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奇石

職業: 外科醫生 業餘愛好: 旅遊, 文學, 京劇, 工作之餘喜歡寫些懷舊散文, 隨筆
個人資料
劍門奇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家的小小菜園

(2025-09-05 05:54:32) 下一個

               我家的小小菜園

       在國內時,家裏的院子頗大,除了種些花木外,大部分地就任它長著野草。隔壁一位農村出來的老太太,看著我們這院子任其荒蕪,甚是可惜,每次看見我總是說,現在市麵上賣的蔬菜菜農往往剛打過藥水第二天就拿到市場上賣,你這麽有知識的人怎麽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又說如果我不會種蔬菜她來幫我種,承她好意,我總是說聲謝謝,然而總不見行動。有一天她拿了鋤頭與一個裝有東西的塑料袋一早就等在我院子外,我剛打開大門,她就進來,找了一塊長滿荒草的地方開始翻起地來,把翻出來的荒草深埋,再把翻出的土用鋤頭打細扒平,然後把塑料袋打開,從裏麵拿出一把小小的不知什麽蔬菜的菜籽與細土拌和,然後撒在那塊平整的地裏,再在上麵複蓋上一層細泥,最後再提起一把水壺在剛種好的那塊地上澆水。臨走前,她叫我每隔個兩三天就用水壺澆水,每次澆水都得澆透了。大約十多天後,種下去的蔬菜居然長出了小葉子,很讓我高興,於是經常去看,見地裏幹了就澆水。又過了十來天,老太太用鐵桶拎來一桶黃褐色的混濁液體,她說是自己用菜餅搗碎了滃在水裏,經發酵後就成了肥料。在她指導下,這第一次種的菠菜竟然長得非常好,要吃的時候就隨便摘一些,其口感確實比市場上買的好。第一次種菜成功,使我對種菜來了興趣,此後就在老太太的指導下小菜園種的蔬菜一茬又一茬。

       來美國後,住的小區都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草坪是不允許把草去掉種蔬菜的,雖然草坪是自家的。前幾年換了新居,草坪很大,後麵是個大樹林。原來的房東在樹林旁的草坪上用石頭圍起了一小塊,種上了一些草本花兒,因為沒有管理好,這些花草一年不如一年,於是我幹脆把這些花草的根掘了出來,把軋草機軋下來的草深埋在下麵,把上麵的土扒平了,又去買了些泥土鋪了一層,再灑了些營養泥在裏麵。前年五月初買了三株櫻桃蕃茄,大概是第一年種吧,這三棵蕃茄長得又高又大,六月間就開出黃色的小花,花謝了每朵花結了個碧綠的小蕃茄,很是好看。到七月下旬,綠色的蕃茄逐漸變紅了,並且不是一起紅,而是參差不齊。這些小蕃茄因為是熟透了才采摘下來的,不似超市裏賣的都是帶生采下再慢慢爇熟的,所以很甜,水分也多,到八月初大批蕃茄成熟了就送給鄰居門,鄰居說確是比超市買的口感好,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種菜得豐收。



在美國種蔬菜就是有些種子買不到,種子又不能帶入境。去年我們去一家華人同事家作客,他們家的院子很大很大,而且是封閉式的圍牆,他家母親在文革期間下放到農村,學會了種菜。來美國後,看到這麽大個院子空著光種些花花草草太可惜了,於是把一些犄角旮旯開辟成了菜園子。一年中除了冬季因這兒的氣溫低至零下十多度,其他春夏秋三季就不斷種上了蔬菜,他們家吃的蔬菜基本不用買。有的蔬菜一時半會吃不完,老太太會醃製或是曬幹,慢慢吃。老太太聽說我們對種蔬菜頗有興趣,就把他們家所種蔬菜結的籽各種給了我們一點,並且告訴我們什麽時候種,什麽時候施肥。不過我們的“菜園子”太小,不能隨意擴大,而且這兒時常有野免、野鹿、鬆鼠、野鴨、還有水獺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種下的蔬菜剛長出苗來就給這些不速之客老實不客氣吃掉了。我們的“蔬菜園子”本來就不大,於是就把一些會被動物吃掉的蔬菜幹脆種在大花盆裏,把花盆擱在室外燒烤爐的圍牆上,這樣沒有動物來吃,而且長得還特別好,一棵盆裁的辣椒共長了三十來個。今年春天,我們買的土豆來不及吃掉,出了芽,中學裏上植物課時知道土豆是用塊莖繁植的,於是把出芽的土豆切成了碎塊,每塊上麵都留了芽,將它們埋在土裏。大概因為土豆有根瘤菌,雖然沒施肥料,種下去後長得是枝繁葉茂,不久開出了紫色的小花,前幾天一看居然有些土豆冒出來,把土扒開一看,下麵一串串長了許多,吃著自己種的土豆,原來不太喜歡吃土豆的我也喜歡吃了。今年我們又在外麵陽台扶梯下的一條很狹窄的土溝內種上了扁豆,不久長出的藤蔓就順著扶梯欄杆爬上去,它開出的小小的白花也挺漂亮,花謝後,每朵花的蒂兒上就長出一條綠色的扁豆,到八月初就可開始采摘,一直到現在還在不仃地開花結實。



     

在國內每當開春,農家樂就會推出一種菜肴香椿頭炒蛋,這菜有一種獨特的香味,一盆要賣30~40元。開始我並不知道這香椿芽是什麽,後來一位開飯店的朋友告訴我原來就是小時候常吃的鹹香椿頭的嫩芽,他還把我帶到他家去摘嫩芽。來美國後,就是在送我們蔬菜種子的那家,她們家園子裏有好幾棵香椿樹,聽我介紹了香椿芽炒蛋,老太太說她也知道,不過一直沒有試過,於是當下就采了些嫩芽與雞蛋一起炒了,覺得不錯。就掘了幾棵小的香椿樹,給我們帶回種,前年種下去的時候才三四十公分高,今年已經長到一米多高了,而且種的時候才三棵,現在在旁邊又躥出了好幾棵,原來這樹的生長竟這麽快,生命力如此強。等明年樹再長大點,除了用嫩芽炒蛋吃,還可以剪下嫩枝在開水裏焯一下,然後用鹽醃起來,喝稀飯時是很好的佐料。

 

   

經過這幾年來的種菜實踐,除了能吃到一些新鮮蔬菜,這經過自己勞動種出來的菜似乎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可惜我們這個巴掌大的“菜園”麵積實在太小了,所以種蔬菜時還得煞費苦心,有的必須種在地上的,有的長著籐蔓攀緣的,如黃瓜,南瓜可以搭個架子,這樣等於立體種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自從種了蔬菜後,覺得有事幹了,時間就在不知不覺間過去了。每天去看看這些莊稼,觀察它們從綠色的小苗慢慢長大,開花,結果的過程,有些蔬菜開的花也很漂亮,頗有欣賞價值。種菜須平整土地,種下去後也要管理,澆水施肥等,也是個體力活,我就把這當做鍛煉身體。當然通過自己從事這種生產勞動,也更能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菜,棵棵皆辛苦(鬥膽把古人詩略作改動)”。小時候讀這首詩時覺得這首詩的作者李紳一定是個非常體恤農夫的讀書人,如果是個當官的也一定是個好官。可令人大跌眼鏡的這李紳竟然是個大貪官,在發跡之前,確也吃過不少苦,所以能寫出《憫農》這樣的詩來;但當他做官後,變得驕奢淫逸,他喜吃雞舌,一碗雞舌須殺一百隻雞,其奢侈可見一斑。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詩》中記載著這麽一個故事,說的是劉禹錫在免去和州刺史後被任為主客郎中集賢學士,回到長安任職,此時李紳正好免去淮南節度使也在京城,慕劉之名,邀請他到府上作客,並設盛宴招待,又命歌姬唱歌佐酒。劉禹錫有感於李之豪奢,遂寫下“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由此後世就留下“司空見慣”這一成語。由李紳之言行不一,想到如今之貪官,剛在台上激昂慷慨作廉政報告,報告還未作完,紀委的人就來把他抓走了,正是絕妙的諷刺。

       種菜令人自得其樂,如今在勞作之餘,坐在“菜園”旁,一邊看著這些蓬勃生長的綠色植物,一邊聽著馬連良的《借東風》,啜著綠茶,不時還有鳥兒野兔鬆鼠來作伴,想想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不過如此吧!朋友們看了我發在視頻上的種菜成果,紛紛恭維我成了個貨真價實的“菜農”了,此時不禁想起隋末那位三起三落的漢東王劉黑闥,這位種菜出身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最後兵敗被太子李建成所俘,臨刑前他埋怨當初fu鼓動他起來造反的人說:“我幸在家鋤菜,為高雅賢輩所誤至此。”此時他再想回去種菜而不能矣,哈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劍門奇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凡_聖路易' 的評論 謝謝:
林凡_聖路易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