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於五

從九裏到南太平洋,終於停止流浪,棲息於白雲的故鄉Auckland, 小孩的故鄉由此確定。邊走邊唱,不想遺忘,或被遺忘。
正文

永不逝去的八十年代

(2017-11-19 00:15:01) 下一個

生活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裏,常常懷念那些過去物質貧乏不談錢的日子。可是西方人不羞於談錢,而且他們堅信money talks。 西方人的這種功利觀其實就是資本概念下的產物,與我們過去一貫奉行的實用主義很不一樣。

功利者講的是一切要利益最大化,它宣揚自由(市場),很具侵略性,有時法律也得給它讓路,比如民主和全球化或毒品和酒精問題。實用者則羞於提錢的事,否則我跟你急,但心裏反複念叨的是隻有自己才最重要,隻要我喜歡我感覺該怎麽的就怎麽的就行,它比較狹隘被動和保守,比如小自我行我素大到韜光養晦,也會與法律有衝突,但它頂多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或閉關鎖國,對公眾利益或對世界的危壞較前者要小得多。中國人的實用觀大多是在特殊高壓的大環境下爭取自己的存在和個性而產生,它不像西方功利者那樣打著自由的旗號,幹著侵略的買賣,往往不容易為西方人接受。恰如撒切爾夫人在感歎東方文化的神秘和強大生命力的同時,也直言它很難令自己信服和認同。聽說現在國內也早已一切資本化,並加快對外擴張,很有天下大同之趨勢。先是北京奧運的煙花焰火一掃近幾百年來中國人積壓太久了的鬱悶和屈辱,緊接著十九大的光輝再次照亮了全世界。韜光養晦顯然已成過去,揚眉吐氣就要看今朝我等好男兒。全世界都在驚呼東方睡獅醒來啦!

作為旅居在海外的華人一員,自豪感常常來於你背後的神秘力量。祖國越強大,我們會贏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早期別人的同情。其實我一直是喜歡害羞的人,不喜歡別人的憐憫,更不想去有那麽多浮誇的什麽優越感,尤其是這份來自於自己同胞漫天滿世界撒錢替我掙來的榮耀。故心中日日思念不忘的一直是我們當年沒有錢卻也不談錢的那段青春歲月,我們一起經曆的不曾逝去的八十年代,因為那裏曾經有我們共同的追求和抹不去的悲情。

一提起八十年代,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老歌,它是永遠的那麽朝氣蓬勃。記得一起的總共有十五首,它們絕對是八十年代的主旋律,算得上是家喻戶曉,幾乎人人可以吟唱。81年我剛好小學升初中,也成為最後一批小學五年製的學生。其後家裏三個兄長陸陸續續考上大學,開始他們各自的背井離鄉式高校生活。假期兄弟難得一聚,頓覺耳目一新。我發現老大帶回來聽的都是他自己翻錄的鄧麗君磁帶,老二去北方讀書,喜歡的又是北京的張薔,老三則背個吉他整天為新鞋子舊鞋子究竟先穿誰的事糾結。好像那時能讀上大學就代表從此前途無量,何況聽聽唱唱一些非正統的流行歌曲?大家還記得那首我想唱歌卻不敢唱的歌嗎?因為七十年代時尚的喇叭褲大鬢角和流行歌曲那可正是定義一個小流氓的三個重要特征。八十年代比七十年代顯得大度寬容,老百姓開始喜歡奇裝異服,對流行也不那麽大驚小怪了。86年輪到自己上大學,特地給自己挑了個漂亮的足球場。廈門大學上弦場的宣傳照片肯定誘惑了不止我一個當年的年輕人。況且那時包括廈門在內的四個經濟特區代表著改革開放先鋒,是全國萬眾矚目的發展榜樣。

迎來科學之春後,為了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莘莘學子如我紛紛負籍攜履,不遠千裏紛紛走上求學報國道路。我有幸一路坐火車觀察到沿途農村地區農民在田間作業的場景,由衷感歎當時中國農民生產力的低下。分田到戶雖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但小規模的農耕作業方式及使用的工具與百年前的沒有太大變化, 還是一樣地麵朝黃土背朝天,還是那些簡單的鋤頭和水桶。它們典型地代表我們八十年代的國家狀況,那就是大家條件艱苦,生產生活方式實用簡單效率低下,好就好在那時全國百廢待興,人人感覺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個個躍躍欲試,積極向上。

那時沒有多媒體沒有互聯網,新聞主要靠的是報紙、廣播和電視,而且是三位一體。廣播讀報紙,電視看廣播。國內的新聞永遠一腔調而且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國外的就知道裏根被刺,西方世界物欲橫流加上吸毒和酗酒,幾乎一片消靡與墮落。偶爾有出國留學的回來講美國校園裏蘋果熟了沒人摘掉地上沒人撿,對我這種一年吃不了幾次蘋果的人來說他們簡直就是吹牛不打草稿,跟現在什麽的給長城鋪地磚,太陽裝空調和衛星加刹車一樣不靠譜。

電視片河殤的一出現,與我就等同於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驚雷,它喚醒了我的啟蒙思考。忽然間全國上下政治比較學重新開始流行,為什麽?為什麽有強烈自豪感的我們會背負近代史的百年屈辱,就連曾經的朝拜國小日本都可以肆意妄為,跑到你的家園來殺人放火。新一輪自五四運動後的文化革新開始變得迫在眉睫,黃藍文明之爭不絕於耳,改革開放大門洞開後湧進來的西方各種思潮也趁機推波助瀾。後來被稱之為各種精神汙染的那些東東竟然全都是我那時興趣之所在,於是一幫人放下專業課本,開始讀詩聽講座參加辯論會。五角叢書,五人詩選;王小波,劉曉波還有懺悔的李春波。白天不上課,晚上不睡覺,但精氣神都亢奮得很。客觀形象勝似王朔的渣男人物,精神世界卻追隨中國的塞萬提斯金庸,立誌仗劍走天涯。心裏想著西方尼采叔本華,眼睛卻不時尋尋覓覓台灣瓊瑤筆下的在水一方。

人類一思考,上帝會發笑。年輕人思考的後果必定是自尋煩惱,就像青春期愛情的代價注定是痛苦和悲傷一樣樣。煩惱了就去找對抗,用不斷的麻煩來對付煩惱。足球勾擊(山東流行的撲克牌打發,6人製,很熱鬧,有人叫夠級或勾雞)喝酒後鬧事。一幫人有錢了,晚上不睡覺去喝酒吹牛再去找外國留學生尤其日本來的打群架;要是沒飯菜票下麵日子不好過,就結伴組團輪流找老鄉混吃混喝或打勾擊贏些日後的煙酒。當時學校紀律很嚴,有明文規定三不許:不許賭博,不許打架和不許談戀愛。前兩項,打了擦邊球,學校不是太在意。第三項尤其管得嚴,男女一律分住不同的宿舍樓。去過廈門大學的都知道,那裏的女生享受仙姑們的待遇全都住在山上,而且自古華山一條道,門口再加重兵把守。這方麵我那時年齡小,光顧著哥們義氣,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孟浪纏綿。男女間的卿卿我我與我個人一直被認為不如哥們義氣來得肝膽相照,那麽蕩氣回腸。有壓迫就有反抗就像民主與獨裁形影相隨一樣。聞香識女人,山門前獨道上的那廝可謂是一夫當關,遺憾的是終未能守住萬夫莫開的戰果。滴水能穿石,有誌者事竟成,熱衷於此道的同學自我激勵著,前赴後繼。流汗流淚,堅持徘徊旋轉於舞場和女生的鐵絲網之前;纖雲弄巧,佳期如夢,金風玉露總盼能有一日相逢。沒曾想,群眾運動總是有極大的傳染性。那年隔壁南普陀的一小和尚,不知走的哪條山路或人脈,成功幾進幾出女生禁地,最終搞出個求歡不成,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斜的傷人流血的大事來。更有同鄉宿舍裏86同級的一癡男,由於他們的宿舍樓剛好與某窈窕女生的遙遙相對。四目交投日久生情又終歸失敗,一日二兩白燒下肚,奮身一跳便與紅塵永絕。平時因有走動故而稍稍相識,他的殉情確叫我感傷好久。好像並不是為其人,大多是為他所持的這種對待愛情的態度,它直接地跟我們詮釋了什麽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道理。多年後在澳洲,一不眠之夜曾特地作文紀念。理科生在校時感情一般很專一,不知日後有沒有保持?男同學之間好像更會如此。可能跟他們常年那種講究深度,不鼓勵發散的思維習慣有關。

所有的所有終於有了一個排風散氣的解壓管道。89年暮春之後,學生活動中心開始人頭攢動,漸漸有人搭台演講。終於有人振臂一呼,於是大家走上街頭。聽說最雄偉的那次遊行人數之多有超十萬。走在中山路的正中央,恍如第一次真正做起了國家的主人公。隊伍中回頭,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想當年百萬雄師過大江,我輩何時才能趕上那氣勢?當時就感歎時代不濟。自古烽煙滾滾唱英雄,我那會真有生不逢時的遺憾。後麵的結局我有所準備,但萬沒想到會發展得如此快而堅決,如此鋪天蓋地,如此不留餘地。學生提前回家,假期結束回校後立馬連續政治學習三個月。實習取消,論文從簡,一輩子不可重用的中國90屆大學畢業生大都被打發回原籍(學潮時89屆的大多分配已定)。多年後每每看到黑白照片上學生們個個執著稚氣的臉龐,回憶那段特殊時光我還會淚流滿麵,一為我們當年的委屈,二為曾經有過的單純和激情。

那時生活條件不富裕,每月父母寄來的生活費既要吃飯又要買書,還要胡鬧。如交女朋友就更捉襟見肘,但有聽說有人因分吃女友口糧而開始變得衣食無憂的。幾個哥們除私家書和女朋友沒有分享外,基本上是實現了共產主義。閑書若是自己買,必有收藏目的,故輕易不讓別人染指;女朋友大都沒有,一旦有了就會整日不見蹤影,也便自動從哥們名單中去除,故無法共享。後來發現凡有意實現共產主義的往往都是一夥不那麽富裕的主兒,跟當年吃大鍋飯,現今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有煙輪著抽,飯菜分著吃衣服洗換著穿。誰今天高興有好事了,過生日了或收到父母的匯款單了,就會半自發半習慣地請客。於是好像是時常好事不斷,喜事連連。

大學校園自成體係,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雖各具地方特色,但除了城鄉差別外,其他情況基本差不多。平時生活學習在一起偶爾也會磕磕碰碰,但絕沒有走上社會後的那種如履薄冰。人都說中國人情世界有三大超鐵的群落:老鄉、同學和戰友。老鄉們擁有共同的對自己家鄉的美好回憶,同學感情雖沒有後者經過血與火錘煉的那種生死與共,但比前者背後開槍的要顯得溫情脈脈些。況且同學關係無人沒有,有沒當過兵的,但很少有沒上過一天學的。大學同學更是特殊,彼此一起消磨的都是青春時光。於是乎一幫追求靈魂自由的年輕人,哭哭笑笑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記錄著彼此的青春故事,譜寫著共同的青春讚歌。我驕傲地記得那年個人畢業照我班男生一十八人中至少有五、六個都穿著我那件米黃色上衣拍的紀念相片。當然我吃完自己的飯菜也會到別人的盤中搶肉吃。我有一室友,浙江東陽人士。他的習慣總是先吃飯後吃菜,尤其是最後碗裏剩的都是肉。搞得他後來老是躲著我,分手後到現在也還沒再見上麵。印象老深的還有一同級的足球球友兼係友。我辛苦一整個夏天,幫圖書館搬書。一天就一塊錢工資,一暑假下來共集賺了80多元人民幣。該球友同學提前回校補考,再加上悄悄喜歡一女生。於是乎,每天一人一瓶啤酒兌一瓶可樂(他的發明),一周內積蓄全無就換了個推心置腹,陪人情傷。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夥從此貪上此杯中物,一發而不可收拾喜歡與人喝酒順便酒後傾訴一下衷腸。奇怪的是往往他的酒友都會先他而倒。更神奇的還有,不管喝多高,他都能摸著扶著七顛八倒回宿舍,而且在倒下前他一定能清楚地告訴你誰誰誰在哪裏倒在哪塊草地上。有背過喝醉酒的人都知道那個沉重遠非平日可比,再加上路途遙遠,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擔當的活。他為什麽每次都找我,下次見麵的時候我一定要問問。

匆匆轉眼畢業已是27年,因自己的出國和瑣事繁忙,一直未能參加國內各種聚會,2010年大學同學畢業二十年見麵我也未能成行。隱隱約約想把它們都留在自己美好的記憶裏,不要再去添一分或減一色,生怕新的任何改變會讓它失去它本有的味道。猶猶豫豫我一直也在回避著各種大型聚會。小範圍的好友重逢,已常常有勉強之嫌。大家拚命地互相照顧和取悅對方,但感覺早已不在同一個軌道上,怎麽努力就是找不回以前的那種真實和親切。過去大家那種你有長發飄散我有手臂筆直地舉起的氣魄早已不在。有天我13歲的女兒告誡我說:Daddy, the past is a good place to visit, but not to stay. Okay? 當時聊的是故鄉,想想對過去的青春時光也適用。這陣子城裏人在吵吵鬧鬧一些與自己當年追求甚遠的東西,故作此文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共同擁有的八十年代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哈哈,我第一次麵試,穿個拖鞋,文化衫和大短褲,以為自己很牛。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俺是農民' 的評論 : 俺愛農民。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ly' 的評論 : 謝謝您建議,18年7月真回去一趟。是初高中同學聚會,很輕鬆。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UOYAO' 的評論 : 也沒有今天的滿足和隨之而來的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fz9465' 的評論 : 人生如戲,共同的舞台一樣的時代,我們一起珍惜。
九鯉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fz9465' 的評論 : 謝謝您評論。The simplest is the best.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那時穿了一條牛仔褲,我單位一個老氣橫秋的年輕的頭找我談話,說:你看你穿的這像什麽?我心裏那氣,心說您跟老頭是的,我們也得跟老太太是的才合適?衝他我也得早離開那
俺是農民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還是應該參加同學聚會,會有很多感慨和收獲。
ily 回複 悄悄話 (zt)

kandi303
2 years ago
其實, 那個年代的人是最幸福的, 當時改革開放剛開始, 國門對外打開, 正應為有著很嚴格的檢查, 當時國家把全世界的最好的電影, 電視劇, 個個國家的全部錄製了, 加上我國大師級的配音。 和美國人聊天都知道, 就算有點文化的人, 撐死英國, 法國, 北歐的小說電影看過, 你跟他們說什麽蘇聯小說, 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的電影,音樂他們一點都不知道。

我問過不超過十個中年美國人, 知不知道阿蘭德龍是誰?沒人知道。 反正感謝當時的時代, 把世界上最好的作品, 個個國家的都讓中國人看到了, 反而像美國人是看不到的。?


scott luis
2 years ago
那時候最美的時光,空前絕後。?



Kin Kuok Sitou
2 years ago
年代, 我的年代?
ZHUOYAO 回複 悄悄話 那時的哪兒想到今天的物質豐富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懷念八十年代,是懷念青春, 懷念讀書如饑似渴的年代。有了閱曆後才發覺書大部分都不如人生更戲劇性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心中真懷念那素然自若的時光。那時的人都有些氣質。曾經寫過一首詩表達那時人的樸素美。

采茶春園裏,潤色如落雁。耕作夕陽下,滄桑似紅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