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熱幹麵精神〕李建綱/Bobo

(2020-04-30 06:07:02) 下一個

 

《熱幹麵精神》 文:李建綱 誦:Bobo

武漢人幸福的一天是從過早開始的。何謂過早?外鄉人不懂,鄉內人也未必說得清楚,這是有典故的。典故之一是說:一位百歲老人,纏綿病榻已久,這一日清晨終於合眼歸去。家人正圍繞舉哀間,老人又緩緩且用力睜開了迷蒙的老眼,四處尋覓,原來是小孫子正在端碗熱幹麵吃,香氣撲鼻,眾人明白,忙叫小孫子近前,夾一根麵條,送入爺爺口中,老人雙頰蠕動,將那麵條緩緩咀嚼咽下,喉間哏兒的一聲,這才滿意安詳縹緲而去。眾人說,老人吃了一輩子熱幹麵,現在正是過早的時候,當然要吃了熱幹麵再走。

明白了吧,過早就是吃早點也就是早餐。吃完早點,早上的時間才算過完,一天正式開始,上班上工上學該幹麽事幹麽事去吧你家。由此看出武漢人善待自己,重視早餐,比之富有的上海人隻糊弄點泡飯,尊貴的北京人隻應付點煎餅果子,可隆重多了。因此專供應早點的小店小攤在武漢就比別的城市多,多得難以計數。每早4點來鍾便開門出攤,沿街擺開十裏連營,搞得火旺湯滾,熱氣蒸騰,鍋碗交響,吆喝連聲,紅黃藍白黑,煎炒蒸炸煮,數十種花樣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坐著的站著的走著的,都在快吃大嚼,然後滿麵紅光如初升的朝陽神采奕奕上班去。

早點講究且花樣眾多,而其中最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是一種麵,其麵條堅韌而並非不拔,各種佐料齊全,再澆濃濃芝麻醬,隻聽得呼魯呼魯吸溜吸溜人人埋頭吃得香,吃完了抬起頭來,個個嘴上帶幌子,得仔細收拾做好善後工作。這種麵條就是著名的熱幹麵,大武漢早點之王。按地理方位,武漢屬江南,是以吃米飯為主的,武漢人也隻把吃米才稱為“喰飯”,吃其他的東西,都不叫做吃飯。常常聽武漢人挺著肚子,打著飽嗝,對人說“今天個把冒喰飯”。然而到了每天的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街上早點鋪吃一碗熱幹麵,仿佛不吃熱幹麵,這個早晨就過不去了。因此家家早點小鋪裏,可以沒有麵窩油條糍粑雞冠餃歡喜坨豆皮水餃糊米酒糊湯粉等等這些各有所愛的東西,但必有人見人愛的熱幹麵。

偌大一座城市裏,八百萬男女老少,胃口如此一致,共同愛好吃這一碗麵,不能不令人驚奇,驚奇得你難以想象,如果沒有了熱幹麵,這個城市還叫武漢麽?父老鄉親們這一天將如何過喲?

我在吃熱幹麵的時候,心裏總要向熱幹麵的創始人致敬意。他老人家可真了不起!他能把這一碗普普通通的麵弄得人人喜歡。一碗麵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武漢人。他真應該得諾貝爾獎金,無論歸在物理學醫學或文學裏都行。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漢口的長堤街、滿春路一帶是漢口的天橋,五方雜處三教九流,搭棚子唱戲的,撂地攤賣藝的,販夫走卒引車賣漿幹粗活拉板車扛碼頭的漢子來來往往。有個腿腳不利落的漢子在他們中間挑副擔子,一頭是湯鍋,一頭是切好的麵條,沿街叫賣。其實這就叫擔擔麵。不知怎的叫四川人把招牌扛去了。這老瘸人不體麵而買賣實在,碗大麵條多,而又價錢便宜,那些荷包小肚皮大的粗莽漢子愛吃他的麵。吃的人一多,又往往等不及他把那一把麵慢慢下鍋煮熟。他們要趕緊吃完了去幹活,以便賺下一碗麵錢。賣麵人急吃麵人之所急,動腦筋思索辦法,而小人物一思索,上帝就幫忙。他事先煮好一大鍋麵,過涼水再團成一把把小把子放在梢箕裏,要吃時抓一把按在長把笊籬中伸入開水鍋中燙一下即成,這一小小改革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當然那銅板流入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卻又出現了新情況,麵煮多了一下賣不完,放久了便發生粘連且失去麵條的勁道。他再求上帝幫忙。他試著把煮熟的麵條過水再用麻油拌了,然後散開攤涼,不但久放不粘不爛,麵也更鮮亮好看,香氣撲鼻。然後在佐料上再下功夫,不是簡單的加點醬醋,而是油鹽醬醋胡椒粉蔥花辣蘿卜丁十分齊全,大頭是一缽子油旺旺香濃濃的泥土色芝麻醬。將麵用長把笊籬在滾開鍋中三擺兩燙,撈起甩一甩把水瀝幹,傾入碗中,遞給旁邊一女子,是他媳婦。

媳婦模樣周正,身穿藍印花粗布短襖,腰係花邊圍裙,腦後拖條油汪汪大辮子。老實說,有她在這裏一站,那買麵的人便擠不動了。女子麵帶笑容,雙袖高挽,露一截白生生手腕,左手接碗,右手翹蘭花指捏一柄小勺,舞蹈一般在土瓷罐上往來跳躍,一一加進佐料,把一碗麵點綴如花朵一般。這還沒完,再換用一隻長把小木勺把那大罐裏濃香芝麻醬舀上一勺,高懸碗上,讓芝麻醬一條小瀑布般轉著圈淌至麵上,立刻色香味型十全十美,惹得吃麵人喊一聲好,口水直噴,伸手遞錢接碗,順便摸一下女子的手,摸了也就摸了。這不就是北京芝麻醬麵嘛?其實不一樣,而且若這麽叫,不但太俗,且一個麻字犯了那瘸子主人臉麵上一點小小忌諱。眾人一吃呢,嘿!又香又爽又熱又幹,不帶湯水,麵條是十分的入味,有個嚼勁,有人便喊:好一碗熱幹麵!

就這一聲,一個新品種麵食就此推出,竟比每天吃慣了的清湯寡麵新鮮好吃許多,而又價錢便宜,立等可吃。從來還沒有過這樣稱心如意的美食。熱幹麵名聲大震。賣麵漢子和媳婦即時起了簍子發了,也不用挑擔串街走巷了,便在滿春路口開了一家麵店,因自家姓蔡,是兄弟二人合夥,店門前恰有兩棵苦楝樹,雙木成林,店名就叫了蔡林記。從此到蔡林記吃熱幹麵,一時竟成武漢人的時尚。

八十年過去,如今熱幹麵已經滿街都是。一個外鄉人到武漢來,又湊巧是在早上,他就陷入了熱幹麵的重圍,芝麻醬的硝煙,別想逃出去。待到他糊裏糊塗吃下一碗,他也就不想逃了,如此價廉物美經濟實惠的麵條,隻怕他那疙瘩就沒有。

熱幹麵適合任何地方的人吃。據說上世紀五十年代,蔡明偉的堂弟蔡明斯,曾奉派到那遙遠的新疆創辦湖北美食店,包括四季美湯包,小桃園煨湯,老通城豆皮等等,都在烏魯木齊達板城隆重推出,無奈新疆人胃口硬,吃慣了他們的烤羊肉烤大饢,就是不吃你這一套,最後湯呀包呀都怎麽端去又怎麽端了回來,就隻剩下了熱幹麵風靡新疆,新疆弟兄也喜歡那熱幹麵。

我從山西來,山西是麵食的根據地大本營。我的腸胃基本上是按黃土高坡的麵食的要求而設計製造的。當初到武漢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一顆顆囫圇米粒吞不下。想不到卻有熱幹麵伺候,立刻就對武漢大大地增加了好感,熱幹麵把我拉住了纏住了,樂不思晉。每到漢口中山大道逛逛,老遠便聞到芝麻醬香,像狗子一樣循味便進了蔡林記,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吃一碗價廉物美熱幹麵,另加一勺紅彤彤辣椒油,再喝上半碗蔡林記免費開水,渾身舒坦萬事如意地回來了。

熱幹麵是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食品。有那講究美食的人士,要吃出那浸在麵中的高雅文化情調來。坐在小店桌上翹起二郎腿,用一種優美姿態,耐心細致地攪拌芝麻醬,越拌那芝麻醬的香氣越濃鬱,麵的形狀顏色也越好看,同時便攪拌起心裏一些美妙思想感情漣漪來,喉中滋潤,胃口大開。吃時把麵條仔細裹到筷子上,慢慢入口,細細品味,或者再加點辣醬。吃完了,嘴唇略有沾染,稍稍整理即恢複原狀。人家有這閑工夫。

趕著上班的人就不同了,端了一碗麵邊攪拌邊急走,芝麻醬點子濺得一臉都是,忽然便低頭大吃兩口,不留神就撞了人,嘴裏含著麵,說對不起也說不清楚。武漢人脾氣暴,磕碰一下就個把媽吵起來,可是一看對方端著熱幹麵,滿嘴黑糊糊的,一臉芝麻醬麻子,不禁莞爾,看在熱幹麵麵子上,算了。

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售票員邊賣票,邊忙裏偷閑端碗緊吃兩口。一個小夥子端一碗麵,要掏錢買票掏不出來,麻煩售票員把碗端一下,售票員就一手一碗端著,待到小夥子掏出錢來,他又把兩碗都交給小夥子端著,好找錢。待到找好了錢去接自己的麵時,就搞不清哪一碗是自己的了。

熱幹麵的原材料都是極普通的,沒有什麽很講究的東西,但是在作法上卻是不能馬虎的。麵條必須是圓的,一換成普通麵條扁的那種,加多少芝麻醬都不是熱幹麵了。因為熱幹麵的麵條必須軟硬適度,吃起來感到爽口有筋道甚至麵條芯子有一點點硬度(不是加了吊白塊)。這不僅要靠煮麵條時火侯掌握好,而且與麵粉的質量揉麵的力度麵條的形狀都大有關係。扁的就不如圓的效果好。

芝麻醬是特製的再用麻油調開,濃濃的如巧克力醬,有那店攤為了省錢用水調芝麻醬,這水貨芝麻醬,就大大的敗壞了熱幹麵的口味和名聲。還有圖省事,一煮一大堆,一賣兩三天,更是褻瀆了熱幹麵。現在有的燙麵的開水鍋裏煮著骨頭,甚至用雞湯,也算是一種與時俱進生活提高的表現。但是,若在熱幹麵裏隨意加上許多不相幹東西,火腿香腸蝦米肉末熏魚臘肉之類,目的隻為了抬高價格,那就不但失去了熱幹麵的原有滋味,也失去了熱幹麵的樸實精神。

熱幹麵就是熱幹麵,它是平民大眾的食品,它以價廉物美經濟實惠適合口味贏得大眾的青睞。一直以來,熱幹麵都是裝在碗中的麵食群中最便宜的,我們記得當別的麵條都賣到五毛一塊的時候,它還一直是兩毛錢一碗,兩毛錢就能有滋有味地基本吃飽,那時候全國少有。現在漲到一塊,也還是最便宜的,因為我們工資福利也漲了不是。熱幹麵的好處,就是窮漢可以靠它果腹,富翁喜歡它那滋味。武漢人出門在外,晚上想老婆早上想熱幹麵。我們家有個年輕人多少年在珠海,天天廣東精細早茶伺候,一回來仍然是迫不及待奔熱幹麵而去。人不能背叛自己的故鄉,首先是因為不能背叛自己的胃口。

使熱幹麵最傷心的也許是,武漢人既離不開熱幹麵,不但早餐吃正餐也可以吃,可又從不把它正眼相看。絕沒人拿熱幹麵正而八經請客,就像說狗肉上不了正席。笑話人窮,就說你小子兜裏隻有吃碗熱幹麵的錢。可是話翻過來說,隻要兜裏有吃一碗熱幹麵的錢,你就能在大武漢生存,開拓你的事業。如果把熱幹麵比作花,它就是俏也不爭春的花,把它比作官,它就是清正廉潔體貼百姓給人民群眾送飽暖辦實事的官。

武漢人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武漢人有一股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武漢人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享富貴能守貧賤,武漢人隨遇而安到處能適應環境立定腳跟開創事業,武漢人有許多優秀過人之處,不能說都是吃熱幹麵吃的,但肯定有一定關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熱幹麵長大的武漢人,就是與眾不同,有一股熱幹麵精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51t 回複 悄悄話 生動有趣的文字,聽得人直咽口水,就想把手伸過千山萬水,推開蔡林記的門,“來一碗熱幹麵”,也解解饞::—)

文章推本求源,挖出了熱幹麵的來曆,自然所說已不可考,姑且聽之吧,隻要是聽得高興,又何必去細查細究呢。

小小的一碗麵條,竟還蘊藏了如此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那位悠閑的二郎腿先生,攪拌的不是麵條,是心裏美妙的思想感情漣漪啊。看來吃了這碗麵,換來一天的舒坦;不吃這碗麵,就得周身難受一天了,是死是活,就等明兒一早的那碗麵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土地爺是欺負人的。景德鎮瓷器非得用當地的土,才能燒出那玩藝兒,換一個地方,就算用同樣的工藝和配料,燒出來的就不是那玩藝兒了。麵條也是如此,去北京,或是去外國的某個城市,開家熱幹麵館,同一個師傅,同樣的流程,同樣的調料,就是出不來那味,這土地爺管著呢,奸著呢,換個地兒,那還叫個事嗎。

超市裏有時也有包裝的熱幹麵賣,但那貨兒,也就回念一下思鄉之情,吃起來,就當憶苦思甜吧。不過,也不像文中所言,“出門在外,晚上想老婆早上想熱幹麵。” 至於嗎,這麽多年都過了,非得抱著這碗麵才能睡覺?

吃麵條能吃出一種精神來,這是文章的著墨所在,簡單樸實俏也不爭春的麵條,清正廉潔能飽人暖身的麵條,已化作日常生活中那一縷縷的情思,升華成陪伴我們每一天的神韻,真個是,關關雎鳩,大江之洲。窈窕淑麵,君子好逑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