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認清現實 芯片戰打不下去了

(2023-10-10 22:59:55) 下一個

美國終於認清現實,芯片戰打不下去了,對華出口禁令被無限期叫停

2023-09-28  發布於:海南省

近日,關於華為Mate60 Pro芯片的突破性進展成為了全球科技界的熱議話題。這一突破代表著中國芯片產業在一定程度上繞過了美國的製裁,在自主創新和發展方麵取得重要進展,引發了全球關注。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正是這一突破使得美國政府意識到,對中國發起的芯片戰已經瀕臨失敗,美方已經不得不無限期叫停芯片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禁令。當然,由於世界上的芯片製造設備商主要來自韓國、荷蘭等國,所以美國是對韓國相關企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進行的無限期豁免。

美方不得不無限期叫停芯片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禁令

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日前,韓國產業部長李昌陽表示,美國預計將無限期延長韓國芯片製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在華工廠進口美國芯片設備的豁免權。李昌陽表示,韓方已經與美方進行磋商,在韓國企業沒有進行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情況,應該被允許繼續維持在中國的業務。所以這項原本要在今年10月到期的豁免權將會延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具體內容韓方將與美方繼續磋商。

據了解,近些年來,美國始終都在芯片領域對中國“卡脖子”,去年更是加大對中國的打壓力度,出台了各種對中國芯片製造商的出口管製措施,比如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至關重要的、用於生產芯片的設備。然而,在這一政策出台後,引發了一係列爭議和反對聲音,特別是來自韓國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大企業。這兩個韓國企業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存儲芯片製造商,它們認為這一政策將嚴重幹擾全球芯片供應鏈,對全球科技產業產生負麵影響。最重要的是,這一政策會對韓國企業的業務和利潤帶來了潛在威脅。

中國芯片市場對各方來說都相當重要

麵對三星和SK海力士的堅決反對,美國政府不得不做出調整,同意授予這兩家韓國企業在華工廠的豁免權,允許它們進口生產芯片所需的設備,無需向美國政府申請額外許可。這一豁免權的期限被限定為1年,即從去年10月11日開始,到今年10月11日結束。近期,韓國政府也采取了積極的態度,試圖與美國政府合作解決芯片出口管製和投資補貼等問題。幾天前,美韓兩國商務部官員在首爾舉行會晤,在會晤中,雙方除了探討其他雙邊經濟議題之外,韓方還表示韓國希望與美國商務部就解決芯片出口管製問題展開積極合作。

總之,白宮現在已經正式決定無限期延長韓企對華出口芯片製造設備的豁免期了。這就意味著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可依賴美國設備,在華大量生產存儲芯片了。而美國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正是華為Mate60 Pro芯片取得了突破,中國已經在先進芯片方麵獲得了主導權。美國現在已經認清現實,意識到對中國發起的芯片戰已經瀕臨失敗,不得不無限期叫停芯片製造設備的對華出口禁令。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芯片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核心組成部分,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設備,從智能手機到電腦、汽車以及醫療設備。因此,芯片產業的發展對於國家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所以近兩年來,美國一直致力於將科技產業與美國地緣政治掛鉤,並讓科技產業為之服務。這也是美國“芯片法案”出台的根本原因。該法案首次明確將中國整體列為限製投資和出售特定類型技術與服務的對象,簡單來說也就是在芯片領域開始對中國進行製裁。需要指出的是,美國之所以敢於對華發起“芯片遏製”,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在芯片製造設備、基礎工具和工業軟件領域的壟斷性地位。

然而,美國越是製裁中國,越是給中國“卡脖子”,就越能推動中國努力快速實現技術進步的腳步。同時美國的芯片法案也讓其盟友的利益受到損害,比如韓國和荷蘭,這些國家的企業在全球芯片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由於芯片製造設備的核心技術和製造商主要集中在這些國家,美國政府的製裁措施對它們的業務產生了嚴重影響。

中美科技合作嚴重受到雙邊政治影響

此外,美國的製裁政策還導致了全球芯片供應鏈的不穩定,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麵影響。這一局麵不僅使美國的盟友感到困擾,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憂。現在,美國已經見到了中國國產芯片的突破性進展,也是時候認清現實,明白對華芯片戰是真的無法再繼續下去了。

1.我們說中美要友好,美國多個高官都說了不搞新冷戰,不脫鉤。美國官員的表態,看上去是忽悠,但也不全是,是真的搞不下去了。

2.美國看有實力強大的挑戰者出來,就在那應激反應,說要把中國遏製住,要新冷戰,要繼續當霸權。這個敘事很快就各種不對勁,中美共同利益太多,像美蘇那樣大搞對抗,是真搞不動。光一個脫鉤的起手式,就沒法搞,生意太大。

3.地緣上主要就是台灣問題,最近《外交政策》、《外交事務》都有文章意識到了,中國沒有搞軍事霸權的意圖,周邊發展中國家並不害怕,積極合作。中美主要的事,就是全球做生意,搞市場份額,這不是對抗,是生意競爭,很多國家都在搞,互相競爭。要說有對抗,就是中國技術體係獨立自主的事,美國也意識到,應該是沒法阻止了。

4.中國技術體係都獨立自主了,就會發現,美國實體名單之類的手段很搞笑,是市場自殺行為,應該搞傾銷。美國企業家就差指著政客鼻子罵了:你們是大傻叉!《紐約時報》10月5日《大型芯片製造商如何抵製拜登的中國議程》文章說,高通、英特爾、英偉達高管對政客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幾個高管,估計和《芯片法案》操盤手、穀歌前CEO施密特等人意見不同。決定性因素其實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能力,如果中國自己研發不出來,這些高管是不會這麽著急的。一旦中國證明了能力,即使還要一些時間,美國懂行的人都會著急。

5.遠的不提了,中國以DUV光刻機為基礎,依靠7nm芯片構建完全自主的先進IT體係,就會相當有競爭力。傳華為2024年不買高通芯片了。俄羅斯買了龍芯CPU去做IT產品,本來中國是不賣的,但美國政府把龍芯中科也禁了,反而沒了顧忌。

陳經:為何說對華“卡脖子”陰謀不可能得逞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向來高度重視科技的發展。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在科技領域,尤其是芯片產業上,對中國的“卡脖子”問題為人們所關注。至今5年多過去了,美國的陰謀不僅沒有得逞,很多領域甚至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在美國倒逼“幫助”下,中國自主研發取得了巨大進步,同時,美國的製裁讓中國的科技產品獲得了最為關鍵的市場空間。這樣的發展可能出乎美國的預料,也讓我們很多人很驚喜。美國的科技製裁,是真的要失敗了。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9月19日文章《美國阻止不了中國崛起》指出,1949年以來,外國幾次阻止中國發展關鍵技術都失敗了,在核武器、衛星、GPS、超級計算機、半導體等眾多領域,中國都成功推出了替代性的自主體係,北鬥等係統的性能比同類產品甚至更強。

2018年,《科技日報》總結了35項製約我國工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5年過去了,情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35項裏有約20項是單項技術,如觸覺傳感器、重型燃氣輪機、激光雷達、ITO靶材、特種銑刀、透射式電鏡、掘進機主軸承、微球、鋰電池隔膜、環氧樹脂、掃描電鏡等。這些技術主要由日本、德國、瑞典等國掌握,受美國鉗製不大。而且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都有突破,有的甚至已經成為中國的優勢領域。總而言之,這些單項技術威脅不大,基本沒有製裁相關事件。

操作係統、數據庫管理係統,這兩項是美國主導的核心軟件技術,但更多的是涉及信息安全、行業生態範疇。中國已經推出不少性能不錯的自主產品,雖然市場份額還有待突破,但這些軟件不至於“卡脖子”。大飛機相關的技術有4項,航空發動機艙室、適航標準、航空設計軟件、航空鋼材,國產大飛機C919今年已經商業運營一段時間了。

最突出的“卡脖子”難題還是在芯片領域。光刻機、光刻膠、射頻芯片、超精密拋光工藝、核心工業軟件這5項都與芯片製造相關,再加上芯片本身共6項。美國2022年出台了《芯片法案》對中國發起攻擊,還逼迫荷蘭、日本限製芯片製造設備出口。毫無疑問,芯片是美國對中國“卡脖子”的最大武器,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限製中國,就是以高性能GPU芯片為抓手。

芯片涉及設備、製造、設計、封測等多個環節,產業鏈長,關鍵技術分散在多個國家眾多企業手裏,單個國家很難完全掌握。芯片十分重要,幾乎所有工業領域都需要它,美國自然覺得很適合拿來限製中國。但是在芯片領域,美國的如意算盤也難以如願。芯片製造與應用很講究“良率”“適配”,調試需要很多工作。已經匹配好的生產與研發流程一般不會更換供應商,新進公司很難獲得市場機會。

美國的製裁本來是想徹底圍堵中國芯片的發展,但是也意外“幫助”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芯片業從業人員收入大幅上升,國產替代已經形成風潮。當然,理性評估,國產芯片發展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行業需要解決腐敗、重複投資等問題,一些難度極高的關鍵技術突破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但5年來芯片業的自研成果還是很讓人欣喜的。

目前7納米芯片生產需要外國設備,美國嚴防死守。自主大規模生產還需要國產DUV浸潤式光刻機等關鍵設備取得突破,但這隻是時間問題。中國公司在光刻膠、射頻芯片、超精密拋光工藝、EDA軟件等芯片相關的“卡脖子”技術上,都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隻有光刻機因為集成難度較高,尚無重大進展,但自研的努力正積極進行。

中國在眾多科技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美國用高科技“卡脖子”威脅中國的企圖從未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