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鴿溪山莊—109—輕葉

(2019-11-28 12:31:44) 下一個

輕葉  

秋,隨著落葉深了。

我站在窗前,看著樹葉不斷掉落。我在想著院落夏日的模樣。但夏日,已經隻能去回想了。

時節在重複著,無休無止。我隻是看到,隨著每一天的開啟,時間也在落去。

風景是平靜的,河穀的世界也仿佛沒有波瀾。但生活在這裏的人都知道,在這份平靜之下,總有著或多或少的煩擾。這些煩擾既無法清除,也難以阻止。盡管一些可以得到解決或一時平抑,但大多的煩擾都是與生命相伴的。

我無法陳列這些煩擾,因為世間的煩擾所在,往往都是人生之哀。生命的河流深深淺淺,人們漂流其間,總會因為追求而去承載。而這份承載,往往決定了人生的風景是急是緩,是流暢還是擱淺。

當我走進院落,踏在落葉的時候,樹葉仍在散散地落著。很多秋黃的葉子仍舊掛在樹上,等待著大地的召喚。

萬物歸寂,世界本靜,但尋到一份無我的境界總是很難。此時,在這草木凋零的時節,我看著這片寂靜,思緒也在淡淡飄落。

眼前的一切都是物化的。山丘,樹木,青坪,水塘,房屋,花園,所有的一切都會產生某種誘惑。物欲,總是一份存在,人們求索之餘,這一切也仿佛成了煩擾之源。

我也在想著自己的生活。

與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一樣,我也似乎總在為自己的物欲尋找著借口。無論人們怎樣表白,生命終是一份占有。私欲的存在,讓人們挑剔著七色,也挑剔著你我。於是,那些有足夠的毅力去克己的人,仿佛總是人間的淘汰者。

我想起了一位病人。

病人是位天主教修女。(因患者隱私,暫稱其為Sister P)。一生助人的Sister P 如今年老體弱,住在了自己服務一生的“安貧小姐妹會”(Little Sisters of the Poor)養老院。

Sister P 修女的身材十分瘦小。幾年來幾次跌傷導致多處骨折,如今的她已無法行走,隻能依靠輪椅生活。

我去家訪,每次檢查治療時,她都仿佛診床上的一片輕葉,平靜而安詳。

因工作需要,Sister P 去過很多國家。她曾在台灣工作過七年,至今仍記得幾句簡單的“國語”。

她的住所隻有最為基礎的設施。除了電話和一桌一床一沙發,牆上隻有一幅小小的聖母畫像,一幅小小的耶穌受難像,以及一幅小小的“安貧小姐妹會”創始人聖女 Mother Jeanne Jugan(1792-1879)的畫像。

我時常與她聊一些往日的經曆。不多的交談,便讓我看到了人間的另一種生活。

Mother Jeanne Jugan (1792-1879)。圖片摘自網絡,感謝!

極簡生活中的 Sister P 身無分文,卻因為一生的奉獻感到富足。每每說起過去,她是自豪的。

修女的奉獻精神令人欽佩。這些從事宗教事業的修女從沒有工資,也無法通過納稅而享受養老金。事業中所有的物質支持,全部來自人們的捐贈。

在陌生的國度,這些修女無償地為當地的老人提供服務。當地人從開始的難以理解,到後來的慷慨相助,讓她看到了“主”的力量。

我崇尚自然,相信自己也應該是屬於有信仰的人,隻是這份信仰並不屬於任何黨派和宗教。沒有宗教背景的我,卻一樣會被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感動。

“安貧小姐妹會”由羅馬天主教聖女 Mother Jeanne Jugan 於1839年創立。如今這個非盈利的慈善組織,已經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超過250所養老院,用於照顧平民和教會老人。

Mother Jeanne Jugan 用一生的奉獻為“主”代言。在這些機構服務的修女,也因教義而忘我,用自己幾十年的人生,在世界各地無私扶助了無數老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聖女 Mother Teresa(1910 - 1997)。Mother Teresa 1997年去世時,已經在123個國家創辦了610個慈善機構,去幫助社會最為底層的人(The poorest of the poor)。

在修女 Sister P 麵前,我是低微的。在聖女 Mother Jeanne Jugan 和 Mother Teresa 麵前,世界是低微的。這是個以強悍論英雄的世界。但我看到,她們弱小的身軀,卻遠遠超越了彪悍,有著能夠撼動人類神靈的力量。

     

Mother Teresa,右圖 Mother Teresa 與美國前總統李根夫婦 。圖片選自網絡。感謝!

當我看到 Sister P 能夠重新站起,並扶著助步器,在養老院的走廊練習走路時,我是欣慰的。

我不是天使,但幫助了真正的天使。

我每次出診,她都會高興地向我展示著進步。我看著她瘦小的身軀在走廊緩緩飄過,依舊宛如一片輕葉。

當我的目光回到鴿溪的院落,樹葉仍舊落著。樹下的草坪,已經被落葉鋪滿。

院落的草坪很綠,每到落葉的季節,這份綠也讓河穀的世界回歸了本色。

在這片綠色的世界裏,所有其它的色彩似乎都是短暫的。我看到,在繽紛的色彩中,人們在乎擁有,也更在乎失落。

宗教銜接著人靈,也因此控製著因誘惑產生的私欲,於是被其所控的世界,便多少顯得有些美好。但古老的教義,卻總是與現實的物欲相搏。我感到有些沉重。

與修女 Sister P 談起這些慈善機構的未來,她是憂鬱的。

由於天主教的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減小,修女在世界各地都在明顯減少。教會服務人數的減少,所造成的直接影響,便是這些慈善機構都在逐漸關閉,或被其它盈利性機構吞並。

世界終是被現實左右的。無論人們怎樣談論陽光,在真實的世界裏,如同中世紀繪畫所展示的,除了聖堂的光芒,總是有些晦暗。

聖堂,終是虛幻的。而那裏的光芒,卻是人間最大的向往。在我去過的所有教堂,陽光都是透過色彩斑斕的拱窗照在人們身上的。那是屬於人間的色彩,本無關宗教,卻被人們賦予了上蒼的風采和力量。

自然的世界本無需教義,但人類漫遊在自然之上的思想,卻需要有所製約和依附。

我知道,在人類的世界裏,每當靈無所依,都是人間遭遇晦暗或人們糾結在欲望的時刻。人類的神靈都是因渴望良知而趨光的。也正是如此,信仰才會產生,並存在著。

當這一代修女如輕葉般飄落之後,我可以預見這片由教義所執的慈善世界將會變得怎樣。但天主教依舊會存在,也會在人們的靈魂無可歸宿的時刻,去導引人們仰望上天的光芒。我想,這些在人間危難時刻平靜的存在,本就是該讓人們去感恩的。

感謝!

祝所有博友感恩節快樂!

音樂:Romance Sans Parole, Damien Duboi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redmaple5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民.工' 的評論 :
特別認同你的觀點。謝謝
應物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民.工' 的評論 : 不能同意更多了
民.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應物兄' 的評論 : 謝應物兄!所有的信仰都是在精神層麵的,但真正令人敬仰的卻是人的行為。令人尊敬的行為可以與信仰無關。

個人認為,任何信仰本該隻屬於自心。如果把信仰強加於人,甚至限製、打擊或剝奪他人的信仰,便是魔教邪教了。

祝老兄開心快樂!

應物兄 回複 悄悄話 前二天被俗事纏身,今天才看到你這篇文章。真是喜歡,說出了很多與我相同的想法。信仰其實與是不是信教無關,真正有信仰的人不論是信什麽教,都是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光明的人。祝你天天快樂。
民.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dmaple56' 的評論 : 其實,在正性的道路上,每個人把本職工作做好,世界便是美好了。而做好這一切本是應該,是不需要讚美的。

謝紅楓!
redmaple56 回複 悄悄話 感動!也敬佩這樣的人。
莊主醫生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到天使,減少她的痛苦,也值得敬佩。祝福!
民.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ner' 的評論 : 感謝xiner!在人心淡薄的世界,處處體會寒冷的人,能得到一點微弱的溫暖,感受便是巨大的。

天主教之所以被無數人敬仰,其主導的助人和奉獻精神或許是個重要的因素。

在戰爭時期,宗教會讓經曆痛苦的人有一份寄托。所有經曆過戰爭的老人都說,二戰時期,所有的教堂都是滿滿的。
民.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這些人能夠奉獻一生的人,大概都是為心而做,也隻有在一種信念之下,心才能這樣執著。

時代的前行,物質所帶來的誘惑太大,人們的心也自然隨著誘惑而分散,難能專注在信仰了。想想挺遺憾的。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麽一批人活著自己的信仰之中。也認識這樣的人,他們身上,能夠看到上帝的光芒,盡管她們沒有耀眼的的名聲。這樣的人一直都有,的確是越來越少,但是上帝的存在是通過她們體現出來的。
xiner 回複 悄悄話 願在這薄涼的世界裏,因為這些微弱的溫暖,能渡你我去感恩。

順致冬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