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魚我所欲也〕汪曾祺/傅國

(2021-11-09 08:24:30) 下一個

 

《魚我所欲也》  文:汪曾祺  誦:傅國

石斑

我第一次吃石斑魚是1947年,在越南海防一家華僑開的飯館裏。那吃法很別致。一條很大的石斑,紅燒,同時上一大盤生的薄荷葉。我仿照鄰座人的辦法,吃一口石斑魚,嚼幾片薄荷葉。這薄荷可把口中殘餘的魚味去掉,再吃第二口,則魚味常新。這種吃法,國內似沒有。越南人愛吃薄荷,華僑飯館這樣的搭配,蓋受越南人之影響。

石斑魚有紅斑,青斑——即灰鼠斑。灰鼠斑尤為名貴,清蒸最好。

鱖魚

可以和石斑相媲美的淡水魚,其謂鱖魚乎?張誌和《漁父》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經品題,身價十倍。我的家鄉是水鄉,產魚,而以“鯿、白、鯚”為三大名魚:“鯚”是鯚花魚,即鱖魚。徐文長以為“鯚”字應作“罽”。“罽”是古代的花毯。鯚花魚身上有黃黑的斑點,似“罽”。但“罽”字今人多不識,如果飯館的菜單上出現這個字,顧客將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鱖魚肉細,是蒜瓣肉,刺少,清蒸、汆湯、紅燒、糖醋皆宜。蘇南飯館做“鬆鼠鱖魚”,甚佳。

1938年,我在淮安吃過幹炸鯚花魚。活鱖魚,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鍋中炸熟,外皮酥脆,魚肉白嫩,蘸花椒鹽吃,極妙。和我一同吃的有小叔父汪蘭生、表弟董受申。汪蘭生、董受申都去世多年了。

鰣魚·刀魚·鮰魚

這都是江魚。

鰣魚現在賣到兩百多塊錢一斤,成了走後門送禮的東西,“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

刀魚極鮮,肉極細,但多刺。金聖歎嚐以為刀魚刺多是人生恨事之一。不會吃刀魚的人是很容易卡到嗓子的。鎮江人以刀魚煮至稀爛,用紗布濾去細刺,以做湯,下麵,即謂“刀魚麵”,很美。

我在江陰讀南菁中學時,常常吃到鮰魚,學校食堂裏常做這東西。在江陰是很便宜的。鮰魚本名鮠魚,但今人隻叫它鮰魚。鮰魚大概也能紅燒。但我在中學時吃的鮰魚都是白燒。後來在漢口的璿宮飯店吃的,也是白燒。鮰魚肉厚,切塊放在碗裏,沒有吃過的人會以為這是雞塊。鮰魚幾乎無刺,大塊入口,吃起來很過癮,宜於饞而懶的人。或說鮰魚是吃死人的。江裏哪有那麽多的死人?! 鮰魚吃魚,是確實的。凡吃魚的魚都好吃。鱖魚也是吃魚的。養魚的池塘裏是不能有鱖魚的,見鱖魚,即捕去。

黃河鯉魚

我不愛吃鯉魚,因為肉粗,且有土腥氣,但黃河鯉魚除外。在河南開封吃過黃河鯉魚,後來在山東水泊梁山下吃過黃河鯉魚,名不虛傳。辨黃河鯉與非黃河鯉,隻須看鯉魚剖開後內膜是白的還是黑的。白色者是真黃河鯉,黑色者是假貨。梁山一帶人對鯉魚很重視,酒席上必須有鯉魚,“無魚不成席”。婚宴尤不可少。梁山一帶人對即將結婚的青年男女,不說是“等著吃你的喜酒”,而說“等著吃你的魚!”。鯉魚要吃三斤左右的,價也最貴。《水滸傳·吳學究說三阮撞籌》中吳用說他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教學,今要來對付十數尾金色鯉魚,要重十四五斤的。鯉魚大到十四五斤,不好吃了,寫《水滸》的施耐庵、羅貫中對吃鯉魚外行。

虎頭鯊和昂嗤魚

虎頭鯊和昂嗤魚原來都是賤魚,在我的家鄉是上不得席的,現在都變得名貴了。

蘇州人特重塘鱧魚,談起來眉飛色舞。我到蘇州一看:嗐,原來就是我們那裏的虎頭鯊。虎頭鯊頭大而硬,鱗色微紫,有小黑斑,樣子很凶惡,而肉極嫩。我們家鄉一般用來汆湯,湯裏加醋。昂嗤魚闊嘴有須,背黃腹白,無背鰭,背上有一根硬骨,捏住硬骨,它會“昂嗤昂嗤”地叫。過去也是汆湯,不放醋,湯白如牛乳。近年家鄉興起炒昂嗤魚片,謂之“炒金銀片”,亦佳。

鱔魚

淮安人能做全鱔席,一桌子菜,全是鱔魚。除了烤鱔背、熗虎尾等名堂,主要的做法一是炒,二是燒。鱔魚燙熟切絲再炒,叫作“軟兜”;生炒叫炒脆鱔。紅燒鱔段叫“火燒馬鞍橋”,更粗的鱔段叫“燜張飛”。製鱔魚都要下大量薑蒜,上桌後灑胡椒,不厭其多。

1992年9月14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51t 回複 悄悄話 鱖魚在我們那裏叫鯚花魚,逢年過節要做燒全魚就得選用鯚花魚,肉嫩刺少,常做的是鬆鼠鱖魚,糖醋味,夾一塊,鮮美可口,特別是魚皮,下飯極佳。

“又食武昌魚”的詩句,使得武昌魚的身價大增,道地的武昌魚應是鄂州的鯿魚,頭小而尖,極易辨認,多為清蒸,滑嫩鮮美,市區裏有一家專做武昌魚的餐館,也時不時的去坐坐。那次去了,點了幾盤武昌魚,服務員上菜後推薦了紅燒魚頭,論斤賣,一斤一元,建議我們可點五斤的嚐嚐。魚頭,平時在家做魚菜,魚頭都是和魚的主刺一起留下的,還有專燒魚頭的?服務員說燒的魚頭是剖半的,五斤,那就是十斤的魚頭了,光頭就有十斤,魚得有多大!好奇,也饞,就點了。上來一個大缽,色、香,自不必說了,味呢?夾起一塊魚肉,哇,鮮美!魚頭裏的肉都是活肉,特別的嫩滑,我們幾個都圍著大缽子,那些盤裏的武昌魚,沒人問津了。

還有一種魚,長在池塘裏,個不大,頭有長須,具土腥氣,廣東人叫塘虱,下到火鍋裏獨具風味,要用重慶火鍋底料打底,沸騰後放入湯中,一分鍾即熟,鮮香的火鍋湯汁吞沒了土腥氣,使溫情的火鍋也翻起接地氣的土野風味。此種魚不大眾,十年前還買得到,現今很難買到了。

黑魚,都說補血益氣,好多年前在早市上買了,此魚凶狠,抓起放到砧板上要殺時,一個翻身跳到了地上,趕忙俯身去抓,卻哪裏抓它得住,極滑溜;隔壁大嫂看見來幫忙,她動作麻利,抓到了魚,按在砧板上,一刀拍暈,隨即開膛,她熱心腸,邊操作邊教我殺魚技巧,可惜自打我左捉右捉也無果後,便下決心再不買黑魚了,難伺候,故那些技巧也沒聽進去。

鯽魚,我們常叫喜頭魚,多用來打湯,放入黃花木耳,是極好的調料,金針菇也行。但此魚刺多,吞咽時要小心,讓魚肉在齒間多呆一會兒;好幾次都被魚刺卡住了,眼淚直流,但卡喉的都是小刺,趕快吞一大口米飯,能把卡住的小刺“裹”下去,擦擦眼淚,咳,下去了。再來吃,卡刺不要緊,隻要魚味鮮,吃了這一條,還有一條在下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