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共產黨可怕是讓無產者聯合起來

(2025-11-13 06:44:14) 下一個

共產黨可怕是讓無產者聯合起來





為什麽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一上台就要解散工人階級隊伍讓工人下崗成為一個一個打工仔或失業者?

為什麽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一上台就要解散農村人民公社讓組織起來的人民公社裏的社員們又倒退為個體農民成為四處流浪找工的農民工?

為什麽世界各國的資本家權貴們如此反對共產黨?

為什麽從新中國逃出來的一小部分地富反壞右牛鬼蛇神妖魔鬼怪走資派及新生資本家們成了《反共華人》專業反對共產黨?

就是《共產黨可怕》,可怕的《是讓無產者聯合起來》。

《無產者聯合起來》力量就大。一個個成個體就如一盤散沙。

為什麽毛澤東總說,懂得了馬列主義即共產黨,就找到了中國幾千年來老百姓反抗總是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聯合起來,團結才有力量。因此,將農民組織起來,在工人階級帶領下聯合起來建立了新中國。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如果沒有讀過《共產黨宣言》,很難相信這些散文式的語句用普通老百姓底層群眾都能易懂的語言講出來的,就是出自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撰寫的綱領性文獻即《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誕生以來,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文獻之一。《共產黨宣言》之所以能在絕大多數勞動人民中深入人心,不僅在於其劃時代的思想內涵,還在於其文風有創意、有新意。這樣直接訴諸普通人民群眾心靈與情感的文風,是馬克思恩格斯用腦用心創造出來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寫作《共產黨宣言》前就意識到,《共產黨宣言》不隻是一份政治綱領,還要成為無產階級的指路燈。當時,雖然歐洲工人運動接連失敗,但是統治階層卻認定《共產黨可怕》,共產主義是“可怕的遊魂”,“恐怖的幽靈”。馬克思恩格斯用最通俗的語言,為“幽靈”正名,最後得出結論:《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明確的現實指向,朗朗上口的語言表述,使得《共產黨宣言》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不獨《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的許多著作,都給人新風撲麵之感。他們在革命實踐中,提倡寫作要聯係實際、立場鮮明、準確生動、通俗易懂,對文風的重要性作了充分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是寫作還是演講,都要從實際需要出發。馬克思在主編《萊茵報》時提出,要少發些不著邊際的空論,少說些漂亮話,少來些自我欣賞,多說些明確的意見,多注意些具體現實,多提供些實際的知識。綜觀他們的著作,不論是《資本論》《反杜林論》,還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都帶有極強的聯係實際問題的特點。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寫文章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宣傳自己的觀點。1848年6月,他們創辦《新萊茵報》,宣揚革命主張,深刻揭露反動統治,直接指導德國革命,支持巴黎工人起義和各國民族解放鬥爭。1849年5月,馬克思在《〈新萊茵報〉被勒令停刊》一文中強調:“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隱瞞我們的觀點是多餘的。”

共產黨人:《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隱瞞我們的觀點是多餘的。》

馬克思分析了《新萊茵報》被普魯士當局勒令停刊的過程,闡明《新萊茵報》的文風一直是旗幟鮮明、尖銳潑辣,而普魯士反動當局則“用虛偽的詞句來掩飾恐怖手段”。兩者風格迥異的原因在於:《新萊茵報》理論上是正確的,政治上是正義的;而普魯士當局“理論上是膽怯的”,政治上是反動的。

為了改進文風,馬克思恩格斯專門研究了現代文風。恩格斯指出:“現代風格包括了文風的全部優點: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同長長的、平鋪直敘的描寫相互交織;簡潔的語言同閃閃發光的形象和迸發出耀眼火花的妙語相互交織。”

189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20周年紀念日,恩格斯為馬克思《法蘭西內戰》1891年單行本作了導言,認為“這一著作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曆史意義,並且寫得簡潔有力而又那樣尖銳鮮明,尤其是那樣真實,是後來關於這個問題的全部浩繁文獻都望塵莫及的”。

馬克思恩格斯的許多著作,內容豐富多彩。在寫作《資本論》過程中,馬克思研究過1500多種書籍和檔案文件。僅《資本論》第一卷論及的文藝家就達40人,文藝作品40餘種,平均每6000字就會引及文學藝術作品,其中引證最多的是莎士比亞,達8次,深入分析莎士比亞的作品達5種。此外,針對受眾對象大多是工人的情況,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深刻的哲理。《共產黨宣言》的這句話朗朗上口,至今廣為傳誦:“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讓群眾更容易聽得懂,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再強調的文風。列寧提出為群眾而寫作,要求文章要廣泛使用生動的人民語言,大膽吸收方言、諺語、俗語、形象比喻等,使讀者感到通俗易懂。他強調共產黨人“應當善於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堅決拋棄難懂的術語,外來語,背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群眾還不懂、還不熟悉的口號”。列寧寫的《給農村貧民》的小冊子以及在《真理報》上發表的文章,都體現了通俗化的文風。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強調好的文風,對無產階級政黨建設提出新的要求。文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共產黨的形象和事業成敗。中國共產黨曆來重視文風問題。毛澤東注重把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融入馬克思主義觀點,提出“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所作的閉幕詞中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把中國人民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奮鬥目標和堅忍不拔的精神表述得既準確無誤又極具感染力。

針對中國共產黨內存在的一些學者“言必稱希臘”等現象,毛澤東明確提出:“不要割斷曆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

毛澤東提出:“隻有向民眾學習,向環境學習,向友黨友軍學習,了解了他們,才能對於工作實事求是,對於前途有遠見卓識”。

“以理服人”,“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延安時期的幹部隊伍,一部分出身於工人、農民,大都文化程度和理論水平不高;一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歸國的愛國知識分子、愛國華僑,有的缺乏係統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有的缺乏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在加強理論教育的同時,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宗旨教育,是當時的重要任務。

毛澤東指出:“思想、政治、政策、軍事、組織五項為政治局的根本業務”,“掌握思想教育是我們第一等的業務”。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注重把加強理論學習與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結合起來,注重宣傳唯物主義、宣傳辯證法,端正黨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文風,從認識論的高度徹底清算黨內的“左”右傾錯誤,特別是清算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惡劣影響,教育全黨幹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宗旨和方針,堅持“團結—批評—團結”,堅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誌的目的。

“製定一套完善、正規的學習製度”,著力構建高效管用的學習製度體係。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製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

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高度重視學習教育製度建設,以中共中央名義製定印發了一係列學習教育文件,內容涉及組織領導製度、學習指導製度、保障製度、考評製度等各個方麵。

這些學習教育製度的建立和落實,使中國共產黨在全黨學習從一開始就處於有組織有領導的規範化管理狀態,在物質極度匱乏的艱苦戰爭環境中沒有放任自流或者流於形式,反而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下來,使中國共產黨全黨形成自覺學習和自我提升的良好習慣,獲得不斷創新和持續發展的強大能力。

毛澤東強調指出,“這樣的學習製度,中央要在全國推廣,隻要共產黨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動起來,造成一個學習的熱潮”。

可以說,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推進學習教育,不僅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靠製度,沒有這些學習製度保駕護航,在延安當時的曆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黨中央想要在極緊張的戰鬥活動和極短的時間內“克服自己理論工作的落後性”是不可能的。這也為今後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學習製度建設奠定了基礎。

“工作忙就要‘擠’,看不懂就要‘鑽’”,堅持“分級分類”與“因材施教”相結合,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

延安時期,惡劣的環境,艱苦的條件,繁重的工作,給中國共產黨全黨同誌學習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為了克服困難,中國共產黨在推動學習的方式方法上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在學習安排上,結合實際情況,中共中央多次分期發布學習計劃,堅持在職教育和學校教育協調發展、統籌推進,使幹部教育能夠連續地、係統地順利進行。

在學習方法上,倡導“擠”和“鑽”的“釘子精神”,毛澤東指出:“工作忙就要‘擠’,看不懂就要‘鑽’,用這兩個法子來對付它,學習是一定可以獲勝的。”

在學習組織上,開展分類編組、分級指導的差異化學習,充分發揮中央學習組和高級學習組等的示範帶動作用,爭建“模範學習小組”、爭當“學習典範”。

在學習激勵上,設立幹部學習節,製定和實施一係列監督、檢查與考核製度,做到“勤學者獎,怠惰者罰”,不僅保障了幹部學習任務的落實,更提升了幹部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

通過這些舉措,這一階段的幹部學習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進一步形成了“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的生動學習場麵。

聽毛主席作《反對黨八股》報告。據《解放日報》2月2日“本報訊”報道,是在中央大禮堂舉行的,參加盛會的黨中央諸同誌、被邀請之來賓及全體學員共千餘人。校長鄧發講話並主持會議。參加會議的“學員”,主要是集中在中央黨校學習和在延安工作的黨的“七大”代表。參加“七大”的代表544人,候補代表205人,聽取整風報告的代表人數可能略少些,因為有些代表是1945年4月開會前才趕到延安的。

2月8日我們走到中央黨校禮堂大門,一手交會議通知,一手接過會議散發的《宣傳指南》。會場差不多已坐滿了。到開會時,過道上站滿了人,後排的長凳上也站著人,窗台上坐著人,主席台上也擠了許多人。於黑丁說他找不到座位,跑到院子裏找了塊半截磚頭擠上台去,就放在凱豐腳邊坐下來聽報告。

毛主席走到台中央,開口就說警句。他說,今天開的是壓縮會議。現在兵荒馬亂,全世界的文章都要縮短。我們今天開會就是研究要把文章縮短。接著,毛主席逐條講解《宣傳指南》。《宣傳指南》選輯蘇聯《聯共黨史》中列寧論在工人中如何進行宣傳的一段,季米特洛夫在共產國際七次大會報告中論宣傳的群眾化一段,魯迅答《北鬥》雜誌論文章的寫法一篇,及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報告中論宣傳的民族化一段。最後,他以尖銳的諷刺口吻指出黨八股的八大罪狀,指出黨八股是教條主義的藏身所,必須打倒。三個多小時講了四五萬字,會場活躍,掌聲、笑聲時起時伏。大家聽到開心時,毛主席也笑。毛主席講話常用比喻、警句、諺語、妙語、故事,增強演說的幽默氣氛,他的動作表情尤富感染力。聽毛主席演說,既受益又開心,所以場場爆滿。

“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毛澤東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係的”,“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隻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不要割斷曆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隻有向民眾學習,向環境學習,向友黨友軍學習,了解了他們,才能對於工作實事求是,對於前途有遠見卓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抑鬱症與憂鬱症是同病或有區別






讀一博文《憂鬱症是當前的流行病嗎?》,發現博文中出現了《抑鬱症與憂鬱症》的不同名詞,好奇心想了解一下這兩個抑鬱症與憂鬱症的意義。即輸入問題如下:《抑鬱症與憂鬱症是同病或有區別》?所得到的是如下回複:

一,【AI 】回複如下:

在日常用語中,憂鬱症和抑鬱症通常指的是同一種疾病,即重度抑鬱障礙。兩者可以互換使用,都是指一種影響情緒和身體的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續的低落情緒、對事物失去興趣,並伴有其他身心症狀。

抑鬱症/憂鬱症的特征:

情緒低落: 持續感到悲傷、絕望或空虛。

興趣減退: 對過去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和樂趣。

精力不足: 感到疲勞、缺乏活力,並且這種疲憊感非常明顯。

認知障礙: 難以集中注意力,難以做決定,並可能出現無價值感或過度的內疚。

生理變化: 體重出現重大變化、失眠或睡眠過多、食欲不振或過盛、性欲減退。

軀體症狀: 可能伴有無法解釋的身體疼痛,如頭痛、消化問題、胸悶等。

精神運動性症狀: 坐立不安或動作、言語遲滯。

總結:

日常用語: 在日常交流中,這兩個詞語可以互換使用,都指向一種情緒和身心健康的疾病。

醫學術語: 在醫學上,抑鬱症更常用於指代重度抑鬱障礙。

兩者含義相同: 無論使用哪個詞,都指代的是一種需要關注和治療的疾病,而非僅僅是“不開心”或“心情不好”那麽簡單。


【人腦】回複如下:

二,《憂鬱症就是抑鬱症嗎?兩者之間有什麽區別 ?》

作者:學無名

2017-08-17

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心理疾病,其中憂鬱症是比較常見的。那麽你知道如何預防憂鬱症嗎?很多人都會把憂鬱症看成抑鬱症,那麽兩者之間有關聯嗎?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憂鬱症和抑鬱症是一樣嗎?

其實憂鬱症與抑鬱症是完全不同的,並且從心理學上講,憂鬱是突發的,而抑鬱症則是一種症狀,一種精神障礙。

憂鬱症和抑鬱症的區別:

憂鬱症常常為,入睡困難,有時可睡,但1-2小時後即醒,醒後再難入睡。也有的整夜不眠;坐臥不安,控製不住沒有明確的對象或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吊膽的痛苦體驗。有些人表現為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沮喪、憂傷、自卑,對日常活動興趣顯著減退,甚至喪失。過分注意自己的身體和各種生理變化。有些人則多疑,總懷疑別人在說自己的壞話,很煩惱對健康不利,卻不能自控。而有些患者則表現為強迫自己想某樣東西或事情,無法控製自己。

抑鬱症的症狀是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對任何事物都毫無興趣;食欲減退、體重減輕。

憂鬱症的預防方法

1,多些娛樂

在日常生活中要安排一些娛樂活動,擴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興趣愛好,舒緩工作及生活上的壓力。

2,良好的心裏態度

對今天不生氣,對昨天不後悔,對明天不擔心。我們無法主宰世界,但是我們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是自己每天都擁有一份好心情。

3,學會自我稱讚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我欣賞,肯定自己的優點、長處,坦然對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樣才能擁有良好的心境。

三,《抑鬱症與憂鬱症有很大的區別》

來源於:許臣華 主任

2017-06-14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沒有憂鬱症,隻有抑鬱症,憂鬱可以是突發性的,受特定環境和事情的刺激,而突然出現心理崩潰,然而它的特性是短暫且具有一次性免疫力,也就是說這次你挺過去了,那麽下次就不會被同樣的事物所擊潰。

但是抑鬱症是一種長期生理問題得不到解決產生的病症,要清醒的認識到它的可怕,不過抑鬱症不一定自殺,自殺不是突然發生的,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日本學者長岡利貞指出,自殺過程一般經曆:產生自殺意念——下決心自殺——行為出現變化+思考自殺的方式——選擇自殺的地點與時間——采取自殺行為。

識別典型抑鬱症的方法:

即一個人的抑鬱情緒持續兩周以上,同時伴有下述9項症狀的任何4項以上:

1、興趣喪失或無愉快感,感到沒有任何事件能夠使他們高興起來。

2、精力減退或持續疲乏,體力難以恢複,躺在床上都感到累。

3、活動減少或動作遲滯,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隻想在床上度過。

4、過分自責或內疚,為自己過去一些微小的過失責備自己。

5、聯想困難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大腦猶如停滯了一樣。

6、反複出現輕生的想法或行為。

7、失眠或早醒,早上抑鬱情緒突出。

8、體重降低或食欲下降,甚至拒食。

9、性欲下降,甚至全無。

從憂鬱症與抑鬱症的區別看兩症的高發人群

1、抑鬱症(憂鬱症)患者的親屬,患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兩倍。

2、女性患憂鬱症與抑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

3、在升學、就業、住房等麵臨著空前激烈的競爭青年人,許多人夢想破滅,導致失望、挫折和喪失信心,直到抑鬱。

4、劇烈變化的青春期,在高傲和自卑間徘徊,即想擺脫家庭的束縛,又未完全獨立,這使的他們對重大的挫折易產生嚴重的情緒反應。

5、時常要麵對身體衰弱、親人喪失的老年人,及身染慢性疾病,感到悲觀暗淡,對病痛無能為力的病人。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但不一定是抑鬱症,隻要認清抑鬱症與憂鬱症的區別,懂得調適,生活依然很美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