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inance.sina.cn/2023-02-25/detail-imyhwxur1582204.d.html
盧克文工作室 2023.02.25
最近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的火車脫軌事故,導致運輸的危險化學品氯乙烯泄漏,毒氣四散,引發全球關注。
這種事故的最好處理方式,本來是采用倒罐法,將地裏滲到的土挖走,流到湖裏的湖水抽幹,不能影響周邊環境,統一吸納到罐車裏集中處理。
但諾福克公司並沒有這麽做,他們將泄漏的氯乙烯排進一個坑道,就地引爆,導致周圍發生嚴重汙染,才有了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烈焰與烏雲的壯觀景象,真像《暗黑破壞神》裏的場景。
網絡上大家都在嘲諷美國公司為了利益,而故意采用了簡單、粗暴、省錢的處理方式,是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恢複通車,諾福克公司給周邊人家每人發了1000美元就打發了事,是不負責任的。
不過華東理工大學退休教授袁向前,在跟《中國科學報》分析時說,當時用“受控釋放”這種處理方式,可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氯乙烯毒性大、沸點低(-13.9度),為了防止它發生更嚴重的爆炸事故,隻能提前引爆,否則會造成更多人中毒,從而引發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不過這事總不怎麽光彩,太影響美國形象,原本被媒體刻意壓製,新聞裏天天關注打氣球、超級碗,後來實在瞞不住了,全球人民都跑去圍觀,大家頗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大,基本都一個心態:
好家夥,你美帝全球第一強國,怎麽會發生這麽嚴重的火車脫軌事件?
美國鐵路啊,就不能等一等你的人民?
而且不查不知道,美國交通部長承認,1990-2021年,美國火車平均每年脫軌1705次,平均一天4.7次。
數據聽起來是有點嚇人,不過我們也不要太詫異,美國鐵路脫軌好多年都沒釀成過大慘案,平均每年隻有4個人在脫軌事故中死亡,比起2013年西班牙火車脫軌80人死亡,2021年埃及火車脫軌23人死亡,美國脫軌事故大部分不算嚴重,隻是數據太大,應該是基建老化造成的日常損耗性傷害。
美國鐵路出事故,通常是咣起一下幾節車廂掉河裏,或者咣起一下側翻在郊外路邊,火車道路旁通常沒人,經常是火車所載的東西泄露所造成的汙染,遠超過脫軌本身直接造成的傷害。
美國鐵路不拉人,已經很久很久了。
美國人短途出行開車,長途出行坐飛機,鐵路很少坐人,像2021年,美國鐵路客運總量才1161萬人,而中國是261171萬人,中國客運量是美國的200多倍。
美國三億多人口的國家,每天運行的客運火車僅僅300多列,而且還特別貴,2019年鳳凰衛視記者王冰汝,乘坐從華盛頓到紐約直達列車,360公裏的車程,需要2.5小時,票價是130-276美元,火車上的早餐大概在9美元,午餐晚餐在15-20美元左右,相當不劃算。
因為采用設備陳舊的三相電機發電,為了保證火車運行,火車在運行過程中還經常停電。
當然也有省錢的辦法,提前半個月訂,在Amtrack能買到五十幾美元的火車票,大巴則可以用Megastar三十幾美元搞定。
總之美國的火車一般是又貴又慢又破,美國人民根本不愛坐。
美國人民出遠門都是坐飛機,2021年中國航空客運量是41346萬人,而美國是60720萬人,他們人口約隻有我們四分之一,但航空客運量還是我們1.47倍,美國國內平均飛機票價僅348美元,坐飛機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極平常的事情。
美國鐵路怎麽就隻拉貨,不拉人呢?
美國是全球基建狂魔1.0版本,中國是2.0版本,到今天美國公路還有685萬公裏(高速10.8萬公裏),鐵路共25萬公裏;中國其實還沒追平,公路528萬公裏(高速11.7萬公裏),鐵路共14.6萬公裏。
美國鐵路巔峰時,曾達到過驚人的41萬公裏,雖然以前那是枕木鐵路,相對容易建成,但41萬這麽恐怖的數據,著實前無古人。
鮮為人知的是,美國的鐵路以重載鐵路為主,達15.4萬公裏,軸重高達35噸,而中國重載鐵路到今天僅0.4萬公裏,軸重也才25噸。
美國鐵路誕生時,貨運客運都做,不過貨運更重要些,東西部兩頭跑,將礦產、物資、勞動力進行調配,將整個國家緊密地串聯在了一起,所以打一開始軸重就設計得這麽狠,為美國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
後來美國沒有發展出高質量的客運鐵路,到現在也沒弄高鐵,是美國特殊的曆史造成的。
因為他們所處於的曆史節點,剛好火車技術沒有大的突破,而汽車和飛機猛地發展起來,在1920-30年代,美國普及了汽車,在1970-80年代,美國普及了民航,短途長途全解決了,交通網密密麻麻,又方便又快速,沒必要再搞高鐵了撒。
汽車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有車才算有腿,一家幾輛車平常事,大家不熟的主要是美國的航空業。
美國人的民用航空,已經到了有點過剩的地步。
中美兩國航空業的底子差得非常遠,美國航空公司加私人飛機,一共有30多萬架,而中國才4000多架;美國私人飛行員有70萬人,中國僅8萬人;美國機場有2萬個左右,中國機場才600個,這個數據相差太大,得解釋下,美國把很多就一條跑道的也算進來了,這裏麵一半連道路硬化都沒做,有塊平坦的土地或草地,能起降螺旋槳式小飛機就行,美國其實是380個大機場承載了99%的乘客,類似這種大機場中國有370個,中國主要差小機場,大機場實質相差不遠的。
兩個國家差得最多的,其實是民間航空實力,美國私人飛機多,有飛機駕照的多,小航線多。
飛機在美國也不是大富豪獨有,中產往上也買得起,美國有很多小飛機,就隻能坐兩到四個人,售價在5-15萬美元,在美國一輛特斯拉MODEL Y都要5-6萬美元,買輛車的錢,都夠買輛小飛機了。
洛杉磯有華人就買了架1970年的塞斯納150,隻花了3萬美元,能載重700多公斤,買了之後主要開銷集中在停機費、保險費、年檢費、維護費用。
總的來說,養一部小飛機,大概一年的成本是機身價的10%,美國一些農場主都會買小飛機噴農藥、施肥,就在自家農場草地上起降,平時停後院。
如果你是大土豪,非得買灣流或者挑戰者,那什麽機組人員工資、稅費、機械保養什麽的,一年幾百萬美元開支是起步價,後續養護費用常常要高於買飛機的費用。
全世界70%的私人飛機都集中在美國,航空業發達成這樣了,真沒必要大搞高鐵。
中國開搞高鐵,是當時有合適的技術,中國人口稠密需要公共交通工具,而當時我們的汽車和民航也沒有完成普及。
中美之間人口分布決定了交通工具的選擇,美國是攤大餅,人口平均散落在各個地方,人口最多的紐約才850萬人,第二多的洛杉磯才400萬人,芝加哥和休斯敦隻有200多萬人,菲尼克斯和費城才150萬人上下,這麽大的國土但沒有強勢聚集,所以多大house但公共交通出行不便利,沒有人群聚集的規模效應,導致外賣餐飲娛樂什麽的不豐富。
中國是集中居住,動不動千萬級別大城市,超兩千萬人口的城市都有四座,所以多高樓但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有了規模效應,外賣餐飲娛樂要豐富得多。
維持高鐵運營需要保證最低運量,高鐵途經城市要有大量人口才能保證攤平運營成本,要不換誰都得虧死,這是中國能搞高鐵的重要原因。
中國是注定要點有軌交通科技樹的,恰巧在關鍵時期,又出了個大狠人老劉,各種威逼利誘坑蒙拐騙,逼迫外企交出高鐵技術、強行要求銀行放貸、搞定鋼鐵和水泥公司,還利用客運專線躲避反對者的攻擊,跟當年日本一樣,以各種違規操作推動行業野蠻進步,最後高鐵確實弄出來了,老劉也把自己給弄進去了。
美國在1828年還沒有一公裏鐵路,展開西進運動後整個國家跟鐵路杠上了,1865年修到8.5萬公裏,1900年修到30萬公裏,跟整個歐洲所有的鐵路一樣長,美國一直修到1916年才收手,總裏程達到了41萬公裏,鐵路行業員工總人數達到了180萬。
美國西部片裏常常有搶劫火車的場景,側麵反映了當時美國火車有多普及。
當鐵路不斷深入蠻荒西部,也帶來了法製和秩序,《荒野大鏢客》裏的白人黑幫,就隻能從世間消失了。
今天已經聽不到搶火車的新聞了,一是沒人搶了,二是車上別說人,連個鬼都沒有,全是煤、糧食、礦產品、化工品、木材、食品、汽車等,搶這些東西扛都扛不動。
1920-30年代美國普及汽車,就需要有路,英國人給美國隻留下了一些碎石路,大蕭條時期羅斯福以工代賑,初步建成了全國公路網,1937年美國人在加州修成第一條高速公路,1950-1970年代為了跟蘇聯比生活質量,美國在國內狂建高速,美國人才開著車滿世界亂竄,有車開誰還去擠火車?火車短途運輸就基本廢了。
緊接著在1970-80年代美國普及民航,短途長途全被吃掉,就更沒火車客運什麽事了。
美國鐵路發展得太早,所以我們會在美國看到大量火車還是內燃機,全美現在僅僅有1600公裏電力機車。
一位工程師朋友告訴我,美國這麽多年不敢換電力機車,除了建太早不好翻新,還有一個他們地理上的特殊原因,由於美國山勢是南北向,哈得遜灣寒流可以直衝而下,他們幾乎每個州都會下凍雨,凍雨是輸電線路的天敵,可能會在一天內就摧毀美國的輸電線路,所以不敢搞,中國也有三分之一的省份會下凍雨,所以我們的電力機車剛好占比68%。
美國油價過去幾十年一直不高,內燃機車也不貴,而改電氣化重新投資,需要搞接觸網、牽扯變電站、給接觸網提供供電饋線、搞高壓輸電線、橋梁隧道的改建等等,這些東西一套搞下來,成本太高,還根本搞不動,就專注內燃機貨運了。
美國那內燃機牽引力強悍,動不動雙層集裝箱拉著亂跑,一趟列車搞出個150節來,其實算下來也挺省成本的,沒必要改,改了也不劃算,美國人就一直將就著用下去了。
總的來說,美國鐵路平均一天脫軌4.7次,聽起來很恐怖,但沒大家想象得那麽不堪。
美國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建電力線路,真的要像中國這樣全國建高鐵,隻能使用燃油動力機車,這樣美國還得從零開始搞一套自己的標準,成本極高、時間極長,弄不好就會嚴重虧損。
要是直接買中國的動車,也得在地下建全封閉係統,成本也十分高昂,難以承受。
美國鐵路老化了,但還能用,還挺好用,先將就著用吧。
就像企業裏五十多歲的老技術藍領,常常要請假,總愛吐槽工作和領導,身體上有一些零碎小毛病,但一幹起活來任勞任怨,這活還非他不可,就留著吧。
中美之間是處在不同的曆史階段,再根據自身的人口分布,選擇了不同的交通方式,這裏頭其實並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
至於這一次俄州火車脫軌造成汙染事故,根據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的說法,鐵路已經是他們能找到的,長途運輸大量危險物質的最安全渠道。
從1994年到2005年,公路運輸危險物質泄漏造成116人死亡,而鐵路僅造成14人死亡。
鐵路管理局的意思是,盡力了,沒有更好的辦法。
聽起來很奇怪,中國從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嚴禁氯乙烯跨省運輸,因為我國有嚴格規定,從生產氯乙烯就存入氣罐,再通過管道輸送到下一個生產環節,這種封閉的生產回路,不需要經過長距離運輸,很多這個行業的人,跟氯乙烯打了一輩子交道,也沒聽說過泄漏事件。
那美國為什麽就需要運輸呢?
主要是中美所選擇工業路線的差異。
氯乙烯全球每年總產量6000萬噸,有煤製取和石製取兩種技術路線,主要用來製造PVC。
中國多煤美國多油,所以中國隻能選煤製取,美國隻能選油製取,我國從1950年代開始走了煤製取這條路線,氯乙烯年產量2700萬噸,生產集中在山西陝西等富煤地區,下遊PVC生產也可以放在一塊。
而美國早先是開采普通石油,2008年後才開始進入頁岩油高速發展期,集中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附近,氯乙烯年產量大概幾百萬噸,早先PVC工廠不是建在頁岩油地帶,後麵發現的頁岩油挪窩了,才需要進行長途運輸。
所以中國網絡上流傳的美國諾福克鐵路公司急功近利、美國鐵路即將完蛋、美國放任毒品運輸這些傳言,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要實事求是地閱讀美國,不能一味地瞎抹黑美國,用客觀的眼神打量對手,才能分析對手、戰勝對手。
但美國基建問題,也在這次俄州脫軌事件中充分暴露出來。
美國的基建不差,而且很全,不過太老了,真的太老太老了。
美國鐵路就是美國基建的縮影:係統完整,十分老舊,常出小毛病,但不知道還能撐多少年,自己心裏頭也沒底。
最重要的是,不能建新的,也沒法翻修。
像這次俄州火車脫軌,就是火車太老了,引發機械故障才翻的車,美國鐵路所要經過的橋梁、隧道、鐵軌、車站,其實早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損壞。
美國一段歪曲的鐵路
用鐵絲綁住的軌道,以及破爛的橋墩
美國基建老舊隨處可見,垃圾和老鼠遍地、如同廢棄地下都市般的紐約地鐵;年久失修的西部偏遠公路;56000座有結構缺陷的橋梁;迅速老化的汙水係統、電網;每年24萬起爆裂的水管;已經遠遠超過預期壽命的大壩和堤壩等等。
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將美國的基礎設施總體打分“C-”,屬於“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平”。
總基建17個類別裏,有11個處於D級“嚴重惡化”,要將機場、高速公路、水壩、橋梁都修一遍,未來十年要花費5.9萬億美元。
中國這邊的網絡上,常有一種陰謀論,說是美國軍工集團綁架了政府,他們發動戰爭賣武器掙錢,又用政治獻金綁定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又報恩軍工集團,錢一直在他們中間流動,搞得政府沒錢重新搞基建。
這麽簡單粗暴的說法,當然是錯誤的認知,不過老外也老陰謀論咱們,咱們有時候,也需要搞點陰謀論對衝一下氣氛。
美國政府不是不想搞好基建,而是他們實在沒辦法搞。
原因就是四個字:成本太高。
這個成本高不僅僅是說金錢上成本高,而是綜合成本高。
先說錢上的事。
美國的各個利益集團的錢是不能動的,你敢動別人就跟你玩命,要搞基建得重新搞錢,不能在舊有利益上開刀,所以整體上隻有加稅和印錢兩招。
美國印錢我們都聽膩了,主要是說說加稅這塊。
美國前500強企業裏頭,有91家一分錢所得稅都沒交過,都想盡辦法避稅。
美國有個奇怪的現象,富人可以不交稅,普通打工人必須交稅,這源於美國稅法極其複雜,條款細文多得沒法看,普通人請不起律師,就隻能安心交稅,而富人可以請律師和會計師,用各種金融衍生品、公司注冊地等方式逃稅。
美國的大公司也常用這種方法,通過注冊到海外來避稅,美國隻好聯手各國搞全球最低稅率,逼迫各個大公司交稅,去開曼群島注冊的得交15%的稅,去匈牙利的得交6%的稅,再把企業稅率從21%調到28%,將跨國企業的海外利潤最低稅率,從10.5%調到21%,未來五到十年,交上來的3萬億美元,拿去填美國後麵十年維持基建的部分開支,就是當代美國版的大明逼江浙富豪捐稅。
但除了錢,美國搞基建還有其他不可抗力。
美國的法律過於完善,做什麽事情都要問問律師才能幹,效率極低極低,修100公裏的路,中間要打300起官司,打得你整個人都懷疑人生,美國2015年開工加州高鐵,那哪是修高鐵啊,那是一路打官司啊,打到現在,原計劃2033年完成的工程,要拖到2050年,每公裏建設成本,也從3千萬美元漲到了7億美元。
在美國修一條高速,幾十條法規、十幾個國家機構、幾百個許可證在等著你,外圍還有環保和人權部門盯著你,砍棵樹都要審批,煩不勝煩。
許多人說美國人和歐洲人太懶了,所以幹不動基建,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人吃苦耐勞的潛力很大,可塑性很強,真要沒飯吃了,歐美老爺們光著膀子也會上工地沒日沒夜地幹,重點是這個國家太成熟,它處於一個高福利、高法治、高人權狀態,一個成熟的社會,表明各方利益也凝固了,容不得大動大改。
這不僅僅是基建問題,這是一個社會方方麵麵的總和問題。
我有一種看法:
每個國家隻有一次做基建狂魔的時間段,使用過這項技能後,就要冷卻幾百年,國家重啟後,才能在下次使用。
美國這項技能,在1920-30年使用,1970年代後基本沒有變化了,而中國這項技能,在2000-2010年代使用,應該在2040年代後,我們的基建也不會有變化了,我們也會進入凝固期。
到時候我們要修條高鐵、修座機場,估計也修不動,不僅價格貴,各種環保、法律的人找上門來,跟你扯皮個沒完。
所以我們要明白,這次俄州火車脫軌並造成汙染事件,其實反映的是中美兩國,正處在各自不同的周期,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美國基建一塌糊塗、中國基建欣欣向榮”這麽簡單。
任何一個繁榮帝國的晚期症狀,都精準無誤地出現在了美國身上,隻能說明美國的繁盛周期即將結束,衰敗周期已經開始。
美國依舊強大到沒有對手,但戰勝美國的,一定是美國自己。
當你能看到幾百年的曆史規律,小小的一起火車脫軌事件,你也就既不會驚歎,也不會惋惜了。
這一切,都不過是曆史的雲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