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05)
2020 (51)
2022 (81)
2025 (4)
如果說柏林牆刻著曆史的印記,那勃蘭登堡門也見證了德國曆史的興衰。但凡有關德國國運的重大事件,一般都發生在這裏。普魯士的軍隊曾從門下凱旋而歸;希特勒驅趕成千上萬的人從門下出發“征服世界”;柏林牆倒塌時,這裏又成了欣喜若狂的柏林人的聚集之地。所以勃蘭登堡門不僅是柏林的標誌,也是德國的國家標誌。
勃蘭登堡門
它建於1788年至1791年,在兩德統一前,一直是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這座莊嚴肅穆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藍本,在門頂上複製了四馬戰車上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雕像。女神手持帶有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雄鷹,雄鷹戴著普魯士的皇冠,象征著戰爭的勝利。1806年拿破侖曾攻占柏林,把勝利女神擄走。但隨著他在俄羅斯的敗北,勝利女神又重回柏林。二戰時勝利女神被炮擊摧毀,今天的女神是複製品。
維多利亞雕像
如果巴黎的凱旋門因為車水馬龍的噪音讓人不願過多駐足,那勃蘭登堡門周圍的靜謐,花團錦簇卻讓我們久久不願離去。勃蘭登堡門的西側是大片大片的草坪,雖然與公路相連,卻沒有川流不息的車輛,也許是因為我們到的時候已是黃昏吧。勃蘭登堡門的北麵是蜿蜒流過的施普雷河,東麵則是著名的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下大街全長約1.5公裏,始建於1573年,是當時貴族出城狩獵的騎道。1647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下令在道路兩側種植菩提樹,因而得名。這條寬闊的林蔭大道是柏林的中軸線,也是柏林首屈一指的景觀長廊。雖然沒有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有名,但我們覺得比香榭麗舍大街更迷人。街道的兩邊沒有各式小商亭,也沒有人聲鼎沸。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著名的古典建築,包括建於1743年的洛可可風格的德意誌國家歌劇院,建於1774年至1780年的國家圖書館,建於1695年至1706年巴洛克式的前軍火庫,建於1747年至1773年的聖黑德維希主教座堂,以及擁有27名諾貝爾獎得主的柏林洪堡大學。在洪堡大學門口,矗立著一尊雕像,他就是電磁波的發現者-赫茲。頻率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除了赫茲以外,愛因斯坦,馬克思,周恩來都在洪堡大學就讀過或者執教過。在菩提樹下大街的兩旁,靠近勃蘭登堡門是使館區,美國大使館就在這兒附近。
柏林洪堡大學
2,000,000 / 82,000,000 = 2.4%
隻占百分之2.4的人口,有何不可逆轉?
當年奧斯曼帝國兵臨維也納城下,被波蘭軍隊打敗,歐洲免予伊斯蘭化。現在默克爾在歐洲後方敞開邊境,過去兩年一下接收二百萬穆斯林難民(德國人口隻有八千兩百萬),使歐洲從此走向不可逆轉的綠化。昨夜組閣談判失敗。默克爾應該直接下台,然而她大言不慚地稱:她是一個有責任的人,也準備承擔責任,所以她將繼續以候選人的身份參加新的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