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孔子與老子 北京大學楊立華教授講稿

(2023-03-29 15:01:01) 下一個

《孔子與老子》:北京大學楊立華教授講稿,兩萬字(第一部分)

2021-12-22 12:06:56 來源: 天天聊搞笑 
 

我們今天晚上的主題是“孔子與老子”,這兩個人物的重要性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的題目是“孔子和老子”,但是我講的順序是先講老子,再講孔子,我把更重要的放在後麵。當然,不是說老子不重要。

我覺得老子和孔子揭示出中國哲學的兩條基本路徑。這兩條路徑還是有著根本不同的,我們說中國文化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前一句話是於敦康先生在講授中國文化主體的時候,講過“中國文化就是儒道互補的格局”,“儒道互補”這四個字。給於先生這個話做一個補充,我同時要講另外一句話,就是“孔老同源”或“孔老同根”。一方麵“儒道互補”,一方麵“孔老同根”。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孔子和老子的哲學,在根本氣質上是有相通之處的,在文化和思想的根基上,是有相同的來源的,他們看待世界的最根本的品格,最根本的目光,其實是有共通性的。而這個共通性,用我的話來概括,就是我們這個文明根本的此世性格。

楊立華教授講座現場

我們這個文明是唯一一個沒有創世神話的文明。“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這樣的講法我們這個文明沒有。我們是唯一一個沒有創世神話的文明,我們是唯一一個成功地解決了“上帝之死”這個問題的文明,我們在三千年前,至少在三千年前,“上帝之死”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真正的理性的、哲學的、人本主義的目光,是在這兒,因為沒有了上帝。十九世紀下半葉,偉大的西方哲學家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書裏,宣稱“上帝死了”,但沒多久,尼采就死了,上帝還在。我個人覺得,西方哲學傳統裏,最接近解決“上帝之死”問題的就是尼采,最終問題還是沒得到解決。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再進一步地引申,我們這個文明,由於沒有創世神話,由於“上帝之死”問題的成功解決,所以我們這個文明是唯一一個不講彼岸的文明。簡單地說,這個文明關注的一切,是此世之飽滿,此世之絢爛,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這個來。說得更簡潔一點,我們這個文明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別拿彼岸來煩我”。虛構出來的天堂地獄、末日審判,我們從來都不認,所以我們的哲學家從來不講這一套,我們的哲學家一概隻關注此世。“別拿彼岸來煩我”,這是我們的特點。所以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根基性的、根本性的品格。

楊立華教授講座現場

我這幾年常常講一句話,我說“哲學是每個時代最莊嚴的守護”,哲學一定要守護在價值根基處,當價值被動搖的時候,我們要起來捍衛她,這是哲學之高貴,這也是哲學之重要。因此哲學總是在麵對時代問題,哲學總是和時代問題的價值危機的深化是有直接關聯的,她要針對和解決這樣的問題。孔子、老子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們有共同的根基,有同樣的時代問題,有同樣要麵對的價值危機。所以一方麵我們講“儒道互補”,另外一方麵我們講“孔老同根”。雖然同根,又麵對同樣的時代,再麵對同樣的時代問題,解決的路徑還是不同。

我們先進入到老子,我講的老子的哲學,我講的是帶書名號的“老子”。老子和《老子》的關係,不能直接劃等號。不能直接說老子寫了《老子》或《老子》這本書裏完整地包含了老子的思想。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但如果說《老子》和老子這個人無關,這種說法大概也不能成立。複雜性就在於這裏。老子的資料到今天已經不大能夠看得到了,我們無法完全確定哪些是老子寫的東西。我們看到的《老子》,基本上應該是老子的後學所作,而且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一個累計完成的過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已經沒有辦法講老子這個人的思想,我們一定是講《老子》這本書的思想。

關於《老子》這本書,我們大家都知道,《老子》又名《道德經》,而《老子》被稱為《道德經》的原因非常簡單,是源自於《老子》的結構。《老子》五千字,分81章,其中第1章到第37章是《老子》的上篇,第38章到第81章是《老子》的下篇。《老子》通行本第1章,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選取這句話的第一個名詞“道”,《老子》上篇叫《道經》。下篇第1章,也就是《老子》第38章的第一句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選取這句話的第一個名詞“德”字,《老子》下篇叫《德經》。《道經》加《德經》,《老子》被稱為《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

《道德經》隻是通行本《老子》的名稱,並不是所有的《老子》版本都能稱作《道德經》。1973年,長沙馬王堆,挖掘出了一個漢墓。我個人認為馬王堆是上個世紀的後半頁,最重要的考古挖掘,因為裏邊挖掘出了一大批的帛書——寫在絹帛上的古代的典籍。馬王堆對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這門學科來說,特別重要和關鍵的是裏邊挖出了兩種《老子》的完整本,分別是《馬王堆帛書甲本》和《馬王堆帛書乙本》。帛書本是我們今天講《老子》思想的時候一定要用到的。《老子甲本》為什麽如此珍貴,因為它年代太早了。它不避劉邦的諱,裏麵的“邦”就寫作“邦”,沒有改成國,說明一定是漢以前的抄本。《乙本》也很好,避劉邦的諱,不避劉恒的諱,也就是說這是高祖到文帝之間的抄本,好在《乙本》保存得還比較完整。《馬王堆甲乙本》一出來,對理解《老子》,有非常根本的影響。其中特別關鍵的影響是,以後《老子》你不能簡單地叫《道德經》,因為《馬王堆本老子》的第一章是《老子》的第38章,也就是說它《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真的較起真來,隻能叫《德道經》,不能叫《道德經》。北大中文係老前輩高明先生寫的一本書,叫《帛書老子校注》,我特別推薦喜歡老子的人去看。我希望你們把通行本的《老子》和帛書本的《老子》對著讀,按照《道德經》的讀法,還是按照《德道經》的讀法,讀出來的會是兩個《老子》。你對老子關鍵詞的理解會發生變化,這是關鍵。

《老子》特別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子》到底在關注什麽樣的問題。你要想知道《老子》到底在關注什麽樣的問題,你必須弄清楚《老子》最核心的概念是什麽。一般我們找核心概念,有幾個方麵,第一,高頻詞匯。《老子》裏高頻率出現的詞匯很多,“道”是不是關鍵詞?但是你說“道”是關鍵詞,那“德”也那麽多,那“德”是不是關鍵詞?那你說“道”和“德”都是關鍵詞,那“無”還那麽多,“無”是不是關鍵詞?還有那麽多“玄”字,“玄”是不是關鍵詞?“一”是不是關鍵詞?“大”是不是關鍵詞?那《老子》好像一組的關鍵詞。而且你在閱讀《老子》時會發現它們之間模模糊糊地都有一些關聯。那麽到底哪個是關鍵詞?你反複按照《道德經》的順序讀,恐怕一直找不到。因為有一個隱含著的,容易被忽略的,被人們認為不是那麽重要的詞,不觸目,看過就忘了,雖然時不時地就看到。

會場上的楊立華教授

這個關鍵詞是什麽?是這個字:“用”。這個字在中國古代哲學裏可太重要了。有很多哲學家,離開這個“用”字,根本就不知道怎麽解讀。我們都知道王弼是中國哲學史上了不起的罕見的天才,二十三歲就去世,你就知道他有多麽的了不起。王弼在解《老子》的時候(王弼最著名的哲學著作就是《老子注》),把整個《老子》概括為四個字,叫“以無為用”。年輕的時候讀到這句話就開始注意到。王弼注《老子》特別重點強調“以無為用”的“用”字。但是沒有認認真真地按照《馬王堆帛書》讀之時,或者沒有真正地完全敞開來,麵對思想本身之前,老是圍繞著“道”“德”“玄”“一”“大”“自然”這樣的概念去思考,一直都沒有找到真正的隱含著的關鍵詞。大概是去年,我才真正意識到,《老子》最核心的關鍵詞匯是“用”,《老子》一共八十一章,以“用”為關鍵詞的是五章,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而且出現“用”這個概念的章節,往往是《老子》當中論述最關鍵的章節。

我們從“用”這個字入手,什麽叫做“用”?直接寫出一個“用”字,我們馬上就和另一個概念連在一塊了,這個概念就是“器”。大家注意“物”跟“器”是不一樣的,不是說一個東西是物,它就一定是器。這支粉筆是物,但是當我沒有在寫字的上下文用它的時候,它不是器,它之所以能夠變成器,變成用具,它一定在一個“用”的關聯的整體當中。而用的關聯的整體,就是器物之間構成彼此的指射關係。這支粉筆直接指向了兩個東西:一個是黑板,沒有黑板,這支粉筆不成立;另外一個是用粉筆的人,就是我,還有你們,因為你們在聽講,需要這個東西。所以,所有的器物都在用的關聯的整體當中,而這個用的關聯的整體,大家要注意,它是怎麽打開來的。用的關聯的整體,最終會構成一個循環,你仔細去思考,沿著這個粉筆,能把你身邊所有的器物都關聯起來。比如,引出了用粉筆的人,看粉筆字的人。引出了看粉筆字的人,馬上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麽有人在看粉筆字,馬上教育的問題全引了進來。所以,用的關聯的整體是一個完整的打開的整體。

一旦講到“器”,圍繞“器”,圍繞“用的關聯的整體”,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麽打開了“用的關聯的整體”?什麽使“物”成為“器”?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認真思考的。我們回到《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本。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無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注意我念的節奏,“眾,妙之門”,“眾”和“妙”是並列的。在王弼的注釋裏,“眾”不是修飾“妙”的,不是很多的妙,“眾”歸“眾”,“妙”歸“妙”。《老子》第一章裏,一直有些爭議,有一個標點問題,上千年困擾、爭議,沒有辦法解決,就是第三句,到底怎麽斷。當年念研究生的時候,我讀《老子》的語感是“常無”“常有”,而這種斷法是有證據的,這個證據就在《莊子·天下篇》,講到“老聃關尹”的時候,講關尹老聃的思想,“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建之以常無有”在文本上直接指射的就是《老子》第一章,這個斷句看起來是有道理的,所以這裏一直有爭議。直到《馬王堆帛書》挖掘出來之後,甲乙本在“欲”後麵都加了“也”字,這個爭論就結束了。“故常無欲也,以觀其妙,常有欲也,以觀其徼”。所以這個斷句就清楚了。

為什麽一直有這個爭議?關鍵原因就在於我們對《老子》的整體哲學的判斷是認為《老子》是講清靜無為的,既然講清靜無為,就不應該講“欲”。但實際上,“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期徼”。“無欲”“有欲”是“觀”的兩種主體狀態,你在“無欲”之時能觀物的一種狀態,觀物之妙,你在有欲之時觀物的一種狀態,觀物之徼。妙是萬物之始生,徼的意思是“歸終”。這個地方,王弼的注釋非常非常精彩,哲學家注釋經典,最重要的特點就在於通透,他不咬文嚼字,但一句話告訴你答案。那“歸終”是什麽意思?“歸終”和“成”這個字有關,所以,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常無欲,以觀萬物之生,常有欲,以觀器物之成。到“成”的時候,“器”這個字就出來了。所以天地生物,人能夠“成物”;而人能夠“成物”,是使物成為器,這是關鍵。講到這個地方,整個道理都清楚了。

再進一步引申,中國哲學講無欲嗎?中國哲學不講,任何一家都不講。中國沒有那種極端的哲學思考。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麽可能無欲?人作為一種物質性的存在,要保持一種最基本的本能,就是自我保存,所有事物都有自我保存的衝動。所以斯賓諾莎對欲望的界定,“欲望就是自我保存的衝動”。所有事物都有自我保存的衝動,有生命的東西不用說了,連無生命的東西都是如此。這支粉筆算軟的,但是要想改變這支粉筆現有的形狀,必須對它做什麽?施加足夠的外力,如果不施加足夠的外力,它將保持它現有的形狀。所有的事物都有保持自己現在狀態的傾向,牛頓第一定律。無生命的物體都是如此,何況有生命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首先是自我保存,在自我保持的過程當中,生命體之為生命體,就在於不斷主動地去選擇什麽排斥什麽,通過選擇對自己的生存有利,保存自我,延續對自我有利的東西,排斥掉那些對保存和延續自我不利的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維持自己的生存。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事物,存在本身,這種衝動本身裏就有欲,你怎麽能說無欲呢?怎麽才能做到無欲呢?所以儒家道家都不講無欲。

楊立華教授

中國古代的哲學,是自然樸素的哲學,不做勉強的事,他對天道、萬物的思考都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很多人一張嘴就“無我”,無什麽我啊,那“我”是你想無就無的?首先不是你想有就有的,所以也不是你想無就無的。所以你看莊子講這個我,孔子講這個“我”,講得非常清楚,這個“我”不是我選擇來的,不是我非得要的,因此也不是我能甩得脫的。“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留”,但凡能拒絕,我們來幹嗎?多麻煩。既然來了,但凡留得住,我們幹嗎要走?就這個道理。

所以,儒家道家都不講無欲。這種氣質上,我們看到“孔老同根”。為什麽“無欲以觀萬物之生”?這是中國了不起的智慧,無欲以觀萬物之生,在看萬物生長的時候,隻要有人的欲望摻雜於其中,這個萬物生長的過程就會被改變,而且一旦被改變,導致的結果往往是這個事物本身的品質的敗壞。你們生過豆芽嗎?現在外麵買的綠豆芽、黃豆芽,你吃著就沒個豆芽的味兒。你們現在吃肉,根本就沒吃過真正的肉。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基本都是吃過真正的肉的,我們小的時候吃肉,太香了。那個肉就是在無欲的狀態下,客觀地、冷靜地、不著急地、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長,那個肉才是肉。所以你現在吃的肉,你確定它是肉嗎?你現在吃的蘋果,你確定是蘋果嗎?我就記得我小時候吃的蘋果,再也吃不到當年那個蘋果了。現在的蘋果,放在家裏,大夏天,一籃蘋果放了三個月,到三個月的時候終於有一個蘋果有了點爛的意思。所以,無欲,你才能觀萬物自然之生,否則你都是對萬物自然之生的破壞。所以這就是我們這個文明對待自然的基本態度。“常無欲,以觀其妙”,這樣才能觀萬物之生。

《孔子與老子》:北京大學楊立華教授講稿,兩萬字(第二部分)

2021-12-21 由 混剪視聽盛宴 發表於文化

現在讀中國經典,每次讀來都生出歡喜讚歎之感。常常感慨,這偉大的道理是怎麽得到的。中國人講到對自然關係的時候,有兩句話特別重要,《老子》講“輔萬物之自然”,《中庸》裏講“讚天地之化育”,“讚”就是助,這是人對天地化育最恰當的態度,一個是輔,一個是讚,幫幫忙而已。現在很多技術主義所追求的東西,那叫“代天地之化育”。現在西方技術主義引入進來以後,很多人覺得用技術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這道理我們當年道教徒都嚐試過的,道教是典型的技術主義宗教,道教的基本態度是“我隻要掌握了技術,我就能永生”,道教徒的信念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中國古代很多偉大的技術,都跟煉丹有關,因為追求永生你才會追求那麽高的持續高溫,因此瓷器也就產生了。所以我們的瓷器成熟得非常早,就跟煉丹是有關係的,基本上就是煉丹的副產品。黑火藥的發明,百分之百是煉丹的副產品,各種礦物質放在一塊加熱就這個結果。技術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都試過的,結果是徒勞無功。但是中國的道家、儒家的智慧,都告訴我們,人不能代天地之化育,隻能輔萬物之自然,讚天地之化育。

 
楊立華教授

現在很多人開始猖狂到可以追求長生了,人快死的時候凍起來,隻管凍,不管緩。個體永生在邏輯上都不能成立。技術發達到今天,你都不能直接從無機物當中合成有機物。我多想直接吃無機物合成的有機物,這樣我就徹底不殺生了,那我活著該多慈悲的。有人說吃草就沒事,但是你嚼它的時候,草不痛苦嗎?它就沒有生命嗎?所以你要真正慈悲,直接吃土。從無機物當中合成有機物,但你現在沒這個能力。所以,“無欲以觀萬物之生”。

要想觀萬物之成,得有欲。萬物之成,就落在“器用”這個層麵上,對這個事物無欲,這個工具怎麽用你是不知道的。比如,多好的汽車,在我眼中都沒意義,因為我不會開車,車造成什麽樣,跟我沒什麽關係。中國汽車製造業,多少年都不好。我在廣汽集團給他們上課,在廣汽本田,去了第一句話就是,你們中國汽車人能不能有點出息?你瞧瞧人家中國高鐵,瞧瞧你們造汽車的,就不能有點出息,把廣汽本田改成廣汽國產?當時我看他們聽了以後沉默了,我表示很滿意。但就是這麽沒過幾年,我前幾天剛去了一趟,他們又請我去講,中午領我去參觀廠裏,還真就很快國產了,其中有一款車叫“傳祺”,挺漂亮的,他們接我送我都用這個車。我相信未來中國人造車一定越來越好,為什麽?因為用車的人越來越多,在用的過程中,才能夠對車各個方麵的需求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有欲,以觀萬物之成”。所有的工具是在用之中真正成就自己的。

 

無欲,以觀萬物之生,有欲,以觀萬物之成。“萬物之生”,生是怎麽來的?所有的事物是怎麽來的?《老子》裏麵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生於無,這個話非常有意思。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這個粉筆是有,但是有是來源於無的,那有為什麽來源於無,接著我們就來做稍微複雜一點的哲學思考。這支粉筆是有,為什麽是有?因為它是有限的,有限的就意味著它是有限定的,有規定的,有限定有規定就意味著它是有屬性的,所以,凡有,一定是有屬性的,而屬性就是規定性,也就是限定性。為什麽屬性是規定性?屬性是一種肯定,比如說,我肯定這支粉筆,這是白色的。但是,當我說出它是白色的時候,其實我不僅僅說出了一個有限的肯定,同時說出了無限多個否定,我同時說它不是黑的,不是黃的,無限多的否定。無限多的否定,給出了一個有限的肯定,思考所有的屬性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屬性,它這種有限的肯定都來自於無限的否定。那無限的否定,是多還是一?有的人說,多。溫度有溫度的無限否定性,顏色有顏色的無限否定性。如果溫度有溫度的無限否定性,顏色有顏色的無限否定性,那麽作為溫度和顏色來源的那個無限否定性,它仍然是有內容、有規定的,因此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因此又變成一個有限的東西了。因此我們再往下梳理,這個有限的東西,又必然來自於一個更深層的無限否定性。所以推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所有事物都來自於一個統一的無限否定性。統一的無限否定性,唯一的無限否定性,不能被稱為有,應該被稱為無。所以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王弼解《老子》,就是這麽解的,整個思考過程,就是這麽來的。

 
中華文明是此岸文明

由於它是無限否定性,而且是唯一的、統一的無限否定性,那麽它是無。而這個否定性由於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定性、具體的屬性,沒有任何具體的內容,所以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所以“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不能用感官去把握,所以這個東西被稱作什麽?“玄”。

由於所有事物都根源於唯一的這個東西,不是多個,是一個,所以我們有哪個字出來了?《老子》裏那個核心概念是不是貫通在裏麵了?由於所有的事物都根源於它,沒有任何事物在它之外,所以它是大還是小啊?哪個字出來了?“大”。

真正意義上的普遍性。這個世界隻要是有統一性的,就必有統一的原則、統一的原理,而這個統一的原則、統一的原理,在遠處和在近處,都是一樣的。所以你不用到十萬光年以外去找這個根本的原則,在哪就能找到?在自己的心靈,就是離你最近的地方,就能找到萬物統一的原則、統一的原理。這就是中國古代哲學家極了不起的一個洞見,即我們不能走經驗認知世界的道路:你要想認識世界最根本的原則、最根本的原理,那個真正意義上普遍的原則、普遍的原理,是不能走經驗的道路的。所以老子才說這樣的話,“不出戶知天下,不虧牖見天道”,不用看窗戶,就能知道天道。而且《老子》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你走得越遠,沿著感官的道路向外走得越遠,其實對真正本質的東西了解得就越少。所以,《莊子》才講,“道在螻蟻,道在屎溺”,哪兒都有真正的普遍性。

 

因為這個“無”是所有的事物之成為“有”必須經過的,就是我們說的這個統一的無限否定性,成為了有,所以哪個字出來了?“道”。所有的事物都要經由道。所以你注意,這五個詞,講的是同一個意思。

這個時候你就明白《老子》第一章在講什麽。《老子》第一章講的不是一個根本的哲學洞見,講的是一個根本的哲學困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上來就告訴你的一件事,是哲學的困境在於表達的困境。但是表達的困境,不意味著哲學的表達就不可能。年輕時,最早讀《老子》的時候,讀到這兒就想,您既然都知道了,寫什麽呢?這兩句話說出來,後麵又頑強地寫了五千個字。那不是廢話嗎?你這五千個字為什麽要寫呢?仔細思考,原來這是困境,不是說哲學表達就是不可能的。哲學表達裏麵特別要注意的一點,你用明言來表達終極實在,是有問題的。明言在表達,或者概念在表達終極實在的時候,是有局限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離開語言進行哲學的思考和表達,哲學的思考和表達無論如何還在語言當中。所以《老子》後來的超越都在這兒。他真正超越靠的是什麽?一定要注意,“名之”和“謂之”的不同,就是你不能“名之”,但是你可以“謂之”。所以《老子》才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但剛一說異名之後馬上說,“同謂之玄”,但沒有說“同名之玄”。接著“玄之又玄”,還不能僅僅有一重的玄,還要“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第一章講出的道理。這些概念都穿在這兒了。

 
楊立華教授

我們說《老子》講“無”,“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從“生”的這個角度講“無”的重要性,接著我們看從“成”的角度“無”是怎麽發揮作用的。《老子》裏麵一連串的話都在講這個東西。其中有特別著名的一段話,“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句話非常有意思,換言之,“無”是萬物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萬物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離開了這個“無”,任何事物都不能發揮作用。這個礦泉水瓶子,如果是實心的,那我怎麽喝水?它因為中間有空,所以我才能喝。《老子》有一句話“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昨天那堂課,我問同學“至柔是什麽”。底下有個同學說“水”。會是水嗎?你有本事讓這瓶子裏的水穿出來我看看?不是說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嗎?這瓶子怎麽就穿不動了?我不倒它,它馳騁不起來,我得倒它,給它一個線索,給它引一個路,它才能出來。

 

這個至柔講的是什麽?這個至柔講的是“無”。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地之至堅,是告訴你,無是所有的有發揮作用的條件。這個時候你才能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個“弱”,指什麽?我們都知道,老子講“柔弱勝剛強”,“強梁者不得其死”,“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一連串這樣的話。“柔弱勝剛強”?真的?你如果把這個話當成真的,那你的人生可能很麻煩,因為大部分時間裏,剛強勝柔弱。我們都知道有些講法,說“堅強的難以持久”。有一個傳說,說當年孔子去見老子,老子向孔子張了張嘴,伸了伸舌頭,孔子就懂了,回了。子貢問他,你懂什麽了?孔子說,牙齒硬,到一定年齡就開始往下掉了;舌頭軟,一輩子都不掉。所以我們一般說一個人老得掉了牙是可以的,說一個人老得掉了舌頭是不可以的。“柔弱勝剛強”這句話你不能太當真,它真正講的還是那個問題,“無”是有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柔弱勝剛強”講的是你做任何事情得留有餘地,簡單地說就得留這個無,留這個空,你做事情不留餘地,就意味著你這個事情是難以為繼的。

 
楊立華教授

所以《老子》裏麵千言萬語說出的話,這兩句話其實可以概括。《老子》裏麵很多命題是可以統一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著腳尖站,你能站多長時間?跨者不行,簡單地說就是你不能劈著衩走路,這步可以,下一步邁不出去了。“以無為用”告訴我們的是這個道理。所有的事物,都得有“無”才能發揮作用。當然有很機智的同學會提出問題,“錘子的空在哪?”答案是,你敲打一個釘子的時候,你要把錘子拿起來,拉開一個距離,錘子到釘子的這個距離,就是錘子的空。

 

相關文章

《老子》:“道”,萬物本原

2018-03-26

老子其人老子是陳國人,後陳被楚滅,故稱楚人。老子與孔子同時代,比孔子年長二十歲上下,他們的關係亦師亦友,在多種文獻記載中值得我們留意的有這幾點:同源異流。

楊立華:魏晉時期的虛無主義和價值重塑

2019-10-22

【編者按】近日,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楊立華做客南京先鋒書店北大博雅講壇,圍繞魏晉時期所產生的“清談”之風,講述了當時極少數真正意識到時代精神危機的哲學家如何在老、莊、易中找到新的依據,努力去克服和回應“及時行樂”的虛無主義,以王弼的“無”之終極實體、嵇康的“自然之理”和郭象的“反冥

《道紀》第七章:莊子思想的宇宙觀

2020-02-08

同“孔孟”一樣,“老莊”也是今天我們熟知的一個名詞,這個詞也起源於漢代。而莊子在他的著作《南華經》中對老子又是讚揚有加,於是後人將老莊合稱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黃鎮山:世界文化名人老子

2020-05-20

“巴巫蠻道”與所有道教各流派都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老子大約於前571年(周靈王元年)出生於楚(原為陳)國苦縣。據《史記·老子列傳》所說,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厲鄉曲仁裏人。

“五行”之論

2018-03-15

陰陽、五行、幹支、八卦,這些都是古代的思想文化常識,他們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曆史當中。把上述這些知識,與後來的讖緯、命理一概而論,統稱為所謂的“封建迷信”,這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朱熹哲學的生態麵向

2020-09-01

中國哲學的根本命題是“天人關係”問題,而“自然”是“天”的最基礎、最重要的內涵。在中國哲學中,“自然”的基礎含義等同於“天地”,郭象說“天地者,萬物之總名也”,天地就是自然界。

我讀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

2017-07-04

第四十章【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微塵說】循環往複,曲折前行是“道”運動的規律;柔弱自然,潤物無聲是“道”發揮作用的特點。天下萬物產生於有形的天地,而有形的天地產生於“道”的虛無。

《老子》:第 40 章:主要概念~“反”、“弱”

2019-11-02

原 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譯 文:向對立麵轉化,是“道”的運動規律;柔弱,是“道”發揮作用的方法。天下萬物從實有中產生,實有從虛無中產生。分 解:一、反者道之動,反:指事物向反方向~對立麵運動、轉化;動:運動規律。

道德經在講什麽,道經部分(一)

2019-12-06

老子春秋晚期楚國人,擔任周圖書室館長,在即將隱居之際,被函穀關令尹喜攔下,“”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至此才有了洋洋灑灑五千言的道德經。道德經在講什麽?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看法,下麵就以個人的觀點勉為解讀,盡量做到簡潔易懂。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