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了八十大壽的婆婆病逝了,兒女們、孫兒們和親友們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學業,從美國的四麵八方趕來西雅圖。6個兒女和22個孫子孫女一個也不少地出現在婆婆的葬禮和追思禮拜上,讓公公非常感動和欣慰。熟知婆婆的牧師在追思禮拜上用“愛”來概括婆婆的一生:愛神、愛人、愛知識。
婆婆的祖先是當年乘坐“五月花”號來美的英格蘭清教徒,與美國建國之父華盛頓總統有姻親關係,大家族至今還年年都有family reunion(家庭聚會),保持著重視家庭的傳統。
婆婆生長在溫馨熱鬧的大家庭裏,有四個兄弟和一個姐姐。這讓隻有一個妹妹的公公羨慕不已,打算如法炮製,於是兩口子11年間有了半打孩子。
身為醫生的公公努力工作養家,婆婆婚後退出護士職場,勤勞持家,同時還在教會做義工,又開放家庭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愛心四溢。等兒女們長大後,她又到大學修美術本科,直至碩士畢業。難怪牧師讚她愛知識,還笑談數不清她的學位,因她高中畢業後還曾讀過聖經學校、護士學校。
在追思禮拜上,與婆婆相識的一幕幕不由自主地浮現在我的眼前。結婚的頭半年我們小兩口和公婆同住,我本不諳家務事,更別提美國的廚房之勞了。婆婆親手教我使用電磁爐、烤箱、微波爐、洗碗機等等。後來我們小兩口都上班,每天下班回家就享用婆婆做的晚飯。有些中國朋友奇怪我何以喜歡西餐,這可是得益於婆婆的愛心和廚藝。
婆媳相處不易的世界難題偶爾也有發生。記得有一次,我在廚房泡黃花菜幹,婆婆以為是蟲子,這讓我心裏很不舒服,心裏嘀咕:你把中國媳婦看成什麽怪人了?但事後想起來不禁莞爾,那水裏的黃花菜可不就像一條條蟲子嘛,怎麽能怪洋婆婆呢。
又有一次,在我攬下洗碗重任後,先生自告奮勇要洗碗,我由他去了。婆婆看見後不悅地說:“他這麽忙,怎麽還讓他洗碗?”我聽了心裏很委屈:不是我懶惰,是你兒子自己要洗碗的。我不敢還口於婆婆大人,隻有向她兒子抱怨。他反倒說:“你太敏感了,媽媽沒說你懶啊。”
我仔細一想,也是,婆婆說的隻是眼前看到的情形,沒有給我上綱上線。縱使有文化的差異、年齡的代溝,追求和睦的我們婆媳倆盡力彼此諒解,也就一團和氣了。
許多中國人以為美國老人不幫帶孩子,其實不然,我就親眼目睹婆婆前後帶過兩個孫女,她們的父母上班時就把學齡前的孩子放到婆婆那裏。其中頗有藝術天分的娜塔莎如今已成家立業,她在婆婆的追思禮拜上回憶,是奶奶給了她藝術啟蒙,是在奶奶家她第一次拿起了畫筆。
婆婆育兒經驗豐富,卻從不指點我們晚輩如何育兒。不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保持一定距離,這是美國父母對待成年兒女的態度。這點和中國父母不同,中國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兒女視為孩子。例如我的母親,總是熱心地越洋電話口授或是長篇函授,講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經驗之談,還有報刊的文章剪報。我感激母親的關愛,但也覺得她有時未免操心過度。
不過,我還是有幸從婆孫間領略了美國式的育兒經。當兩個孫女爭玩具時,婆婆不說“姐姐讓妹妹”,而是問“是誰的玩具”或“誰先玩的”,讓我看到在美國年齡不是用來占便宜或是吃虧的。
婆婆對孩子總是和顏悅色,從來沒見過她訓斥孩子,難怪她那六個身材高大的兒女言談舉止都溫文爾雅。我很佩服婆婆能在一大群的孫子孫女中講究公平,不偏不袒,甚至對於沒有血緣關係的也一視同仁,沒有人抱怨她偏心。
年輕帥氣的老五在讀博士後期間娶了一位有四個孩子的寡婦,而且她隻有高中畢業文憑,薪水微薄。換了中國母親,對於這樣看起來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怕是要拚命反對的,但胸懷寬廣的婆婆卻是張開雙臂迎接,並將那四個孩子視為己出。
從丈夫布雷克和他兄弟姐妹的身上,我看到了婆婆盡心養育兒女的痕跡。婆婆注重培養孩子的品格,兒女們個個善良、正直、誠實、慷慨助人。婆婆也抓早教,給孩子們從小讀許許多多的兒童讀物,培養了他們對書本和知識的喜愛,五個兒子當中四個是工程師、一個是生物化學博士,女兒則畢業於東部知名女校。身為老二的布雷克在大學期間拿下了包括文科工科在內的五個學位,可謂有乃母之風。
婆婆還重視培養孩子的實際生活本領。聽丈夫說,他從4歲起開始做家務活,從簡單的掃地、倒垃圾做起。他8歲的時候,婆婆給他找了一份正式工作:在鄰家的兩條街送報紙。小報童每月能掙25美元,對那時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婆婆要教育不愁吃穿的孩子如何擔負責任和對待金錢。從小就品嚐了掙錢不易之滋味的布雷克從不亂花錢,更別說濫用信用卡來高消費。
若是美國父母都像我婆婆那樣教育孩子,如今許多美國家庭的債務危機就一定可以避免了。婆婆給小報童開了銀行賬戶,囑咐他每月存1美元作為將來大學學費(當然是象征性的)。小報童用自己的錢給兄弟姐妹和朋友買生日禮物和聖誕禮物,他回想當年,至今還驕傲地說:“我送的禮物最珍貴,因為那是用我自己掙的錢買的!”
小布雷克大方送禮,是父母慷慨為人的影子。婆婆總是借著禮物表達她的關愛。每年為六個兒女及其配偶和孩子們準備生日禮物和聖誕禮物,在時間和金錢上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婆婆一年到頭都在采購禮物,但她對自己其實很節儉、很少添置什麽。要知道,公婆並非很富有,同齡人都已經在安享退休晚年了,公公還在開業行醫,而且節假日都上班。盡管我們兒女輩多次聲明:不必再給我們成年人禮物了!但兩位老人依然一如既往地樂善好施。
每年聖誕節,我們兒女都回到公婆家慶祝,那裏簡直是一片禮物的海洋。
當年婆婆照顧過的的新加坡留學生、如今事業有成的蘇珊在婆婆的葬禮上回憶在她家過聖誕的震撼:寫著名字、裝滿禮物的一隻隻聖誕襪子摞得幾乎跟她一樣高,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一隻,而這隻是禮物的序曲,聖誕樹下如山的禮物才是主曲。我看到,禮物並非件件昂貴,但都顯示著老人的貼心愛意。尤其是給孩子們的禮物,都那麽適合他們年齡和性別。他們打開禮物時的一張張笑臉,一定是爺爺和奶奶眼裏最美的圖畫。聰明的婆婆還特別會借禮物將自己對藝術和書籍的熱愛傳給後代。在我和先生還沒有孩子之前,婆婆每年會送給我們兩套劇院的話劇年票;在我們孩子出世後,他們每年送的聖誕禮物都少不了一整箱幾十本的兒童讀物;當我的孩子開始學鋼琴後,聖誕禮物中又多了交響樂團的禮券……
婆婆總是在不停地給予,並且不求回報,從來沒要求兒孫們為她做什麽。她的一生真正體現了“施比受更有福”。我在努力學習像婆婆那樣使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也在努力培養孩子樂於給予。
在婆婆的追思禮拜上,十二歲的兒子獻上一首鋼琴曲“夜晚”,十歲的女兒邊彈鋼琴邊唱一曲“在天上的寶座前”。他們不僅僅是借著音樂表達對奶奶的思念,而且也是在表達一種給予:奶奶,您給予我們的總是太多太多,現在請接受我們的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