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加拿大人沒有擁有我們更多自然資源的份額
各位加拿大同胞們,我一直在思考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基蒂馬特的龐大的LNG Canada項目。這是我們國家曆史上最大的資源項目之一,但它的所有權構成卻令人震驚:
40% 殼牌 (荷蘭/英國)
25% 馬石油 (馬來西亞)
15% 中國石油 (中國)
15% 三菱 (日本)
5% KOGAS (韓國)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利潤都將流出加拿大。當然,我們會獲得一些稅收收入、特許權使用費和就業機會,但真正的經濟收益將惠及外國公司和國有企業。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麽加拿大公司沒有擁有我們更多資源的份額?
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資如此龐大的項目嗎?
是因為我們缺乏在液化天然氣開發方麵的專業知識嗎?
還是我們根本沒有優先考慮在這些交易中加拿大人的所有權?
像馬來西亞、中國和韓國這樣的國家,利用國有企業來確保對全球資源和利潤的控製。與此同時,加拿大似乎隻是為外國參與者打開了大門,讓他們可以從我們的自然財富中提取和獲利。
作為加拿大人,我們難道不應該在自己的資源中擁有更大的份額嗎?我們能做些什麽來改變這種狀況?更多的政府激勵措施?政府參與?或者這僅僅是在全球化世界中競爭的現實?
我很樂意聽取您的想法,特別是如果您對資源所有權如何運作或加拿大公司需要做些什麽才能站出來有所了解。
最後,我們普通公民能想出什麽解決方案嗎?
Promoted
Canadian police found $673,000 cad in cash during a home raid — but what they discovered changed everything.
taterdoggo 8mo ago
這個問題真好!想象一下,如果加拿大人有一個 主權財富基金 ——“加拿大正麵臨失去近80%的自然資源財富給私人開采的風險。自然資源是我們的共同遺產,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獲取這種共同財富來造福加拿大人,而不是將其大部分浪費在不受約束的尋租行為上。共同財富基金讓我們能夠為公共利益收回這一價值,並將有限的資源轉化為長期財富創造的工具。”
The_MoBiz• 8mo ago
主權財富基金是個好主意,就算我們隻是把錢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VanIsler420•8mo ago
因為,部分來說,哈珀把這個國家賣給了中國,賣了一代人的時間。 看看FIPA。
SirWaitsTooMuch•8mo ago
NEXEN 給中國
INCO 給巴西
Stelco 給美國
Nortel 給瑞典
Falconbridge 給瑞士
小麥局 給沙特阿拉伯。
檢查一下你的車牌,因為他可能也把你的車賣了。
CardiologistUsedCar•8mo ago
保守派就喜歡無視那些不方便的曆史。
Blacklockn•8mo ago
沒錯,在皮埃爾(Pierre)的領導下隻會更糟。保守黨幾十年來一直是國際(主要是美國)商業利益的代表。他們根本不致力於在國內發展礦物加工或製造業,反而讓美國人以低價提取我們的資源,再把成品賣給我們。
更別提他們有多喜歡把我們的外交政策和軍隊都聽命於美國了。
NoDuck1754•8mo ago
被我們目光短淺、貪婪的政府給賣了。
species5618w•8mo ago
作為公民,我們從自然資源中獲得版稅(至少我們的政府是這樣)。誰來開采對我們來說無關緊要。殼牌公司會在對他們來說利潤最高的地方投資,而不是在他們的祖國,一家大型加拿大公司也會這樣做。你可以擁有殼牌股票,就像你可以擁有加拿大公司的股票一樣。理想情況下,我們讓能給我們最好交易的公司來做這項工作,就像你需要更換屋頂時所做的那樣。在有人說國有企業之前,不能保證他們不會損失數十億美元,更不用說為公共金庫做貢獻了。它需要資金、專業知識、管理等等……才能運營一個成功且盈利的業務。
BasilBoothby•8mo ago
我沒看到幾個回複讓我完全滿意的,而且我離專家還差得遠,但我對加拿大自然資源還算熟悉(在我這個領域裏)。我們有很多礦業公司在加拿大境內和國外運營,這讓我們在欠發達國家和我們的同伴中都很有影響力(也很有爭議)。這通常是在國有化資源和允許自由市場決定價值之間走鋼絲。根據現代和曆史的討論,國有化被認為是昂貴的,甚至是獨裁的。
很多加拿大人可能會投票支持國有化資源,但我相信當他們看到價格標簽時,他們也很容易投反對票。我個人的推測是,我們國家選擇通過我們加拿大擁有的礦業/自然資源公司在國外運營來提取價值,同時也允許它們在這裏運營,同時與能夠合理滿足我們標準的外國利益競爭。這使我們能夠保持競爭,因為加拿大的壟斷通常具有剝削性,並且注入一些外國投資到該行業,這通常對更多農村社區有益。這很複雜,我並不了解這個問題的每一個方麵,但這是我的兩分錢。
Platypusin•8mo ago
麥克默裏堡的大部分地區都是由跨國公共公司建造的。現在,它幾乎全部由加拿大公共公司擁有。
跨國公司建造大型項目實際上非常好,因為這是從國外對加拿大的直接投資,這基本上是注入加拿大的免費資金,並支撐著我們的貨幣。
還要記住,像殼牌這樣的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所以股東可以獲得股息。許多股東也恰好是加拿大人。
Canadastani•8mo ago
哈珀把大部分都賣給了中國
Particular_Chip7108•8mo ago
對你可以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是有上限的。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屬於各省,而不是國家。所以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都有自己的特許權使用費製度,油井運營商必須為每桶或等量的石油支付費用。天然氣價格波動很大,對這方麵不太了解。但它是周期性的,現在情況不錯。 回到石油,我們應該收取多少特許權使用費?是按百分比還是固定費用?在加拿大,開采石油的成本很高。這意味著很多人要做很多工作,但也限製了各省在項目被拒絕之前可以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
所以在挪威或沙特阿拉伯,他們可以設定很高的特許權使用費百分比,因為石油可以自己流動。比如,如果你在我們的省份設定50%的特許權使用費,整個行業明天早上就會崩潰。
皮埃爾·特魯多向阿爾伯塔省強加了一家加拿大政府石油公司,結果是一場災難。加拿大石油公司不僅是一艘沉船,而且還給在該行業工作的阿爾伯塔人帶來了更多挑戰。政府不太擅長支付承包商的款項,他們會在各個方麵斤斤計較,不尊重合同,沒有問責製,但即使他們搞砸了許多承包商,他們仍然虧錢。 所以這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除非目標是為你的公民提供一堆“創造就業”的項目,而資源是相對無限的。就像沙特人一樣。
所以特許權使用費製度相當便宜,而且似乎沒有為民眾賺到足夠的錢。但這與其他世界各地的領域是不同的。但安大略省的人說“這是我們的石油”,嗯,不,這不是你的石油,也不是你的天然氣。就像它不是我們的鎳、金、銀等等……聯邦政府隻有聯邦土地上的礦產權利。大多數皇室土地是省級的。即使在軍事基地,聯邦政府也隻有地表權利。就像在溫賴特和冷湖一樣,所有的特許權使用費都歸各省所有。
Little_Gray•8mo ago
我們的政府決定讓私營公司開采資源並收取特許權使用費,而不是自己做。雖然這可能帶來的利潤較少,但它不需要任何支出。當情況不好時,他們不會受到損失,但當情況好時,他們仍然會受益。它還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和數百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加拿大是一個小國,這使得那些擁有更大、更富有的公司(規模和現金流)的國家能夠收購規模相對較小的加拿大公司。
EyeSpEye21•8mo ago
整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都應該國有化。但然後右翼的傻X們就開始抱怨共產主義。 哎,真不想成為像挪威這樣的“共產主義”國家。一個在幾乎所有重要指標上都秒殺我們的國家。
avatarrandomguy506•8mo ago
挪威之所以能行,唯一的原因是它保持了獨立,不受政府幹預。加拿大絕對不可能這樣,我們甚至試過,結果慘敗。
MsDemonism•8mo ago
好問題。也在思考原住民和我們對土地的權利。以及這些年來是如何被侵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