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拉貝日記》

(2025-09-01 09:27:17) 下一個

《拉貝日記》

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從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間記錄的日記,是其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記錄,是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

1996年12月12日,拉貝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在美國紐約向世人首次公布。1997年8月,美國克諾夫出版社以《The Good Man of Nanking: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為名將其出版。

拉貝其人

拉貝自1911年起受雇於西門子中國公司;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是德國西門子公司駐中國公司員工,他以外國人(德日當時有同盟關係,雙方有簽反共協定)的特殊身份,在中國南京建立南京戰時安全區保護了一些中國平民,不過當時拉貝的行為純屬個人行為,並不代表西門子公司。拉貝是南京安全區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他是德國納粹黨南京小組代理,這特殊身份使他的記述具有別人難以代替的作用。

在寫作日記之外,拉貝還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並對這些照片作了詳實說明。

英譯《The Good Man of Nanking: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ISBN 0375701974, Vintage Books出版

評價

因為拉貝當時活動的範圍主要在南京安全區內,《拉貝日記》不可能對南京大屠殺的全過程作出完整的係統的論斷和估計。但《拉貝日記》仍然被認為具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

《拉貝日記》是德國商人約翰·拉貝創作的日記,首次出版於1997年8月。
在關於20世紀的記憶當中,南京大屠殺是最難以忘卻的人道災難之一,有30多萬無辜的中國人民在南京大屠殺中遇害。這次慘絕人寰的屠殺以傷痛的姿態永久留存於中國的公共話語空間和中國人民的心中,成為永不能磨滅的國殤。《拉貝日記》是一個納粹黨人對日軍暴行所作的原始記錄,通過對曆史的還原讓世人見證了南京曆史上的一次巨大創傷。在日記中,拉貝“他者”視角的敘述在一定程度上拋棄了主觀感情色彩,增加了所述事實的客觀性與公正性,豐潤了曆史真實感和悲劇震撼力。《拉貝日記》讓人們得以在文本呈現中進一步觸摸和感受人類曆史上的巨大傷痛,從而珍惜和維護世界和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 [4]
 
作品名稱
拉貝日記
外文名
The Good Man of Nanking: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展開
作者
【德】約翰·拉貝
文學體裁
日記
圖集

外文名 The Good Man of Nanking: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作    者【德】約翰·拉貝

文學體裁 日記

首版時間 1997年8月

內容簡介

《拉貝日記》是德國人約翰·拉貝目睹侵華日軍空襲南京和南京大屠殺的真實記錄,時間跨度從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詳細記錄了日軍燒殺淫掠的暴行和國際友人艱難救助中國難民的事跡。拉貝當時活動的範圍主要在南京安全區內,因此《拉貝日記》不可能對南京大屠殺的全過程作出完整的係統的論斷和估計。但《拉貝日記》仍被認為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4-5]

作品目錄
1997年中文版目錄
序/胡繩
正文
附錄:約翰·拉貝其人/【德】埃爾溫·維克特
盟國肅清納粹法庭複議庭認定拉貝為非納粹分子的判決 [4]

成書過程

拉貝1882年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到中國,1911年加入德國西門子公司,先後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經商。日軍占領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國際友人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3.86平方公裏的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棲身避難之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裏,也有600多人受到保護。同時,拉貝還在日記中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國以後,向德國當局呈送書麵報告,繼續對日軍在南京的罪惡進行揭露。在受到德國警察蓋世太保的訊問和警告後,他仍暗地花了1年時間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資料,將這些曆史記錄留給後人。拉貝1950年1月5日去世,日記在1996年12月12日才由他的外孫女烏蘇拉·萊因哈特在紐約向世人公布,隨後相繼以中德日英四種語言正式出版。 [6]

作品鑒賞

創傷書寫
《拉貝日記》通過拉貝對自我創傷記憶的表述,將讀者納入創傷見證的環節,形成了創傷書寫的交流和溝通。拉貝將宏觀的大屠殺曆史置於個體小人物的記憶閥域內,在瓦解宏大敘事的同時,為故事敘述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作為一名受過良好教育、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一個納粹黨人,拉貝特殊的身份和背景使他的視野更加多元化,正是如此,使得這本日記具有多聲部的複調色彩。這種“當事人的立場”幫助人們更加靠近真實曆史,得以深入了解當時南京城內發生的慘況,構成了集體創傷書寫,而這種集體性創傷書寫的最終目的則是促使人們對該曆史事件進行反思。
 
民眾永遠是戰爭中受傷最廣、最深的群體,在《拉貝日記》中,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創傷主要通過南京城的民眾來呈現。拉貝通過敘述南京陷落後老百姓朝不保夕的生存狀態和時刻麵臨的生命威脅,控訴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惡與凶殘。在日軍侵占南京城期間,暴行每天都在上演,各種規模屠殺、對中國女性不分老幼的強奸、對人民財物的搶劫等,數不勝數。為了遮掩他們犯下的無人道罪行,在暴行後日軍往往燒毀犯罪現場,幾乎將整個南京城燒成了廢墟。拉貝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1937年12月19日日本軍隊在城中大規模縱火的惡行,而這樣的情形直到1938年2月拉貝被迫從南京離開的時候還在繼續。
 
作為日軍侵華戰爭的真實記錄,《拉貝日記》不僅描寫了日軍的暴行以及中國人民遭受的屈辱,還記述了士兵在戰爭中的堅毅不屈,表現出中國人英勇抗爭、絕不屈服的強烈意誌,這也是中華民族遭遇危難時自我拯救的象征,中國人英勇衛國,無畏無懼的壯舉更讓拉貝深受感動。在視死如歸的中國士兵、堅毅頑強的中國百姓的身上,人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曆經苦難後的曙光和前途。 [1]
他者視角與人道精神
 
《拉貝日記》的珍貴之處在於其寫作者的第三方身份與獨特的“他者”視角。拉貝是德國人,同時也是一個納粹黨人,而納粹黨在二戰期間正是日本侵略軍的盟友。因此,拉貝更為客觀的“他者”敘述就在一定程度上拋棄了主觀感情色彩,彰顯他日記中記錄事件的客觀、公正,增加了曆史的真實感和震撼力。
 
從日記中可以看到,由於身份的限製,拉貝對中國人和日軍暴行的態度存在一個轉變的過程。拉貝並不是最初就是一個“活菩薩”形象,剛開始他更多是以一個事不關己的“局外人”的眼光看待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的。他沒有選擇離開南京是為了維護西門子公司的運營,以及“不忍心在這樣的時刻對洋行的職工、傭人及其家屬棄之不顧”。所以當新到任的西門子中國區總經理弗裏斯問拉貝:“你做這麽多,就是為了中國人?”他的回答是“為了西門子”。但慢慢地,拉貝對中國人的感情發生了變化,由保護西門子公司的員工轉向為保護整個南京城的百姓而四處奔波,甚至拒絕了政府、公司以及家人和朋友要其離開的請求,勇敢地和受難的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實際上,拉貝並沒有義務一定要留下,但強烈的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促使拉貝不能拋下這些依賴著他的中國百姓,毅然把數十萬難民的安全責任擔在了自己的身上。正是這樣的選擇,使拉貝目睹了這場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血腥浩劫,也改寫了他的一生,“他的下半生將因此而增添許多麻煩和不幸,他也因此而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懷念,世界將因此而永遠銘記他對人類的貢獻,因為他和他的委員們不僅拯救了眾多的生命,也捍衛了人類的真理和正義。”跨越國界、超越種族的人道主義精神促使拉貝為拯救生命不斷穿越苦難並進行自我磨練,在這個過程中,拉貝自己的生命內涵與生命意識也獲得了豐富與升華。 [1]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1998年,《拉貝日記》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3]

2015年,《拉貝日記》入選“百種經典抗戰圖書”。 [7]

衍生作品

2009年,由《拉貝日記》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

拉貝日記 目擊中國軍民的死亡之旅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Witnessing the Killings of Chines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後製造了殘酷的大屠殺。拉貝親眼目睹了中國軍民的死亡之旅,並在百忙中將其所見所聞以日記和其他文件的形式詳實地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樁樁令人發指的暴行。

    On December 13, 1937, the Japanese troops occupied Nanjing City and committed horrifying atrocities of massacre. John Rabe witnessed the killings of the Chinese combatants and civilians, and faithfully recorded the Japanese cruelties that he saw and heard in his diaries and other documents.

    約翰.拉貝先生正在南京國際安全區的辦公室工作的照片。在這裏,拉貝先生寫了拉貝日記

                                  
                          拉貝在故居內撰寫他的戰時日記     
         John Rabe, writing his wartime diaries in his former residence

                                
               約翰.拉貝先生正在南京國際安全區的辦公室工作的照片。
               在這裏,拉貝先生寫了拉貝日記
       John Rabe, working at his off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Zone,
       where he completed the Diaries

                           
                                  拉貝寫的戰時日記                                
                       Wartime diaries written by John Rabe


    下麵是摘抄的部分日記:
    The following excerpts are taken from John Rabe’s diaries:

    12月14日:開車經過市區,我們才曉得破壞的巨大程度。車子每經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屍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屍首。我檢查過,子彈是從背後射進去的,看來這些人是在逃跑的途中從後麵被打死的。日本人每10人-20人組成一個小分隊,他們在城市中穿行,把商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是無法相信的。

    December 14: We came to know how much the devastation had been only after a drive through the city. At an interval of one or two hundred meters, the car would literally run over corpses of civilians. I examined them and found that they were shot from behind, which means that those people were killed when they were trying to run away. The Japanese soldiers, in teams of 10 to 20, marched across the city and robbed every store clean. That would have been unbelievable if I had not seen it with my own eyes.

    以上這段話的德文版原文: Excerpts from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in German:

                                
 

                           
                    漢西門外毀壞的情況          火燒後的斷壁殘垣的中山路
            The damage in the area outside    The dilapidated Zhongshan Road
            Hanximen Gate                     after the fires


                                
                北方飯店的廢墟上仍飄揚著劫後猶存的德國旗。(因為當時風很大)
       The German national flag was still swaying on the ruins of the North Hotel

    拉貝日記中還記載了被派在國際安全區委員會總部工作的南京警察部隊警員伍長德。他於1937年12月16日被日本人抓走,與他一同被抓的包括450警察在內的約1000名中國人被處決。伍長德受了傷但幸免一死,後來逃到了安全區避難。戰後,他曾到遠東軍事法庭作證。

    The Diaries of John Rabe also recorded a local policeman Wu Changde, an officer of Nanjing Police Troop assigned to work in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ty Zone. Wu was captured by the Japanese on December 16, 1937 to be executed with about 1,000 Chinese people, including 450 policemen. Wu was wounded, but managed to escape to seek protection in the Safety Zone. After the War, Wu appear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Far East as witness.

                                    
                               被救助的警察照片伍長德             
                     Wu Changde, Police Officer, saved by Rabe

                                                          
         1947年7月27日《中央日報》關於許傳音、伍長德分別在東京軍事法庭上作證的報道
News report (July 27, 1947) about Xu Chuanyin and Wu Changde as witnesses testifying at the Tokyo War Crime Tribunal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