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前麵講到過“愛一個人,就不要試圖改變他”,又講到“配偶是命定的終身治療師”。愛一個人,到底要不要試圖改變他?
為什麽有時候一些人不願意聽自己配偶的意見,而是去聽朋友,比如哥們兒,姐們兒,藍顏知己或者紅顏知己的意見?一個原因是自己的那些朋友裏正好有人在某一方麵是行家;一個原因是相信自己的朋友沒有私利的考慮,信任對方是為了“幫助我成長”,而自己的配偶則有“conflict of interest”;還有一個原因是朋友的意見是我主動去找的,我已經準備好想聽了,而配偶的意見是自己主動找上來的,我還沒有想聽,我還想先自己再試試。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有些弱點來自我們童年跟自己父母的互動遺留下的包袱,這些弱點成了“我”的一部分。我們很難自己看到自己的這些弱點。隻有我們的配偶是我們最好的鏡子。在跟自己配偶的長期交往和互動中,這些弱點被我們的配偶所識別,所指出。這些弱點,由於它們跟我們童年的經曆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成了我們深層人格的一部分,很難撼動。一旦改變,會引起很大的不穩定。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改變這些弱點,放下這些童年的包袱,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圓融的人,才會更深刻的幸福。按照“存在/辯證婚姻療法”的觀點,配偶是我們命中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這一使命的人。
一個人要幫助自己的配偶成長,需要滿足了前麵講到的幾個前提條件。幫助自己的配偶發現他自己難以發現和難以麵對的弱點,真誠地給他提出改進的意見,讓他成為一個更圓融的人,這是一個人所能給予自己的配偶最完美的禮物。他在改變的過程中一開始可能會有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他會知道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他會積極地配合。在這種情況下,改變自己的配偶是婚姻雙方最美好的境界。
總結一下,“愛一個人,就不要試圖改變他”,到底對不對?河邊從實用的角度不得不說,這是正確的。那種幫助自己配偶成長的境界是一種理想狀態,很少有配偶能夠滿足那幾個前提條件。
懷著錯誤的動機(希望改變對方是對方更適合自己,而不是為了對方的成長),在錯誤的時間(也就是說對方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對錯誤的對象(沒有強大的自我),在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的情況下,在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時,試圖改變自己的配偶是非常冒險和不明智的。
河邊認為自己不適合去改變河東,河東也不應該試圖來改變河邊。哪個讀者覺得自己應該試著去改變自己的配偶,成功了的話算你運氣,失敗了的話河邊概不負責,每一個成年人自己做的選擇自己承擔後果。
一個在婚姻中固執不變的男人,最後是很容易被婚姻拋棄的。多數固執的男人,到了老年,都是很孤獨的。
看到好幾個女性讀者都不喜歡那個披著閃亮盔甲的勇士。我倒是好奇男性讀者們是怎麽想的。
怎麽對待別人,跟期待別人怎麽對待自己應該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