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都鐸王室風雲錄(二):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後(7)

(2025-09-22 06:21:44) 下一個

亨八王後第二任:英倫玫瑰安波琳(1)

波琳雙姝

波琳雙姝瑪麗和安的父親托馬斯·波琳,祖上並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人家,托馬斯的曾祖父是諾福克郡的自耕農(yeoman),雖然既非騎士也無爵位,卻也是有自家耕地和房產的經濟獨立人。

波琳家的男人都十分的精明能幹,世代與貴族女子聯姻,而且專門挑貴族的女繼承人娶。托馬斯的自耕農曾祖父娶的是諾福克一位騎士的唯一成年女兒;祖父傑佛雷·波琳(Geoffrey Boleyn)娶的諾福克一位男爵的女兒;父親威廉·波琳娶的是愛爾蘭第7代奧蒙德伯爵(Thomas Butler, 7th Earl of Ormond)的女兒。這祖孫三代娶妻地位不僅一代更比一代強,而且共同特征就是專挑有爵位但沒有兒子的嶽父!

是以到傑佛雷·波琳這一代,波琳家已經是英格蘭南方的富商,家族主要業務商貿和房地產,在諾福克郡、劍橋郡和肯特郡都設分部置地買房,傑佛雷還在1457-1458年做了一年的倫敦市長,並於1463年在肯特郡的赫佛村買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城堡(Hever Castle ),翻修擴建後做了波琳家族在肯特郡的府邸。


圖1:肯特郡赫佛城堡,波琳雙姝和她們的兄弟喬治從小生活的地方。

托馬斯·波琳是個英姿煥發且頗有雄心壯誌之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托馬斯在娶妻方麵比父輩們更上一層,他在1499年娶了第2代諾福克公爵托馬斯·霍華德(Thomas Howard, 2nd Duke of Norfolk)之女伊麗莎白·霍華德。

諾福克公爵霍華德家是英格蘭貴族門閥的天花板,是所有公爵中地位最高權勢也最大的。他們祖上跟著威廉大帝一起從諾曼底來到英格蘭,除了王室之外英格蘭就沒有其它家族可以和他們抗衡,霍華德家還世襲英格蘭八大禦前國務官之一的司禮大將軍(Earl Marshal)。【如今英國王室司禮官依然是霍華德家的第18代諾福克公爵,負責王室典禮和迎接國賓等所有王室禮儀安排。】

托馬斯·波琳娶了伊麗莎白·霍華德之後也成了都鐸王室的姻親,因為大舅哥第3代諾福克公爵和亨利七世是連襟。

托馬斯·波琳攀上這門貴親,仕途平步青雲,得以躋身亨利七世的朝臣之列,成為英格蘭外交官。1503年托馬斯·波琳被亨利七世欽點為和親大使,護送都鐸家大公主去蘇格蘭與詹姆士四世成親。亨利八世即位後,托馬斯·波琳任肯特郡的治安長官(Lord High Sheriff of Kent),1512年派任駐荷蘭大使。

托馬斯在荷蘭時結識了神聖羅馬皇帝麥克西米連一世的女兒,即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公主的夫婿就是亨利八世王後凱瑟琳早逝的哥哥、西班牙王子胡安,二人之間沒有子嗣。胡安去世後,瑪格麗特公主被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委派任西班牙所屬荷蘭總督。

作為職業外交官,托馬斯·波琳風流倜儻、富於成熟練達的男性魅力,而且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和意大利語,在荷蘭贏得許多貴女的崇拜,瑪格麗特公主就是其中之一,兩人私下關係不錯。托馬斯提出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到瑪格麗特的荷蘭宮廷接受教育;那時候沒有女校,貴族女兒們到宮廷生活就等於進了最高等級的貴族學校。

這位瑪格麗特公主王妃總督,是當時歐洲唯一的女君主,波琳老爹想讓女兒接受她的栽培,以便將來有機會覓得乘龍快婿。1512年波琳雙姝的姐姐瑪麗已經14歲,不太好管教了,所以女總督同意接收妹妹做學生。安·波琳的確切出生日期史載不詳,但此時應該在10歲左右。

於是在1513年春天安·波琳到達荷蘭。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所以瑪格麗特總督特別喜歡這個溫順機靈的小丫頭,總督對托馬斯說,你把女兒送到我這裏,實在是我的愉悅超過你的愉悅。

1514年10月,亨利八世的妹妹、都鐸家的瑪麗公主即將啟程去法國嫁給路易十二,托馬斯·波琳被調任法國去協助瑪麗公主,托馬斯便借機將兩個女兒都安排在了公主的陪嫁隊伍裏,就這樣波琳雙姝做了法蘭西王後的仕女。

在法蘭斯王宮裏,15歲的瑪麗·波琳學會了宮廷貴婦所有的打情罵俏手段,成為偷情高手。路易十二娶了都鐸家的瑪麗公主不到三個月一命嗚呼之後,瑪麗·波琳甚至一度成為法王佛蘭索瓦一世的情人,佛蘭索瓦稱她為“我的英格蘭小母馬”。瑪麗·波琳在法國的不檢點和流言蜚語,很快傳回到她母親諾福克郡主那裏。1519年,諾福克公爵夫婦為19歲的瑪麗·波琳說了一門親,許配給亨利八世宮廷裏一位年輕朝臣威廉·卡瑞(William Carey)。1520年瑪麗·波琳回到英格蘭和威廉成婚,之後進宮做了凱瑟琳王後的仕女;亨利八世從王後寢宮仕女裏找情婦的胃口怎麽經得住這種便餐的誘惑!

在婚姻的掩護下,瑪麗·波琳和亨利八世的戀情持續了五、六年,期間瑪麗生下一男一女。亨利八世登基後一直致力於英格蘭海軍的擴充,每年都有戰船下水,1523年亨利將一艘皇家戰船命名為瑪麗·波琳號,1525年又將托馬斯·波琳封為第1代威爾特郡伯爵(1st Earl of Wiltshire)。


圖3:波琳雙姝大姐瑪麗波琳


圖2:赫佛城堡中亨利八世的臥室

1520年姐姐瑪麗·波琳回到英格蘭後,妹妹安·波琳留在法國新王後克勞德身邊,繼續她的上流社會宮廷教育。

安·波琳在法蘭西王宮裏一共生活學習了八年,相當於貴族學校畢業了。和姐姐不一樣,安雖然學會了歐洲上流社會女子的種種做派,但她個人生活卻十分檢點,並無關於她的緋聞或流言。

到了1522年初,安·波琳被緊急召回英格蘭。起因是,她的太外公、第7代奧蒙德伯爵1515年82歲高齡在倫敦去世後,奧蒙德伯爵爵位由老伯爵隔堂兄弟的孫子繼承了,是為第8代奧蒙德伯爵。波琳家和奧蒙德家為此一直糾紛不斷,老伯爵是托馬斯·波琳的外公,老伯爵既然沒有其他男性後裔,這個爵位難道不應該由他這個外孫來繼承嗎?到1522年,愛爾蘭的其他貴族門閥也扯進這場爭吵,很可能會影響到愛爾蘭時局的穩定。

為了平息爭端,亨利八世提出將瑪麗·波琳的妹妹安嫁給第8代奧蒙德伯爵的兒子詹姆士·巴特勒(James Butler),而詹姆士·巴特勒在1520年前後加入了紅衣主教沃爾西的主教宮邸任職,和沃爾西情同父子。很可能讓安嫁給詹姆士就是主教本人的意思。這些當然都發生在亨利八世見到安·波琳之前。

毫不奇怪,安回到英格蘭後,這樁婚事不僅沒成,安反而和她姐姐瑪麗·波琳一樣,也成了王後凱瑟琳的宮中仕女。

安·波琳這時候20歲左右,出落成一名氣度優雅頗有大家風範的宮廷女官。史記安有一頭濃密烏黑的秀發、苗條的身材和輕快敏捷的姿態,加上一雙攝人心魄的大眼睛,她的服飾裝扮是巴黎最時尚的。安還有一副清純的嗓音,會好幾樣樂器,尤其擅長洋琵琶琴Lute,舞姿也不凡。最難得的是,安在法國宮廷接受的培訓,讓她極擅於把握男人的心理,她會在言談舉止中不僅讓男人覺得很有麵子,還不會讓人覺得她自己輕佻。

因此,機智幽默、充滿活力的安1522年在英格蘭宮廷和貴族社交圈的出現,無疑是給年過四十的王後凱瑟琳掌管的沉悶宮廷帶來一股春風般的清新。她的周圍很快聚集了一群年輕貴族追求者,其中和安兩情相悅的是第5代諾森伯蘭伯爵(5th Earl of Northumberland)二十歲的世子亨利·帕西(Henry Percy)。

安就是這個時候被無時不刻不在亨利八世周圍察言觀色的大主教沃爾西注意到的。

諾森伯蘭伯爵家是英格蘭北方重臣,負責英格蘭和蘇格蘭邊境的防守,年輕的帕西很小就被父親送到沃爾西的大主教宮做侍衛,因此和大主教之間也有半個父子的情分。婚事方麵,沃爾西和諾森伯蘭伯爵早在1916年前後就為帕西定下了英格蘭中部舒茲伯雷伯爵(Earl of Shrewsbury)的女兒。

貴族之間的通婚,關係著土地分配和權力平衡,沒有君主的諭旨不能擅為。子嗣不昌盛的都鐸君主對這方麵的把控尤其嚴厲,十分忌憚貴族之間通過私下聯姻結成聯盟,從而威脅到都鐸王權的穩固。

作為國王,亨利八世不會親自去過問每家貴族的婚事,這些事情自然有他的總理大臣沃爾西大主教去做打理。安和帕西的戀情沒能逃過沃爾西那雙犀利的眼睛。

沃爾西雖然在亨利八世那裏隻手遮天,但他在朝中卻是孤家寡人,遭到包括波琳家在內的貴族妒恨;但在沃爾西心裏,他隻需要效忠亨利八世、凱瑟琳王後和瑪麗公主,其他人不足掛齒。

沃爾西自己出身低微,但他卻認為波琳家的女兒配不上諾森伯蘭伯爵家的世子,加上有瑪麗·波琳這個話柄在先,以及之前安和詹姆士·奧蒙德的婚事泡湯,沃爾西更認為安也是個輕佻的女子。大主教把年輕的帕西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好生數落了一番,說你父親送你來我這兒,原本是讓你效忠君王、學習政事的。你倒好,被一個宮廷交際花迷得神魂顛倒,你對得起你的父親嗎?

帕西的老爹也給兒子來信,說“你就是一個驕傲、放肆、揮霍無度之人”,並讓他立刻北上歸家。就這樣,一對戀人被拆散,珀西被送回他老爹那裏去反省,安被逐出宮廷回到諾福克老家去舔傷。

安是個烈性子,帕西是一門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親事。身為諾森伯蘭家的長子,帕西將來是要繼承爵位的,況且郎情妾意,年齡相仿,就這麽讓大主教給攪黃了。安對大主教懷恨在心,對她的朋友說,有朝一日如果沃爾西落到她手裏,她一定要新仇舊恨一起算。帕西很快就娶了舒茲伯雷伯爵的女兒,不久安也被召回宮廷繼續做王後凱瑟琳的仕女。

1525年前後,亨利八世墮入情網,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辣妹安·波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朕已經被飛鏢擊中”。1526年皇家一艘新船下水,亨利將它命名為安·波琳號,還讓宮廷金匠給安打了四個金別針。別針造型第一個是維納斯女神,第二個是一位仕女手捧一顆心,第三個是一位年輕男子躺在這個女子的懷中,第四個是這位女子頭戴皇冠。

三十四歲的亨利像是回到了青春時代,他激情高漲,神采飛揚,比平時更酷愛打獵,還用語法不那麽正確的法語給安寫情書,對安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圖4:波琳雙姝二姐安波琳

但是,有了姐姐瑪麗·波琳的前車之鑒,安很快就退出了宮廷,去肯特郡的赫佛城堡隱居。亨利八世的情書很快追到,伴隨情書的是亨利前一天打的一頭雄鹿。鹿被安收下,但沒有回信。兩天後亨利的情書又到了,說他感到很欣慰,因為安收下了禮物,說明她的心中還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安依然沒有回信,亨利在第三封情書中問安為什麽對他忽冷忽熱,懇請安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到底愛不愛他;整一個十七歲少年從頭來過。

亨利向安保證,隻要安同意跟他,他會將安以“皇家首席情婦”(maîtresse-en-titre)對待,屏退所有其他情婦,此生也不再找別的女人,保證對安專寵。

但安並不這麽想,在她看來這場戀愛隻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正式嫁給亨利,取代凱瑟琳做英格蘭王後。但她身陷一個危險而微妙的處境:如何委婉地拒絕國王、但又不得罪國王,而且不會讓國王灰心而放棄對自己的追求。

從1525年到1533年,整整八年時間,安就處在這樣兩難的境地裏,既要謝絕和亨利發生性關係,又要抓住亨利的心,這麽做是需要智慧、勇氣和耐心的。安讓信使給亨利帶去一份回禮:一顆鑽石,所鑲嵌的圖形是一個女子站在一艘波濤之中的船上。安的意思很明白,鑽石代表忠貞的心,無論波濤如何洶湧,這個女子的心始終堅定不移。安能夠在不和亨利八世上床的前提下,單憑自己的智慧和魅力讓亨利對自己八年不變,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成就。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她真的和亨利上了床,亨利還會這麽迷戀她、一心一意要娶她嗎?

這一切當然都沒有逃過王後凱瑟琳的雷達。

國事方麵,法蘭西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的意大利戰爭仍然是如火如荼,雙方勝負不斷翻盤。到1525年2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洛斯五世(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帝國之軍在帕維爾之戰(Battle of Pavia)中大勝法蘭西,不僅打敗了法王佛蘭索瓦一世親自帶領的法軍,還將佛蘭索瓦本人生擒。

消息傳到英格蘭,亨利八世喜出望外,建議和卡洛斯聯手打到巴黎一舉拿下法蘭西,但卡洛斯五世此時已經掌控了大半個歐洲,不需要亨利八世的協助,也不願意和亨利八世分享戰果。卡洛斯不僅回絕了亨利八世的提議,還撕毀了和亨利八世女兒瑪麗表妹的婚約,和自己的另一個表妹葡萄牙公主伊薩貝拉定下婚約,並在1526年娶了伊薩貝拉。

卡洛斯是亨利八世王後凱瑟琳的外甥,1525年前後,卡洛斯的勢力已經強大到對英格蘭形成威脅。永遠警覺的紅衣主教沃爾西擔心凱瑟琳會被西班牙駐英格蘭大使利用,所以將自己的眼線安插在凱瑟琳身邊日夜監視她;同時開始勸說亨利八世與法蘭西結盟。在大主教的努力下,英格蘭和法蘭西攝政王薩伏伊女公爵(佛蘭索瓦一世的母親、法蘭西王太後,因為兒子在西班牙做戰俘而攝政)簽署了《英法1525和平條約》,英格蘭放棄對一部分法國領土的要求,換取法蘭西每年20000英鎊的經濟補償。這個條約一直生效到1544年。

此時亨利八世對安·波琳的感情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剛開始他的確隻是想讓安做他的情婦,但安的聰慧和美麗徹底征服了他,而且到1526年,王後凱瑟琳已41歲,亨利八世和她已經分居,所有讓凱瑟琳給他生個兒子的希望都不複存在。亨利八世開始認真考慮和凱瑟琳合法離婚並娶英倫玫瑰安·波琳為王後的可能性, 畢竟安年輕健壯,看著就是個好生養的;亨利八世相信未來自己能否得一個王儲完全是事在人為。

1527年春天,亨利八世成立了一個秘書班子,正式開始準備向教皇克萊孟七世(Pope Clement VII)訴求離婚的官方文件,這不僅是王後凱瑟琳和安波琳之間殊死爭鬥的開始,更是英格蘭脫離羅馬教廷和英格蘭宗教改革的序幕。

(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