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阿爾茨海默病藥品研發:千億市場與新藥深坑

(2018-02-01 19:00:04) 下一個

 

阿爾茨海默病藥品研發:千億市場與新藥深坑

2018-02-02 09:45:45    第一財經  

http://economy.china.com/news/11173316/20180202/32040732.html?

 

 

人類疾病研究史上有眾多未被征服的領域,其中,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下稱“AD”,俗稱“老年癡呆症”)可謂最難攻克。

2002年以來,製藥企業先後投入2000多億美元用於AD新藥研發,然而,在200多項臨床研究中,成功上市的AD藥物僅有1個,藥品研發失敗率高達99.6%。

重重失敗下,醫藥巨頭仍然前赴後繼投入研發天坑中,背後是每年百億美元級的待開發市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15》顯示,全球每3秒鍾就有1例AD患者被確診,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癡呆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315億人。

“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能夠研發出延緩AD進展的藥物,將是一個‘超級重磅炸彈’。”禮來神經科學治療領域醫學總監吳勝虎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千億美元研發深坑

新年伊始,兩個壞消息直接衝擊了AD新藥研發。

1月8日,輝瑞宣布關閉AD和帕金森新藥研發,並為此裁員近300人。20天後,武田製藥宣布AD藥物吡格列酮臨床Ⅲ期試驗失敗。

事實上,在這一疾病領域,新藥研發失敗已是常態。2012年,輝瑞和強生在2400人的試驗中失敗後,停止了對其AD抗體藥物bapinezumab的研發;2014年,羅氏的gantenerumab在大型Ⅲ期也以失敗告終;2016年,禮來公司AD藥物 solanezumab在Ⅲ期臨床試驗最後階段宣告失敗,業界信心備受打擊;2017年2月,默克宣布停止AD新藥Verubecestat的臨床試驗……

“AD是所有治療領域中研發成功率最低的。”禮來神經科學治療領域醫學副總監成燕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02年至2012年期間,244個化合物進入臨床研發階段,共在413個臨床試驗中被評估,僅1個藥品獲批上市。”

在這背後,全球已經16年沒有AD新藥上市。目前,全球獲批上市的AD一線用藥僅有加蘭他敏、多奈呱齊、利斯的明和美金剛4種,其中,美金剛於2003年在美獲批上市,是AD治療迄今最新藥品。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發病機製不明確、發病原因複雜、病程長且發病隱秘等是當前AD藥品研發的主要困境。

病理機製的探索和研發困境直接導致藥物研發成本激增。“以往每一個藥物的研發時間是10~15年,花費約20~30億美元,而禮來從1988年開始,30年來已經投入近40億美元用於AD藥物的研發。”吳勝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以化合物選擇為例,從篩選到成功上市為藥品的概率大約是萬分之一,AD成功的概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成燕補充道,與其他藥品研發相比,AD的難度和成本都是成倍增加。

一位藥物研究所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全球AD藥品研發成本達2000多億美元。

在中國,成本高昂的情況同樣存在。上述研究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做腫瘤藥物研發成本大概在15、16億人民幣,AD藥品臨床試驗費用一般是該數字的兩倍,試驗周期長、病人多是主要原因。

 

龐大的市場誘惑

麵對近乎為零的成功率,國際製藥巨頭仍然前赴後繼湧入AD新藥研發,執著的背後是每年百億美元的巨額市場蛋糕。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羅氏、輝瑞、禮來、阿斯利康、百健等國際製藥企業在近20年中均不斷涉足AD新藥研發。其中,禮來共有9個AD產品處於臨床研發階段,百健的Aducanumab也被業界認為將為AD患者帶來新希望。

“一般來說,‘重磅炸彈’藥物的年銷售額可達10億美元,在藥物研發領域,AD新藥被看做是‘超級重磅炸彈’。”吳勝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15》估計,目前全球共有約4680萬癡呆患者,這一數量將以每20年遞增一倍的速度逐漸增加,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到2050年將增加至1.315億人。

其中,中國市場潛力格外巨大。上海長征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尹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國65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為3%~7%,以此推算,目前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有600萬~800萬人,每年還有近100萬的新增確診病例,並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因此,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始向國內市場進行拓展。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內企業中,綠穀製藥、康緣藥業分別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達成了AD新藥合作,新華製藥也與沈陽藥科大學簽訂藥品研發協議。而在跨國藥企中,禮來Lanabecestat III 期全球臨床試驗將於近日在中國啟動病人入組。

存量市場之外,AD市場關口前移或帶來無法預測的想象空間。

“AD的另外一個突破點就是希望能夠在早期幹預,治未病,我們希望到2025年,使AD變成一種可預防的疾病。”吳勝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以前對於癡呆的診斷隻分為輕、中、重三種病情,現在把幹預的時間前移,還有一塊叫做臨床前期癡呆,沒有臨床表現,但是如果生物標記物明確指向有病理改變,也可以進行幹預。”尹又同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然而,必須看到,高昂的檢查費用和疾病認知不足仍然製約著AD的早發現、早幹預。以AD檢測為例,當前主要有PET造影和腰穿兩種方式。PET造影的費用在萬元左右,而腰穿這一檢查手段在中國人群中的接受率不足10%。

“到達中度以上的AD病人,需要有人24小時陪護,許多病人家屬內心痛苦又很糾結,權衡再三最終仍選擇長時間居家照護,而非進入專業的護理機構。”尹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藥品可及性問題,中國的AD治療深受護理環境的製約。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針對AD患者的專業護理中心少之又少。據了解,美國的AD患者數量是中國的一半,但全美的AD特別護理中心已至少有7.3萬張床位,中國則不到1000張。

“國家沒有很好的項目支持老年人過獨立的生活,更多的還是居家養老,老人的負擔都轉移到子女身上。醫院的老年科一床難求,許多病人一住就是5年、10年,或者隻能在家照顧。”禮來神經科學治療領域醫學副總監郭琴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

 

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