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喜歡它的人說它美,因為它把淡然與激情融入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喜歡它的人說它醜,因為簡潔質樸的城市設計與裝飾讓它失去了鮮活的動感。我們沒有多少審美情趣,不敢妄言赫爾辛基是美還是醜。不過,相比斯德哥爾摩和威尼斯這兩個水上之城的靈動和秀雅,赫爾辛基,這個因頻臨波羅的海並擁有幾十個島嶼而被稱為“波羅的海女兒”的城市的確有負盛名。
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
曆史上的赫爾辛基因為地處瑞典和沙俄的中間地帶而被兩個強國相互撕扯。最初由為瑞典走入霸權時代的奠基人瓦薩國王建立,旨為跟與它相隔80公裏的漢薩同盟城市-塔林爭奪貿易權,但隨著瓦薩國王攻占塔林,這個建於1550年的小鎮徹底被波羅的海沿岸繁榮的貿易中心遮住了光輝。
讓赫爾辛基走出雲霧的是沙俄。沙俄在1809年打敗瑞典,成立自治的芬蘭大公國後,赫爾辛基才正式發展為城市並被定為首都,這或許就是為什麽赫爾辛基沒有多少斯德哥爾摩的影子,卻遍布東正教風格的原因。
波羅的海的女兒青銅雕像
今日的赫爾辛基擺脫了瑞典和沙俄的雙重束縛,獲得了新生,那個波羅的海旁的小廣場裏,一個不起眼的波羅的海女兒青銅雕像(Havis Amanda)便象征著赫爾辛基的誕生。在圓形的噴泉池裏, 一位兩米高的裸身少女被蛟龍托出了海麵,周圍四隻可愛的海獅環繞著她,凝望著她。溫柔嫻雅的她麵向大海,一手托腮,靜靜凝望著波羅的海。或許因為這個芬蘭人眼中的“大海女神”,赫爾辛基在很多人眼中變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城市。這個有感情的城市曾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適合宜居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這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裏,有全世界緯度最北的地鐵,有古樸簡約的建築。整個城市不論是五星級賓館還是其它建築,都找不出金碧輝煌的裝飾。市內建築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因而被稱作“北方潔白的城市”。它也因夏季日照時間長達20個小時而被稱為“北方的白晝城”。
赫爾辛基大學
“波羅的海的女兒”,“北方潔白的城市”,“北方的白晝城”,有如此多標簽的赫爾辛基,卻是一個內斂,謙虛,充滿文化活力的城市。這活力,離不開赫爾辛基大學。是它,讓赫爾辛基,甚至芬蘭,有了今天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這個有著近400年曆史的大學不僅是芬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北歐最大的高等學府。充裕的藏書、完備的專業、一流的設備、傑出的成就以及悠久的曆史,都讓它馳名歐洲。
簡約,質樸的設計和藝術環繞著這所大學,也環繞著赫爾辛基,偶爾配合獨到的創意,呈現給世人不同的美與醜。
中央車站
由芬蘭浪漫主義大師艾利葉·薩裏寧(Eliel Saarinen)設計的中央車站,作為本世紀初歐洲火車站建築中的珍品遠遠望去,我們還以為是古建築,實際上它建於1909年。這座赫爾辛基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裝飾藝術風格最早、最純粹的作品,也是北歐設計風格建築中的典範。它高低錯落,方圓相映,有著古典的厚重格調;而細微處又很簡練,卻不失活潑。既有磚石建築的特征,也有向現代派建築發展的趨勢,是20世紀建築藝術精品之一。這位大師曾說:“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
赫爾辛基的抱負是把最獨特的建築設計獻給了神靈。197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外表其貌不揚,但其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立在岩石中的教堂。為了不損及自然景觀,整個教堂主體隱藏在掏空的岩石壁中,如果不是特別留意,來到廣場上的人都不一定會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從空中俯瞰,它的造型如著陸的飛碟,設計極其新穎。教堂內的牆壁由岩石構成,古樸、自然。在岩壁的回音作用下,教堂音效奇佳。因為極好的音效,岩石教堂成為很多音樂會的理想舉辦地。靜靜坐在這裏,聽一首美妙的鋼琴曲,讓悅耳的旋律充徹心間。
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
自然、簡約、獨特的設計,不僅在火車站和岩石教堂,也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坐在赫爾辛基的城市名片-綠色電車裏,城市的著名景點一一在眼前掠過,芬蘭館,國家博物館,國家歌劇院,芬蘭總理府,參議院廣場,突然,一個純白的建築湧入了我們的視野,那就是赫爾辛基的地標性建築-鼎鼎大名的赫爾辛基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