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主義和平演變後的烏克蘭
從前蘇聯社會主義國家被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平演變後的烏克蘭除了政治經濟軍事上變弱之外, 獨立出來的烏克蘭的文化也被西方資本主義侵蝕得體無完膚。前蘇共領袖列寧雕像被推倒,衛國戰爭中的烈士的紀念碑被摧毀。全體人民都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而去信仰拜金主義、娛樂至死等西方的"普世價值"消解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在頹廢的資本主義文化一切向錢看的影響下,全國上下都把演員明星當成了一國全民的偶像,所謂的"民選"成了喜劇, 各個參選的議員如同演員, 隻問親美還是親俄, 不管如何治理國家的能力如何, 阿狗阿貓隻要抓住親美就能順理成章的成了這次烏克蘭悲劇的主演。烏克蘭成了一顆被西方資本主義擺弄的棋子傀儡和反俄的工具。
綜觀全世界被和平演變的國家豈止是烏克蘭,那禍亂世界的“普世價值”也曾在中國徘徊了四十多年,如今的中國還不是被攪得輿論場烏煙瘴氣,頹廢的小鮮肉、娘炮、追星文化也在東方的中國搞得風生水起。演員三天出場費如同科學家需要經過多年的勞動。中國的哈美親派公知們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普世價值”後的結果,就是使中國深受資本主義頹廢文化之害不淺,詩壇屎尿橫流,不知所雲的朦朧詩和低俗小說暢行無阻,明星名人的微博粉絲達到幾千萬。如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推銷“普世價值”民主的陰謀繼續,焉知中國今後的命運如同烏克蘭。
百姓們關注俄烏戰爭,百姓們同情烏克蘭人民,可是百姓們改變不了烏克蘭人民的命運。能改變的,還是烏克蘭人民自己。百姓們應該從蘇聯解體、俄烏戰爭中汲取教訓。治國是要有能力的,其能力的大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必須選擇德才兼備的人物擔任。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候選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經濟、軍事才能,必須有豐厚的曆史、文化知識的積澱。可是,可憐的百姓們就是一人一票如何能選出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來? 不管是普世價值選舉還是別的方法的選舉似乎都不怎麽理想。一國領導人的品德和才能決定著一個國家的興衰,人類曆史上各國政權的更迭,給各國人民帶來太多的苦難,所以,選擇國家領導人決不能兒戲。
烏克蘭不是全盤接受了西方民主了嗎?民主的製度怎麽沒有給烏克蘭人民帶來和平安全?這正體現了西方民主的虛偽。看似是民主選舉的結果,而實際上隻是民主的笑話。因為,在資本主義國家,人民根本無法決定總統的候選人。能決定的,是控製國家經濟命脈的財團和資本寡頭。資本需要的是能為資本帶來利益、聽命於資本的傀儡,他們不會推選能夠駕馭資本的領導人。在這種虛偽的民主製度下,民間即使有人具有治國的才能,也不可能有主政一個國家的機會。因為隻要不符合美國利益的人擔任總統,哪怕是民選的,最後都被“顏色革命”民主掉了,所以烏克蘭一次次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
2022年3月3日,烏克蘭前總理阿紮羅夫在臉書上透露了一個驚人內幕。他說,美國授意並幫助澤連斯基策劃、組織了對烏東的戰爭,烏克蘭“民族主義營”(亞速營)準備領導烏克蘭軍隊消滅頓巴斯地區的“俄語人口”,這個軍事行動原定在2月25日進行。美國還承諾,戰爭開打後,北約將在今年夏天派兵進駐烏克蘭,共部署4個旅(2個陸軍旅、1個海軍陸戰旅、1個空軍旅),其中空軍旅可攜帶核彈頭。而這個情報被俄羅斯獲取。俄羅斯高層根據這些情報,才會在國家杜馬提出承認烏克兩個“共和國獨立”的草案。於是普京馬上承認烏東獨立,並搶在烏克蘭原計劃2月25日軍事行動的前一天,2月24日展開了對烏克蘭的全麵打擊。美國陰謀得逞。而俄羅斯全麵開戰之後,美國表現出狂喜。烏克蘭戰爭擴大化、長期化,最終受害人是歐洲。美國隻有讓其他地區更爛,才能轉嫁自己的危機。
俄烏之戰就是新老資本主義之間的戰爭, 被"和平演變"的俄烏本是兄弟, 分裂獨立後烏克蘭投靠了西方老資本主義。俄烏之戰開始後,普京發表了兩次電視講話,他談到:此次行動的最終目的,是“保護那些遭受了基輔政權長達8年的種族滅絕行為的人民”,俄羅斯將“著力於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並給“那些對平民犯下了無數罪行的人帶來正義的裁決”。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方將舉辦首屆國際反法西斯大會,大會將於今年8月在“軍隊-2022”國際軍事技術論壇框架內召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聯邦安全會議上說,“在頓巴斯一些城市,居民被趕到樓房的中間樓層,在底層則打破窗戶和牆壁,架設重武器、火炮,把坦克開進去。在樓頂和高層架上機槍,部署狙擊手。隻有法西斯才這樣打仗,這樣沒有人性地對待平民。當年和蘇聯軍隊作戰時他們就是這樣,包括在解放烏克蘭的時候。”
顯然,烏克蘭新納粹分子已經與恐怖主義無疑。所謂新納粹主義,在和平時期就是極端民族主義,推崇種族屠殺,在戰爭時期不擇手段,不守規則,等同於恐怖主義。嚴格而言,各類極端組織在這方麵都有相似之處,名義上是極端宗教組織,實際上也是恐怖組織。近年,西方輿論否定蘇聯和中國二戰貢獻的謬論在西方逐漸抬頭,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納粹主義的發展。目前全球輿論平台主要掌握在西方世界手中,互聯網平台完全受美國控製,主要通訊社也是西方占據絕對優勢。這些媒體都為美統治體係服務,在與中俄進行輿論戰的時候,完全不擇手段,是非黑白顛倒,公開編造假信息,西方民眾熟視無睹,習慣了被謊言洗腦。如今美歐白人世界又玩起這個遊戲,開始扶持烏克蘭新納粹主義,試圖牽製俄羅斯。在亞洲,日本在美國的縱容下已經顯示出嚴重的戰爭傾向。今天的世界,東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的對立越來越明顯,德國一位女政治家說:戰爭就是因為西方資本世界一直與中俄的東方世界搞對立,這種政客越多,世界就越不會和平。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也漸漸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尤其是凶殘無比的“亞述營”。
“亞述營”最初是由一幫地痞流氓組成,這幫暴徒由於行事凶殘,無惡不作,成為了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中最為有名的一個團夥,甚至還得到了“五眼聯盟”支持。2015年,俄羅斯政府將其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卻遭到了美國、歐洲的反對。但由於他們的破壞力傳播到了美國,2019年10月18日,美國40名議員聞名提案要求將“亞速營”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然而,拜登上來後,美國又發現了他們在“反俄大計”中的價值,不再對其進行限製,而且鼓勵他們在烏東發揮更多“作用”。今年1月28日,加拿大記者曾爆料,“亞速營”和“右區”有數百名成員在加拿大一處軍事基地接受秘密訓練,還佩戴納粹標誌。西方主流媒體一直在淡化這些反人類罪行。“亞速營”為代表的烏克蘭武裝力量在東烏克蘭地區犯下的戰爭罪行包括大規模掠奪、非法拘禁、拷打平民。在西方輿論掩護和力量支持之下,“亞速營”不斷擴大地盤,變本加厲地殘害俄語居民。“亞速營”越是殘暴,烏俄仇恨越是深重。因此,“亞速營”分子對美國而言,是有政治價值的,他們在加拿大受訓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年1月1日,基輔、利沃夫等烏克蘭城市舉行了火炬遊行,紀念斯捷潘•班傑拉(1909-1959年)誕辰113周年,並高呼他為英雄,而烏克蘭警方跟往年一樣,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無論俄羅斯如何呼籲歐洲要重視此事,但歐洲聖母們卻是一片沉默。1月2日,以色列外交部發聲強烈譴責這一行為,“讚美和支持納粹的人是在玷汙烏克蘭猶太人大屠殺受害者的記憶。”但烏克蘭新納粹照樣狂歡,因為他們知道,隻要繼續進行“反俄”暴力行為,就會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同情。
2014年“橙色革命”時,烏克蘭新任內政部長阿瓦科夫曾要求特種警察“金雕部隊”在下跪認錯,然後解散了這支部隊。當時,阿瓦科夫還做了另一件事,就是將亞速營這些暴徒納入了內政部體係之中,2014年5月5日亞速營在別爾江斯克正式成立。現在說的“亞速營”是一個泛指--烏克蘭新納粹勢力。“亞速營”成立後,最初在格魯吉亞接受美軍教官訓練。2015年1月,擴編為團級,編製定位為“特種行動支隊”,薪水由政府支付,比警察高三倍。民間的“亞速營”的人數更為龐大,而且不受任何約束,他們的資助者是猶太裔寡頭科洛莫伊斯基。他被稱為烏克蘭“石油之王”和“銀行之王”,1963年生於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州,澤連斯基是他的老鄉。
科洛莫伊斯基想要得到的並不僅僅是該州,而是整個頓巴斯地區。因此,他極力推動烏東戰爭,讓亞速營武裝去攻打頓涅茨克的親俄武裝。波羅申科在這裏的利益不大,他想按照《明斯克協議》實行停火。兩人官司打到了華盛頓,美國在權衡之後決定支持波羅申科。2015年3月,波羅申科解除了科洛莫伊斯基的州長職務,雙方是以一對一談判方式進行。但科洛莫伊斯基在”封地“組建的新納粹武裝力量,仍不受基輔指揮。也就是說,澤連斯基也控製不了它們。科洛莫伊斯基2019年資助澤連斯基上台後不久,因為他與美國在金融問題上產生了利益衝突,被布林肯宣布為製裁對象。這次烏克蘭寡頭大批外逃,他留在了國內。但美國並不打算在烏克蘭打擊他,因為,他是反對普京的頭號“猛將”。對於科洛莫伊斯基來說,誰阻礙他控製頓巴斯地區,誰就是他的敵人。波羅申科想這麽做,他就反波羅申科,逼著波羅申科發動對烏東的三次戰爭;同樣,普京支持烏東兩個州,他就視普京為頭號敵人,俄羅斯的力量甚至會讓他失去哈爾科夫州。
正是由於烏克蘭是這樣一個病態社會,才有了亞速營暴徒橫行於世的土壤。早在1993年8月,基輔一批知識分子就為“民族軍第一烏克蘭師”舉行了50周年紀念大會,而這是一支納粹武裝。第一次“橙色革命”之後,2005年4月9日,十名“曆史發明家”組成曆史真相小組,向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總理季莫申科、議長利特溫致聯名公開信,要求政府將紅軍解放烏克蘭曆史敘事改寫成“蘇聯占領烏克蘭”。同時廢除所有與紅軍有關的勝利日,承認納粹“老兵”為二戰老戰士,並享受政府補助。2006年5月6日,尤先科在全國廣播講話中呼籲最高拉達議員們投票支持“為自由而戰的老兵”(納粹兵)。烏克蘭政府和曆史學者提出了一個口號--“為未來和解”,也就是說,無論紅軍老戰士還是納粹“老兵”都已是老年人,應當握手,互相諒解。
但這套把戲怎麽能騙得了蘇聯紅軍老戰士?當時最高拉達還有不少捍衛二戰曆史的議員。所以,“為未來和解”在幾點試點城市都沒有成功。其實,台灣省“台獨分子”也搞過這種把戲,它們叫“轉型正義”,為日軍侵略者哀悼,借口是化解仇恨。說穿了,就是新法西斯分子在法西斯分子洗白。2014年這場“橙色革命”後,烏克蘭新納粹就得勢了。不僅像“亞速營”等暴力團夥得到了政府支持,而還組成政黨,進入了各級議會。它們從社會上、文化上、法律上、甚至在語言上,掀起了種族清洗式的針對俄羅斯裔公民的仇視運動。它們公開打著納粹旗號,卻頂著西方“民主”光環。這些不折不扣的暴徒,在西方眼中,卻是“民主鬥士”。亞速營很懂得“五眼聯盟”需要什麽,那麽他們就配合什麽。
2019年,烏克蘭“亞速營”基輔分隊頭目菲利莫羅帶人來到了中國香港,給曱甴們現場打氣,他還在臉書上說:要跟香港民主人士站在一起!在推特、臉書一直有人在為這些暴徒塗脂抹粉,甚至在目前還有人在中文網絡平台的評論區稱“新納粹”是俄羅斯扣給它們的帽子。實際上,法國記者博內爾早在2015年就在頓巴斯地區拍攝了一部將近一個小時的紀錄片,紀錄了亞速營暴行,還有烏克蘭軍隊轟炸造成的慘劇。但影片被西方封殺。法國著名紀錄片導演保羅·莫雷拉在2015年也拍了一部紀錄片,名為《烏克蘭“革命”麵具》。片中指出,暴亂製造者就是新納粹暴徒,並分析了敖德薩工會大樓縱火案,稱這一切要拜美國所賜。影片采訪了幾十名見證者,包括施暴方和受害方,同時質疑烏克蘭警方為什麽中斷了刑事調查?2016年2月, 當紀錄片準備在法國Canal+頻道播出時,美國大使館和烏克蘭政府出麵向法國外交部施壓,要求Canal+取消播出計劃,於是,Canal+被“言論自由”了。
從亞速營這一新納粹組織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曆史虛無主義泛濫之後的可怕社會狀況。這些亞速營骨幹成員,也就二十來歲,然而,烏克蘭曆史教科書早就給他們種下了黑白顛倒、認賊作父的認知。同時,也可以看到美國及其同夥,為了自身政治經濟利益是何等喪心病狂?一邊拚命掩蓋自己扶持的新納粹組織的反人類的罪行;一邊不斷編造謠言將髒水潑向潑向中俄。但是,無論美國與烏克蘭新納粹如何勾連配合,惡果最終一定會報應在美國身上,玩火者,必自焚。
讀反共媒體的新聞:《華為爆發招聘醜聞 員工索賄 傳任正非赴川封樓抓人》一文中說,華為近日爆出招聘舞弊事件。在中國,造假舞弊層出不窮,不隻是華為招聘事件,日前中國也爆發“日本語能力測試”舞弊事件,中國考生集體利用時差作弊。除了華為之外,多家中國科技公司也都傳出貪腐舞弊事件。文中最後結尾如是說,除非中國進入人類進步的發展,否則很難杜絕這樣的舞弊行為。《中國進入人類進步的發展》,什麽是“人類進步的發展“?“人類進步的發展“是資本經濟嗎?事實是資本經濟能讓“人類進步的發展“嗎?唯有社會主義才是使得“人類進步的發展“。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和實踐都己得到證實是成功的。而如何將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的理論就是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的理論,以及文革的社會實踐。
時代的發展在召喚著理論的創新。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時代以後,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了列寧主義階段。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在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分子及本國孟什維克進行鬥爭的過程中,將無產階級專政寫入黨綱,建立了布爾什維克黨,創立了列寧主義。列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可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利用一戰造成的有利時機,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隨後斯大林繼承列寧的遺誌又把蘇聯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工業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無產階級政黨利用二戰造成的有利時機,先後建立了一係列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陣營由此形成。
《轉載》實踐檢驗之三
作者:佚名
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毛澤東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從社會主義革命實踐出發,為了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建設社會主義,運用對立統一規律,深刻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運動,創立的革命理論。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革命的理論來源於社會主義革命的實踐,又經受住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實踐檢驗,以其獨創性的成果大大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寶庫,奠定了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三個裏程碑的地位,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夜空中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時代的發展在召喚著理論的創新。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時代以後,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了列寧主義階段。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在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分子及本國孟什維克進行鬥爭的過程中,將無產階級專政寫入黨綱,建立了布爾什維克黨,創立了列寧主義。列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可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利用一戰造成的有利時機,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隨後斯大林繼承列寧的遺誌又把蘇聯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工業國。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無產階級政黨利用二戰造成的有利時機,先後建立了一係列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陣營由此形成。
無產階級政黨取得政權,建立社會主義製度以後,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建設社會主義,就成為時代對共產黨人提出的新的課題。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兩條路線:一條是唯生產力論,認為隻要生產力發展了,就能搞好社會主義,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另一條是生產力發展問題上的辯證論,認為要發展社會生產力,就必須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就必須建立社會主義上層建築,要建立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就必須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
這兩條路線的分歧不是要不要發展生產力的問題,而是如何處理生產力的發展問題,是孤立地強調生產力的發展,還是把生產力的發展放到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這一矛盾運動中來認識,焦點是要不要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從哲學上來說,唯生產力論堅持了唯心論和形而上學,生產力發展問題上的辯證論則是堅持了唯物辯證法。這是兩條不同路線產生的哲學基礎。從曆史發展的角度看,這兩條不同的路線在實踐上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唯生產力論會背離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問題上的辯證論會沿著社會主義道路繼續發展,走向共產主義。
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中國共產黨內部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和爭論。不論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中蘇大論戰還是中國共產黨內部出現的分歧和鬥爭,都是集中在要不要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的問題上。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宏偉氣魄,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動了批判以蘇共赫魯曉夫為代表的修正主義集團的鬥爭,在國內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反修防修鬥爭中,毛澤東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解決了在生產資料所有製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後,如何通過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消滅政治思想上的資產階級,解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等一係列問題。這樣就將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了毛澤東思想階段。
從曆史的考察中可以發現,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生的論戰不是偶然的,這是世界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製度的鬥爭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的反映。中國共產黨內發生的鬥爭也不是偶然的,這是社會上的階級鬥爭在黨內的反映。國際上的階級鬥爭和國內階級鬥爭雖然在規模和範圍上有所不同,但是卻存在著統一性,在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究竟要不要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國際上的反修防修鬥爭,直接導致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分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為這種鬥爭作出了曆史的評判;國內的反修防修鬥爭,直接導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被全盤否定和徹底否定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毀滅性破壞及社會的演變對此作出了曆史的論定。
由此看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已經證明繼續革命的理論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這種真理的燧石是在實踐的敲擊下才放射出燦爛光芒的。繼續革命的理論,如同光芒四射的燈塔照耀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進程,奠定了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三個裏程碑的地位,以其磅礴的力量將馬克思主義推進到毛澤東思想階段。繼續革命的理論永放光芒。
響應時代召喚,共產黨人為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而鬥爭。繼續革命的思想是光輝的。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失敗和蘇共垮台、蘇聯解體以及東歐劇變,導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留下了沉痛的教訓。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當代共產黨人在總結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以後,會以更加睿智的思想,飽滿的熱情,成熟的心態,投身到為實現共產主義而進行的鬥爭中。
嚴峻的現實,沉痛的教訓。從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失敗到蘇共垮台、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留下了沉痛的教訓。承認挫折,認清現實,汲取教訓,謀劃未來,就成為當代共產黨人的曆史責任。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毫無疑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了巨大挫折。這一巨大挫折是以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失敗和蘇共亡黨、蘇聯解體以及東歐劇變為標誌的。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的兩個標誌性事件。
從曆史的考察中發現,二戰以後形成的社會主義陣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裂痕,經過中蘇大論戰,到六十年代中期陷於分裂,形成以蘇共為首的右翼集團和以中共為首的左翼集團。此後中蘇兩黨沿著各自不同的路線前進。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進行反修防修,開展社教運動,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在毛澤東去世後,以懷仁堂事變的發生為標誌,文化大革命不幸夭折,隨後在改革開放中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遭到毀滅性破壞,中國麵臨資本主義複辟的嚴重隱患。蘇聯共產黨沿著既定的路線前進,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為標誌,造成了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曆史悲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此遭遇巨大挫折,進入了低潮。
這兩個事件結局雖然相似,卻有著重大不同。一個是在正確路線指導下探索中遭遇的失敗,一個是在錯誤路線指導下出現的必然結果。我們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敗,就否定路線的正確,以及探索的必要性。從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來分析,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建立以後,如果不進行上層建築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就必然會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導致資本主義複辟。不論是中國文化大革命失敗後社會的演變,還是蘇共垮台、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都以活生生的現實對此作出了有力的證明。
社會主義製度建立以後,蘇共沒有在蘇聯進行上層建築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適應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從這一方麵來說,資本主義在蘇聯的複辟是具有必然性的。而中國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為了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雖然進行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卻以毛澤東去世懷仁堂事變的發生為標誌,導致文化大革命走向失敗,致使建立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努力化為泡影,釀成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遭到毀滅性破壞的結局。
這兩種結局雖然都是因為沒有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所造成的,但是其原因又有所不同。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是由於沒有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所導致的失敗,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所遭到的毀滅性破壞,是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失敗所造成的結果。一個是沒有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一個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失敗,雖然原因有所不同,其結果都是由於沒有能夠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所造成的。從這方麵來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是具有必然性的。由此進一步彰顯了在生產資料所有製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後,進行上層建築領域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性,說明社會主義上層建築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充分條件。
沉痛的教訓是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精神遺產。蘇共垮台、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以及文化大革命失敗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遭到的毀滅性破壞,標誌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巨大挫折,進入了低潮,留下了沉痛的教訓。通過對沉痛教訓的總結與分析,可以梳理事實,發現真相,堅定信心,少走彎路,指明今後進行革命鬥爭的方向。
在生產資料所有製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後,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性。雖然無產階級在生產資料所有製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是在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還沒有能夠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誰勝誰負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掌握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已經被消滅了,但是政治思想上的資產階級仍然存在。這個時候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實踐出真知。繼續革命的理論經曆了正反兩方麵的檢驗。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正麵檢驗,文革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沉痛教訓是反麵檢驗。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正麵檢驗表明,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正確的,而不是失敗的。文革期間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外交方麵發展的曆史就是證明。文革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挫折從反麵表明,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正確的。這不僅表現在文革被全盤否定和徹底否定以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遭到了毀滅性破壞,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中國麵臨資本主義複辟的嚴重隱患上,還表現在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上。十月革命的故鄉最終發生了資本主義複辟,當年中蘇論戰期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英明預見被曆史的發展所證實。
對繼續革命的理論的又一次檢驗則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生的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西方的和平演變也好,還是社會上存在的階級鬥爭也罷,都是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因素最終還是要通過蘇聯共產黨這個內部因素來起作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繼續革命的理論是真理還是謬誤,最終還是要依靠實踐的檢驗。正麵的檢驗固然可貴,反麵的教訓更為發人深思。通過中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性質經濟的攻守易形和蘇共亡黨、蘇聯解體以及東歐劇變的沉痛教訓,繼續革命的理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被證明是真理而不是謬誤。
實踐出真知。繼續革命的理論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也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夠得到檢驗。文革以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的慘痛損失從反麵驗證了繼續革命的理論顛撲不破。令人婉惜的是,這種真理的光芒是通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挫折來放射出來的。損失固然痛心,教訓猶為深刻。經受住了正反兩方麵嚴峻考驗的繼續革命的理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共產主義者所認識,成為鼓舞他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實踐的觀點是繼續革命的理論的重要特征。繼續革命的理論到底是真理還是謬誤,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夠得到證明。經過正反兩方麵實踐檢驗的繼續革命的理論,正在以其強大的能動性推動著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奮勇前進。
《轉載》實踐檢驗之二——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作者:佚名
對繼續革命的理論的又一次檢驗則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發生的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西方的和平演變也好,還是社會上存在的階級鬥爭也罷,都是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因素最終還是要通過蘇聯共產黨這個內部因素來起作用。由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是執政黨,因而資本主義複辟就是要通過共產黨的變質來實現。這就要防止黨內特別是中央出現修正主義。因為修正主義上台就是資產階級上台,一旦中央出現修正主義,就會導致資本主義複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蘇論戰期間,在繼續革命的理論指導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提出了國際共產主義總路線,從蘇聯國內的社會主義實踐出發,對赫魯曉夫集團的內外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指出赫魯曉夫集團已經走上了修正主義道路,形成了“三和兩全”的修正主義路線,發展下去就會造成“衛星上天,紅旗落地”的結局,在蘇聯複辟資本主義。這個曆史性的預言在二十多年以後終於被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實踐所證實。
其實,蘇共亡黨並非在朝夕之間,而是經過了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集團一個長時間的演變過程,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追溯到斯大林時期。這是各國共產黨在執政以後麵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在社會主義製度建立以後,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到底是發展生產力還是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究竟要不要進行上層建築領域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上層建築。當然,我們在這裏也要說明,進行繼續革命不是不發展生產力,而是說社會生產力隻有在繼續革命的基礎上才能夠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得到保護和迅速發展。不論是斯大林時期還是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突飛猛進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高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在不少領域還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人民的幸福指數和社會福利保障遠遠高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卻仍然沒有避免亡黨亡國的曆史悲劇,留下了沉痛的教訓。
毛澤東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從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考察中可以看到,首先表現在意識形態方麵。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主張和平過渡,否定了蘇聯的曆史,搞亂了人們的思想,進而形成了“三和兩全”的修正主義路線。經過了若幹年的發展,後來以戈爾巴喬夫為代表的修正主義分子篡奪了蘇共中央的領導權,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否定蘇聯曆史,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搞意識形態多元化,取消了蘇共的領導地位,解散了蘇聯共產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被顛覆。這說明蘇共黨內當時存在著政治思想上的資產階級,蘇共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製定了一條修正主義路線。這條路線實行後,政治思想上的資產階級變成了掌握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最終導致了蘇共垮台、蘇聯解體和資本主義複辟的曆史悲劇。
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後,中國社教院的學者們痛定思痛,反思沉痛教訓,總結曆史經驗,編著了《居安思危—蘇共亡黨二十年的思考》一書,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蘇共亡黨的真正原因。他們認為,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斯大林模式(即蘇聯社會主義模式),而在於從赫魯曉夫集團到戈爾巴喬夫集團逐漸脫離背離乃至最終背叛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蘇共內部從上到下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其實這個特權階層在中蘇論戰的時候就已經批判過,毛澤東也在談話中反複指出過這個特權階層必然會產生修正主義。這個特權階層攫取了蘇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權,脫離了蘇聯人民群眾,蛻變為黨內資產階級。經過了幾十年的發酵,終於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戈爾巴喬夫進行的改革中撕破了偽裝,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在蘇聯複辟了資本主義。
蘇共亡黨導致蘇聯解體,引發東歐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蘇聯東歐地區遭受巨大挫折。
蘇共亡黨,致使蘇聯喪失了堅強領導核心,直接導致了蘇聯解體。其根本原因是由於蘇共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集團執政了一條修正主義路線,導致蘇共蛻化變質,喪失了靈魂、凝聚力和戰鬥力,失去了執政地位,最後在八一九事件後被戈爾巴喬夫解散,釀成了蘇聯解體的曆史悲劇。
東歐劇變也與蘇共亡黨密切相關。東歐諸國的無產階級政黨是在二戰結束時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取得政權的,執政後又照搬了蘇聯模式,沒有從本國實際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雖然有些國家(比如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進行過探索,還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始終沒有能夠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沒有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這樣蘇共與蘇聯的存亡直接關係到這些國家社會主義發展的前途和命運。在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大背景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就難以逃脫劇變的悲劇了。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導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蘇聯東歐地區遭受巨大挫折,這從反麵驗證了繼續革命的理論的正確性。在生產資料所有製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後,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複辟的危險性,因而要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蘇聯東歐地區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用活生生的現實證明了繼續革命的理論顛撲不破,證明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當年領導全黨進行反修防修鬥爭的正義性,證明了繼續革命的理論的深刻預見性,是繼續革命的理論在實踐上的又一次檢驗。
實踐出真知。繼續革命的理論經曆了正反兩方麵的檢驗。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正麵檢驗,文革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沉痛教訓是反麵檢驗。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正麵檢驗表明,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正確的,而不是失敗的。文革期間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外交方麵發展的曆史就是證明。文革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挫折從反麵表明,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正確的。這不僅表現在文革被全盤否定和徹底否定以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遭到了毀滅性破壞,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中國麵臨資本主義複辟的嚴重隱患上,還表現在蘇共亡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上。十月革命的故鄉最終發生了資本主義複辟,當年中蘇論戰期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英明預見被曆史的發展所證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繼續革命的理論是真理還是謬誤,最終還是要依靠實踐的檢驗。正麵的檢驗固然可貴,反麵的教訓更為發人深思。通過中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性質經濟的攻守易形和蘇共亡黨、蘇聯解體以及東歐劇變的沉痛教訓,繼續革命的理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被證明是真理而不是謬誤。
實踐出真知。繼續革命的理論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也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夠得到檢驗。文革以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的慘痛損失從反麵驗證了繼續革命的理論顛撲不破。令人婉惜的是,這種真理的光芒是通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巨大挫折來放射出來的。損失固然痛心,教訓猶為深刻。經受住了正反兩方麵嚴峻考驗的繼續革命的理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共產主義者所認識,成為鼓舞他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實踐的觀點是繼續革命的理論的重要特征。繼續革命的理論到底是真理還是謬誤,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夠得到證明。經過正反兩方麵實踐檢驗的繼續革命的理論,正在以其強大的能動性推動著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奮勇前進。
俄烏兄弟倆戰爭後,烏克蘭的“亡國感“直線上升,而俄羅斯也並沒有什麽“獲得感”。
自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一直力挺烏克蘭加入北約。而俄羅斯則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麵臨北約的“零距離軍事威脅”,俄羅斯失去烏克蘭,就相當於失去了戰略縱深。
烏克蘭總統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上演的是悲劇。基輔的真朋友注定不是西方,但澤連斯基作為一個傀儡,看破也不敢說破。西方為了烏克蘭,一直在“炮轟”俄羅斯,但這個“炮”隻是“嘴炮”。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而言,言語嚇唬起不到任何作用。澤連斯基向烏克蘭民眾發表講話,悲憤地表示“誰是基輔的真正夥伴和朋友,誰隻想用言語嚇唬俄羅斯,如今已經很清楚。”他強調“烏克蘭不會放棄任何領土”,但麵對冷酷的現實,澤連斯基又隻能承認“不會對挑釁做出回應……繼續走和平與外交之路……”
如果稍有覺悟的話,無論是基輔當局還是烏克蘭普通民眾都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是詭詐的西方肢解了烏克蘭,而非被逼到極點的俄羅斯。
假設北約不去嚴重擠壓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假設北約承諾不吸收烏克蘭,假設北約不去鼓動基輔當局攻打東部地區的民間武裝,假設北約不向烏克蘭提供禁用的殺傷性武器,假設北約敦促基輔當局履行《明斯克協議》,那麽俄羅斯何至於被迫采取行動?
實際上,西方一直慫恿烏克蘭去送死,妄圖利用烏克蘭的屍體去進行訛詐。可惜烏克蘭的求生欲也很強,沒敢拋棄和平,因為那樣的話會死得很慘。
當今世界所有戰爭和不幸的根源都是由資本主義私有製引起的,為爭土地、爭資源要開戰的。所以世界各國人民要想永久和平生存就必須要掀起大規模的反資本主義運動, 以社會主義的公有製取代資本主義私有製。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東歐地區開始出現安全真空。此時,作為冷戰遺物的北約不但沒有解散,反而借機計劃將中東歐小國納為新成員,開始啟動擴展勢力範圍的行動。
1994 年 1 月,北約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與葉利欽掌權的俄羅斯,以及30個中、東歐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簽署“和平夥伴關係計劃”。該計劃的內容就包括北約將同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在軍事演習、維和、危機控製等方麵進行合作和政治磋商。該計劃的簽署也被認為是北約成立以來首次提出要“東擴”的舉措。
1997年5月27日,北約又與俄羅斯簽署了《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該文件承諾讓俄羅斯對北約事務有一定程度的發言權,以此換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默認。
同年7月,在馬德裏舉行的北約首腦會議上正式決定,首批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加入北約。兩年後三國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北約成員就此增至19個。有軍事專家指出,北約的這一輪東擴是其實現東擴計劃邁出的“實質性一步”。通過首輪東擴,北約將己方防線向東推進了約700—900 公裏,將防線進一步抵近俄羅斯的邊界,北約的麵積增加了 485 萬平方公裏,人口增加了 6000 萬。地麵部隊增加了近 13 個師,坦克、 空軍和海軍兵力各增強 15%,北約的戰術航空兵甚至可以從波蘭境內出發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等重要城市。
2002年11月21日,北約在布拉格舉行的首腦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接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7個國家為北約新成員的決定,2004年3月29日,以上7國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此輪東擴是北約的第二次東擴。也堪稱是北約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擴充。 此輪東擴之後北約成員國從19個變成26個,總人口從7.746億增至8.199億,總麵積從2338.70萬增至2397.98萬平方公裏,軍隊的人數從目前的443.75萬增到474.76萬。 北約就此構築了北起波羅的海,中間經黑海、高加索,直至中亞的“弧形戰略防禦線”。波羅的海三國的加入卡住了俄羅斯向歐洲“進發”的通道。
2009年4月,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正式加入北約,從而使該組織成員國總數升至28個,這也是北約的第三輪東擴,通過此次東擴,該組織首次吸納西巴爾幹地區國家入約,意義非同尋常,不僅俄羅斯的安全空間進一步縮小,歐洲的地緣安全格局也被大大改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輪東擴前,北約就已將烏克蘭列為“北約候選國”。而2008年爆發的格魯吉亞南奧塞梯事件和烏克蘭政治內亂,使得烏克蘭“入約”計劃暫時擱淺,這當中都少不了俄羅斯的主動反製。也是在此之後,普京果斷采取行動,開始強勢對抗北約的圍追堵截,不僅在克裏米亞舉行公投火速將其並入俄羅斯,同時也大力支持烏克蘭東部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地區的武裝勢力與政府軍作戰。
克裏姆林宮2021年12月17日公布對北約和美國的安全協定草案中劃出“紅線”:雙方的軍力部署回歸到1997年5月27日的狀態(雙方在這天簽署了俄與北約關係基本文件)。北約保證停止擴充,不在烏克蘭、東歐、外高加索和中亞從事任何軍事活動。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幾天後的一檔節目中以更加直接的方式重申了莫斯科對北約東擴的立場:對於俄羅斯來說,北約東擴至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完全不可接受。
自1949年北約建立以來,它實際上已經完成9輪擴充,成員國增至30個。從1999年至今,北約已經向東推進了1000餘公裏,北約東擴的終極邊界究竟在哪裏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了。帝國主義的不斷擴張必定會引起修正主義走資派帝國主義的反抗。
回溯北約東擴史,自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一直力挺烏克蘭加入北約。而俄羅斯則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麵臨北約的“零距離軍事威脅”,俄羅斯失去烏克蘭,就相當於失去了戰略縱深。
烏克蘭總統喜劇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上演的是悲劇。基輔的真朋友注定不是西方,但澤連斯基作為一個傀儡,看破也不敢說破。西方為了烏克蘭,一直在“炮轟”俄羅斯,但這個“炮”隻是“嘴炮”。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而言,言語嚇唬起不到任何作用。澤連斯基向烏克蘭民眾發表講話,悲憤地表示“誰是基輔的真正夥伴和朋友,誰隻想用言語嚇唬俄羅斯,如今已經很清楚。”他強調“烏克蘭不會放棄任何領土”,但麵對冷酷的現實,澤連斯基又隻能承認“不會對挑釁做出回應……繼續走和平與外交之路……”
如果稍有覺悟的話,無論是基輔當局還是烏克蘭普通民眾都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是詭詐的西方肢解了烏克蘭,而非被逼到極點的俄羅斯。
假設北約不去嚴重擠壓俄羅斯的戰略安全空間,假設北約承諾不吸收烏克蘭,假設北約不去鼓動基輔當局攻打東部地區的民間武裝,假設北約不向烏克蘭提供禁用的殺傷性武器,假設北約敦促基輔當局履行《明斯克協議》,那麽俄羅斯何至於被迫采取行動?
實際上,西方一直慫恿烏克蘭去送死,妄圖利用烏克蘭的屍體去進行訛詐。可惜烏克蘭的求生欲也很強,沒敢拋棄和平,因為那樣的話會死得很慘。
當烏克蘭失去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西方的反應其實不痛不癢,甚至有點“等了這麽久居然沒開戰”的遺憾。
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都是興味索然。美國懶洋洋地祭出一點手段。
白宮新聞秘書莎琪聲稱,除了金融製裁外,拜登還將發布命令,禁止美國人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分離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和融資。
歐盟則狐假虎威地發出威脅稱,如果俄羅斯采取進一步行動,將“付出巨大代價和巨大後果”。歐盟能夠采取的製裁措施包括: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實施進口禁令、凍結與莫斯科有關聯的個人和公司的資產等等。這些對毛熊而言就是撓癢癢而已。
英國首相約翰遜煞有介事地譴責俄羅斯,他還揚言要實施非常有力的一攬子製裁措施,卻並未說明采取製裁的時間,以及製裁的具體內容。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2月21日晚發布新聞公報稱,對俄方進行例行公事般的譴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法國把如何製裁一事推給了歐盟。
日本《讀賣新聞》22日則報道稱,東京當局考慮加入美國主導的對俄出口製裁,主要就是限製芯片等高科技製品的出口。連日方自己都承認,相關製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其實非常有限。
澳大利亞則相當精明地表示,在對俄製裁上與盟友保持一致。其實澳大利亞也沒啥能製裁的,就是跟著喊個口號。
可以說,西方的這些製裁,聊勝於無,形式大於內容,都在莫斯科的預料之內。現在尷尬的是美國和英法德等國家,用一句歇後語來形容:狗咬烏龜——無處下嘴。
烏克蘭的“亡國感”直線上升,俄羅斯也並沒有什麽“獲得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2日的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指出“俄羅斯受到戰略欺詐,北約連續完成五輪擴張。”