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工業被美國掏空失落的30年

(2023-07-19 14:05:46) 下一個

日本工業為什麼被美國掏空後陷入失落的三十年?美日貿易戰如何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和產業空心化?一次看懂原因和影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JbYG1lzko&ab_channel=

小蔡哥x放眼世界 首播開始於 2022年12月17日
  
亞洲經濟博奕歷史與地緣政治衝突,美日貿易戰的歷史故事導致了後續日本產業空心化,日本被掏空後陷入失落的三十年,原因是日圓於『廣場協議』後的大幅升值和日央行錯誤的降息策略,導致海外資本和熱錢催生股市、房市泡沫化而沒有流入日本的實體產業,高房價影響了日本的生育率,高匯率、高人力成本使企業遷出中低端產業轉移亞洲四小龍致使日本生產製造的空洞化,揭示出全球出現貿易爭端時國家的利率、匯率和金融結構將有導致泡沫經濟的風險。

@TOM-tj5fd  3個月前(修改過)

中國有可能會跟日本走一樣的路嗎?我也常想這個問題.看了你這個影片我覺得更不可能。
首先:中國的金融市場是很封閉的(香港專門對外開放拿來吸錢的),人名幣的匯率一直都在被中國政府控製,不會出現日本那樣美國單方麵強製要求提升匯率的情況,如果你認為核大國之間可能發生正麵戰爭當我放屁.

第二:中國通過基建跟亞洲國家綁定,用一帶一路的方式將生產過剩轉移給其他國家.以後可以孤立美國(隻要美國不幹預到處挑起戰爭,邏輯上可行),美國確實也在亞歐大陸到處挑起戰爭企圖破壞這招.中方最近促進伊朗跟沙特談和是對這招的反製.

第三:美國早就在製裁中國了,效果不算太好 ,中國現在麵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人民幣更好的國際化,我們這邊一直在推我們用數字人民幣,送各種現金跟禮品,國內依然用慣了微信支付寶就是了,也確實跟幾個石油出口國搞了石油跟人民幣掛鉤.

第四:我覺得你跟大多數台灣人一樣,了解中國的方式可能是通過一些帶有政治色彩的台灣自媒體或者名嘴,我推薦你去看看 溫鐵軍 的視頻,他思考的角度讓我很收益.油管的新加坡頻道主,我推薦 小島大浪吹.

第五:如果我的思考方向存在誤區,中國真發生了跟日本一樣的問題,我覺得老共會通過武力解放台灣來轉移內部壓力.每次看到台灣人對老共軍力的評論我就想笑,那麽相信美國,能不能看看美國對老共軍力的評價,老美怕老共什麽裝備,他都告訴你們了.當然,我不希望台海發生戰爭,一旦打仗,人名幣貶值,台幣也會跟著貶值,對兩岸沒有任何好處.

@user-ve4cp4un6d 7個月前

日本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劇烈變化的匯率和利率政策會造成多大的災難。先是大幅升值+降息,使得國內和國際的資本把股票房地產泡沫養得超大,再來又劇烈升息,一下子把超大泡沫戳破,造成了90年代難以挽回的金融危機。泡沫這種東西,一開始就不應該養他,如果已經養得很大,更不能貿然戳破,而應該用溫和的方式慢慢擠出來,可惜日本連犯了兩個大錯......

另外現在也很多人認為,90年代的金融危機其實不應該讓經濟失落30年之久,2000年代以後日本的失落更應該歸咎於日本以財閥為主的經濟體製,小林說和羅輯思維都提到了這點,這也呼應了上一期韓國人均GDP為甚麼即將被台灣超越,應該能讓我們思考什麼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才是對國家長遠發展最有利的。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許多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會讓中國步上日本後塵,台灣房地產泡沫會讓台灣步上日本後塵,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夠嚴謹的。深入了解日本的問題後就會發現沒有可比性,日本的衰落不是因為貿易戰,而是自身的貨幣政策出了大問題,所以中國隻要處理好自己的內政,就不必擔心貿易戰,而台灣的房地產泡沫遠比當年的日本小得多,政府目前也是用穩健的方式在打房(甚至一直被抱怨根本沒在打),所以台灣完全不需要擔心會變成下一個日本。

@lumberjact0  7個月前

美國的政策隻是壓垮日本經濟的最後一個稻草,日本的經濟其實還是自己玩死的。即便美國要求日本強升匯率,但日本如果把握機會利用貨幣壯大的情況進行國內產業升級,並且將膨脹出來的資金挹注在實體產業的經濟上。那麼日本的國內的消費內需將會進一步的提升成為更大的內需型市場。但日本偏偏將膨脹的資金轉移到沒意義的股市和樓市上,最終導致國內泡沫,其實是怪不了別人的。

再來,認為美國要求日本強升匯率是因為美國想搞垮日本的陰謀論我認為是無稽之談。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美國追求的隻是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至於日本後續引發的後遺症,也大出美國意料之外的。

日本失敗的情況與其說是美國惡搞,不如說是日本必然的結果。因為日本當初壯大的第一桶金本來就是依賴冷戰特需,並不是商品具備真正的強力競爭力。真要說日本商品在當時火的原因,單純是因為當時他的生產成本在歐美世界仍然是比較低的。但是當台灣韓國中國等亞洲國家也學會日本那一套後,日本的賺錢模式就被取代了。

而日本的產業結構笨重、講究裙帶關係、僵化也是他衰敗的另一個原因。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美國其實並不能解決日本的問題。而日本產業充滿裙帶關係也可以從日劇「半澤直樹」一窺一二,日本的產業結構和美國相比大大的不同,日本企業極度依賴「間接金融」而不是美國的「直接金融」。這種模式將導致日本企業跟銀行的關係非常緊密,甚至交差持股,不然就是母子公司。所以日本企業若想壯大與其靠自身的實力來獲得市場認同不如和銀行團打好關係,更有甚者就乾脆和銀行合併。這種不健康的模式導致日本企業大者恆大,但這些大企業都不具備改革能力也缺少活力。

@chiao2408  2個月前(修改過)

中國未來中產肯定穩步壯大,底層消費肯定較為無力,勞動密集產業減少會帶來大量失業,短期來講對於底層民生會有很大的衝擊,發展壯大中產階層是中國未來發展最關鍵的動力,當然房價也要持續穩住,目前中國知識型人才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人才缺口還是挺大的,高端產品內需也足夠大,出口的話世界工廠的地位短期不是印馬太能比的,部分高端產品出口看漲比如汽車,醫療器械,生化醫藥,化工材料等,對於對中國經濟我報理性偏積極一些。經濟增長會放緩,但不至於像日本這種趴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