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論持久戰》獲勝的
抗日戰爭是《論持久戰》獲勝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是以《論持久戰》為指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文獻。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論持久戰》為抗戰勝利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戰略指導。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於1938年發表的重要軍事政治著作,科學分析了中日戰爭的特點,提出了抗日戰爭必須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強調要實行持久戰,並指出要爭取抗戰勝利,必須實行人民戰爭,充分動員和依靠人民。?是《人民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涉及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民族、各階層以及海外華僑的共同參與和奮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論持久戰》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指明了方向,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對鼓舞士氣、凝聚力量、製定戰略戰術、爭取抗戰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論持久戰》的指導,抗戰勝利還受到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以及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衰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總而言之,《論持久戰》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指導思想,但抗戰的勝利是全民族共同奮鬥的結果。
1938年,毛澤東深入總結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十個月來的實踐經驗,用8天9夜時間寫下5萬多字的《論持久戰》,有力駁斥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科學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決心。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日軍相繼攻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一時間,對抗戰失去信心者大肆宣揚悲觀失望的中國“亡國論”,嚴重擾亂抗戰軍心民心。1937年9月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1938年三四月間中國軍隊取得台兒莊大捷,又有人開始高唱迅速擊敗日本的中國“速勝論”,緊接著徐州會戰失利,“亡國論”再度泛起。
戰局起伏,民心不定。為了凝聚國內抗日力量,堅定國人的必勝決心,徹底批駁“亡國論”“速勝論”,毛澤東決定撰寫一部關於抗戰理論的著作,對全麵抗戰10個月來的戰爭經曆和經驗做個總結性的概括與解釋,回應全國人民關於抗戰前途、抗戰策略、抗戰方式的關切,從而指明抗日戰爭的前進方向。1938年5月,毛澤東在鳳凰山中共中央指揮部的窯洞裏,經過8天9夜廢寢忘食地寫作,創作完成《論持久戰》,全文5萬餘字,共計約120個自然段。
《論持久戰》是把握全局、預見未來、克敵製勝的戰略性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雙方的情況,徹底批駁了“亡國論”“速勝論”等錯誤論斷,指出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抗戰取得最後勝利的客觀依據,並科學地預見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3個階段——中國不會亡國,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但中國也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的。《論持久戰》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指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實行人民戰爭。
中國抗戰為什麽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最後勝利為什麽屬於中國?《論持久戰》一經刊出就以強大的說服力及時回答了抗日軍民頭腦裏的種種問題,在根據地、國統區乃至國際社會引起積極反響。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將《論持久戰》的思想歸納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他積極向蔣介石推薦,還以國民黨軍委會的名義通令全國,學習《論持久戰》。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結合戰例在該書的書眉上留下許多批注。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也對《論持久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有史以來,還沒有人把軍事問題、戰爭問題說得這樣透徹過,《論持久戰》是一本劃時代的著作。”
《論持久戰》的撰寫是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理論自覺的產物,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戰爭問題的光輝典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持久戰》的問世,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對鼓舞全國人民必勝信心產生了重大影響。
加沙人民缺少什麽?有誰能將加沙人民組織起來?有哪個宗教,哪個黨派,能幫助加沙人民不吃沙子吃糧食?能過上和平安全的日子?
加沙男孩抓起一把沙子塞進嘴裏,加沙男孩哭喊:難道隻能吃沙子活著嗎?與父親步行八小時領到的麵粉被搶走。
網址:https://www.tiktok.com/discover
https://www.douyin.com/zhuanti/7518589142087780362
加沙人去領救濟糧時被槍殺:
《加沙民眾領取救濟糧遭槍擊聯合國援助團隊呼籲確保人道準入》
UN News
https://news.un.org ? 2025/05
·
May 28, 2025 — 聯合國援助團隊呼籲衝突各方確保人道主義準入。此前以軍被指在救援物資發放點實施有預謀的襲擊,造成112人死亡。加沙衛生部數據顯示,衝突迄今已 ...
《加沙援助點喋血583死,以軍掃射領糧民眾,聯合國斥“係統性 ...》
https://www.sohu.com ? ...
5 days ago — ... 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 運營的援助物資分發點,至少有583 名巴勒斯坦人在等待領取食物時,被無情的子彈奪去了生命,另有4186 人受傷。這哪裏是什麽援助 ...
《領取食物時遭以軍槍擊加沙援助物資分發點或淪為“死亡陷阱”》
央視網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 ? ...
Jun 1, 2025 — 據巴勒斯坦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6月1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南部馬瓦西地區對前往援助物資分發點的民眾開槍射擊,造成至少31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遭到 ...
Missing: 救濟 ?| Show results with: 救濟
《聯合國:逾400巴勒斯坦人在加沙私人援助中心附近遇害》
UN News
https://news.un.org ? 2025/06
Jun 24, 2025 —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周二表示,至少410名巴勒斯坦人在試圖從加沙一處有爭議的私人援助中心領取物資時遭以色列軍隊殺害,這一事件可能構成戰爭 ...
《加沙救濟點難民遭係統性射殺,以軍被控製造"魷魚遊戲"式慘劇》
https://cj.sina.cn ? articles ? view
·
Jun 28, 2025 — 死亡數據:加沙人道基金會統計顯示,累計549名巴勒斯坦人在領取食物時被殺,超4000人受傷;僅6月11日、17日、24日三天,分別有57人、59人、50人死亡。 蓄意攻擊 ...
《美以“援助中心”成死亡陷阱平民領糧遭襲擊》
https://cj.sina.cn ? articles ? view
7 days ago — 當地時間6月29日,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震驚國際社會:自2025年5月27日“美以援助中心”啟動以來,已有580名平民在前往領取食物時遭以軍襲擊 ...
《美以“援助中心”成死亡陷阱平民領糧遭襲擊》
https://www.163.com ? article
7 days ago — 當地時間6月29日,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震驚國際社會:自2025年5月27日“美以援助中心”啟動以來,已有580名平民在前往領取食物時遭以軍襲擊身亡 ...
《以軍襲擊加沙領取援助物資民眾,已致56人死亡》
https://news.qq.com ? rain
Jun 25, 2025 — 據巴勒斯坦《聖城報》消息,當地時間24日,以色列軍隊再次襲擊了在加沙地帶援助物資分發中心等待領取援助物資的巴勒斯坦民眾,造成至少56人死亡。
《#400多名加沙民眾領物資時被以軍殺害#》
https://m.weibo.cn ? search ? q=#...
#400多名加沙民眾領物資時被以軍殺害# 令人心碎的鏡頭,準備迎接救援物資的加沙民眾,為了躲避以色列的獵殺,隻好全部趴在地上等待。 看一組血淋淋的數字:自5月底以來,至少516 ...
《在麵粉裏藏毒,美以犯下滔天罪行,165個國際組織出麵主持 ...》
https://www.163.com ? article
6 days ago — 但加沙平民的基本生活情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進一步惡化,從記者拍攝的畫麵來看,不少排隊去領取麵粉的加沙平民,
《被以軍倍鏡瞄準並槍斃,救命糧的發放點,成為 ...》
加沙人口,媒體報導230萬。除去老弱病殘婦女兒童之外,估算150萬。那麽還有80萬的青壯年。
沒有領頭人。沒有自己的黨。沒有自己的軍隊。更沒有自己的政府。
一盤散沙,任人屠殺。
這不就是舊中國清末民初的現狀嗎?
小日本國乘機入侵,忽悠《大東亞共榮圈》,入侵中國進行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三光政策》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實行的一種殘酷軍事策略,具體內容為“燒光、殺光、搶光”。這一政策的目標是摧毀根據地的生存條件,消滅抵抗力量,並為日軍提供物資補給。?
以下是“三光政策”的詳細解釋:?
A,燒光::日軍會縱火焚燒村莊、房屋、農田等,破壞居民的生存環境,使他們無家可歸。
B,殺光::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居民進行大規模屠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格殺勿論,以此來震懾和消滅抵抗力量。
C,搶光::日軍會掠奪根據地內的糧食、牲畜、財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以滿足日軍的補給需要,同時進一步摧毀根據地的經濟基礎。
《三光政策》是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嚴重罪行之一,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和損失。
日本侵略軍根據其大本營決定的"確保占領區"的方針,將兵力轉移到敵後戰場,對各解放區進行掃蕩,瘋狂地推行野蠻的"三光"政策,使各敵後抗日根據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到重大損失。
日本侵略軍在解放區製造的暴行,擢發難數,他們的殘暴,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不可洗刷的汙跡。
潘家峪"肉墳丘":河北省豐潤縣潘家峪,是晉察冀邊區冀東區的一個村莊。
1941年1月25日,在佐佐木指揮下,日軍於拂曉前把潘家峪團團包圍。天色微明,日軍在村口打死幾個去趕集的人。闖入村裏,開始挨門挨戶抓人,不管男女老幼,連殘廢人重病人也都拖出來,集中在村西的大坑裏,潘德瑞的教民因不願離家,立即被活活砍成兩段。把人集中起來後,日軍首先殺掉鄉長一家,要人們指出誰是共產黨,說出八路軍的去向。1000多男女老幼怒視敵人,都不開口。日軍氣急敗壞,從人群中抓出一個青年,要他說話,青年大罵敵人,被砍死了。又拉出幾個婦女,想從她們身上得到點真情,結果枉費心機,日軍揮動屠刀,把她們砍死,還將一個孕婦的肚子剖開,胎兒落在地上。日軍還在潘世良70多歲的祖母和南街30多人身上澆上汽油,點燃後用刺刀副著他們往坡上跑,同時開槍射擊。接著日軍從1000多人中拉出30多個青年婦女,拖到白薯窖裏侮辱後,把玉米秸填進窖裏,放起火來,一陣怒罵聲、慘叫聲過後,30多人的性命就被熊熊烈火吞噬了。
天大亮時,佐佐木手提戰刀,陰險地說:"好了,為了日中親善,這裏太冷了,到村中大院有出好戲讓你們看。"人們被趕進圍牆又高又堅固的潘家大院,院內鋪著厚厚的玉米秸、茅草和鬆枝,圍牆上架好了機槍,人們進院後,日軍首先用刺刀刺死那些掙紮反抗的年輕小夥子和幾個婦女。接著,一麵用機槍掃射,一麵將潑了煤油的玉米秸等點燃,霎時火光衝天,煙焰蔽日。院內的人奮起反抗,潘國生和四名青年趁濃煙遮住日軍視線的機會,英勇地從烈火中衝出來,搶過一挺機槍,可惜他們不會用,被日本兵一陣亂槍打死。潘樹密的老母親,在人堆裏拾起敵人擲來的冒著白煙的手榴彈,奮力反擲回去,炸死三名日本兵。滿身是火的同胞在院裏怒罵著,婦女孩子哭叫著,但很快被烈火吞噬了性命。最後,潘善續等奮力衝到門邊,把守門的日本兵的眼睛打瞎,才闖開大門衝了出去。此外,還有30多人在日軍放火時,逃進東麵的一所平房裏,用米罐等頂住門,拿起家具準備和日軍搏鬥。幸虧烈火沒有燒毀這座房子,這30多人才死裏逃生。
大院牆外,有不少孩子未被趕進院裏。日本獸兵有的抓起孩子往院內的火裏扔,有的象踩螞蟻一樣用腳踩死在街上嚎哭亂爬的幼童,有的用刺挑起小孩,向牆壁和石頭上摔去。潘瑞高六歲的女兒被兩個日本兵各抓一條腿,"嚓"的一聲撕為兩半,王貴的一個不足兩個月的孩子被一個日本兵活活扼死。
院內的烈火還在燃燒,人們的慘叫聲越來越多微弱。濃烈的黑煙夾雜著血腥的氣味,在整個潘家峪彌漫。
傍晚,火勢借風蔓延,潘家峪一片火海。這次空前的洗劫,把一個可愛的山村化成了廢墟。
第二天,附近各村的群眾趕到潘家峪搶救。來到現場後,人們驚呆了,憤怒了,隻見一畝大小的潘家大院裏屍體蓋著屍體,焦骨並著焦骨。潘正萱的妻子懷孕六個多月,肚子被大火燒得爆裂,胎兒露了出來,象這樣慘死的孕婦還有10多個。院內火苗還在竄動,人肉被燒烤得吱吱作響。潘貴一家除一個七歲的女孩被壓在屍體下得以活命外,其餘的人全被燒死,而這個可憐的孩子也精神失常了。潘寶13歲的女兒背著弟弟躲來躲去,被日軍發現,一連打了幾槍,弟弟被打死,她腿骨被打傷,睜著一對大眼睛在慘叫。白薯窖裏,30多具裸體女屍變成了焦黑的骷髏。這是多麽悲慘的情景!這種野蠻的血腥屠殺,隻有日本侵略軍才幹得出來!
人們懷著無限的仇恨,含著悲憤的眼淚,把一堆堆難辨男女的焦枯的殘軀碎肢收斂起來,埋在四個坑裏,起名"肉丘墳"。
在這次血腥慘案中,日軍共燒死和殘殺潘家峪人民1035人。其中婦女兒童658人,有30餘戶被燒盡殺絕,燒毀房屋1100多間。
9月20日,日軍開始向平陽一帶進犯。日軍的計劃是兩路合擊,徹底毀滅這一帶的人民和村莊。根據這一罪惡計劃,22日,日軍300人搜索平陽南山,包圍了一條四裏長的山溝,抓去60多人。次日,日軍千餘人合擊鹿駝山,抓去45人,當場殺死楊禎一家三口人,楊妻腦袋被用石頭砸爛,楊的外甥女被從山頂下摔死。張衛生的弟媳因反抗侮辱,被剖開肚子,幾個月的胎兒落在血泊裏。就在這一天,另一股日軍竄到楊樹溝,將田連書65歲的老母親零剮致死。白殿閣的妻子被剖腹殺死,懷中周歲的嬰兒在母親身上爬來爬去找奶吃,滾得滿身是血。
日軍對平陽婦女的侮辱,更為凶殘。山嘴頭村有250名婦女被日軍奸汙,其中二人被從山頂上推下摔死,一個12歲的女孩,被七個獸兵輪奸。12月9日,日軍臨撤退前,問被抓的60多名婦女:"你們是願意跟著走,還是願意回家?"婦女們齊聲回答:"願意回家"。結果全部被殺害。更令人發指的是,日軍為了脅迫被抓來的20多名婦女跟他們走,扒光這20多名婦女的衣服,把其中一個懷孕的青年婦女按在棺材裏,讓其他人圍在周圍觀看。一個日本兵手持尖刀慢慢剖開孕婦胸前的皮層,伸手撕開她胸前的皮肉,一直撕到乳房旁,再猛割一刀,孕婦暈死過去。日本兵開了她的膛,拽出血紅的還在顫動的心髒扔在一個盆子裏,然後向下一刀,把孕婦肚裏的胎兒和腸子都挑了出來,鮮血流滿了棺材底。
為了消滅八路軍、新四軍,摧毀敵後抗日根據地,日本侵略軍在對解放區的血腥掃蕩中,徹底推行野蠻的"三光"政策,欠下了累累血債。
八年間共被殺害318萬人,被抓走276萬人,1952萬間房屋被燒毀,損失糧食1149億斤、耕畜631萬頭、豬羊4800萬隻、農具家具2億2270萬件、被服2億2963萬件。從這一筆一筆的血債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軍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是多麽野蠻、多麽凶殘!
美帝國政府獨裁者的《瘋子理論》,可能與之匹配的是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的《鄧小平理論》。
《瘋子理論》在轉發新聞中講到。
主要說和《瘋子理論》相似的走資派的《鄧小平理論》: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後,完全背叛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原則,走資派鄧小平的大量言論和行動都是和馬列毛對著幹的,都是反對馬列毛的理論的。
剝掉竊國大盜、亂世奸雄走資派鄧小平畫皮:“改革開放”40多年了,回頭看看新中國走過的曆程,中國的工人農民親身感受到那個所謂“總設計師”走資派鄧小平已經將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和低層人民設計進了資本主義的圈套之中,在既得利益階級對走資派歌功頌德的時候,一些被設計進圈套而正在遭受資本主義剝削壓榨之苦的善良的工人農民的子孫後代們,至今還在迷茫、自得其樂。徹底剝掉走資派鄧小平的畫皮,是一切正義善良的知識分子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這不僅關係共產黨和中國以及底層千家萬戶的命運,也同每一個中國的工人農民及他們的子孫後代生死攸關。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後,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在全國掀起了摘帽高潮,將全部地主分子、富農分子、反革命分子、壞分子、資產階級分子、右派分子的帽子摘掉。對確實改造好的敵對分子,經過人民討論,縣人大批準,摘掉帽子是應該的,但是決不能一風吹。
這樣一風吹的結果,使無產階級專政失去了專政對象。更嚴重的是他們還把國內外資產階級、右派等當成朋友、主人、當成神來敬,拋棄了階級分析方法,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甚至顛倒敵我關係,把敵人當作朋友,把朋友當作敵人,顛倒了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實際是取消了階級鬥爭,也取消了無產階級專政。反過來對工農大眾實行壟斷資產階級的法西斯專政。
走資派鄧小平允許和鼓勵軍隊經商賺錢的政策,給解放軍革命化造成了極大幹擾,給解放軍的戰鬥力造成了極大削弱,走資派鄧小平顛覆了軍隊時時刻刻備戰不懈,一切為了打贏戰爭的軍事思想,讓軍人做商人,把軍事訓練場當商場,把軍艦、飛機等軍用器械用於各種走私物品,使軍官和戰士一心向錢看,渙散了對敵情的關注,渙散了軍心,培養了軍人投機取巧,唯利是圖,大長了解放軍的貪腐之風。
不管黑白,捉老鼠就行。模石頭過河,不準爭論,打左燈往右轉,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說話不算數,滿口謠言謊言,機會主義,投機分子,不可預測性,會改變主意,會自相矛盾,行事反複無常。等。
轉發新聞:《特朗普利用“瘋子理論”改變世界 對敵友同樣有效嗎?》
文章來源: BBC中文網 於 2025-07-06
上月,當被問及是否計劃與以色列聯手打擊伊朗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我可能會這麽做,也可能不會。沒人知道我會怎麽做。”
他讓外界以為自己同意了為期兩周的停火,以便伊朗恢複談判。但隨後他還是發動了轟炸。
這種模式正在浮現:特朗普最可預測的地方,就是他的不可預測性。他會改變主意,會自相矛盾,行事反複無常。
“特朗普建立了一個高度集中的決策體係,至少在外交政策領域,可以說是自尼克鬆以來最集中的。”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教授彼得·特魯博維茨(Peter Trubowitz)表示。
“這讓政策決策更依賴於特朗普本人的性格、偏好和脾氣。”
特朗普將此化為政治工具;他把自己的不可預測性變成了一項關鍵的戰略與政治資產。他把不可預測性提升到係統性的“學說”地位。而如今,他帶進白宮的這一性格特質正主導著外交和安全政策。
而這正在改變世界格局。
政治學者稱之為“瘋子理論”(Madman Theory),即一位世界領導人試圖說服對手相信他在氣質上什麽都做得出來,以此逼迫對方讓步。若運用得當,這可成為一種脅迫手段;特朗普相信它正在產生回報,讓美國的盟友按照他的意願行事。
但這種方法對敵人也能奏效嗎?它的缺陷是否在於,這並非旨在蒙騙對手的障眼法,而是基於早已確立並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性格特征,結果反而使他的行為更容易被預測?
攻擊、侮辱和擁抱
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就擁抱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時攻擊美國盟友。他侮辱加拿大,稱其應該成為美國第51個州。
他表示準備考慮動用武力吞並格陵蘭——美國盟友丹麥的自治領土。他還表示美國應重新掌控巴拿馬運河的所有權和控製權。
北約憲章第5條承諾每個成員國都要保衛其他盟國。特朗普讓美國對此承諾產生疑問。“我認為第5條已經命懸一線。”英國前國防大臣本·華萊士宣稱。
英國保守黨的總檢察長多米尼克·格裏夫表示:“目前,跨大西洋聯盟已經終結。”
一係列泄露的短信顯示,特朗普的白宮對歐洲盟友抱持蔑視文化。“我完全認同你對歐洲搭便車者的厭惡,”美國國防部長皮特·黑格塞斯在和同僚的交談中表示,並補充道:“可悲。”
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的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表示,美國將不再是歐洲安全的擔保者。
這似乎把跨大西洋聯盟80年的篇章翻了過去。“特朗普所做的,是對美國國際承諾的可信度提出了嚴重質疑。”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教授彼得·特魯博維茨說。
“這些歐洲國家與美國在安全、經濟或其他事務上的任何共識,現在都可能在瞬間麵臨重新談判。”
“在我看來,特朗普身邊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預測性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使得唐納德·特朗普能夠最大化利用美國的影響力…… 這是他從房地產談判中學到的經驗之一。”
特朗普的這一做法取得了回報。就在四個月前,基爾·斯塔默爵士在下議院表示,英國將把國防和安全支出從GDP的2.3%提高到2.5%。
而在上個月的北約峰會上,這一比例已大幅增加到5%,聯盟所有其他成員國紛紛效仿。
不可預測性的可預測性
特朗普並非首位運用“不可預測性學說”的美國總統。196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試圖結束越南戰爭,卻發現北越敵人難以對付。
“有一次尼克鬆對他的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說:‘你應該告訴北越談判代表尼克鬆瘋了,你不知道他會做什麽,所以最好在局勢變得真正瘋狂之前達成協議,’”聖母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邁克爾·德施(Michael Desch)說,“這就是所謂的‘瘋子理論’。”
倫敦大學學院政治學教授朱莉·諾爾曼(Julie Norman)認同現在確實存在一種“不可預測性學說”。
她辯稱:“每天都很難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而這一直是特朗普的做法。”
特朗普成功利用自己善變的聲譽改變了跨大西洋的防務關係。而顯然,為了討好特朗普,一些歐洲領導人阿諛奉承。
上個月在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便是一場諂媚的示愛。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早前曾發簡訊給特朗普總統(或“親愛的唐納德”),此訊息被特朗普公開泄露。
“祝賀並感謝您在伊朗問題上果斷行動,這真是非同凡響。”他寫道。
在即將宣布所有北約成員同意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時,他繼續表示:“您將完成幾十年來任何總統能未能做到的壯舉。”
安東尼·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新聞發言人,他表示:“呂特先生,他是在試圖讓您難堪。他現在真的坐在空軍一號上嘲笑您。”
而這或許正是特朗普“不可預測性學說”核心的弱點:他們的行動可能基於特朗普渴求讚美的假設,或者說他偏好短期勝利,而非漫長複雜的過程。
如果情況如此,且他們的假設正確,那麽特朗普就難以運用障眼法來迷惑對手——相反,他有那些人早已熟知並被充分記錄的性格特質。
對魅力和威脅不敏感的對手
接下來的問題便是:這種“不可預測性學說”或“瘋子理論”是否能在對手身上奏效。
曾在橢圓形辦公室遭特朗普與萬斯斥責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後來同意授予美國有利可圖的烏克蘭礦產開采權。
另一方麵,俄羅斯總統普京顯然對特朗普的魅力與威脅都毫無動搖。上周四,通話結束後,特朗普表示對普京不願結束對烏戰爭感到“失望”。
那麽伊朗呢?特朗普曾向其支持者承諾,他將結束美國在中東卷入的“無盡戰爭”。他決定襲擊伊朗的核設施,或許是其第二任期迄今最難以捉摸的政策選擇。問題在於,這是否會達到預期效果。
前英國外相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認為,結果恰恰相反:“這將使伊朗更有可能尋求獲取核武器,而非相反。”
德什教授也讚同此觀點。“我認為伊朗現在極有可能決定追求核武器,”他說,“所以如果他們暫時潛伏,竭盡全力完成完整燃料循環並進行一次(核)試驗,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我認為薩達姆·侯賽因和卡紮菲的教訓並未被其他麵臨美國及潛在政權更迭威脅的獨裁者遺忘……所以伊朗人將迫切感受到對最終威懾力量的需求,他們會把薩達姆和卡紮菲作為負麵範例,而把朝鮮的金正恩視為正麵範例。”
根據南佛羅裏達大學政治學教授、《伊朗的崛起與中東美伊競爭》一書作者莫森·米拉尼的說法,其中一種可能的情況是伊斯蘭共和國體製的鞏固。
他說:“1980年,當薩達姆?侯賽因攻擊伊朗時,他的目的是要摧毀伊斯蘭共和國。結果卻適得其反。”“以色列和美國也是這麽估算的……他們認為隻要除掉核心領導人,伊朗就會迅速投降,或整個體製就會崩潰。”
在談判中失去信任?
往前看,不可預測性或許對敵人無效,但目前尚不清楚它在盟友間所帶來的近期轉變能否持續。
雖然有可能,但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憑衝動驅使的。而且人們可能擔心,美國會被視為不可靠的談判方。
“如果人們不信任美國、不確定美國在談判中是否會信守承諾,在防務和安全問題上是否會站在他們一邊,就不會想和美國做生意,”諾曼教授辯稱,“所以,我認為,許多MAGA世界追求的孤立主義最終會適得其反。”
德國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茨就曾表示,歐洲現在需要在行動上獨立於美國。
“總理這番話的重要性在於,它承認了美國戰略重心正在轉變,”特魯博維茨教授說,“美國不會回到特朗普上任前的狀態。”
“所以,歐洲將必須在行動上更具自主性。”
這將要求歐洲各國大幅發展國防工業,獲得目前僅美國擁有的裝備和能力,德什教授指出。例如,歐洲人擁有一些先進的全球情報能力,但其中大部分依賴美國提供。
“如果歐洲必須單打獨鬥,還需要大幅提升其獨立的武器生產能力,”他繼續說,“人力也是一大問題。西歐必須參考波蘭的人力水平,才能了解他們所需的兵力規模。”
這一切都將需要多年時間來建設。
那麽,歐洲人真的因為特朗普的不可預測性而被嚇得做出自冷戰結束以來對西方安全架構最具戲劇性的改變嗎?
“這確實有一定影響,”特魯博維茨教授表示,“但更根本的是,特朗普打開了某種瓶口……美國政治已經改變,優先事項也變了。對MAGA聯盟來說,中國比俄羅斯是更大的問題。但這對歐洲人來說或許並非如此。”
而根據米拉尼教授的說法,特朗普正試圖鞏固美國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
“他沒可能改變二戰後建立的那套秩序。他想在該秩序中鞏固美國的地位,因為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在該秩序中的地位。”
但這一切意味著,美國與歐洲在防務和安全上的迫切需求正在背道而馳。
歐洲盟國或許對於通過恭維與實際政策調整能夠讓特朗普大致保持合作感到滿意;畢竟他在最近的北約峰會上重申了對第五條的承諾。然而,不可預測性意味著這一承諾並非萬無一失——他們似乎也已經接受,不能再自滿地依賴美國履行其對歐洲防務的曆史承諾。
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便“不可預測性學說”既源於有意的策略選擇,也源於特朗普極為真實的性格特質,它至少在某些方麵確實發揮了作用。
當今世界,亦或是古今中外,每個國家,各個朝代,某個地區的執政掌權的頭頭都是地主資本家階級中的某一位。即使是底層的某一位衝上了執政掌權的位置上之後,很快也己成為了地主資本家階級中的一員了。所以,自人類分化為有階級以來,掌權的都是地主資本家階級分子。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曆史。永遠是地主資本家階級或是他們的代理人會贏,會成為執政者。
蔣介石就是代表地主資本家階級利益的,怎麽就輸了呢?因為蔣介石有幸遇到了共產黨的誕生。為什麽說,蔣介石有幸遇到了共產黨的誕生?這是因為蔣介石一開始的發跡是依靠了蘇聯共產黨的援助和支持發家的。蔣介石代表孫中山以中國國民黨的身分訪問蘇聯回來後,拿到了錢和武器,開辦了黃埔軍校,當上了校長。但他很快背叛了共產黨,以用法西斯的手法開始屠殺共產黨人。本來,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群有誌青年,都聚集在中國國民黨的政府裏,是蔣介石自己製造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就是以毛澤東周恩來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
這是蔣介石《輸》的開始。
蔣介石不是代表地主資本家階級利益的嗎,毛澤東周恩來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就站在工人農民階級一邊。
這是《輸》《贏》較量的開始。
這時蘇聯的十月革命,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思想。認識到這就是階級鬥爭。《階級鬥爭》的開始,進一步是蔣介石《輸》的開始。這是因為:蔣介石依靠江浙財團的支持,抓壯丁擴軍,軍官都是代表地主資本家階級利益的。軍官是上等人,士兵是下等人。聯合地方上的土匪軍閥組成幾百萬的軍隊。
而毛澤東呢?書生一個,手下無一兵一卒一槍一彈。怎麽辦?毛澤東首先問蔣介石先生學習,蔣的大屠殺終於教會了,也讓毛澤東懂得了槍捍子裏麵出政權。兵從哪裏來?毛澤東深入到農村工礦等基層調查分折之後,得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之後,毛澤東心裏有底氣了。這就注定了《蔣介石為啥會輸毛澤東如何贏的》的最終結局。這是核心問題。也是為誰服務為誰抗爭的根本問題。也是戰略大方針問題。至於戰術上的,具體執行上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就說第二次國共內戰(也稱解放戰爭》之初,蔣介石的國民黨軍在人數、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麵,都遠超共產黨的人民解放軍。蔣介石確信,隻需3到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戰勝毛澤東的中國共產黨。不過,曆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僅僅3年時間,蔣介石的國民黨國軍就兵敗如山倒。內戰之初,居於優勢的蔣介石的國民黨國軍,為何最終慘敗?而處於劣勢的人民解放軍,為何能取得最後勝利?這是值得後代人們深思的問題。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為蔣介石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全國人民迫切要求撫平戰爭創傷、重建家園、重振中國經濟。當時蔣在全國各階層中的聲望甚高。然而,國民政府派往接管淪陷區的接收大員,很快就令民眾大失所望。在接收過程中,接收大員貪汙盜竊、敲詐勒索之事層出不窮。他們將收複區的民有企業、民有房屋,任意指為敵有,加以沒收,占為己有。在接收過程中,同一個單位經常被不同的係統重複接收,你爭我奪,乃至互相殘殺。北平市長熊斌看中了一所德國人的房子,馬上派4名警察前往看守,還在門上貼了“熊市長寓”的字樣,偏巧第十一戰區長官部參謀長也看中了這套房子,也派3名軍人前往看管。雙方劍拔弩張,相持不下,成為北平城內的一大醜聞。而上海湯恩伯的第三方麵軍司令部與上海警備司令部為爭奪一所日本俱樂部,終至互相開槍射擊,死傷多人。老百姓憤恨地說:“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民眾譏諷接收人員“五子登科”,即搶占房子、車子、金子、麵子、女子。民眾稱接收為“劫收”,揭露了接收大員的種種醜行。
國民黨上層的有識之士,也對接收的腐敗行為憂心忡忡。1945年12 月1日,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唐縱在日記寫道:“現在許多漢奸又在搖身一變而為政府官吏,抗日的青年窮小子在街上流浪沒有人理會。如果讓這趨勢發展成功,革命的潮流將不屬於我們了!”他曾主張“中央應訂定全盤計劃去接收,不得任人私自接洽。”但國民政府派係林立,法紀不彰,接收官員可以為所欲為。負責經濟接收的要員邵毓麟當麵向蔣進言:“像這樣下去,我們雖已收複了國土,但我們將喪失人心。”為了平息民憤,國民政府派出清查團調查接收大員貪汙的問題。各清查團每到一地都收到大量檢舉揭發舉報。其中上海有四百多宗,北平、天津兩地一千三百多宗。各區清查團都寫了工作報告,反映了接收官員的腐敗行為,並要求加以懲治。然而,不少接收大員都有靠山,而國民政府又官官相護,誰治得了誰呢?結果,清查團辦案也隻能敷衍塞責,不了了之。
國民黨貪汙腐敗,結果喪失民心。相反,毛澤東強調“兵民是勝利之本。中共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將地主的土地徹底平均分配給農民,從而獲得農民的熱烈擁護。農民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紛紛踴躍參加人民解放軍。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淮海戰役中,廣大農民肩挑背負,推著小車支援解放軍。戰役中民工共有543萬人,運送彈藥1460多萬斤、糧食9.6億斤。陳毅曾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同參加淮海大戰的國軍屢屢彈盡糧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從國共雙方的統帥才能來看,毛澤東的指揮藝術比蔣介石高明得多。毛澤東比蔣更有戰略眼光,毛澤東不拘小節,隻關心大的戰略問題,從不過問具體怎麽做,更不會幹預前線指揮官的行動,毛澤東願意傾聽前線指揮官的建議,並給予其臨機處置之權。如在1947年5月12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粟裕的電報指示:“你們(陳毅、粟裕)當機決策,立付執行,我們不遙製。”這是中共在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最終,孟良崮戰役取得全勝。此外,毛澤東善於用兵,尤其善用《孫子兵法》所說“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計。在3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常采取奇襲的策略,先從國軍“不意”的要地突然發起猛攻,打得對方手足無措,令其部署和士氣遭受沉重打擊,然後逐步擴大戰果,直到取得全勝。就遼沈戰役而論,錦州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但當時東北野戰軍的主力在北滿,人民解放軍采取了聲東擊西之計,令蔣介石國軍誤以為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會主攻長春,而人民解放軍主力卻遠途奔襲錦州,直到人民解放軍包圍義縣,切斷錦州同關內的陸路交通,蔣才如夢初醒,慌忙調整部署,陷入一片混亂。
相反,蔣介石喜歡坐在統帥部裏,直接以電話來指揮前方作戰。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若凡事遙控節製,勢必遺患無窮。蔣的判斷既不正確,主張又不堅定。有時蔣的戰略是正確的,但卻優柔寡斷,當遇到將領反對時,蔣就往往放棄自己正確的主張。1948年2月,蔣多次要衛立煌撤主力至錦州,衛不聽,蔣也就放任自流了;蔣要傅作義撤軍南下,傅不願意離開自己察哈爾省及綏遠省的地盤,就說堅守華北是全局,退守江南是偏安,蔣就同意了。國軍將領雖知蔣的決策有不少毛病,但他們一向以服從蔣的命令為原則;若不遵令,勝利了沒有功,如果失敗了,責任擔不起。
1947年1月28日,徐州綏署發出作戰命令,蔣幫國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在山東省地區的華東野戰軍。陳毅、粟裕采取誘敵深入戰術,主動放棄根據地重鎮臨沂。北線第二綏靖區國軍司令王耀武,懷疑解放軍有北移打擊北路兵團的意圖,下令過於前突的李仙洲部隊全線後撤。但蔣介石認為毛澤東的人民解放已“無力與我軍主力作戰”,嚴令李仙洲大舉推進,結果在萊蕪決戰中,李仙洲所部四萬多人悉數被殲,李本人也成了解放軍的俘虜。蔣喜歡親自指揮,事無巨細都要幹預,甚至連軍隊行軍時應如何走路、如何露營、如何防空、如何布哨都要過問。蔣不顧國防部、軍令部的總體作戰計劃和戰略部署,要直接指揮前方部隊,令所有的部署與指揮層級紊亂。
在戰術方麵,蔣幫國軍也有不少缺陷,故在全麵內戰開始後,就不斷失利。蔣介石的指揮十分僵化死板。他規定:“在共軍主力未潰之前,各路行軍縱隊仍應嚴守戰術原則,每縱隊應以一旅兵力為基準,每日行程以20公裏為度,至多不得超過25公裏,其行軍序列亦應照舊日戰術……部署。”國軍作戰保守,始終以保城守地為原則。由於要防守的城市過多,難免兵力分散;而遊擊戰正是解放軍的專長。毛澤東的一項重要戰略,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他不重視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消滅敵人為目的。解放軍經常采取奇襲和夜襲的戰術,打得國軍疲於奔命,手足無措。這正是國軍在運動戰中經常吃虧的原因所在。
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還有一個克敵製勝的法寶,就是善用情報戰。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派遣一批情報人員混入國民黨黨政軍係統,與解放軍裏應外合,瓦解國軍。據蔣介石的醫官熊丸回憶:“我記得那時總統在黃埔路官邸設地圖室,地圖室3巨頭是總統、周菊村與劉斐(為章),3人在南京指揮徐蚌會戰。但劉為章本身正是個中共特工,以致我方作戰命令共方完全知曉,自然我軍每戰必敗。那時大家都覺得奇怪,為什麽蔣先生下的命令共方都知道……後來大家都認為劉為章十分可疑,蔣先生卻都聽不進去,也沒人敢直接告訴蔣先生,故直到最後證實這點時,蔣先生連想都沒想到。”甚至連蔣介石身邊的速記員沈安娜也是中共情報人員。由於中共對國軍的戰略部署了如指掌,自然能算無遺策,決勝千裏了。
國民黨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堅持獨裁統治,迫害民主同盟,令知識分子大失所望;又濫發貨幣,導致經濟崩潰,民心盡失。另一方麵,中共順應時代潮流,高舉民主旗幟,提出聯合政府的主張,獲得社會各界支持;毛澤東的中國共產黨又實行土地改革,人民解放軍厲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兩項政策都贏得民心。加上中共奉行黨指揮槍的原則,將領在作戰時雖有很大自主權,但不能各自為政,另立山頭,必須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與國民黨組織渙散,派係林立形成鮮明對比,自然能在內戰中打敗強敵,奪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