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意大利梵蒂岡(2):世界之匙

(2019-06-06 09:39:53) 下一個

雖然梵蒂岡是世界上麵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但在基督教世界的影響力,卻是全球第一。這個影響力,很多來源於“驚天地,泣鬼神”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這個不朽的建築藝術瑰寶,讓世界上所有的教堂都在它麵前黯然失色。它的輝煌,它的燦爛,像永不凋敗的鮮花,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來此朝聖,來接近這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而朝聖,就從教堂門前,由大師貝爾尼尼設計的,他一生中最龐大的作品,聖彼得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開始。

聖彼得廣場

我們曾被歐洲無數姿態迥異、設計獨特的廣場傾倒,我們曾以為,再好的廣場也不過爾爾。但遠遠看見跟威尼斯廣場一樣,由白色大理石築成的聖彼得廣場時,我們的心還是如初戀少女般砰砰亂跳。它的恢弘,它的亮麗,隻需一秒,就把我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西班牙塞維利亞廣場擠出了排行榜,並取而代之。讓聖彼得廣場摘得“廣場之冠”的不僅僅因為它的外表,更因為它的設計者,被尊稱為“巴洛克之父”的貝爾尼尼設計大師。這位大師,用自己的天道酬勤,創作出了大量精美絕倫的作品,把殘破不堪的羅馬改造成一個絢麗豪華的新城市。他,不但改造了羅馬城,也創造了梵蒂岡最引人注目之一的聖彼得廣場。

當羅馬帝國崩潰後的最大一項建築工程,聖彼得大教堂落成之時,門前的空曠曾讓教皇一籌莫展,此時,貝爾尼尼的“沒有比兩臂擁抱的姿勢更切合大教堂的設計方案”給廣場一錘定音。這個石破天驚的解決辦法不僅彌補了聖彼得大教堂正麵過寬的缺點,還巧妙運用巴洛克式的橢圓形和梯形兩進的複合廣場引導教徒走向教堂。而從教堂開始,廣場一直延向遠方,與毗鄰的大街構成了一幅巨大的鑰匙圖案。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

大師鑰匙圖案的靈感源於《福音書》的開篇。作為耶穌的四使徒之一,聖馬可是獅子,聖約翰是天使,聖馬太是鷹,而聖彼得是天堂的鑰匙,這個被稱為“世界之匙”的鑰匙圖案正是象征聖彼得開啟天國之門的金鑰匙。聖彼得是耶穌12個門徒中的第一個,因耶穌去了天堂後把金鑰匙交給了他,所以他成為基督教的首領。他神情自若、麵帶微笑,右手握著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聖旨。他頭上的縷縷卷發、臉上的根根皺紋、下巴上的撮撮胡須和身上的層層長袍無一不被雕琢得細膩、逼真。

“金鑰匙”的兩邊,是大師鬼斧神工的設計。四排巨柱構成的三個半圓形柱廊環繞著廣場,猶如上帝張開的巨大臂膀,歡迎來自全世界的基督徒。貝爾尼尼最初設計的閉合三臂式柱廊,在柱與柱相互掩映,明暗變幻之間,呈現出莊嚴神聖的氣勢。當信眾走過狹窄交織的街巷,穿過幽密的柱廊,在看見大教堂的那一刻,恍然從黑暗的塵世踏足明淨的天界,豁然開朗。這新穎大氣的手筆,是不是讓後輩們望塵莫及呢?

聖彼得雕像

廣場雕像

讓後輩們望塵莫及的還有柱廊上的聖徒雕像。這140尊按照真人比例雕刻出來的曆史上羅馬天主教會的聖男聖女大理石雕像,猶如點綴聖彼得廣場的皇冠,雕刻精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是天主教會在天上的軍隊,代表悠遠及勝利。當陽光灑在這些高大的立柱和柱頂上的諸神上,它們顯得無比聖潔。雖然夏日和冬日裏的陽光不同,溫度不同,但它們都在呼喚賦予了廣場永恒生命,那個才華橫溢的建築天才的名字:貝爾尼尼。

呼喚大師名字的,還有在“巨大臂膀”中心矗立的古埃及崇拜太陽的方尖碑。大師設計的廣場地麵由深灰色齒形石塊鋪成,所有的直線都在廣場正中央會齊,如眾星捧月一般捧出高聳的方尖碑。它比貝爾尼尼大師設計的四河噴泉上的方尖碑更古老,更經典,更不尋常。上麵不僅沒有象形文字,也沒有繪畫圖案,隻有鑲嵌在銅獅之間,作展翅欲飛狀的雄鷹和頂端一塊釘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聖體。當千年的法老方尖碑最終被插上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髒腹地曆代傳承時,如果它能夠開口說話,會說什麽呢?四千年的腥風血雨,滄海桑田,還有什麽比“弱肉強食”更能詮釋曆史的變遷呢?

聖彼得廣場的噴泉

聖彼得廣場的噴泉

方尖碑的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貝爾尼尼大師貢獻了其中的一座,而另一座則由雖沒有貝爾尼尼大名鼎鼎,卻也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大師馬德諾設計而成。這兩座乳頭狀的噴泉,不僅象征這教會猶如母親的乳汁,滋養萬民,也準確標出了貝爾尼尼設計的橢圓廣場的幾何焦點。站在中心的圓點上,隻能看見一層石柱,錯開位置的話就能看到兩層。涓涓清泉水象征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也象征基督的永生。

而在方尖碑周圍的地麵上鑲嵌著8塊橢圓形的浮雕, 指向西麵的是美國作家丹·布朗在他的懸疑小說《天使與魔鬼》中描述的《西風》浮雕。這部描寫美國符號學家用自己學識和智慧破解了在全球紅衣主教大會那天炸毀梵蒂岡驚天陰謀的小說,就是以貝爾尼尼大師的作品組成的土、氣、火、水四種元素做標識,或許是因為大師的作品在羅馬俯拾皆是的原因吧,畢竟羅馬是貝爾尼尼的羅馬。

這四個標識在羅馬地圖上連成了一個十字架,而“氣”的標識則隱藏在聖彼得廣場。“橢圓石塊就在他們腳下,大約三英尺長,刻有一個麵部輪廓-描繪了“西風”天使般的麵容。從天使的嘴裏,貝爾尼尼刻出了一股強烈的氣息,向外呼出,吹向梵蒂岡之外……《上帝的呼吸》。這是貝爾尼尼為第二種元素所刻的……氣……。蘭登在盯著它看時,意識到浮雕還有更深層的意義。貝爾尼尼雕刻了五種明顯不同的風……而且,這件浮雕的兩側各有一顆耀眼的星星。蘭登一下子想到了伽利略。兩顆星星,五股風,橢圓,對稱……”

聖彼得廣場的雕塑

這令人發指的精確,這簡潔中的聖潔,這“雙臂”環繞營造出的宏大空間感,都讓聖彼得廣場無論從造型,還是氣勢都遠超於世界上其它廣場。雖然巨大的空間可以容納50萬人,並沒有天安門廣場大,但廣場前麵一條灰石鋪成的羅馬與梵蒂岡國界線,還是讓它與眾不同。站在線上,就等於腳踩兩個國家。而站在廣場朝向聖彼得大教堂的中軸線上,望向聖彼得大教堂時,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曆史學家看到的是曆史的蜿蜒曲折;旅遊者看到的是建築的宏偉壯麗;而虔誠的基督教徒看到的是,在天界的交接處,神從上麵注視和庇護著他們。當他們一步步走向教堂,聖彼得手中的鑰匙也慢慢為他們打開通往天堂的大門。幸福和永生,就在聖彼得教堂大門開啟的那一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