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中國人立威的是抗美援朝戰爭

(2025-09-27 06:13:02) 下一個

為中國人立威的是抗美援朝戰爭





真正為中國人立威的是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美國人戰火燒到中國邊境鴨綠江時,應當時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首相請求,當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決定派彭德懷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帶領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中國和朝鮮邊境鴨綠江,進行了一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用落後武器擊敗當時世界強大的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合軍隊,讓當時世界人重新審視中國,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中國是東方雄獅,是一條巨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使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真的要感謝第一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和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誌願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雄壯的歌聲與今天的人們已漸行漸遠,抗美援朝戰爭的開始距今已過去了整整半個多世紀。新中國誕生前夕,毛澤東在新政協會上曾莊嚴地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輝煌勝利,終於把這種“站起來”的口號變成了現實。

20世紀的曆史證明,《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華兒女免除了亡國的恐懼,卻未能使中國成為一個世界強國。

《解放戰爭》的勝利使中國的工人農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沒有外國駐軍,沒有各國的“租界。沒有妓女流浪漢吸毒者,沒有黑社會,沒有地主資本家。有免費醫療教育住房,人人有工作等社會主義社會福利。沒有剝削和壓迫。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才使中華民族真正驕傲地站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被包括美蘇在內的世界各國所尊重。回顧中華崛起的曆史進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立威之戰。

在近代中國的曆史上,舊中國進行的戰爭都是越打越窮,經濟越發凋敝。《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在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之初,由於當時在中國的大陸國內建立了曆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主義社會製度的廉潔的人民政府,在《人民戰爭》的全民皆兵基礎上就有了最強的動員能力。雖然戰爭消耗了62億元人民幣的直接戰爭費,卻因戰爭期間國民經濟創造了年15%的增長率,戰費隻占同期國民產值的3.6%和國家財政支出的12%,國內仍能有比戰費更多的財力保障了經濟恢複,真正做到了“打仗建設兩不誤”,這又創造了曆史上的又一個奇跡。

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下,當時5億多中國人民被充分動員起來,在中華大地上演了一場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雄壯劇目。在輪番作戰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先後有297萬部隊以誌願軍名義跨過鴨綠江。60萬民工也隨軍進入朝鮮,參加了那場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抗美援朝戰爭。

當時,“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國內被稱為“最可愛的人”,例如駐在東北邊境的空軍部隊隻有飛行員能飛到朝鮮上空作戰,地勤人員卻過不了江,他們也希望得到“中國人民誌願軍”這一光榮稱號。後來得到毛主席的批準,凡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空軍的部隊都算中國人民誌願軍,於是他們被稱為“抗美援朝不過江”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當時國內許多解放軍部隊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勤支援,國內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則投身於捐獻、擁軍、增產等活動,可以說國內那一代人都是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的參加者。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上,美軍發現戰鬥力很強的中國入朝部隊源源不斷投入戰鬥,曾驚呼“共產黨中國擁有幾乎無限的人力”。舊中國人口雖多,征兵卻極為困難,除了“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傳統觀念外,抓壯丁也造成“抓者一人、逃者十人、怨者百人”的社會狀況。

新中國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卻能得到各階層人民擁護,全國範圍內又開展了大規模的參軍動員。1950年12月,中央軍委發出招收青年報考軍事學校的決定,參加報名者有58萬人,從而為全軍增加了大量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幹部來源。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全國報名要求參軍的數量達2000多萬人(占適齡男性青年一半),而被選中入伍者不足十分之一,人稱“比挑女婿還嚴”。那時社會上是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這種在敲鑼打鼓和萬眾歡呼中踴躍上前線的情景,與舊中國在戰爭中抓兵抓丁的悲慘場麵形成了鮮明對照。

通過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自此邁入了世界型現代化戰爭,在與世界最強手的較量和蘇聯援助下使自身現代化建設也有了飛速發展。出兵朝鮮之初,全軍部隊的武器大多數還屬戰爭中繳獲的“萬國牌”,且自身又沒有零配件及彈藥保障能力。在戰爭中,中國入朝部隊全麵更換了蘇製武器,並在實戰中迅速加以掌握。3年時間內,中國用蘇製武器和仿製品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麵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在近代曆史上首次實現了全軍裝備標準化、序列化,由幾乎是單一的步兵發展為諸軍兵種的合成軍。彭德懷對這一裝備進步曾總結說,短短幾年超過了舊中國幾十年的建設。通過這場戰爭,新中國打出了一個實力位居世界前列的空軍,轟出了一個強大的炮兵,並開始全麵建設裝甲兵,其他技術兵種也有很大發展,從此被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公認為世界軍事強國之一。

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的輝煌勝利,使自身的國際地位有了極大改善,受到友人乃至對手的前所未有的敬重。當時剛戰敗的日本人普遍對把自己打得滿地找牙的美國人崇拜不已,突然看到過去輕視的中國人竟能打敗美國,受到極大的心理震動,其社會上“支那人”的蔑稱自此基本消失,而代之以“中國人”的正式稱呼。

過去對華以“老子黨”自居的蘇聯,從此才開始以敬重的態度對待中國,按毛澤東的講法是“有點兄弟黨的味道了”。國內就此從蘇聯獲得了著名的“156項”重大建設工程的援助(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從而奠定了國家工業化和現代軍工業的重要基礎。

在不到十年時間內,中國能用百億元人民幣就建立起配套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基礎,又在世界現代曆史上創造了成本最低和規模速度空前的紀錄。如果新中國不進行抗美援朝這一戰,取得這樣的經濟回報也是不可想象的。

至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欠下的蘇聯軍火債30億元人民幣(當時折合13億美元)。至1959年已全部還清,其數額隻占同期國家財政總支出的1.5%(1960年至1965年間歸還的是對蘇其他欠債23億元),而且主要是以礦物而非農產品還債,對國家經濟生活並無太大影響。今天的人們全麵、客觀地評價抗美援朝戰爭,還會感到毛澤東在出兵前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那就是──“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是真理。而且這種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後人。

抗美援朝戰爭剛開始時的新中國,還是一片滿目瘡痍的戰亂後的貧困土地,按毛澤東的話說,國民經濟的百分之九十還停留在古代。中國是人口數量占世界第一的文明古國,工業產值卻隻居於世界第26位,尚不及比利時等小國。此時美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超強於世界,工業產值占全球40%,中美軍隊的裝備更是有著巨大的“代差”。當年的中國軍民能在戰場上一再打敗有著世界上最優良裝備的美軍及其仆從軍,最後迫使敵方以妥協方式結束戰爭,除了靈活的戰略戰術、采取聯盟戰略和充分挖掘戰爭潛力外,誌願軍官兵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又是壓倒敵人的主要保障。

其實軍隊的戰鬥力,主要由“人和武器”兩大因素構成。當年中國人民誌願軍雖然裝備落後,卻有英勇頑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在極惡劣環境中過“一把炒麵一把雪”的生活而堅持戰鬥。美軍及其盟友則是“鐵多氣少”,裝備雖居絕對優勢,其官兵卻厭戰怕死,在陸地交鋒中屢敗於中朝軍隊,靠陸海空三軍合成的強大火力才勉強守住戰線。戰爭的基本定律是強勝弱敗。新中國在物質技術條件遠弱於敵的情況下,主要依靠政治優勢和人力數量優勢,有效地以己之長擊敵之短,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抵消了敵軍的技術優勢,最終在戰場上形成了均勢。

除了前線指戰員英勇奮戰,當時全國人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支援前線。當時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毛澤東有著崇高的威望,全國各界人民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大家一分一厘硬是省出了血汗錢,捐獻給“最可愛的人”。教授、作家們捐獻稿費,藝術家、演員到處義演,大學生利用勤工儉學把所得款捐獻。更可敬的是那些生活還很艱難的工農群眾,有的工廠的工人隻留下夥食費而把其餘工資都捐獻出來;有的農民上山打柴,把賣得的錢都捐獻給正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子弟兵。僅在一年之間,全國人民捐獻的人民幣價值便相當於新幣5億多元,按當時一架米格戰鬥機價值15萬元新幣計算,可購買3700架。正是靠著這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當時還處於貧困狀態的新中國才能支撐起那樣一場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戰爭。

在全國人民進行抗美援朝動員時,領袖與人民保持了一致。組建誌願軍出國作戰時,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第一個向彭德懷報名,其他的人向這位領袖勸說時,得到的回答隻是“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身經百戰的毛澤東完全知道戰爭的殘酷和危險,讓毛岸英去朝鮮絕不是某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所說的“鍍金”,完全是出於以身作則。當年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的日記,便記錄了1951年1月初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情景──“此息告他。長歎一聲之後,他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隻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據毛主席身邊的其他工作人員回憶,此後多年裏,許多熟人親友在他麵前都從不提毛岸英的名字,以免引起毛澤東傷心。

在中國大地上,其實何止毛澤東如此,東鄰半島那片“三千裏江山”(以南北長度計,一朝裏相當0.3公裏),以及長眠在那裏的十幾萬誌願軍烈士,多少年來一直牽動著億萬人的夢裏情懷。提起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鋼鐵運輸線上的烽火歲月,以及清川江、臨津江、鬆穀峰、上甘嶺……多少國人至今難忘。

正是靠著“犧牲的成千上萬”,包括毛澤東深愛卻“無法隻顧及”的“一人”,新中國才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同強敵較量並取得寶貴的勝利。當年從領袖到基層戰士的英雄氣概,也長久地感動著一代代國人。.

中國人民誌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均遠遜於美軍等極端不利條件下,與其展開殊死較量,把敵人從中朝邊境趕回到三八線,迫使美國首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震驚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徹底終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浴血奮戰及其偉大精神,為我們留下了永恒財富。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戰爭傳奇。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勇善戰與偉大精神,樹立起了敢打必勝的典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為啥總要和國民黨一家親






《兩岸一家親》,怎麽能說:走資派為啥總要和國民黨一家親?

請看事實真相:

這《兩岸》是指大陸和台灣。

在大陸一直是有走資派特色黨即特色政府在執政,一切是有走資派資本家有錢人說了算,而是有走資派資本家代表了大陸上的所有人。

但在台灣就不同了,現如今是台灣民進黨在執政了,而且近代台灣大多數時間是有台灣民進黨在執政,而在台灣民進黨在執政時就從來不認可《兩岸一家親》的。而隻有在台灣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的幾年裏,台灣國民黨馬英九才認可《兩岸一家親》的。而如今台灣國民黨自身都難保,根本代表不了台灣所有人,或者說根本代表不了台灣大多數人。那麽這《兩岸一家親》,就是大陸走資派和台灣國民黨的一家親了。那麽走資派為啥總要和國民黨一家親?

所以要問:走資派為啥總要和國民黨一家親?

《兩岸一家親》是走資派習近平提出的對台工作方針,最早出現於2013年。強調中國大陸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血緣相連,如同一個家庭,是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與中國夢的一部份,走資派習近平用以解決台灣問題,以此推進中國統一。於2014年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政治決議,於2021年寫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中。在2015年習馬會的閉門會談中,曾經列入《兩岸一家親》。

走資派習近平在接見台灣國民黨代表蕭萬長時,提出“兩岸一家人”。同年,走資派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再度提出“兩岸一家人“。在同年10月,走資派習近平再度接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將“兩岸一家人”改為《兩岸一家親》,此後成為走資派習政府對台工作的主要宣傳理念。

走資派習政府以《兩岸一家親》為對台政策的核心。當台灣有民進黨執政時卻發表聲明,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隸屬為曆史事實,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尊重台灣民意。

2014年2月18日,走資派習近平會見前往北京訪問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時首次麵向台灣人民發表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內容根據兩岸關係發展的形勢,提出了一係列走資派習近平個人認為能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念和主張,單方麵闡釋“兩岸一家親”的道理,從而呼籲兩岸人民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所謂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並正式提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2015年,走資派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麵。習近平曾提出四個主張(一個中國、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家親、反對台獨),經過雙方協商,未放入正式聲明中。在會前致辭中,走資派習近平提出,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2019年1月2日,走資派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講話,再次傳達“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裏事”、“廣大台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等兩岸一家親相關理念。

“走資派”是中國大陸推行資本主義、背離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共產黨內官員或黨員。“走資派”之所以在宣傳中被描繪成與國民黨“一家親”,主要原因在於:

大陸或台灣國民黨不管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或台灣都是為代表性的是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等反動階層,其意識形態和政治主張與社會主義和共產黨是對立的。因此,當“走資派”被與國民黨聯係在一起時,意味著走資派們被指控為“背叛革命”、“複辟資本主義”的,並暗指其政治傾向與國民黨相似或有勾結的。?

從曆史上看蔣介石的國民黨是代表著近代中國社會中反對共產黨的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與中國共產黨代表的工農利益形成尖銳對立。

看意識形態相似性:“走資派”是要複辟資本主義,那麽在宣傳上,就很容易將走資派們與國民黨這種具有資本主義的政黨進行類比。

在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中,“走資派”與“國民黨”聯係起來,可以進一步看清其共同的反革命、反社會主義的形象。

“走資派”與國民黨都是“複辟資本主義”、“反革命”的,是為了背叛社會主義的,和曆史上的國民黨聯係起來,就看清台灣國民黨以及大陸走資派是《兩岸一家親》,是《骨肉天親》、是《血脈相連》,是《親望親好》,是《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是在《共同做著中國夢》的。

大陸走資派和台灣國民黨都說《兩岸一家親》,其核心宗旨都是背離了社會主義道路的。都是走回頭路,都是在向舊的資本主義舊製度倒退。都是反共產黨,反毛澤東的。大陸的和台灣的信仰共產黨的勞動人民和革命的知識分子們是懂得這《兩岸一家親》的意思的。台灣的民進黨和他們的支持者們還不想同大陸走資派和台灣國民黨《兩岸一家親》。這個《兩岸一家親》的《中國夢》還要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