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四時,正趕上香港回歸,北京市有關部門組織了一次京港學生交流營,我曾有幸混跡其中。所謂交流,其實就是兩地學生一起遊山玩水,偶爾聯個歡,有特長的同學唱唱歌跳跳舞,外加眉來眼去談情說愛。在我看來,就是借回歸之名行吃喝玩兒樂之實。
那次活動都交流了啥,我早忘得一幹二淨,不過對夥食我倒是記憶猶新。拿《武林外傳》裏莫小貝的話說就是:天天紅燒肉,頓頓女兒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海陸空全有。在承德避暑山莊那夜,一行人在蒙古包裏瘋,門外就是篝火,幾隻烤全羊滋滋滴著油,整晚在火上待命。
長年累月在學校食堂逆來順受,忽然一步登天,過上如此非人的生活,把這胃給美的,大快朵頤,胡吃海塞,沒一會兒就讓大魚大肉給填滿了。架不住嘴饞,再接再厲,邊際效益迅速遞減,等到撂下筷子,整個人渾渾噩噩迷迷糊糊,對任何事都興味索然。
這麽饕餮了幾日,終於悲劇了:急性腸胃炎。自此吃飯就成了吃齋。滿桌雞鴨魚肉,我卻像太監對著美女,有心無力。別說吃,看著都胃疼,隻能喝點兒白粥,吃點兒青菜,以餓不死為準。
沒成想,幾天清粥小菜下來,不僅胃裏清淨了,頭腦也清淨空前。別的同學打著飽嗝兒困熏熏地閑扯,我呢,一目十行地讀羅素,腦子比平常還快。不禁尋思,古人說“肉食者鄙”,罵人糊塗時說“豬油蒙了心”,難不成確實如此?
信手一查,然也。
據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當攝入能量超過人體所需時,多餘脂肪在體內堆積,導致血液黏稠,紅細胞載氧能力下降,於是大腦缺氧,人也就變得反應遲鈍,昏昏欲睡。而英國科學家更是在8179名研究對象身上得出驚人結論:經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
對此我立刻想到一個反麵證據:古希臘人。在人類思想史上,古希臘人的貢獻無人能及,但他們的飲食就超簡單。據丹納在《藝術哲學》裏的描述,三顆橄欖,一個玉蔥(洋蔥),一個沙田魚頭,就能讓他們快活度日。我鬥膽猜測,正因食物如此清淡,他們那偉大的頭腦才保持了綿綿不絕的創造力。設若蘇格拉底也整日肥雞大鴨子地饕餮,我很懷疑他還能作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而名垂青史。
基於此,居家過日子,我更崇尚清粥小菜。——排除健康因素不談,我是真怕為“肉食者鄙”提供新的佐證。
— 哈哈,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