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

(2025-07-09 13:22:14) 下一個

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

 

 

白求恩在奔赴西班牙戰場前曾為自己寫好了墓誌銘:“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革命萬歲!”

在一九三八年初他奔赴中國戰場前,他向加拿大共產黨提出,他加入美—加援華醫療隊的唯一願望是:“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加拿大共產黨最終履行了承諾,滿足了他的願望。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白求恩出身於一個著名的加拿大蘇格蘭裔家庭,其起源可追溯至近世蘇格蘭的比頓醫學世家。他的高祖父約翰·白求恩牧師是加拿大長老會的創始人之一,曾在蒙特利爾建立全加拿大最早的長老會教堂。

第39任溫哥華市長羅品信是白求恩的遠房親戚,祖父老諾曼·白求恩是多倫多大學三一醫學院的創始人之一,是聞名加拿大救死扶傷的名醫。白求恩父親馬爾科姆·白求恩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督教長老會的牧師。根據加拿大總督伍冰枝的著作記載,白求恩的父親馬爾科姆·白求恩受當時美國著名基督教布道家和學者德懷特·萊曼·穆迪很大的影響。

白求恩1916年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16年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成為一名中尉軍醫,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往返於歐洲、加拿大之間。一戰後,白求恩在底特律行醫。

1923年到蘇格蘭愛丁堡參加英國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時結識了當地的一個富裕家庭出身時年22歲的弗蘭西絲·坎貝爾·彭尼,二人相戀,於1924年結婚,婚後定居底特律。

1926年白求恩患肺結核,為防止傳染給妻子,獨自前往紐約州的特魯多療養院治療,妻子回到了愛丁堡,一年後法院判決離婚。作為胸外科醫生,白求恩在自己身上做了當時試驗性的“人工氣胸療法”,並由此發明了一係列的胸外科手術器械,如“白求恩肋骨剪”。在他康複之後給弗蘭西絲去信,二人於1928年在蒙特利爾複婚。白求恩在蒙特利爾皇家維多利亞醫院擔任胸外科醫生。

1931年1月,白求恩在《加拿大醫生》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窮人得了它就會死去,而富人卻能活下來。”,“讓我們把盈利、私人經濟利益從醫療事業中清除出去,使我們的職業因清除了貪得無厭的個人主義而變得純潔起來。讓我們把建築在同胞們苦難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種恥辱。”1933年白求恩成為卡特威爾市聖心醫院胸肺外科主任並當選美國胸肺外科學會理事。然而由於白求恩過於專注工作,兩人於1933年再次離婚。但二人仍然保持著通信聯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出了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白求恩同誌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裏,來到中國。

去年春上到延安,後來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麽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

白求恩同誌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

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

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誌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誌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誌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係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我和白求恩同誌隻見過一麵。後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於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毛澤東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