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於五

從九裏到南太平洋,終於停止流浪,棲息於白雲的故鄉Auckland, 小孩的故鄉由此確定。邊走邊唱,不想遺忘,或被遺忘。
正文

朋友圈

(2019-05-16 19:40:59) 下一個
微信我隻喜歡朋友圈。
 
說起用微信,也就是2015年的事。剛開始學用隻因被笑話落伍守舊,確也是這家夥太好使喚,功能齊全。猶記得剛安裝微信時,一下子把那麽多陳年往事和親朋好友老同學拉到自己跟前聊天時的喜悅。特別是初中的那幫同學為此放下日常事務,大家站著躺著趴著聊了一下午。也害得我大學的同學默默無聞地爬了不少樓梯,就因為我那時還不習慣中文打字,盡用語音貪圖方便了。不曾想現在的我也知道慣用語音原來這是一種時尚的不禮貌。漸漸地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微信開始煩人,而且沒完沒了,簡直人沒有清靜的時刻。大浪淘沙現在就剩下喜歡朋友圈了。
 
朋友本來就是個鬧心但不可以沒有的東西。它不是家人,不是同學戰友同事,更不是和你有利益關係的人。它是由兩個月寫成,彼此方向要一致,大小還差不多但相互的距離和分寸又要把握適度,否則就會變成一個比字的兩把刀。練過書法的人都知道如何布局拿捏這朋和比兩個字裏相同筆畫忒顯你的審美和書法功力。要和諧相依相靠但不可以擁擠,更不能看起來是一個樣,但貌合神離的。朋友圈就是這樣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把大家夥一起圈在一個無形的共享的電子空間裏。也許一生就才一次聯係大家就可以難舍難分,更何況身邊不離不棄的那一幫。相反的,如果你願意,就算你身邊最近的人你都可以主動地把他或她或它(女兒告訴我,現在是9102, 不要有性別歧視,學會尊重第三性和什麽都不性)就地隔離,屏蔽在你的朋友圈外。坦白地講,我也就剛學會如何設置不去接收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衰竭的專業廣告而已,其餘的照單全收。宣傳告示偶爾一試倒也無妨,人都會時不時的需要利用朋友一下的,否則真是那麽頂針要求人人都高山流水諧知音,最後隻能摔了琴去獨居,靠喝西北風來過日子了。難道就因為我昨天朋友圈裏破天荒發了回商業廣告引來這般嘮叨?
 
我喜歡朋友圈,之所以我的朋友圈基本上來者不拒,因為我時刻提醒自己我還沒有卑微到一定要排斥那幫高尚的朋友。注意,我的朋友概念已經介紹過,好像有點酒肉穿腸,主義自留的味道。嚴格地講,我沒有朋友,因為我不好交際,喜歡獨居。輕鬆地說,我的朋友又遍天下,因為我沒有成見,能聊幾句就很高興,如坦蕩交流一下,可遇而不可求了。常常叫自家閨女尷尬,當我總是主動和身邊的人說幾句,笑一笑,無論在飯店還是機場一切隨緣。她們可能受的是英式教育,要carry weight,不知姓名沒有中人紹介不可以率先開口。而我覺得如果你真的錯過在佛前祈禱五百年才得一遇的機緣是對我佛慈悲的大大冒犯。receiving is part of giving。聖經叫我們給予,殊不知接受還真是給予的一部分甚至是給予的集大成。如果沒人接受你的好意,你還給個什麽東東。不知這麽一講,女兒們能否接受。我就曾泰然自若地接受過一個路人的慷慨解囊。其實不是路人,那天我帶仨娃在mall 裏打發時間,那時的小孩真小真可愛。一個年輕人微笑著跑到我跟前,靦腆地說他今天想捐獻20刀給我小孩。剛開始,我覺得沒準備。微笑回答,謝謝但我不需要。心裏還得意洋洋,我自己一年交的稅可以養活你們仨。不曾想,這小夥不依不撓又回過頭來趕上我跟我說,他今天就特想捐贈,如果我能夠接受他將十分高興雲雲。再拒絕就是別扭,我替小孩收下後顯然皆大歡喜,一轉身。。。對不起我沒有捐出這20刀,而是用它替小孩買了一本寵物貓的書。這本書現在在老大的書架上,但這小夥子沒有在我的朋友圈,因為他不用俺中國人的微信。現在我會把他的故事放在朋友圈裏和大家一起分享。
 
回到朋友的話題,有人說朋友就是你來我往互相麻煩出來的。這樣講有些寬宏大量,但確實是這樣一來一往形成的,簡單地像微信裏信息的上傳和接收就是這麽一個過程。麵對莫名其妙的大量湧現的信息你不需要覺得麻煩,因為你可以自由選擇任意應對。喜歡的人自然而然定不怕什麽麻煩的。如此說來,微信還真的現代化地概念了朋友的新含義。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平時太專注太繁忙,微信的朋友圈成了我辛勞後伸懶腰的地方(阿城的話),也是我下雨天裏像蝴蝶一樣躲著別人自己獨自天馬行空,盡情地回憶過去,品味現在也或夢想未來的安身角落。人不可能整天在一邊唱歌一邊飛翔,聽說那是一種外國的荊棘鳥從起飛直到終老,是我在澳洲讀新西蘭移民的一本同名小說了解的。中國可能過去謂之子規啼血,現在流行的幹脆代號996C I U。
 
我真心喜歡朋友圈,這裏大家自由地發和收,自由地點讚評論。因為是朋友的圈子,所以都很正能量,不高大上的玩意不敢去發。不像其它社交平台,freedom of speech 被 hate speech攪渾,良幣為劣幣驅逐,尤其在美國,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口沫橫飛。大家都知道美國槍支泛濫,但我認為他們的言論有時需要規範,我們的小總理正在給他們上著這一課。中國是另外一個極端,莫談國事,兄弟經常和我叮囑。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天朋友圈都較清閑些?還是都和我一樣地忙?中美真的有好多是可以互相學習的,關於言論自由和刀械管理。也希望他們貿易談判成功,終究沒有到攤牌的時候,雖然撕破臉皮,知道尿不到一壺,但還是要暫時共同相處和依存的。更希望朋友圈永遠存在,微信賬號能萬古長青的。
 
我現在知道為什麽有書名叫亂談/彈及其它。。。也就是過去的朋友圈文字累積,下雨天蝴蝶一人呆在角落裏的精神漫遊。今天的文字全是從工作狀態切換到腦筋放鬆,借此伸個懶腰。行雲流水,漫無目的,或美其名曰筆隨心轉吧。
 
順便建議大家看一下上海女人張喻為製片人的電影魯迅。其中有他與常州瞿秋白的交往,算是忘年交的朋友吧,可惜二人都生不逢時。有機會一定研究下瞿秋白的自白書,聽聽他的肺腑之言。我喜歡真話和實在的東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oji' 的評論 : 是,一定要有控製。如何細分,真的很難說,就像以前的心裏遊戲叫你一個個去除你可以舍棄的身邊的人和親朋好友。。。酒肉穿腸過,主義自己留。所以我不分,朋友就是個概念遍天下。但我知道別人都有區別對待的。無妨,謝謝你閱讀和討論。
xiaoji 回複 悄悄話 問題是怎麽定義朋友圈和熟人圈。我覺得微信圈太花時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