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奇石

職業: 外科醫生 業餘愛好: 旅遊, 文學, 京劇, 工作之餘喜歡寫些懷舊散文, 隨筆
個人資料
正文

英倫歸來 ——(7)在莎士比亞家作客

(2024-06-21 15:09:13) 下一個

           位於沃裏克郡鄉間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鎮就是英國偉大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的故鄉,這是一個恬靜古樸的古鎮,一切都保持著數百年前的原貌,充滿英格蘭鄉土田野的迷人魅力。在埃文河畔的斑克羅特花園裏有莎士比亞的紀念碑,在那高高的綴有桂冠的基座上就坐著莎士比亞。在雕像的四周,各有一個莎士比亞劇中主角的雕像:哈姆雷特(王子複仇記),麥克白(麥克白夫人),法斯塔夫爵士(亨利四世),哈爾王子(亨利五世)。小鎮因了莎士比亞而聞名於世,小鎮上有不少年代久遠的建築留存至今。在亨利街的街口,立著一尊小醜的雕象,這小醜外表醜陋,裝束怪異,這是莎士比亞《皆大歡喜》中的一個傻瓜。在小石板鋪就的街道上走沒多遠,就來到了一座帶閣樓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這是典型的都鐸式建築風格,外觀古樸典雅,土灰色的外牆看起來有些班駁陸離,還有突出牆外的窗戶和門廊,暗紅色的坡麵屋頂,房屋雖然有些陳舊,但保存完好,這就是莎士比亞的故居,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這裏並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故居的入口是莎士比亞中心,中心其實是個小小的博物館,進入中心,首先映入眼廉的是一本打開的很大很大的書,這是1623年首次出版的《莎士比亞全集》,被稱為第一對開本,裏麵收集了他一生37部作品中的36部。其中的一麵牆上,掛著37枚圓形的牌子,上麵刻著莎士比亞37個劇本的名稱。擺放在其中的玻璃櫥內陳列著莎士比亞當初的不少珍貴資料、手稿及各個年代出版的作品;當年使用的錢幣,甚至還有友人向他借錢出具的借條。走進故居,底樓是客廳,地麵上的石板在悠悠的歲月中被磨得鋥光透亮。客廳內有一張床,這是供客人用的,這床看起來有點兒小,因為16世紀的人比現在的人要矮小些;但主要的是當時大家信奉一種說法,若是躺平了睡,鬼魂就會附體,所以采用半臥位的睡姿。穿過客廳,就是廚房和餐廳,裏麵有一些鍋瓢碗盞及廚房用具仍照當年的模樣放置著。一樓的轉角處是手工作坊,擺著許多皮革製品,他的父親曾是一個皮革製品的商人。

       踏上樓梯,樓梯的木板發出“嗒嗒”的聲響,就象是曆史的回響。二樓的樓板由於年代久遠,巳經有些塌陷,莎士比亞就出生在主臥室的一張老木床上,床上依舊掛著綠褐色相間的帳子,床下麵有一個像抽屜似的可以拉出來的小床,房內的橡木地板據說還是400年前的舊物。主臥室隔壁是莎士比亞與他兩個弟弟的臥室,裏麵有一張小床,就是他與弟弟睡的,孩子們在5歲後才從父母的房間內搬出來。緊靠這間房的是一間書房,據說是由莎士比亞後來加蓋的,裏麵有桌子椅子,桌上還擺放著紙筆、墨水。書架上是發黃的書報,在靠牆的一張桌子上,擺著中國元代戲曲家湯顯祖與西班牙文學家塞凡提斯的像,他倆是與莎士比亞同時代齊名的偉大作家。英國文豪狄更斯於1838來故居瞻仰他的前輩,很多著名的作家如馬克吐溫、托馬斯哈代等也都來過這裏。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紛至遝來,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都想來探究一番,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竟孕育出莎士比亞這樣一位曠世奇才。

      

在這幢小木樓的背後是一個小小的花園,一叢叢盛開著的矢菊花,海棠花,鬱金香,香氣漂逸在園中。園中有一棵矮矮的樹幹上長滿了瘤子的樹,看樣子巳經上了年紀,在它的旁邊豎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我巳經年老了,請勿攀折我的樹枝”,甚是風趣。在花園的一側,佇立著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青銅雕像,離此不遠處是兩尊雕像,分別是拿著羽毛筆的莎士比亞和手舉毛筆的中國元代戲劇家湯顯祖,兩人是同時代的有名戲劇家,雖然素未謀麵,而且相隔千山萬水。有句話說是科學無國界,那我也借用一下:文學也無國界,巧的是兩人都在1616年去世。

 

上麵曾說過,莎士比亞的父親是皮革

商人,一度還當上了市長,所以莎士比亞童年時家境頗為優渥。他的父親最大功勞是卓有遠見地把六歲的莎士比亞送到了當地的文法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為他日後的戲劇創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這學校就在離故居約100米開外,也是一幢兩層樓房,保存得相當完好,目前仍有學生在裏麵學習拉丁語。我們在參觀學校時還專門給配備了一個講解員,是一位香港女士,雖然普通話不是說得太標凖,但講解得非常詳細,而且很熱情。學校的教室裏有張當年莎士比亞上課的桌子,上麵刻滿了學生的名字。校中一位穿著黑色長袍的老師給我們介紹說,當年學校裏是不收女生的,說是女人有了知識就不會那麽聽話了。學校不收學費,由當地政府和國王支付一切費用。學生年齡大小不一,都在一個教室內上課,大的學生如果能教年齡小的學生就說明他巳合格了。學校裏教授拉丁語、希臘語與英語,還教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學得好的學生將來可以當官。那位老師建議我穿上那件黑色的長袍坐在教師座上,並且一手拿荊條,一手拿蘋果,若學生犯錯就用荊條打,但懲罰隻能在星期五執行,若在周五前巳改正就可以免責,好的學生則以蘋果作為獎勵。課桌上放著墨水與鵝毛筆,那位香港女士叫我們坐在課桌上用鵝毛筆寫寫字,於是我就裝模作樣的醮了墨水塗鴉一氣,香港女士很認真地把我寫的那張紙仔細卷好給我留作紀念。

-

 莎士比亞14歲時因家道中落不得不離

開故鄉外出謀生,18歲時他與比他大8歲的安妮海瑟薇結婚。幾年以後,他來倫敦尋找機會,由此開始了他作為演員、劇作家、詩人的闖蕩生涯。莎士比亞於1588年前後開始寫作劇本,當時英國劇壇為牛津劍橋的“大學才子”們把持,據說有個成名的劇作家曾以輕蔑的口氣寫文章嘲笑莎士比亞這樣一個“粗俗的平民”、“暴發戶式的烏鴉”竟敢與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下,真是不自量力,然而莎士比亞卻很快融入了倫敦上流社會。1592年莎士比亞完成了第一部劇本《亨利六世》,該劇一經上演就獲好評,讓他一舉成名。他一生共創作了37部戲劇作品及大量詩歌,憑著那超凡脫俗的天賦和對藝術的追求,用他的生花妙筆寫出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把多樣的人性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創造出了眾多的角色,這些人物個個都詡詡如生。也許在他之前還沒有那個作家創造出如他那樣多的人物,莎士比亞自己也曾說過,他創造出的人僅次於上帝。

 

  1612年,功成名就的莎士比亞榮歸故

裏,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在故鄉逝世,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他的忌日與生日是同一天,竟然這麽巧合。他被安放在聖三一教堂,這裏也是他受洗禮的地方。墓碑上刻著據說是莎士比亞自撰的銘文:“好朋友,看在耶酥的分上,不要挖掘這裏的墓,容此碑在者,老天保佑;移我骸骨者要受詛咒。”1995年11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28次大會通過決議,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莎士比亞在他2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共

創作了37部戲劇,其中隻有16部在他生前以4開本盜印出版,因當時作者將劇本賣給劇團後就被劇團據為己有,不容許再行發表。1623年,在莎士比亞去世後7年,才有曾與他在“宮內大臣劇團”共事過的演員海明和康德爾收集了莎士比亞的遺作36部,出版了第一部《莎士比亞戲劇集》,亦即後人所稱的第一開本,我們在莎士比亞中心見到的那本打開的大書就是此。

       在斯特拉德福小鎮,與莎士比亞有關的遣蹤比比皆是,這裏有他妻子安妮-海瑟薇的故居,他母親瑪麗-阿登的農場,他女兒和孫女的家,還有每天上演莎士比亞戲劇的劇場。這裏是世上所有文學愛好者向往的文學聖地,這個小鎮誕生了莎士比亞這樣一個偉大的天才,他把全世界當作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演繹著絢彩繽紛的芸芸眾生悲喜劇。你、我、他都曾是他信手拈來的劇中角色。'

       我來到這個小鎮頂禮膜拜,心中充滿了對莎士比亞崇敬之心情。在結束這個我心目中的文學聖地之旅的時刻,耳畔似乎又響起了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劇中的一段台詞:“全世界是一個舞台,世人無分男女,隻不過都是演員,上場下場各有其時,每個人都在扮演許多角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劍門奇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木' 的評論 : 是的,謝謝
劍門奇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謝謝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劍門奇石的文章充滿了對莎士比亞的敬意和對古鎮的描繪,幽默又富有人情味。看完文章後,我好像也沉浸在莎士比亞的悲喜劇中,想起了他那句名言:“全世界是一個舞台”。
桃木 回複 悄悄話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
Write loyal cantons of contemnèd love,
And sing them loud even in the dead of night;
Hallow your name to the reverberate hills,
And make the babbling gossip of the air
Cry out ’Olivia!’ O, you should not rest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air and earth
But you should pity me.

-- Twelfth Night.

The beauty of his works is immorta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