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炒作中國間諜反華強硬派突然變了臉

(2018-04-24 05:01:37) 下一個

 

曾多次炒作“中國間諜”,這個反華強硬派突然變了臉

瞭望智庫  2018年04月24日 12:52:16 
 
 
原標題:曾多次炒作“中國間諜”,聲稱中國對美滲透,這個反華強硬派為何突然間變了臉?

相比廣泛受人矚目的紮克伯格的“世紀聽證”,國會山的另一場聽證顯得十分低調。

麵對國會議員長達5個小時的狂轟亂炸,國務卿提名人蓬佩奧卻透露出一些關於中國和中美關係的不同看法,與當前美國國內激烈的反華論調和蓬佩奧本人先前的對華強硬立場有顯著差異。

文|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蓬佩奧

從這一反常事件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兩麵性,在貿易問題上對華強硬施壓的同時,特朗普顯然並不希望放棄與中國的合作對話空間。

1

貿易戰箭在弦上,對華強硬派突然變臉

自2010年當選國會議員以來,蓬佩奧就一直以心直口快著稱。

希拉裏擔任國務卿期間,蓬佩奧是班加西調查委員會中的最為活躍的成員,多次在媒體和聽證會上讓這位民主黨大佬難堪。2016年大選期間,蓬佩奧又借助國會情報委員會的職權強烈要求調查希拉裏的“郵件門”。

在這兩件事件中,特朗普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也記住了蓬佩奧這個作風強勢、眼神堅定的中年人。當選總統後,蓬佩奧即被特朗普選中進入內閣,擔任中情局局長。在前任國務卿蒂勒森傳出位置不穩後,蓬佩奧一直是最熱門的接替人選。

無論是擔任國會議員還是中情局局長,蓬佩奧對華態度都不友好。他曾大力讚賞特朗普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稱該戰略已經講明了本屆政府的對華政策,即在貿易、知識產權、技術轉讓、南海等議題上反擊“中國的威脅”。他也曾多次炒作“中國間諜”和“中國網絡間諜”,汙蔑中國對美國的滲透活動“不亞於俄羅斯”。擔任國會議員期間,他甚至曾公開祝賀蔡英文當選所謂“總統”,因此也被台灣一些綠營人士視為“台灣之友”。

此次蓬佩奧得到特朗普提名擔任國務卿,外界認為美國形成了“有史以來對華最強硬的外交團隊”。

如果蓬佩奧把上述態度帶入國務院,那麽中美關係很可能會比其前任蒂勒森時更糟。如今如火如荼的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了蓬佩奧把中美關係帶向更嚴重危機的可能性。然而,在剛剛結束的聽證會上,蓬佩奧的對華言辭友善了許多,甚至比《國家安全戰略》的基調還有所緩和。

在國會最關心的幾個涉華議題上,蓬佩奧的回答都與先前言論相差巨大。

在台灣問題上,蓬佩奧雖然表示支持對台軍售,但非常清楚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拒絕對國務院是否履行國會剛剛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向台派出高層級官員做出回答。

在經貿問題上,蓬佩奧認為通過外交努力、促使中國全麵“遵守規則”是解決中美貿易問題的最佳方式。

在對華策略上,蓬佩奧駁斥了外界給他貼上的“鷹派”標簽,稱作為曾當過兵的人,最不希望的就是把年輕男女送上戰場;特朗普政府決定與中國進行外交合作,致力於發展更有效的雙邊夥伴關係。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國政府當前的主要工作時,蓬佩奧稱中國有兩大優先議題:

其一是化解內部經濟風險,保持經濟增長,其二是繼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讓數以億計的人成為“中產階級”。

這種判斷與美國國內普遍存在的將中國“一帶一路”“擴張軍備”“輸出‘銳實力’”作為中國最大意圖的認知有極大差別,反而更貼近於中國領導人反複強調的“兩個百年目標”的論述。

2

蓬佩奧變臉背後的玄機,特朗普要打另一手牌

蓬佩奧對華態度的突然變化出人意料,耐人尋味。

首先,作為國會的舊人,蓬佩奧的任命通過幾乎是板上釘釘,根本不需要為此改變態度。

其次,由於聽證會的主要受眾是美國民眾,蓬佩奧也沒必要在這個場合對華示好,中國國內幾乎沒有報道蓬佩奧言論的變化。

最後,作為特朗普身邊的“頭號紅人”,蓬佩奧對特朗普對中國的想法心知肚明,不會刻意挑戰特朗普的底線。

基於以上因素,蓬佩奧的態度轉變必然有著更深的考慮,很可能代表著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另一手牌。

蒂勒森

蓬佩奧接任蒂勒森意味著國務院在中美關係的角色將顯著提升。相比來自“建製派”推薦的蒂勒森,蓬佩奧是特朗普自己選擇的人選,也是特朗普最信任的核心助手之一。蓬佩奧擔任國務卿意味著他本人地位的進一步提升,也表明特朗普更加重視國務院在外交中的作用。蓬佩奧在證詞中表示,國務院應當是製定和執行中國政策的核心。這意味著蓬佩奧和國務院將成為中美關係的主要操盤者,而發起貿易戰的貿易代表辦公室、商務部等的作用將被中和。

蓬佩奧上任後,特朗普政府有意重啟中美官方互動,作為對華溝通的主渠道。國務院在中美高層對話機製中地位顯著,負責“外交與安全對話”“人文交流”兩大對話機製。2017年下半年以來,由於中美經貿溝通不暢,雙方各領域的機製性對話進展緩慢。蒂勒森作為一名既不受特朗普歡迎,又缺乏外交經驗的國務卿,對相關對話機製也不甚用心。蓬佩奧上任後將改變這一現狀,他將成為中美之間靠譜的中間傳話人。蓬佩奧改變對華表述,或許是為了與中方對話所做的鋪墊。

除此之外,蓬佩奧改變言論的另一目的是給國會打一劑“預防針”和“安慰劑”。

美國國會雖然曆來反華,但也是受到中美經貿關係波折影響最直接的部門。中國方麵對於美國農產品貿易反製的警告已經讓不少議員惴惴不安,國會更擔心特朗普政府會做出出格舉動引發中美全麵衝突。蓬佩奧的言論就是為了打消這些擔憂,顯示出特朗普政府仍然希望通過談判和對話解決問題,而不是加劇矛盾。

3

鷹派、鴿派衝鋒在前,特朗普摘桃在後

特朗普上任以來,其對華政策一直處於飄忽不定的狀態。時而好得不得了,時而壞到不可控。特朗普外交安全團隊的多次重組是這種劇烈變化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團隊成員經常在涉華議題上發出與特朗普本人不一致的聲音,特朗普本人也經常發出相互矛盾的言論,讓外界猜不透他真實的對華看法。

自美國政府發布“301調查”報告以來,這種不確定性不再僅僅是中美之間的問題,而成為了全球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之一。這使得特朗普需要重新修訂這一策略,保障自己不會被卷入漩渦之中。

蓬佩奧的轉變就是這種調整的一個部分。

在麥克馬斯特、科恩、蒂勒森離任,博爾頓、庫德洛、蓬佩奧接任後,特朗普團隊出現了鷹派與鴿派的嚴重不平衡。博爾頓的保守主義底色難以改變,庫德洛也不像前任科恩一樣能夠依靠華爾街人脈製衡納瓦羅、羅斯等“貿易戰支持者”。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必須要改造出一個鴿派來平衡整個團隊,讓鷹派不能成為外交決策中的支配性聲音,讓特朗普而不是團隊成員來決定重大的對外戰略決策。從政經曆不長、對特朗普忠貞不二的蓬佩奧最為合適。有蓬佩奧的存在,就能保證特朗普在對外政策上有“第二個選項”,可以隨時撤回不合適的言論。

蓬佩奧上任後,特朗普又可以繼續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策略。

一方麵,博爾頓、羅斯、萊特西澤等鷹派將繼續在經貿、朝核、南海等議題上對華施壓,高舉要對中國懲罰的大棒。

另一方麵,蓬佩奧、努欽等鴿派又會與中國保持外交溝通,希望中美雙方能夠通過和平、非對抗的方式解決問題。

特朗普本人則居於幕後觀察,根據中國方麵的應對和美國民意來確定政策的基本方向,隨時加以調整。這種角色安排讓特朗普能夠最大程度上避免任何一種政策對他本人的政治聲譽帶來負麵影響,也能讓任何使美國受益的談判結果成為特朗普本人的政績。

努欽

對於中美雙方而言,談判永遠會是比貿易戰更好的解決辦法,中美之間的長期競爭也不應因為一些不理智的政策和決定偏離了良性競爭的路徑。基於此,我們應當對蓬佩奧的轉變和言辭報以一定期待,並對中美雙方通過外交渠道解決分歧留有信心。

如果連蓬佩奧這樣的反華強硬派都能瞬間變臉,中美之間又有什麽不可能的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