。外麵的世界都這樣啦,各色人種大搖大擺地進入海關。現在又正是海外學生歸校的高峰時期。好在各個學校都發通知,要求近期回國的國外學生自己自覺家裏主動隔離兩個星期,但願大家遵守。澳洲顯然比新西蘭更務實些。
 
2020年的春節注定不一樣。好處是家庭被動大團圓大團結,而且一起的時間特別長。甚至已經有人預測2020第一個病毒高峰過後緊接著就是11月份的生育高峰。黑暗中見曙光,悲劇中展笑容,真勇士也。人低沉時喊喊口號還是有作用的,就像小女孩生氣了就去shopping。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但千萬事情過去以後不要隻是又宣傳一下人性的善而叫人流幾滴眼淚,千萬不要遺忘人性的惡,製度的壞!!!我開始真正懂魯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